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经资料总汇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如何培养敬虔的下一代

 

见证 一


前言:敬虔的下一代是教会的产业。如何得着蒙神悦纳的儿女,本文见证的弟兄述说他的一点经验。弟兄的整个家族叁代都敬虔事主,他父亲在忧患中数十年仍信守主道,弟兄的四个儿子媳妇都学有专长,人人敬畏主,其中也有蒙主呼召,放下一切,全职服事主,照顾群羊。以下是这位年长弟兄的见证。

  这题目非常严肃。在教育下一代方面,我们实在没有做什麽。若是孩子们敬畏主,是因着主的大怜悯,为此我只有感谢和赞美。一个家跟一个家不一样,一个孩子跟一个孩子也不一样。我亲眼看见有些父母不敬畏主,但孩子却非常好,我只能说这是主亲自做的奇妙事;也看到有些父母非常敬畏主,把一生都摆上,但孩子总不听话,甚至有不好的见证。我们不能责怪弟兄或姊妹,只能心里伤痛,为这个家祷告。一个家若是蒙恩,这是神做的,千万不要把荣耀归给人。我要感谢主,我生在一个敬畏主的家庭里,从小就得着很大的益处,不知不觉的得到成全。敬畏神是非常重要的。小孩子从生下来到稍懂人事,这段时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危险的。

先人敬畏主

  一般父母总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自由发展,岂不知小孩就像幼树苗,需要关心和照料。树苗的成长,首要是不让杂草把它吞了,再高一点,风一吹就容易折断,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小木条插在旁边,用细绳绑一绑,还要常常去看看绳子有没有松脱,小狗有没有在旁边便溺,小孩子有没有把小棍拔走。什麽事都会发生的,当你发现不妥,要赶紧再插上一根,再绑一绑,直到树苗自己能站得稳,棍子就不需要了。

  在此看到一个原则,就是越是幼小的生命,越显得稀罕和宝贵,在它待长的时候,越需要照顾。小小的树苗,照顾两个月就够了;一株花苗,只要半个月;一根小草,可能一天也不用;可是小猫小狗,一直要照顾到能吃能跑,而人呢?还要照顾到里面的生命(属灵)长大。

为所怀的胎祷告

  人以为婴孩不懂说话,只会哭,不对,小婴孩其实很懂事。记得妻子怀头胎的时候,为着所怀的胎祷告,她说:「主阿!如果这个孩子是??赐给的,求??保守他到生出来,我愿为他尽我当尽的一份。」等到胎动时,她就更加感谢赞美主,她说已经觉得生命成形在里头,她就把心愿告诉主,并且喜欢 集小孩子的画片,挂在墙上。

  大孩子生在香港,是难产,差点儿出事情。我看着整个生产的过程,就迫切祷告,主怜悯了。及至生出来,我整个人像飞了起来,上班的时候,心里老想着孩子。亲戚朋友看见都欢喜,第一天第二天我尽往留产所跑,第叁天医生说可以出院了,真是开心!

  我们兴高采烈地带着孩子回家,进了房间,妻子就抱着孩子坐在床上,我在旁边看,突然怎麽地上有水了,我就奇怪,一看,原来妻子在哭,「怎麽搞的,哭什麽?」她说,我们怎麽养这个孩子呢?这一下我也回到现实来了,心想对呀,不但有了孩子,还要养啊。

头一课--由主来负责

  那时的香港薪水很低,付了房租勉强够生活。而一个孩子是一个半大人的生活费,怪不得妻子要掉眼泪,我也难过得哭了起来,「那怎麽办?」「那就祷告吧!」「阿们。」

  她把孩子放在床上,我们俩转过身来,跪在床前,对着孩子,向主祷告,将感觉告诉主:「主阿,你这麽爱我们,赐给我们一个孩子,现在我们遇到问题了,赚的薪水不够,怎麽养活这个孩子呢?」妻子祷告,我也祷告,祷告到末了,当我们说主啊!我们怎麽养活这个孩子的时候,主就提醒我们:「这不是你们的孩子,这是我的孩子。」

  我知道怎麽会是他的孩子,但我有个感觉:「主啊,是你的孩子,对了,现在才对了。」我跟妻子说:「感谢主,这是主的孩子。」的确是主的孩子,我们是主的工人,是替主来养这孩子。我俩就祷告,将这孩子的责任卸给主,你说傻不傻呢?

  但这是最大的拯救,我们学到了,我俩立即赞美主,说:「主啊!赞美你,这是你的孩子,你不过是托付我们的。主啊!谢谢你,根本就不用担心,你的孩子你养嘛,我们用不着担心。」我们就站起来,抱着小宝宝跳起来。感谢主,是主的孩子给我们养,是主养他!

不求人,只求神

  这是心理作用吗?是自己骗自己吗?我当时没有分析,我俩只是欢喜的说:「感谢主,既是主的孩子,主会养,我不管了。」

  但到了月底,现实摆在眼前,我说:「主啊,是你的孩子,你要养。」我们没有和任何人提到有难处,或是写信给我父亲说,你现在有个大孙子了,我的力量够不上啦。你第一次作祖父啦,你看怎麽办,我们没有作这些,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只信主既说是他的孩子,他也就要负责。

  到发薪水时,还是那麽少,很好,先付了再算吧,给孩子买这个买那个。继续在主面前祷告说,「主啊,你的孩子,你知道怎麽办。」

  过了大约半个月,突然工厂的董事长叫我去,对我说:「听说你有了个孩子,你的工作我们很满意,工厂方面预备给点帮助。」於是我感谢主,向他说谢谢。他说:「以後你的薪水就加上这个数目。」我高兴得不得了。回家对妻子说:「你看,我们没有要什麽,工厂给我加了薪水,主负责养他的孩子了。」这是我们学到的第一个功课。

先祷告後 奶

  孩子开始长大,我注意到内子一件事很是宝贵,就是当孩子哭着要吃奶的时候,她不是立刻给他吃,她先祷告说:「主啊!这是你的孩子,现在要吃奶,你祝福这些奶,叫孩子得到益,祝福他的胃口,阿们!」跟着才 奶。

  我心里想,你跟主说你的孩子怎样怎样,这个他不懂吗?以後不论是睡觉啦,洗澡啦,盖被子啦,她都说:「好了,你吃饱该睡觉了,祷告吧。」跟着带着他祷告。你说,刚生下来几天,跟他讲,带他祷告?我越来越觉得虽不是迷信,总是太过份了。但妙得很,满月後,小孩子哗哗大哭的时候,妻子都对他说:「你哭什麽,要先祷告。」她就祷告说:「主啊,谢谢你,你给他胃口这麽好,刚刚吃了一会儿又饿了。」

  祷告的时候,奇怪,孩子不哭了,安安静静地等待,那麽奇怪!他懂!若祷告完了,发现忘记熄火,或者忘了拿围涎,再去拿的时候,他又哭起来了。每次总是跟他祷告完了才 奶,他也能安静等候,知道是祷告的时间不可以哭。弟兄姊妹,你不信的话可以试试。

给孩子一颗敬畏的心

  孩子再长大一点,两叁个月了,更不得了,他会假哭,还未到吃奶时候他哭什麽?妈妈在,他就哭,妈妈走开,他的头就转向一边,等听到有声音靠近又假哭起来。

  别看小孩子不懂事,他们很精灵,怎麽办呢?我们要给他一颗敬畏的心。这麽小的孩子,你要向他守信用,绝不可骗他,你最好照着他习惯的时间,为他准备,否则就会抗议。刚生下来他们耳朵有判断力;长大一点,眼睛会判断,再大一点,就用脑子判断了。要把握时机,教孩子们学习敬畏神。敬畏就是在你生活中每一细节里,教他能以神为大。

  比方说:小孩在两岁左右特别会吵闹,当他看见我们夫妻俩在读圣经,立刻就安静下来,不作声了。要给他知道父母读圣经不是小事情,若是哗哗大叫,一定要受对付。我将圣经摆在床上,他爬着玩,碰到了圣经,我会轻轻地打他的手,别的可以玩,圣经绝不可乱搞,以後他就不敢碰了。所以我的大孩子从来没有撕过圣经一角,他很知道自己的分寸。

  要让孩子认识神,父母首先要有敬畏的心。孩子大约一、两个月,就抱着他去聚会,对他说不要哭不要哭,他就不哭了。有位作护士长的姊妹,她就奇怪,说完全不知道你抱着孩子在这里,这麽多人在聚会中唱诗,他怎麽一点声音也没有。我第二个孩子也是这样,以後我就看到他们从小就学会什麽是他们的范围。教他,让他知道。或者轻轻打一下,他就会明白,当然有些时候要重重的对付一下。

不可骄傲

  有时神也藉孩子对付我们的骄傲。

  有一次我们说自己的孩子好,「你看今天某某的孩子,在聚会中不听话,他妈妈骂他,他就坐在地上又哭又搓脚,越骂他越哭得大声,感谢主。我们的孩子还没有一个坐在地上哭的。」说话不到两天,我第二个孩子受了一点点责备,就立刻坐在地上,又搓脚又哭。我说:「主啊,我的报应来得这麽快!」一想起这个,我就没有资格批评人,都是主你的怜悯。

  其次也要教孩子知道自己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父母在家中的权柄。要带孩子无论在家里,或到聚会的地方,都知道要谨慎小心,绝不大声吵闹,不乱跑乱跳。有事情相告,在聚会中不敢直接跑进来,要悄悄地从旁边走进来,靠近妈妈或者爸爸细声的说。如果作父母的自己进到聚会地方就是哗啦哗啦,随随便便的,孩子一定跟你一模一样。

  记得我们在北方的时候,聚会的地方是不可以谈天的,谈天都是在外头。一进门大家都是规规矩矩、安安静静的。有人责备这是宗教,其实不,这乃是敬畏主的表现。要小孩子从小就养成敬畏的心,不是给他看一个像,也不是看一个十字架,而是要他知道这里是敬拜主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心,这样对他一生都有益处。作父母的在家里就是榜样,小孩子很容易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你一不小心,他就学会了。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记得多年以前我们全家回来香港,在一个聚会里,我的大孩子站起来交通,我也坐在那里。很多人只认识我,不认识我的孩子,但一看见我的孩子,就说这是马弟兄的孩子嘛,他的说话,他的手势跟父亲一模一样。聚会完大家就来找我说,我一看那个孩子就知道你在这里。

  你看,也没开训练班,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看着我便学会了。还有一次聚会的时候,我隐隐听到弟兄姊妹在那里朝着我笑,原来我这麽站,大孩子也这麽站;我这样祷告,他也这样祷告;等一会我的脚往前伸开,他的脚也伸开了,弟兄姊妹都注意到,笑得不可开交。聚会完了以後,他们说真是可爱,你祷告抓抓头,他也抓抓头,我祷告时怎样,他也怎样;所以你要小心,你若有挖鼻孔的习惯,孩子也会跟你啦!

  若是你有一个孩子,就有两只眼睛看住你,要是有两个孩子,就有四只眼睛,这不是开玩笑。我承认有些时候实在亏欠,有时妻子作的菜太咸了,或者味道不合适,我就不高兴,说这麽好的材料作成这样,就推开一边,妻子难过得不得了,说你就勉强吃了吧,我说这怎麽勉强得来!

  有一次我们去旅行,我叫了个菜,等端上来,大孩子向妈妈说:「妈妈,这个菜不能吃。」你说什麽?他说这个菜不能吃。这麽小的年纪怎麽学会找麻烦,什麽好吃不好吃的。我心里难过起来,为什麽学得一模一样。我说:「主啊,真可怕。」以後在餐厅里,有些菜的味道不好,我绝不说不好吃,立刻拿起筷子吃。如果我说味道不对,孩子都把筷子放下不动,那我怎麽办呢?我就吃,我用另一种说法,说这个菜真好吃,真好吃,就吃下去,你们不要随便多吃呀,是妈妈特别给我做的,他们就赶快的抢着吃。

  但孩子们不傻,第二次我再来这一套,他们只是看看我,用筷子夹一点来尝尝,不吃了。他们知道我作假宣传。所以你不要说孩子傻,他们很明白,就是你肚子里的诡计也知道。你跟朋友说话,随便说一句话,他们都听进去。

说话要小心

  有一次孩子在读书,他妈妈在旁边轻轻地说:我忘了,不知是怎麽回事。孩子连忙插嘴说,我知道是怎麽一回事。把我们都给吓坏了,你看他们的耳朵专听闲话,他读书的时候把耳朵拉到你嘴边,什麽他都听见,所以父母在家中不可以随便。有时随便打了一个眼色,他们就猜出你的意思,你随便说一句话,他们就学会了,知道爸爸这句话的意思,下一次就如法泡制。你也不能打他,如果你打他,他会说:你昨天不是这样说的吗?你说我什麽时候说过,他会说,是那一天你跟某某讲的!

神替你养,父母要亲自来教

  所以你在主面前的责任重大,你不要向主说,「主啊!我没有责任,我的孩子你没有替我管好,孩子是你的嘛,你没有管好是你的错呀。」不错,孩子是神替你养,但教育孩子是你的事,最後主要向你讨账,你要跟神结账。你种的你就会收,你不能说我随随便便做一件事便做了。不是的,当你种的时候,必须想到,将来有一天它会结果子,所以你要看准,在你孩子身上,从小种的是什麽。

  怎麽种呢?除了神的话是种子,你的榜样也是最好的种子。种的是闲话,收的就是死亡,将来还有许多麻烦和难处。

先有榜样,後有主的话

  不错,「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孩子的智慧,不少是从耶和华来的,但也因着你是个好榜样。因为你在家里就代表天父,这个代表天父的榜样作得好,你再将主的话读给他听,他就有敬畏的心来听。因为他只认识你,你是他的父亲,当他对你满了信心、尊敬,这个时候,你再将天父的话告诉他,说「我们的父,就是天父,也是你的父。」他就懂了,就听进去了。

  若你是一个酗酒的父亲,回家後,小孩跑到你面前,你说滚开,小孩子说爸爸买颗糖给我吃,你一个巴掌打过去。等一会儿,你吃饱喝足了,叫孩子过来说:「孩子,你要听我的话,也要听天父的话。」孩子会想:干嘛要听天父?天父是不是跟你一样?小孩子不认识甚麽叫天父,他所认识的父,就是他生身的父,生身的父在他小小的心灵里是代表父和父的权柄,你这榜样显得尊贵,你再对孩子说天父比我还大,他就生出敬畏的心。好比马太福音第七章十一节:「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这是说你这个父亲,对着你的儿女,跟天父在地位上是一样的。

  另外在以赛亚书第四十九章十五节:「妇人焉能忘记他吃奶的婴孩,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说明天父的心也像奶孩子的母亲。所以在家里,你这个作父亲的、作母亲的,都是活生生代表了我们的天父。你的一举一动向着父神,给你儿女应有一个对的、积极的印象。

  如果你代表错了,给孩子不良的印象,你再读天父的话给他听,他连你的话也不愿听了;一个父亲已经吃不消了,再来一个天父,比你还大,比你还厉害,还凶,那还受得了!

不可欺哄孩子

  现代科技和资讯的新发明,使得孩子比什麽都聪明,他们的理解力不得了,所以欺哄不得。

  有一天,我小孙子做错了事情,他妈妈打他,问他,你做错了没有,他说,错了。伸出手来打了叁下,他就哭个不停。他妈妈说,哭什麽?他哭着说,你打得不公道嘛。妈妈觉得怪了说,你做错了事,打你怎麽不公道呀?孩子说因为我这个手做错,你打了另一个手呀。

  我听了这个,几乎吓坏了,他若作律师不得了呀,我说:「主啊,我真是恐惧战兢,我对着这个孙子要好小心,若被他捉到毛病,就不得了。」

  再一点,要培养孩子敬畏的心,当然是藉着认识神的话。但也不是死板的坐下来教,要懂得在生活中一切小节上随时施教。请留意申命记说的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 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申六6-9)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无法时常安静下来教孩子。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是教养他们的机会,这个忙乱的世界那有机会给你时常坐下谈论呢?所以你坐在家里时谈,走路时谈,你躺下、起来时谈,吃饭时谈,玩耍时谈,要把握机会,随时将主的话种在他心里,并且也把神的信实、神的爱告诉他,在他面前作榜样,这样他的一生必受用不尽。

千万要守信用

  守信也是父母在儿女面前最基本的操守,否则就失去了孩子。你对他说的话要千万记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说出口一定要作得到的,否则就不要说,更不要说过份的话,若你说过份的话,就是不敬畏神;你不敬畏神,他也不尊重你。神要兴起环境来考验你,叫你在孩子面前羞愧。

  有时候我们自知错了,宁愿向孩子们认错,也不要说我作爸妈的怎麽可以向你认错!爸妈若肯向孩子认错,你们在他们的心中就更受尊重,因为他知道认错是最不容易的事情。

  记得在巴西南方住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大孩子、二孩子和我侄儿一起玩,做了不好的事情,用石头打碎了邻居的玻璃,揪了邻居的狗的耳朵,人家就来告状。我当然查问是谁干的,他们回答没有做。不可能嘛,石头不会自己跳到玻璃上去,狗不会无故哗哗叫呀,一定是他们做的。

全体跪下,流泪认罪

  但没有一个承认,我就和大儿子说:「你是哥哥带着他们一起玩,现在我找不到是谁干的,那责任在你,现在,你说错了没?」答说:「错了」,问:「那麽你要挨罚,打多少下?」他说打五十下。

  这下我给吓坏了,因为通常打两叁下已经不得了,这次他自己说打五十下。我很为难,但他的话说出来,我就要执行,他说五十下我不能只打五下,那怎麽办呢?我相信这件事多半不是大儿子做的,我心里很难过,说:「好吧,伸出手来。」我就认真的打了五下,再换另一只手,打到第十二下,他抱着手,呜咽着说:「我以後不敢了!」我难过得差点儿掉下泪来。突然那两个孩子,一个是我二儿子,一个是我侄儿,跑上来抱着我的腿,一个叫爸爸,一个叫大伯,他们哭着说:「哎呀,不要打了,不是他呀,是我们做的,对不起,你打我们啦,不要打哥哥呀!」我看着他们,心里又难过,又欢喜。感谢主,我赶快对大儿子说:「对你不起了,你为他们挨了打。」我又向那两个小孩说:「看哪,你们多狠心。」这时大家就掉下泪来,两个小孩说,「打我啦,打我啦,不要再打他了。」

藉孩子看见自己的错处

  好,我说你们既然认错了,还要向神认罪。我就带着他们一块儿进入房间祷告。结果呢,大的认罪,老二认罪,侄儿也认罪,我也认罪,大家一起认罪流泪,感谢主!

  我们现在不一定用体罚,好多时候祷告更有用。从那次以後,我就不用体罚,我第叁个、第四个孩子差不多都没有挨过打。但我感觉最宝贵的、最可以实行的,就是当孩子错的时候,我在主面前先认自己的罪,或者和他一块跪下,然後在主面前说:「今天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主阿,这个是错的,我知道孩子有错,但是主要藉着孩子给我看见我的罪和我的错,主阿,赦免我!」我常流着泪在主面前认罪。流着泪认罪的时候,稍一停顿,孩子就会跟上去祷告:「主阿,是我得罪了你,是我犯了罪,主阿,赦免我!我再不敢这样了。」你看多美,比打更好。

 

见证 二

 

前言:家庭中的祷告,是产生敬虔下一代的主要原因。本文见证的年长弟兄因为一家有凡事祷告的习惯,危难有赖。在几次危急之中看见神的真实,全家动了敬畏之心。

  「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箴十四26-27)

  许多时候,我们要为孩子付祷告的代价,在这一点上,我和妻子非常同心。无论对孩子的看法怎样不一致,但是一回到家,妻子告诉我怎麽一回事,我就立刻执行作父亲的责任。完了以後,我俩就跪下一同祷告,总是把孩子从小摆在祷告中。等到孩子结了婚,为人父母的是不是就不用再为他们祷告了呢?恰巧相反,要祷告得更多!还要加上媳妇呢!等他们生了孩子,你还要为孙子祷告,所以祷告愈来愈长。你一旦把这个责任接到身上,一生都拿不掉,一直到你见主,或是主再来的时候都拿不掉。

代祷的责任是一生之久

  这些祷告都不会白费的,你为他们付上膝盖和眼泪,在主面前都算得数,主都把这些祝福浇灌在你子孙身上。

  家庭里要有祷告的生活。盼望弟兄姊妹们看祷告比一切教养的方法还重要。作父母的细节你可以忘记,在管教的事上没智慧、没有经验都不怕,但祷告的生活要天天实行,时时实行。早上起来见孩子一醒就跟他说:「好啦,小宝宝醒了,我们祷告祷告啦!」不一定要闭上眼睛或跪下,你就跟他说:「赞美主,昨晚你睡得好,没有哭,这麽乖呀。赞美主,你看太阳出来了,这麽好的空气啊!」就这样祷告。睡觉时、吃饭时都跟他祷告,从小就学,他不会忘记的。到了两岁开始说话了,就可以开口祷告。你就教他生病时要祷告,病好了要谢谢主;有难处要告诉主,有好吃的要先谢谢主;在学校得奖赏和受罚都要告诉主,总之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祷告。

为孩子付上膝头的代价

  容我作几个关於祷告的见证。我的大孩子还是几个月大的时候,一次我们带他去太平山玩,临出门我们作了个祷告,延迟了片刻。走的时候,楼下邻居的小孩想跟我们一起去,他妈妈怕孩子增添我们的麻烦,就不准。可是我们祷告了,觉得可以带他去。

  到了山上,我妻子推着婴儿车,我们一面走一面交通,很有意思。突然妻子看见我肩头上有条大毛虫,她赶紧说,「不要动,不要动!」就拿了孩子的尿布,想把毛虫打下去,正打的时候,那婴儿车直向下坡冲去,速度很快。妻子喊着,「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说着飞快地跑过去。我看见这情景,也不知所措。

  太平山沿山的斜坡,为了让雨水可以往下流,在 路时就作成向旁边倾斜。这时婴儿车不但向下滑行,而且向旁边,就是往山沿直驶。我也急得开始跑,正在千钧一发间,见邻居的小孩已跑在我们前头,他赶上那车子,紧紧地抓住,大叫:「我捉住了,我捉住了。」我吓得一身汗,只差一秒钟,车子就要翻到下面去了,而那些地方都插着尖尖的树枝!回头来想,弟兄姊妹,因着那个出门前的祷告,主实在怜悯了。若不是带了这个小朋友去,我的大孩子一定死了。这是我们一次厉害的经历,以後更不敢随便,一定凡事先告诉神。

求雨忘了赞美

  还有一次我在巴西的农场,好一段时间没有雨水,孩子又吵吵闹闹的,我就告诉他们:「不要吵闹了,农场现在没有雨,前途很危险,你们要好好为这事祷告啊,不单爸爸妈妈祷告,你们也需要告诉神。」他们有祷告的习惯,就到房间里去祈求,感谢主!不到一个礼拜就下雨了。大家很欢喜,但我们忘了感谢主,也忘了告诉孩子,主已听了全家人的呼求。

  过了些日子,见孩子在那里祷告,我就问他们现在祷告甚麽?他们说,我们祷告求主下雨啊。其实那时雨早已连续下太多了,我们正在纳闷为甚麽雨总是不停。听孩子这麽一说,我想真是傻气,就说:「早就下过雨了,应该求说不要下了。」小孩又乖乖地说好,就求不要下雨。那时他们只有十岁、八岁,我觉得是我们的亏欠。要是我们带着孩子感谢主,他们就知道主已听了我们的祷告,就不会再求雨了。这也给我们学了家庭祷告的功课。

爷爷快出来

  另有一件事是为着我父母从中国大陆出来与我们团聚,天天祷告。祷告了几年,孩子也祷告,早晚祷告,吃饭也祷告,求主怜悯,使爷爷奶奶快出来与我们团聚。

  有一天我们刚祷告完,儿子从房间里拿了一张相片出来,说:「爸爸妈妈,我们祷告了这麽久,怎麽爷爷奶奶还不从这里出来呢?」他以为我们说的出来是从相片里出来!所以每逢祷告完了,就去看一看相片,总是不出来。祷告了这麽长久了,为何不管用!

  我们大人也应该问一问,为甚麽主不听我们的祷告呢?为甚麽还没有出来呢?你看孩子都深深地感觉到了,祷告这麽久了,应该从相片出来啊。别说孩子傻,他们的信心真大!这证明如果真是教他们祷告,孩子是非常单纯和认真的。

学习直接求问主

  还有就是孩子大了,有一次说,「爸爸,有出电影是教育片,我们想去看好不好?」那时两个大的儿子已经十岁、十二岁,快要受浸了。我说:「这个不需要问我,你们有主嘛,你们问主吧!」我没说甚麽,因为最重要的不是该不该看电影,该不该作这作那,而是要藉凡事帮助孩子到神面前去学习祈求,不是甚麽事都由父母代他们判断。

  半个钟头後,他们说祷告完了,都觉不平安,就没有去。我实在感谢主,我也不是不耐烦地说叫他们祷告,我是非常和善地说:「主会告诉你们怎样决定。」按我的感觉,他们一定会去的,因为年纪轻祷告应该不会有多少感觉,但至少让他们学会了问一问主。孩子第一次问主可能没有感觉,第二次,第叁次,第四次,迟早会有感觉的。那一次他们的定规使我非常得安慰,因为他们又直接从主学了一课。

  等他们初中快毕业,应该升高中,到别的城市读书。我告诉他们,在那最後的一年,我要看看他们如果没有父母在一起,能不能独立靠主生活,是否在主面前有见证。还要看甚麽事情主带领了他们,最好是不用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怎样做。感谢主,在最後一年学习以後,他们实在做到这一点,有里面的感觉,知道主怎样带领他们经过事情,也在我们面前作了见证,我就说你们可以出外读书了。主也保守了他们,读完了高中、大学,在大都市里不但没有失落,并且主藉他们和另外两位青年人,在读大学那个城里带人得救,兴起了教会。直到今天,教会还蒙主祝福,主也祝福他们在教会里的事奉,因为他们都是从小学会了怎样求问神,怎样过祷告的生活。

危难有赖

  多年前,内子一直盼望第二个孩子受浸,那时教会在圣保罗,离我们住的地方大约一千二百公里。那次我没有去,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拖着一个,抱着一个出生不久的,还有另一位弟兄的孩子,四个人坐公车去。出门之前我祷告,将他们交托给主,求主保守,这是我们的习惯。

  汽车开出一个钟头,就出了事。内子後来告诉我说,她在翻车前,感到有点不对劲;那时本来是第二个孩子抱着小弟弟,但当妻子醒来发现车子四轮朝天时,她站在车的天花板上,手里抱着孩子,但孩子本来不是她抱的。这时她记起来了,当车子开始翻转时,她觉得不对就一手把孩子抢过来,紧紧地抱着。车身翻了几个筋斗,她只有点皮外伤,两个孩子都没有受伤,同行那个孩子也没受伤。车里叁十多个乘客,除了七、八个人没受伤外,其他的人都受了伤,有些伤势还很严重呢!但是内子怎可能翻了几翻而不受伤呢?就算是个皮球,也要受点损呀,是主保守了。之後公司又派了辆车,说谁还有胆量去圣保罗?妻子又去了,主保守他们平安到达。

  当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他们也学会带着他们的家来祷告。几年之前,我的大孩子刚从美国回巴西,他将工作辞去,全时间事奉主。事奉的担子很重,有一次邻城有特别聚会,离他住的地方有叁百公里,所以一定要早一点赶到,真忙得不得了。(去特别聚会带着全家,得把孩子预备好,也把车子预备好,时间非常仓促。)

车祸中看见神的保守

  那天晚上有交通聚会,他得全速开车赶叁百公里的山路。行前带着全家好好地祷告:「主啊!时间很短,我们在路上求你保守。」巴西的公路有许多地方不够水准,在一个转弯的地方,按他在美国的驾驶经验可以用某个速度,但是在那里原来不可以,於是整辆车飞了出去,下面大约有二十至叁十公尺深,车子一直向下滚,全车人都昏了过去。

  等醒过来,车子好好地坐在地上,再看看,没人受伤,孩子在车往下掉的时候,一直呼求:「主啊,主啊!」我儿子是近视眼,到处找他的眼镜,眼镜当然飞脱了。糟糕,这下怎麽翻译?怎麽看圣经?而最迫切的是怎麽从车子里出来!车门卡住了,完全不能开,他们就在黑暗里摸啊摸的,摸到前面挡风玻璃那里,发现甚麽都没有了!没有玻璃,也没有玻璃碎片,大家很容易就爬了出去。过了些时候,大家再回到出事地点,带着手电筒去找眼镜,发现那块挡风玻璃好像被人卸下来似地躺在车旁,一点也没有碎!你看奇妙不奇妙,玻璃没有碎,人也没有受伤,只是眼镜不见了,奇妙不奇妙!

看看主的手就动了敬畏之心

  更妙的事在後头。那天晚上的聚会因下大雨而取消了。第二天早上聚会,儿子把他的圣经包拿起来,里面有诗歌、圣经,还有他的眼镜。咦!怎麽眼镜竟然在圣经包里,谁把眼镜放在这包包里的?而且是两个眼镜脚好好地折起来,就像刚从鼻梁上拿下来放进去似的。原来巴西开车的是在左边,他妻子坐在右边,圣经包在姊妹的脚边,必定是车子翻转的时候,眼镜掉进圣经袋里去了。

  他们就在聚会中见证主的怜悯,这眼镜就是见证!是主的手放进去的。真是奇妙,眼睛没有伤,车窗没有破,眼镜没有碎,而且还好好地放在包包里,若不是在包包里就早已踩碎了。直到今天对我们来说这仍是个谜!

  上面几个见证告诉弟兄姊妹,你祷告了,主就在凡事上负责。你想想孩子若从小就亲眼看见主的作为,知道祷告主一定有果效,知道凡事告诉主主就会负责,主是听祷告的主,这样他长大以後,一定会祷告,也会带他的家祷告。自然他们就过祷告的生活,这样子的生活下一代难得不敬畏神啊!

  弟兄姊妹,不是说这样的家庭就完全了,其实一样有亏欠、有软弱,孩子的家庭也有软弱亏欠,但是主总是带领我们,靠着他的怜悯过敬虔的生活。起步时是神同着我们过生活,在学校里祷告,在事业上祷告,在教会圣徒生活里祷告,日久成为习惯。不是用尽气力来养育敬虔的後代,不是你我的力量,是主让他们长出来的。在我家里神这麽作,在我孩子的家里神这麽作,在你的家里神也会这麽作。我敢保证,只要你向着主真心,把你的心愿在祷告中天天告诉主,主就为你成全,你负责你的心愿,成事却在乎主。阿们!

 

见证 叁

 

  一位年长弟兄分享多年带领孩子到神面前的经验。

  假若你有几个孩子,切记先教好头一个。我在大儿子身上下了更多功夫,感谢主,他从小敬畏主。教好第一个,第二个和第叁个就跟着学会了。就像羊一样,你先把头羊牧好了,其他的便跟着来。若头羊乱蹦乱跳,那就麻烦了。

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多年来我和孩子在神面前是平等的。因为为人父母的在神面前也需要接受评核。谁来评核呢?神可能藉孩子来指出你的错来。不要对孩子说:「你说什麽?你是谁?」绝对不要这样作,否则他嘴里不说,但心里知道,还不如给他自由,让他来告诉你,当他敢指出你的错时,他就没有一样事不能告诉你了。

  孩子因着看到父母敬畏神,就会亲爱长辈,也感到父母是他们的荣耀。你接受他给你的劝告,他反而更尊重你,因为知道父母比他更有勇气。因着你的榜样,他也就敢在尊贵、卑贱的人面前认错,这样的人,无论在神的家、在自己的家,在学校、在社会都有益处。

切忌溺爱

  家庭是爱的生活。爱子之心,天下父母都一样,但却不是溺爱。溺爱就是他想怎麽都由他去作、去得着。要趁小孩年幼时校正他的人生观,就如小树苗一样。传道书里有一句很宝贵的话:「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王是富足的,但却不肯接受劝告,就怎麽也赶不上这少年人。王的智慧是什麽呢?便是肯接受别人话语的评核。若自以为是,以为我是王,这世界、财富、地位、生死都在我手中,但却有一个弱点--不听人的话,一切便完了。许多古代的王子,自幼受过度溺爱,长大了就任意而行,老年便成昏君。

眼目不要放在物质上

  教养孩子不要只把眼睛放在物质上,不要夫妻两悄悄地说:「你知道吗?我今天听见某某人发大财了,儿女穿得好、吃得好,有几辆车,房子怎麽怎麽。我们也要再拼一拼,再赚一些。」你若是这样说,便把孩子带偏了。若是丈夫说:「赚钱是他的事,但主给我们的,是丰丰富富的。有衣有食就当知足。」孩子听见,心想,不错呀,爸爸说得很好,如此他便学会了。要把孩子带到正路上,宁可贫穷点,但要使他有智慧。

在儿女身上学功课

  主应许我们寻找的就寻见。该如何培养敬虔的後代,也是必须先求神。

  要天天交托在主手中,仰望他的怜悯、恩典。神在我们身上有他的旨意,叫我们天天走十字架的道路。这样的功课在哪里学呢?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家里。神常藉儿女来使父母学功课,所以不要说孩子不听话,错都在他们身上,很多时候刚好相反。

  有位姊妹曾作见证说,姊妹们常向她抱怨,说孩子毛病多多,不听话,不诚实,脾气暴躁,我祷告这麽久,主仍不听。姊妹就说,孩子不听话、不诚实,其实很可能是你不听话、不诚实。你要先在主面前认罪,孩子就是你的镜子。一位姊妹听了就照着去行,主就光照,说孩子偷钱是因为作母亲的不老实,克扣丈夫的奉献款,留下一部分买东西自己用。她偷神的钱,孩子偷她的钱,她就向丈夫认罪,向神补回亏欠,不久孩子也不再偷了!

  可见很多时候父母因着没有敬虔的生活,反而要在孩子身上学功课。

  以弗所书第六章四节说「你们作父母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注意在这里的「不要惹儿女的气」,一般总是作儿女的惹父母的气,这里却是叫父母别惹儿女的气,尤其父亲,什麽时候行使父亲的权柄,什麽时候就易惹气。至於作妈妈的,通常是有求必应,要是孩子缠着她,她会说「可惜你爸爸不给你,我是愿意给你的」,於是替孩子求情,爸爸拒绝了,孩子就生气了。

父母必须一致

  父母看法必须一致,不能有两个原则、两个定规,否则孩子会利用这个矛盾。比方说爸爸责备了孩子,孩子跑到妈妈跟前诉苦,妈妈很不满意地说,哎呀,小孩子不懂事,你责骂他干吗?是不是你自己在外面受了气,回来把气出到孩子身上?再一面哄着孩子说,可怜的小宝宝呀,久而久之,孩子发现妈妈原来不同意爸爸的作法,下次等爸爸一开口,孩子马上就跑到妈妈身边躲起来,母亲成了孩子的保护伞了。

  孩子再大一点跟爸爸要钱,爸爸不肯,他就跟妈妈借,屡借不还,他会欺骗说爸爸太忙,我没有见到他,你借给我吧。妈妈总是心软,好了,拿去吧,你上次借的还未还呢?最後孩子有钱花,爸爸还不知是怎麽一回事。

  若是夫妻俩有原则的话,妈妈会说,对不起,家里管账的是爸爸,我都要跟他要呢!这样孩子就不会两边要钱,你也不会一管孩子就惹孩子的气。

尊重孩子的小天地

  夫妻之间要彼此尊重,孩子与父母之间也要彼此尊重。有一天我到小孙女的房间,拿了玩具玩了玩,顺手把它放回去。孙女放学回来,就问谁动过她的玩具了,最後就找我兴师问罪,她说,「爷爷不是说过,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为什麽爷爷拿了,就不放回原来的地方呢?」

  那次给她捉到,把我羞死了。这本来是我教她的,她现在来对付我了,真是糟糕!孩子也讲理,她生气了,会不痛快。

  所以你不可以随便到孩子房间里去,拉开他的抽屉,翻他的日记、信件。绝对不要,不要干犯他的小天地,也不要凭己意替他布置布置,这样你爱他反而伤害了他,他会永记在心上。

  若是父母作错了,一定要向儿女认错,说:「对不起,你放心,我再也不动你的东西了,不小心做了这件事,对不起。」这对他是很大的帮助,以後他也会学你的榜样,做错了事就不会硬着心错到底。

到老不偏离

  传道书十一章说,「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年轻人很喜欢读这里。阿们,主的话真宝贵,真太好了,「看你眼所爱看的」。哎呀,我可以随便做这做那啦!但是你再念下去,「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这样教你不必打他骂他,孩子就有敬畏的心。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二十二6)内子和我都能见证这句话,孩子年纪小时你教他怎麽走,他很容易接受。到长大以後,他的同学会讥笑他,「哎呀,这麽大了,还听妈妈的话,一点也不成熟,你看我们,男子汉大丈夫,说做就做,还要问爸爸妈妈!要不要奶瓶呀?」孩子气了,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去胡闹了,但你不要以为他上了当,他会因为主的话藏在心里而对罪恶的事有不平安,越走越不平安,最终还是会对朋友说,「你说我不成熟就不成熟,算了吧,我还是不跟你去胡闹了。」

不可无法无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自小学习的。有很多教育家给孩子太多的自由,让孩子随便发展,不想限制他智慧的发育。其实倘若智育发达了,却无法无天,对社会、对家庭、对教会、对父母有益处吗?

  当然父母也要教导孩子做人。孩子到人家里去,不可以随便到人房间钻来钻去,试想你家里来了个朋友,带着孩子,大人在谈话,孩子就在你家穿梭般地跑来跑去,你跟朋友讲话时,你的心就随着孩子飞,你的耳朵就张开听,扑通一声,就知道发生什麽事情了。他妈妈还说放心吧,他在家里已经习惯了!你问小宝宝要不要吃糖?一会儿,沙发上,桌子上,凳子上都是巧克力浆,你看着心里痛,眼泪往肚里吞,还要装笑,说吃呀,吃呀,多多地吃呀。他妈妈也说没关系,在家他能把一包都吃了。你愿意你的孩子也这样吗?

教孩子认识权利与义务

  教孩子凡事有个范围,不应该侵犯别人的自由。有权利也有义务,不尽义务就没资格享受权利。这样他就会尊重人了,不会掏你的袋子,撕你的圣经,因知道是爸爸的东西,妈妈的袋子,不可以随便动的;知道这是汽车的钥匙,这是锁大门的,这是不可以玩。要不然他把家里的钥匙全堆在一起当玩具,又送给邻居的孩子当记念,弄得天翻地覆!

  管教不一定是打,要先尽父母的义务去教导他,如此你才有权柄责备他。孩子错了,不要一开始便打骂,要先劝他,每一天每一点来教,一旦教导以後,就记住你已经教给他了,他再犯,你就有权来责备他,说:你知不知道主话说不要这样呢?你记不记得爸说的话呢?

  接着第叁次他又犯了,你说,「孩子啊!你犯得太多了,你想想你怎样伤爸爸的心,你知道爸爸不愿意打你,但现在你犯了第叁次了,我上次不是告诉你,第叁次我要罚你吗?」「没有,没有,」孩子战兢地说。你再跟着说,「对了,我忘了说,好,这次饶了你,现在告诉你,下次再犯同样的错,不要等爸爸找你,你自己拿棍子来找我。」

  这很有效,过了不多几天又犯错了,他真的拿着棍子来,很羞愧地说又犯错了,「那你为什麽再犯呀!」「我忘了,」「那你觉得错了吗?」「我觉得错了,我玩了才想起来。」「好,你说你悔改,我不罚你,拿回去吧,」我还亲亲他,再给他一块糖吃,说「好了,下次绝对不要犯了,再犯就要受罚。」

  教子女的轻重很难量,只好每次求主给我们智慧。

带着爱的感觉

  祷告的时候也不要说,主啊,你怎麽给我个不听话的孩子。主不喜欢这样的祷告,主会说,「你就是那个不听话的孩子。」最好是和孩子一同向主说,「主啊,是因为我不听话,孩子才不听话,我们都作错了事,求你责罚。」孩子听了这个祷告,他心里一定有所感动,你再叫他祷告,他的祷告一定从心里发出来,不会装假。一祷告神就开启他的心,很硬的孩子也会掉下泪来,「主啊,我真是对不起爸爸,对不起你,我再也不这样作了。」你听他祷告就知道他真悔改了。

  孩子在受教过程中,若只感到受罚,不感到有爱,效果就低,也不会服。「爱」是为你将来使用权柄铺路的,你付出多少爱,就能使用多少权柄。

  试想爸爸整天喝酒,妈妈整天打牌,孩子的鞋袜都穿了孔,到孩子做错的时候骂他,哪里管用,因他知道爸妈没有爱。所以我们在主面前要非常谨慎,爱是家庭的基础。

轻重主次要分清

  父母一定要有原则性,这个原则更必须让孩子知道。

  孩子犯了错,不能光从表面来责备。比如打破了古董花瓶,就骂他,「简直太可恶,古董值一万五千美金呢,我要打死你!」不要这样,可能是你自己把花瓶放在不当的地方,小孩子跑来跑去碰倒了,责任可能在我们这边。又比如你发现他偷走小东西,你就不以为意,不值钱的东西也算不上是偷,那就错了。不在於东西的大小,乃在於他的行为,随便拿人东西比打碎古董严重得多。这就是原则!你要告诉他什麽是偷,一针一线,只要是没经过对方同意就拿了的,就是偷!要分清楚哪些是大原则,那些是小枝节。

  若孩子为了小错不肯认罪,他所受的罚就要比做大错而肯悔改所受的更重。不是小错可以随便得到赦免,大错就难得赦免,他若能悔改,一样都能得到赦免。他知道你的原则後,今後做人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

恩义两全

  总结来说,判断事情更要求主给智慧,知道如何平衡公义和恩典。如果神整天只以公义待我们,我们还能活得了吗?平时神对我们那一面更多呢?是公义呢,是恩典呢?你可以数一数。教导孩子也是一理,尽量有恩典,也要有公义,如果孩子不知道有公义,他就放肆了。许多时候要解决大问题,你就要祷告,「主啊!我没有这个经历,我不知道怎麽办。」等清楚主的带领,然後再向孩子说话,你再罚他,再带他祷告,结果必定比用棍子打来得更为有效。

 

戴德生父母的见证


生活教育

  戴德生的母亲常常和他在一起,看顾教导他,不断的对他发出光和爱。她的感化力非常之大,子女服从她已成为第二天性。她静默寡言,而接物待人,灵巧婉转。说话行事,态度安娴,而效力弘大。她暗示一句,比他人反覆叮咛更有效力。比如她说:「亲爱的孩子们,吃午餐的时候快到了。」小孩立刻知道必须洗手、梳头,快到餐厅去等候父亲。家里的陈设,清洁整齐,一丝不乱,物无大小,都有一定位置。小孩年龄虽小,也必须整洁。作事必须按步就班,有始有终,做好一件,才准开始做第二件。该做的当天就做,不许等到明天。玩耍的时候,更不许烦扰别人。母亲教小孩,完全以身作则。她自己的东西绝对整洁,从来没有见过例外。小孩的手脸衣服必须时时乾净,衣裳褴褛不整绝不能容。平日在家,必须将指甲修剪,将手脸洗净,将衣服刷好,将皮鞋擦光。这样做目的不是求人的好评,乃是在培养好习惯与自尊心。父母不在的时候,也要认真读书做事,不可阳奉阴违,当面讨好。下午她做针线,兼课子女读书,生字及难记之名,必须熟习牢记,不许胡混过去。德生日後做事勤慎精细,不辞劳苦,都是幼时从母亲学成的。

  德生的父亲戴雅各,虽然威严可畏,有点性急,可是他影响德生的品格非常之大。他确是一位笃信教导的家长。他认为迁就小孩的好恶,叫他开心,绝非正道,必须教练他们怎样尽一生的责任,成一世之事功。他有无上的责任感,也是最有信心的--不是空谈的信心,乃是切实有为的信心。光使儿女快乐、健康,乃至顺服,不能满足他的标准,必使他们时时尽责,作完每日的工作,习惯成自然,变为第二天性,来日做个绝对可靠的国民, 能使他满意。他以身作则,培养子女守时间的习惯。他常说:「假使你使五个人等你一分钟,岂不白白牺牲了五分钟,无法挽回吗?倘若每日叁餐叫人等候,一年之内,要荒废多少时候呢?又如每日穿衣解衣,若多耽搁时间,该做的事,慢慢下手,就是耗费光阴。」他常对小孩说:「穿衣要快,因为每天最少要穿一次衣;如果每次慢几分钟,一生合算起来,必有惊人之数。目前有甚麽工作,立刻就做,拖延无益,只叫工作更觉烦难。」

  还有一个格言叫他的子女遵守的,就是「试看能不能减去一点享受」。就如少吃一点好东西,少穿一件好衣服。这个教训,目的在训练儿女节制和自治的能力。不久之後,父亲解释说:「许多的时候,你们不能不对自己说『不』,可是对於你最喜欢的东西说个『不』字是不容易的啊!所以要趁早练习,越早开始练习,越能养成坚定的习惯。」小孩若做不到标准,父亲并不责备他们;如能做到,就奖励他们。母亲在晚上,早预备好一些奖品--几粒杏仁或葡萄乾,一只红柑或几个额外的香吻。

  小孩必须努力工作, 可以赚到一个「便士」,所以很知道钱的价值,因此从来不想自己买糖果饼乾来吃。每个小孩有一个瓦瓶收钱,积到十一个「便士」,父亲就加一个「便士」,而兑一个明亮夺目的「先令」给他。这种「交易」是小孩切切盼望的,也很有效的教他们对於用钱的谨慎,事虽微小,似不足道,却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坚强的品格。

灵性教育

  对於小孩的属灵生命,父亲尤其注意。每日早餐、晚茶之後,必做家庭礼拜,全家大小必须参加。读经之後,父亲用最切实简易的话加以说明,叫小孩也能知能行。他必将全部的话依次讲给小孩听,一点也不漏掉。礼拜日虽然很忙,也必亲自领导子女读经,详加解释。

  每日父亲必在一定时候,恳切为子女祷告,并教小孩作祷告。从作婴孩的时候,每天所遇到的事,不论大小,都要带到神的宝座前。他以为生身的父母,因为疼爱子女,就没有一件关系子女的事看为太小不足注意的。天父的爱既比父母的爱更大,就没有一件事他不注意的了。小孩若有甚麽要感谢父母,或请他们帮忙的,决不等到晚上。对於天父也当这样,所以孩子从小就学习不断的祷告。阿美丽雅妹妹,叁岁的时候,就很自然很恭敬的祷告说:「主啊!求??把我的顽皮性除去,给我一个新的心。」有一个时期,每天父亲必带德生和阿美丽雅到他的房里作祷告。叁人跪在床边,父亲双手抱着子女,把他的心事,一一吐露在神的面前。小孩有了这种经验,是终生所忘不了的。他不能把许多钱财给子女,但他能够,也确已实行,将他的赤诚坚固的信仰种在儿女的心中,并教他们尊重神的话。圣经要从头到尾笃信不疑。「神不能说谎,」他强调的说:「神不会领你走错路,他不会误事,不会失败!」不知不觉小孩也这样信了。

  等到小孩较大,能够明白的时候,他说明每日读圣经和祷告的必要,正如身体必须日日饮食运动一样。忽略了这一件事,便是忽略了人生最大的需要。他常常力言这件事的重要,并在家里布置适当的环境,叫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半个小时单独亲近神。结果连小孩也发觉了快乐的秘诀。每日早餐之前及黄昏的时候,都走入自己的房间去读经祷告。他们也实在需要这样做,也渐渐觉得非这样做,无法在一日之内做一个快乐的好小孩。但是他们是从好榜样学会的,不是从话语得着的。

  德生身体孱弱,不能上学,但是他从父母所学的,远超过学校所能教的。他的父亲常和爱主的朋友谈到国外布道的事,尤其注意中国的需要。他对於外国可怕的需要,以及教会冷淡的态度甚为焦虑。想到中国有四万万人民,而传福音的寥寥无几,他感叹说:「我们为甚麽不派传道人到中国去?这样多的民众,精明强干博学的民族该成为我们当注意的目标啊!」德生在此时,即立志要来中国传道。後来全家屡读巴彼得的书「中国」,兴趣更为浓厚。德生来华传道之志益坚,父母因他身体软弱,负不起出国传道的重担颇感忧虑,望其自动放弃。

  关於家教还有一点,戴雅各十分注意的,就是服从。他说:「放任小孩随自己的意思而不服从长辈,不但是对神不忠,而且是对小孩不仁不义,叫他完全误会了片刻不能脱离关系之天父的品性。家长必须训练子女迅速诚实的服从生身的父母,然後他们才会同样顺服神的旨意。」他并指示小孩,真正顺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运用最大的能力--信心、爱心、忍耐和克己--才行。除非从小学起,将来必长成刚愎自用,恣情任性的野人,那能服从天父的旨意呢?他深恐小孩过於放纵情欲,因此管理往往过严。小孩有时心中不服,母亲便从旁说:「亲爱的,他是你的父亲,不可出一言。圣经说:『当孝敬你的父亲。』」

  但德生的父母教导子女虽严,全出乎至爱,所以也常常让小孩享受正当的娱乐。礼拜六下午必领他们到野外郊游,或让他们自己到树林里去采野花,捉蝴蝶,观察昆虫飞鸟。但是绝对不准虐待下等动物,有违必罚。父亲常说:「你种了因,必自食其果;若故意使生物受苦,後来自己也必受苦,因为神是无所不知的神。」就是花草,若无正当理由,也不准小孩剪拔。一年二次的赛会以及耶稣圣诞,更是快乐的日子。但是最快乐的时日,却不在节期,乃是在礼拜天。这一天,母亲必为小孩的喜乐而用心。最好的玩具、图画、衣帽,都在这一天拿出来,并用她美好的声音和小孩一同唱歌,讲圣经的故事给他们听。下午必有好水果吃。母亲嫣然含笑,态度安逸,也是大家快乐的一个大因素。是的,世上最近天堂的莫过於这个家庭,因为堂上的母亲有神的爱,大量浇灌在他们的心中。

 

卫斯理母亲的见证

 

  卫斯理的母亲有子女十九人,自然很忙,但她极其耐烦。一天,她的丈夫对她说:「我希奇你的耐性,一件事情你竟能向孩子们讲二十遍,而不以为麻烦。」她回答说:「我若是只题十九遍就不再题,以致孩子不能领会,岂不是把以前所题的工夫都失去了麽?」她每天除了公开的对十九个孩子施教外,还要每天携带一个小孩到密室去,母子共同祷告神。有时还要特别的对他们个别讲道,讲故事,今天这个,明天那个,轮流的施以属灵的教育。後来这十九个人,出了两个世界驰名的布道家,就是约翰卫斯理,和他的兄弟查理。

约翰卫斯理,是第十五个孩子,生於一七○叁年六月。当他生时,家庭中只有兄姊六人,其馀八人都於婴孩时殇卒。他母亲久困於穷乏的苦痛中,但她并不因此灰心和失望。她训练儿童养成守秩序、忍耐、礼貌,和顺从的习惯,这种训练却作了他们未来事业的根基。卫斯理夫人以顺从为各种美德之首,某次在一封信中表示了她的意见,「我竭力以为必须趁早压服孩子的意志,使他养成顺从的习惯,因为这是宗教教育唯一有力和合理的基础,假如缺少了这一点,那麽诫命与礼节两者都获不到效果。等到这一步完全成功以後,一个孩子 能被父母用理知和虔敬来把他管束,等到以後他自己的悟解力完全成熟的时候,这宗教的要义也就深深地种在他的心中了。」卫斯理夫人也留意到孩子们宗教的训练,所以他们在年纪很小时已能背诵主祷文以及其他的祷告文了。污秽和粗俗的言语是从来不准他们出口的。母亲很早就令她的孩子们学习读书,每日早晚必须诵读一章圣经。所以从婴孩时起,这些孩子都饱受宗教和道德的训练了。

 

司布真母亲的见证

 

司布真,有一热心事奉主的好父亲,也有一位常常为他祷告的好母亲。他的母亲伊利撒身体虽然不高,心胸却是非常阔大。她给司布真的帮助,远非人言所能说出。她有一次跪在神前,双臂抱着司布真的颈项,祷告说:「哦,但愿我的儿子活在你的面前!」她又随时针对孩子的毛病,加以劝导,莫怪她的八个子女个个蒙恩得救。某次,他的父亲因为不能兼顾儿女属灵的栽培,心中感觉非常不安。可是当他回到家里,听见妻子正在楼上为其孩子们一一题名祷告,他就觉得说:「主阿,我可以继续关心你的工作,因为你的孩子们已经有了照顾。」

 

克丁全家得救的见证

 

  守望弟兄曾到一个地方去看克先生,就是写那一本很有名的「救知乐」的。那一个时候他已经八十多岁了,须发都白了,并且是躺在床上,头脑也已经不清楚了。当他去看他的时候,他就说:「守望弟兄,你知道我们没有他不行,他没有我们也不行。」他是和主有这样交通的人。全世界的书,本数最多的,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救知乐」。这一本书虽小,却是全世界印得最多的一本书。感谢主,克丁的全家,有八十多口人,没有一个不得救的。他的儿子、媳妇、孙女、外甥、曾孙,大大小小,男男女女,没有一个不得救的。克丁自己,就是相信「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的话,所以他全家也都得救。—— 《培育敬虔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