查经资料总汇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第九讲 圣经的一贯性

 

经文:路二十四27

  在我心灵里,总觉得今天的基督徒,缺乏一种认识,没有体会到圣经是神完整的启示。

  神的启示虽不是一时间给我们,整部圣经的完成,几经一千五百年之久;可是里面的信息是一贯的,是有主题的一部书。圣经非零星凑合的经卷,实在是神有计划写的书;有些地方经文也可见於此。(罗马十五4):「从前所写的圣经」(乃指旧约)「都是为教训我们的。」「我们」乃指新约时代的信徒;以外邦为主的教会。神有计划有目的完成这部圣经,为要教训我们。(林前十11):「他们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并且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他们」乃指以色列人,他们的历史,有蒙恩的经过,也有失败的历史;保罗说,都是为了警戒我们需写在经上的。换言之,以色列人的历史,他们的遭遇,经过,是有意挑选记载在圣经上的;为里可作我们的鉴戒。这是说明写圣经是神原有的计划,从人类历史中,选出可用的材料记於圣经上。

  另一方面给我们看见,旧约圣经和新约信徒关系的密切。旧约以色列人的经验,选记在圣经作我们的鉴戒;作为新约使徒讲教训时,可引用的例子。

  新旧约含有合一性,含有一贯性。「圣经既然预先看明,神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加叁8)亚伯拉罕的时候,尚未有圣经,可以说是神传福音给他,对他说话。保罗所以这样说,可见神对亚伯拉罕所说的话,也就是神要启示给人圣经内容的一部份。当神未启示之前已有腹稿,神对亚伯拉罕所说的话,也就是後来所写的圣经。神把圣经给我们,不是一下子全部给一人,而是经过约一千五百年的时间,经许多朝代,在不同的时代中选召他合用的器皿,把启示给予一部份,逐渐启示给人。

  圣经确是神要给我们的书,不过因历时长久,且作者众多;所以完成之後,人常误为圣经是许多不同的经卷凑合而成。其实,由始至终乃神原有的计划要给予我们的完整启示。很少基督徒能在短时间内,一遍又一遍地读圣经;所以很少基督徒对於圣经有完整的概念,只是抓住许多的片段;因此对圣经的了解难有完整的观念。

  圣经确是一部极奇妙的书,并无组织编辑委员会,而且作者多不同时代,甚至有相距数百年者;但圣经的内容却有一贯性,可见有位莫测的神管理整个圣经的写作。

  我们可从叁方面来看圣经的一贯性:

{ 122}(一)从圣经的结构上看

  圣经之第一卷是创世记,历史的人物按次连串而下;亚当生该隐和亚伯。圣经记载他的後代直到挪亚,他的後裔代代而下,直至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出埃及记第一章衔接创世记末章,创世记末章记载约瑟在埃及当宰相多年直到寿终。出埃及记一章记约瑟死後,以色列人在埃及遭遇逼迫。利未记,民数记,所载历史都是紧接的。申命记温习以色列民出埃及的经过;摩西五经在结构上非常紧凑。约书亚记记载约书亚被神拣选,第一章八节:「这律法书」指前摩西之五经,「不可离开你的口」,这说明约书亚记紧接律法书;事实上,约书亚继承了摩西的地位,从约书亚开始的历史,都有记载以色列人是否遵行律法书;遵守都蒙福,违背者遭罚。到了士师时代,非常混乱,因他们没听从神藉他仆人的吩咐,消灭迦南异族。列国时代,列王立国;凡君王遵守神给摩西的律法书,则国家蒙福;不遵守者,国家衰微。整个历史书所载都是根据摩西的律法书;描述以色列百姓对律法书是否遵行,结构紧凑,丝毫没中断。假如没有摩西五经,和约书亚记;士师记的事就不会发生,而所记的事就没有背景。以色列人在旧约时代,祭司和君王均为世袭制度;以色列中利未人必须属亚伦的子孙方可当祭司;这两个世袭的系统,祭司管理宗教方面;君王管理政治方面。所以它的历史贯串而下,使整个旧约的启示有连贯性。

  新旧约的关系非常密切。新约的马太福音一章一节论耶稣基督的家谱说:「亚伯拉罕的後裔,大卫的子孙。」可见这两句话,把新约和旧约连系起来。日前我曾题过,亚伯拉罕的独生子以撒是应许中要来的儿子,乃预表耶稣基督;而耶稣基督,就是成全大卫的宝座,直到永远的那一位。四福音论耶稣基督的生平,多处记载耶稣基督的事;都题「经上说」或「应验经上所说。」可见新约所记乃旧约的预言,是连贯的。使徒行传也是一样,第一章乃是接续四福音的记载。书信是解释福音,有人以为两者有冲突之处;因为四福音注重行为,书信注重信心。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件事,写四福音最初的两人,都和书信有密切关系。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是保罗最得力的助手;保罗传福音,他始终跟 。马可福音的作者马可,是彼得最得力的同工,彼得称他为福音的儿子;保罗在殉道之前,非常欣赏马可。咐吩提摩太要将马可带来,可见马可,是保罗和彼得所共同器重的。

  马可所写的福音和保罗及彼得所写的书信,为何不觉有冲突呢?因为福音和书信,乃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明救恩。福音只注重记录事实。书信则讲明救恩的原理。书信更讲明这位降世的耶稣基督的生,死,复活;把基督所成功的救恩之道解释清楚。

  有人以为启示录是新约特别的预言书。但是从开始所记的和新约旧约都有关系;论到七灯台就把旧约的灯台,和新约的教会连起来。第二至第叁章题到七个教会时,引证旧约的巴兰,耶洗别,题到生命树。这些都是新约的背景,而启示录的灾祸,昔时在埃及经已行过。整卷圣经在结构上是一致,连贯不可分开的。

{ 123}(二)从圣经的立场上看

  凡「书」都有它的立场,有的「书」是政治立场,有的「书」是恋爱观的立场;而圣经在立场上是一贯性的。

  1.对不信者都看为同站一边的。无论在历史上或使徒时代,凡不信者都看为同类的人;信者也都看为同类的人。比方敌挡神的,主耶稣说:「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太二十叁35-36)圣经岂非告诉我们,父不担当子的罪,子不担当父的罪吗?自己的罪应自己担当,为何耶稣说:「……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亚伯是亚当的儿子,撒迦利亚是列王时代稍为後起的祭司;相距时间很远,他们两人被杀的血要归於耶稣的世代。其实,耶稣这话是因他的观念。凡敌挡神,犯罪的人,从亚伯起至撒迦利亚,至耶稣一直至现在,都是一个世代;人类犯罪背逆神,根本没有任何新的世代;所以耶稣说:「都要归到这世代。」意即归并一起受刑罚;因为人类一向都是敌挡神的。至於使徒保罗的观念,他在(提後叁5)题到:「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他举例出埃及记七至八章说明,有两个行法术的如何抵挡摩西,这等人也照样抵挡真道;保罗题醒要谨防教会中敌挡真道的人,乃指当时以弗所的假使徒。启示录二章,主称赞以弗所教会试验认清假的使徒。我们应注意,假使徒就是教会圈内的假弟兄和异端;而抵挡摩西的二人是行法术的,在时间上相隔很远,且一为异教之流,一为教会圈中之辈;但保罗以二者同日而语。他们所处时代虽不同,表现也不同,背景却是一样;圣经把此类人物,看为同站一边的。彼得也说,从前在百姓中间有假先知起来,将来在你们那里,也有假师傅私自引人入陷入异端;他把将来在信徒中产生的假师傅和从前的假先知同等看待;从前的假先知是以色列中的人;将来要出现的假师傅,是教会圈中的人。

  2.对一切信主的人都看为属神的。一次,主耶稣称赞一个百夫长的信心,其中有句责备犹太人的话说:「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从各地各族来的有信心的人,都要与亚伯拉罕他们一同坐席。反言之,以色列人按肉身虽是神的百姓;但没信心的,照样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主耶稣把有信心者看为同类的人,保罗也是如此;他题到以色列人馀数时,把以利亚时代七千不向巴力屈膝的人,引用到当时信徒身上。可见保罗的观念,也是把有信心者归於一边。雅各也是如此,他说:以利亚是和我们一样有信心的人,他所信的神也是我们所信的神,他的祷告和我们一样有功效;他凭信心蒙神悦纳,我们也是这样。

{ 124}(叁)从圣经主题信息上看

  由创世记至启示录唯一题目是:「耶稣基督和他的救恩。」亚当预表耶稣基督。亚伯用羊羔献祭蒙神悦纳,羊羔预表耶稣基督。施洗约翰出来传道时,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实际上乃指基督。希伯来书称赞亚伯说:「亚伯因 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信是有对象的,信那後者要来的羔羊。耶稣说:「亚伯拉罕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欢喜。」犹太人听见这话,大不以为然,用石头要打耶稣。亚伯拉罕所的信的,是後来的耶稣基督;他的信心从等候所应许的以撒表现出来。摩西逃到旷野牧羊,希伯来书说的摩西——「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摩西所信的是基督。以色列人出埃及,得神给他们属灵的基业迦南地;他们有个盼望,有个国度,有座城;不是他们自己建立的,他们等候那有根基的城。迦南预表在耶稣基督里所要得的福份;希伯来书四章直接以「安息」取代「迦南」。他说约书亚没有真正叫以色列人得到安息;因约书亚领以色列人得迦南地,没有把当地敌人消灭;所以他说以色列人要进入迦南,实则指我们在基督里要得到属灵的福份,那福份是耶稣基督,成功了救恩所带来给我们的。

  整部圣经无论新约旧约,都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行传是见证耶稣基督。书信是讲解耶稣基督。启示录是预言基督再来。圣经按结构,立场,信息,都是一贯的。

  基督徒必须注意读全部圣经。不少基督徒以专题方式查经,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虽然如此,但必须逐卷而查,因专题查经等於读速成班。速成班就非正规的教导,思想易受讲者牵制而不自知。如果逐卷读,受着上下文管理,不易患断章取义;且具有全面性的概念,这是今日基督徒非常需要的,读法当然须费工夫,断非不劳而获。

  读圣经是基督徒的终身大事,应列为毕生不可缺少而且是经常性的大事,我们当定下读经计划,才能在神手中把神的话融汇贯通,作为神手中的器皿。

  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爱慕主的话,得到主的话当食物吃了;我们行事为人,知道是不是神的旨意。——  陈终道《怎样研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