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经资料总汇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教皇权势衰微时期

(主後1294 ~ 1517)

 

【教皇受辱的开始】一般而言,整个十叁世纪,从依诺森叁世到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 VIII1294~1303),教皇都能保持教会的属世权威,但到波尼法修八世时代,教皇的权势开始快速地衰微。

    一个领袖的个性可以大大影响历史,波尼法修就是一例。他贪权之心甚炽,使用不正当的方法,强逼在他以前的教皇退位,而他自己因利乘便,取得其位。他就任教皇职位的典礼极其壮观,甚至在上马之际,左右各有一位国王为他扶着马镫。即位不久,波尼法修企图调停英法两国之间的百年战争,却受到两国的漠视。他老羞成怒,便扬言恐吓,假如两国继续在国境内向罗马教会抽取战税的话,将对两国实施禁谕及开除教籍。英王爱德华简直不把教皇放在眼内,他的国会赞成依旧抽税;而法王腓力则立即以禁止金银、宝石出口法国作为报复;这样便切断了教皇自法国来的岁入。

    於是波尼法修愤怒地革除了法王腓力的教籍。但这一招却得不到像贵钩利七世屈辱德皇亨利那样的果效。因为时代不同了,由於十字军东征的影响,封建制度崩溃,贵族失去权势,代之而起的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尤其是在法国。当教皇革除法王教籍时,法国百姓不但不因此放弃对法王的效忠,反而更团结起来支持法王,在这种局势下,法王腓力可以公然地蔑视教皇波尼法修。

    主後1303年,法王派遣两位代表,带着一队军人,前往阿南宜捕捉教皇。阿南宜的百姓起而保护教皇。当时波尼法修已是个八十七岁的老人,法国的兵丁竟将他拳打脚踢。这对波尼法修实在是太大的打击,因此在返回罗马几天之後,他便忧愤而死。他死後罗马人嘲笑他说,波尼法修篡位像狐,在位像狮,去位像狗。

    从来没有一位教皇像波尼法修这样嚣张、傲慢,他狂妄地以许多教谕宣称教皇的权势;也从来没有一位教皇像他这样受羞辱,终至一败涂地。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代表教皇权势衰微的开始,同时为教会历史引进了一个新的纪元。

 

【被掳巴比伦时期】主後1309年,教皇革利免五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的亚威农(Avignon),教廷就留在亚威农直到1376年,前後共七十年,相继充任教皇的有七个人,都是法国人。这段时期在教会历史上被称为「被掳巴比伦时期」。「被掳」是因为这时期的教皇都在法王控制之下;「巴比伦」是因为前後持续约七十年之久,正如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七十年一样。「被掳巴比伦时期」更进一步削弱了教皇的特权。因为在亚威农的教皇们,完全听命於法国国王,其他各国人民不再尊重教皇。

    「被掳巴比伦时期」的教皇们,大部分都花用庞大的经费,过着奢靡腐败的生活,亚威农教廷成为奢侈宴乐的中心。为了获取更多钱财,教皇们以无耻卑鄙的手段,出卖主教职位及赎罪券,或向信徒抽取重税,成为西欧各国无法背负的重担,以致当时许多人称教皇为「敌基督」。「被掳巴比伦时期」的种种事件,使得教皇权势大为衰微。

 

【大分裂时期】把教廷搬回罗马去,这个,便成为每一次教皇选举时的待决问题。人们都认定,把教廷与法国的利益混在一起,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在各国都涌起了民族主义的浪潮的时候。最後,贵钩利十一世於1377年甘愿回罗马去死,来结束这一场被掳的羞辱。乌耳班六世(Urban VI1378~1379)被选为贵钩利的继任教皇,是因他答应把教廷搬回亚威农去而(当时法国籍红衣主教人数在主教院中居大多数),但他一当选为教皇,就决定留在罗马了。红衣主教们再度开会,另选革利免六世(主後1378~1394)为教皇,搬回法国去。这样,教皇便有两个,各执一词,宣称自己的被选为有效——也实在是有效。於是两位教皇互相敌对的局势,长达四十年(主後13781417);这段时期被称为「大分裂时期」。两地的教皇彼此咒诅,彼此开除对方教籍;对当时一般真基督徒而言,实在是一幕令人心痛的景象;教皇制的尊严受到重大打击,从此再无法完全恢复。

    主後1409年,在比萨(Pisa)举行了一次会议以解决这个大分裂。会议决定废除双方教皇,另选亚历山大五世(主後1409~1410)为教皇,但没有一位教皇愿意让位,结果造成叁位教皇同时存在的局面。

    在这样混乱的情势下,这叁位教皇,没有一位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最後,在主後1417年康士坦丁会议(Council of Constance)中,又选了一位义大利红衣主教为教皇,称为马丁五世(Martin V1417~1431);这时,由於政治手段的运用,终於结束了所谓的「大分裂」。然而教皇制所受的创伤,以及教会由於「被掳巴比伦时期」及「大分裂时期」所受的苦难和打击,又继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改教运动之酝酿】中世纪末期,兴起不少勇士,敢於公开批评罗马天主教的教义及组织。其中最重要的两位是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1320~1384)和胡司(John Huss1369~1415)

    ()威克里夫:威克里夫生在英国,受教於牛津大学(Oxford),後来成为该校教授。主後1376年,他开始批评圣职人员;他说:「政治与财富已经腐化了教会,这个教会需要澈底革新。教会必须回到使徒时代的贫穷与单纯。」他称教皇为「敌基督」。他宣称:「只有圣经是信仰的根据,教会不是信仰的准则。」但是天主教所用的圣经,是拉丁文写的,一般百姓无法阅读。因为当时教会所采用的译本是武加大(Vulgate),这是耶柔米自圣经原文(希伯来文及希腊文)译成的拉丁文译本。威克里夫对英国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将圣经 译成英文,给一般人民打开了通往真正信仰的路;他所 译的英文圣经,掀起了英国人在思想上的革新,而圣经的英文译本,也就成为有史以来伸张公义最有力的工具。威克里夫忙於着作,写了好些书。

    威克里夫的追随者将他的教导及新译的圣经带到英国各地,当然教皇和圣职人员对这件事非常不满,他们用尽方法要摧毁威克里夫;但英国大部份人民及许多贵族都全力支持威克里夫,贵族们并保护他,使他不至落入逼迫者手中;主後1384年的最後一天,威克里夫平安地离世。

    威克里夫死後,他的教导继续在英国散播,藉着他的着作,也透过追随者的努力,这批人後来被称为「罗拉德派」(Lollards)。他们反对教皇和圣职人员,过贫穷的生活,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标准。

    当罗拉德派的影响越来越大时,从圣职人员而来的反对势力也越来越大。最後,主教们通过一项法律,规定烧死传异端者。於是,英国全地从南到北,都有罗拉德派的人在火焰中殉道。然而,要将他们连根铲除,并非易事,这股火焰一直延烧到十五世纪, 总算能逐渐抑止罗拉德派的发展。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连最後一批也被逐而消失。但,「罗拉德主义」却默默存留,直到改教运动时期。

    ()胡司:胡司生在波希米亚(Bohemia),曾经接受祭司训练,後来成为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大学神学部主任,最後成为该大学校长。

    胡司读完威克里夫的书後,开始大胆地指责圣职人员的腐败,特别关於下列叁件事:(1)赎罪券;(2)圣餐的酒和饼直接变为耶稣的血和肉;(3)教皇的权柄。事实上,在胡司出生以前,波希米亚早就已经发展出一股强烈反罗马教会的意识;瓦勒度派在波希米亚特别昌盛,因此,胡司一讲道,立刻获得一般民众及贵族们热烈的反应,他几乎赢得全波希米亚人的心。

    主後1414年底,由皇帝西基斯门(Sigismund)召集,在康士坦丁开了一次大公会议,目的在终止教会的分裂局面,并改革腐败的教会。皇帝邀请胡司出席,并应允安全保证;胡司在得到皇帝安全保证之後,慨然应邀动身前往。但是,几星期後,就被教皇约翰廿叁世捕捉,以异端罪名关进监牢。

    波希米亚人及皇帝本人都激怒起来,抗议胡司的被捕。然而,教皇却声明他的行为完全合法,因为根据罗马天主教条例:「传异端者已失去所有权利,凡出卖他们、欺骗他们的行为,都是敬虔的表现;所有向异端者给的应许,都可不必遵守。」教皇又说,胡司若不承认背道的罪,就要将他处死。但胡司说:「真理不可违背,只管处以死刑吧!」

    主後1415年七月六日,他们给胡司戴上一顶纸制的尖帽,上面写着:「这是异端之魁」。然後,绑在火刑柱上,刑前,他们劝他,如果能起誓定罪从前所传的道和所说的话,便可保全他的性命。胡司望天大声喊说:「神是我的见证,我所讲的道、所行所为的事和所着的书,都无非是引人离弃罪恶。」掌刑的人乃点起柴火,他在熊熊烈焰中殉道。

    「十字军」再度被组织起来,征讨胡司的从众,以至波希米亚历经战火蹂躏,达数年之久。然而,改革精神并不因此熄灭,当改教运动在德国掀起时,这块属於胡司的土地,仍然强烈地反对罗马教会。

 

【中世纪的末期】从主後14001500年的时代,是西方一个最重要的时代。此时代为中世纪的末期,近世纪的起点。其最重要的事如下:

    ()主後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康士坦丁堡。後来有学问的希腊人逃往西欧,带来文学之振兴。

    ()这时有人发现南非洲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及到印度和东亚的航路。主後1492年,哥伦布(Columbus)发现美洲。

    ()主後1450年,哥丁堡(Gutenberg)发明「活版术」,对於文化和圣道的进步,大有关系。

    ()这时有人发现了许多中世纪所失落的罗马和希腊的古文、美术,由此发起一个文化运动,叫做「人文主义」(Humanism)或「文艺复兴」(Renaissance)。从此,古学复兴起来。

    ()改教。

 

【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以後,商业与贸易有了快速的发展,欧洲一时兴起许多城镇。在忙碌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出现了一批热爱学术文化的人,经过他们的努力,恢复了许多古代的珍贵文件。这些文件,原为希腊罗马文化的一部份,却一直未被中世纪之人所认知。学术的复兴为欧洲带来深远的影响,「学习希腊文」和「以高雅拉丁文写作」成为时尚,古典着作的出版,亦成为众人瞩目的大事。

    在义大利,文艺复兴的早期人物,均以不敬虔、不道德着称,整个文艺复兴精神是反中世纪禁欲主义的,人们从压制和无知中挣脱,寻求新的自由。但当文艺复兴传到北欧後,它原来的特性更改了,转而进入宗教敬虔的层面。人们开始关心圣经的原文:希伯来文与希腊文。初期教会教父的着作,也以新的印刷方式出版。这些新的文字装备以及新的研经资料,使圣经的研读,获得更多新的亮光。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术研究,对改教运动领袖们有极重大的影响,它为改教运动者提供了整个教会背景的资料,使他们看清自己所处的教会已经与教父时期单纯的教会大相迳庭,而教会里所堆满的各种宗教仪文、习惯与礼仪,都是使徒时期的教会所没有的。

    十五世纪後半期的教皇们也热衷於文艺复兴,梵谛冈教廷就是於文艺复兴时期在罗马建成的,是教皇的豪华住处,里面包括漂亮的花园、有名的梵谛冈图书馆、西斯丁教堂及宏伟的圣彼得教堂。

 

【共同生活弟兄派】约於主後1350年,在荷兰及德国一带兴起另一种改教运动,称为「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由革若特(Gerhard Groote)所创,他向许多渴慕的听众讲道,带起了伟大的宗教复兴。共同生活弟兄派的信徒们,强调基督徒宗教教育,他们希望藉教育之法,带出全教会的改革。从他们的学校中,造就了许多推动宗教教育的敬虔信徒。马丁路德曾在他们设在马得堡的学校就读一年。另外几位曾接受过共同生活弟兄派学校造就的伟人有:韦索的约翰(John of Wessel)、伊拉斯姆(Erasmus)及多马肯培(Thomas a Kempis)

    韦索的约翰是他那一代最伟大的学者及思想家。从主後14451456年,他执教於德国耳弗特(Erfurt)大学。四十九年以後,马丁路德就是在这个大学拿到文学硕士的学位。许多人称韦索的约翰为「世界之光」,因为他攻击赎罪券,清楚地教导「因信称义」的真理。他说:「一个人若以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他就根本不明白甚麽叫得救。」他也教导「惟独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写着说:「神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神也会亲自赐他得救之恩。」韦索的约翰不接受罗马天主教的「化质说」(transubstantiation)。所谓「化质说」,是相信当祭司用圣礼的词句宣告後,圣餐的饼和酒就变成基督真正的身体和血。马丁路德後来说:「如果我曾读过韦索的约翰的着作,则我的观点,看起来真像全部抄自他的着作。」韦索的约翰後被罗马天主教以异端罪名下入监牢,於主後1489年十月,死於狱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学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与马丁路德同时代。伊拉斯姆以其广博的学识及尖锐的笔锋,讪笑当时修道士的无知及教会的弊端。主後1516年,他在德国的巴色(Basel)校正希腊文的新约,并且印刷出来,此书对改教颇有帮助。不过他不是改教家,因为:()他为人圆通,怕得罪人;()注重学问,不注重宗教;()注重理想,不注重信心;()博取权贵的欢心,过於博取神的欢心。所以马丁路德树立改教的义旗之後,伊氏很不以为然。他死於主後1536年。虽然他在改教运动中,一直未和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认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运动),马丁路德将它孵出来!」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响的人是多马肯培,他住在荷兰,写了一本伟大的书:《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这本书至今仍在属灵文学着作中名列前茅,被誉为世界名着之一,教导人研读圣经,逃避世界的虚浮。

 

【马丁路德的早年】改教之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於主後1483年生在德国撒克逊(Sachsen)的埃斯勒本(Eisleben)。在他襁褓时,全家搬到曼斯菲(Mansfeld)定居。双亲都是敬虔的信徒,父亲是个辛劳的矿工,刻苦度日,积蓄钱财,为了使他聪明的儿子可以受较高的教育。

    马丁路德在1501年入了耳弗特大学(Erfurt)研究法律。他乃是「一个优才生,健谈者,雄辩家,为人善於交际,并富於音乐天才。」在一个特别短促的时间,他就获得了学位。在1505年,他突然决志要进入一间修道院。他实在是一个模范的修道士,非常的热忱,他几乎实行了所有禁食、鞭打、苦待己身的方式,并且更发明了许多新的苦修法。他这样的忍受约有两年之久,他说:「我所受的疼痛是笔墨不能形容的。」

    後来他改攻神学。主後1507年被按立为神父;第二年(1508)他在威登堡(Wittenberg)大学担任哲学教授。由於他的才智过人,而且品性突出,周围有许多学生围绕着他。他守住这一个教授的职位,直到他临终的那一年(1546)

    主後1511年,他曾到过罗马。这次旅行,据传他曾跪着攀登有名的圣梯(Scala Santa),当他在圣梯上爬到一半时,他听到里面有声音说:「义人必因信得生」,於是,他站了起来,走下台阶。因此有人说,这是马丁路德蒙恩得救的一刻,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在当时仍然接受教会的习俗,即如弥撒、崇拜遗物、出售赎罪券、朝圣及教皇的阶级。他在罗马,虽然因看见教廷的腐化罪恶而大大的震惊,但他仍然是顺服罗马教会的权柄的。然後他又回到威登堡去。他对於圣经的讲论,从那时起就开始吸引了全德国各处的学生。

    约於主後1512年底,他在威登堡的斗室中研读罗马书,当他看到第一章十七节「义人必因信得生」时,他一边读,一边揣摩、深思。突然间,一股无法言喻的喜乐,充满他的心中,灵魂的重担刹那间完全脱落。他终於看见得救是在乎藉基督而信靠神,并不在乎实行教会的忏悔和礼仪。这一来就将他整个的人生并全世界的历史都改变过来了。

 

【关於赎罪券】帖次勒(Tetzel)的出售赎罪券,乃是马丁路德脱离罗马教的起因。所谓赎罪券者,就是用以减轻炼狱中的痛苦,即以赎罪券来消除罪恶的刑罚。根据罗马教的教训,炼狱是与地狱大同小异的,不过它的时间是比较短暂,并且各人都是必须经过的。教皇曾擅自以为有权能减轻或完全消灭这些痛苦,这一个特权是单独属於教皇所有的。赎罪券出售乃是先招人承包然後 零估出去的,因此将犯罪的权利出售乃是教皇国库最主要来源之一。帖次勒是贩卖赎罪券的高手,他漫游德国,到处出售教皇所签押的赎罪券,宣称凡购买者本人或其朋友亲属都可获得赦罪,而毋需经过认罪、悔改、忏悔及神父赦罪的宣告。主後1517年,他在威登堡一带使用一些顺口的歌谣和低俗的笑话来促销赎罪券:「只要钱在箱中响,炼狱锁钥不久也来响当当。」就是这一件事大大的震惊了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款的布告】马丁路德在主後15171031,在威登堡教堂外张贴了九十五条款。这九十五条款不过是一种告示,用意在邀请各界在叁个题目上加以辩论:()赎罪券的买卖;路德认为这是不合圣经、无效,及危险的。()教皇赦罪的权柄;路德认为教皇没有这种权柄。()教会的宝库;路德认为其内拥有的不是圣人的功德,而是福音。

    过了不久,全德国的人士都如饥如渴想获得这九十五条款的单行本。这实在是一点「能以点着全欧洲的星火」。以後单张小册先後如雪片一般纷纷的出版,对学者是用拉丁文,而对平民乃是用德文。到了主後1520年,他就成为德国一个最闻名而受众人欢迎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