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经资料总汇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第二讲  奋兴与教会的关系

 

  感谢主,带领这个培灵会,平安经过一天。昨天有二十多位答应每天为培灵会祈祷,希望今天能够增加代祷的人数。主应许地上有两叁个人聚会,主就在我们当中。如果要得奋兴,要有相当祈祷,有相当信心,有相当盼望。神就必应允。我们切切盼望神赐下奋兴。

  昨晚我看到一本书,说到我们需要的是搅动,不是平平淡淡过去。叫我们知罪,远离罪。先求神刺激起我们,让神赐下奋兴。

  昨天我说到神叫选民悔改,他们不听。受神刑罚,然後悔改。他们悔改,神就作工,得到大奋兴。今天许多人心饥渴。如以赛亚说:神要倒水落去,叫心灵饥渴的人得饱足。今天你的心有没有向神所要,有否觉得神的能力能满足我们。若心中不觉得需要,神无法赐下真福。神要赐福给我们,但我们不要,神就无法赐福下来。

  昨天我说过,布道会,培灵会不是奋兴,奋兴不是叁四天的事情,也不是单在一个小团体内的事情,乃是从神而来,且是忽然而来的。以前在中国河南,满洲等地都有过大奋兴。博士时代也有过奋兴。美国在一七叁四年有一个大奋兴,是忽然而来的。是从神而来的,神一临到人使人不能不来寻找神,不能不觉得罪的可怕。今天教会需要奋兴,神要搅动教会。若将今天教会与五旬节时代教会相比,就觉得今天教会十分需要大奋兴。奋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觉悟神。我不是说在布道会中神不感动人,不过今天教会不是需要一时的感动,乃是需要大的奋兴。叫周围都受到影 ,奋兴从教会开始,直到整个大环境,这就是大奋兴。因此,我觉得今次在培灵会中需要讲奋兴的讯息。

  过去英国人在本国内找不到自由崇拜,当时的英国教会只注重复杂仪式,不注重心灵,所以许多爱神的人,迁到美国去居住,为要得 更自由,更真正的崇拜。可是到了一七叁四年,迁到美国去居住的人,受到世界的影 ,物欲的诱惑。那些爱主的人又逐渐去世。这第二代的人,忘记神,生活充满罪恶。甚至有一个地方,教会定了一条例。无论父母是否信主,不管他们有否重生,也可以将孩子在教会寄洗。作一半守约的信徒,加入教会样样有份。初时不准守圣餐,後来渐渐的又准他们守圣餐了。教会中充满这种没有重生的人,一半属教会,一半属世界。教会因此失去见证的力量。只求人数增多,就满足自己良心。只求名字在教会内,以教会作保险。不用我说,你们也明白那时教会已到了堕落的地步。

  今天教会有否这样的人,就是只求名字在教会里,就可以妄作妄为。一手执住教会,一手又执住世界,这是一七叁四年英国教会的情形。在这时候,神兴起一个人,名字叫 Jonathan Edwards。他看见教会这种情形,心中觉得十分痛苦,他呼求神来奋兴教会。他先将圣经里因信称义的道理讲解,不是因名加入教会就可以得救,而是因信才能得救。你真正信主,主就称你为义。他又斥责罪恶,指出他们不守礼拜。爱世界,邪情私欲,嫉妒,憎恨,不服从父母。有一次他讲道,题目是「罪在烈怒的神手中。」从这时候起,人心开始觉得有罪。心中不安,睡不 觉,祈祷呼求神,他们开始有家庭聚会。神的灵降临在聚会中,搅动他们。许多人忽然跪在地上,流泪痛哭,为罪忧伤。不久一村一村的,一城一城的,燃起奋兴之火。周围都有人忽然痛哭,求神赦罪。觉得自己软弱,大罪,需要神。无论家庭中,教会里,都有这样的大奋兴。昨天我说过,昔日祭司额上有横匾写 「归耶和华为圣。」我们要圣洁,因为神是圣洁的。当时东方人口有叁十四万人,一得到奋兴,就有几万人信主。倘若与今天世界来说,信徒的比例应该有二千五百万人信主。

  这样经过二百年之後,有人批评这次大奋兴。是神藉这奋兴来奋兴美国,为美国铺下一条有神国家的道路。因当时当地,美国正在开国,真是需要以神为立国的根基,以神作国家的房角石,叫国人多认识神。因为那时有许多国家充满无神的人,他们抗拒神,因此神先预备美国人的心,接受以神为立国的根基。

  过了十年後,又有一次大奋兴。因为人心经过一次奋兴,不久又堕落,被世界引诱,所以神又赐下另一个奋兴。新出世的人,不认识神,不要神,神要奋兴他们。

  现在我要说到这十年後的第二次奋兴。一个在美国东部,这是从知识界开始。在大学内许多无神派,说圣经有矛盾。他们不但远离神,甚至拒绝神,当时每间大学都有如此情形。神藉 他的仆人,在耶鲁大学就有四次奋兴。所有反对神的事情,完全除去。神藉一个人讲道,就除去一切抗拒神,反对神的事情。另一个奋兴是在西部,也是同时开始。这个奋兴不是在知识界,而是在一未开化的地方开始。因为那地方未开化,无政府,又在战争之後。人心惶乱,不法的事情就增多。那些出来讲神道理的人,大受压迫。生命被谋杀,财产被抢夺,房屋被焚烧。那时有许多事情发生,有些在听道时忽然跌在地上。觉悟自己的罪,流泪痛哭,呼求神,经过几小时,几天的祈祷,才觉得蒙神赦免,脱下罪的重担。神好像把地狱给他们看。他们骇怕,有人批评这种奋兴。神的手忽然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觉得很痛苦,直到他们澈底认罪之後,才得到释放。神要与未开垦之地的人同在。这奋兴还带来一件大工作。这时候教会开始注意到国外布道工作。主日学工作此时也大大奋兴。提倡反奴制度。因此教会的能力使到社会许多不法的事情改变。教会改变社会,最好的方法是开奋兴会。用其他方法不是好方法,人心不改变,方法不能持久。人心一改变,才能持久。

  後来每隔五十年,都有一次大奋兴。如 斯礼约翰,慕 等的奋兴。都是忽然而来,从神而来的。圣灵忽然而来,信主的人感到快乐。未信主的人,忽然跪在地上,整个身体好像发冷,深深惧怕。许多人伸出手来,大声呼求:主阿,愿你来。他们得奋兴之後,面上充满荣光。到处传扬主,到处见证主,许多人也因此归信主。他们好像与魔鬼打仗,经过大大的争战,忽然从魔鬼手下得 释放。现在说出两个例证。

  弟兄姊妹,若神觉得人心有罪恶,要来搅动,要赐下奋兴,我们不可禁止神的工作。只要不是由我们自己而来,而是由神而来,我们就不可禁止神的工作。有一本一九零六年出版的书,作者讲到大奋兴,就说:平时我看不惯这种奋兴,但後来知道人觉得有罪,我们就不可禁止,因为神要用这种方法来叫人悔改。

  今天需要神给我们知道罪恶的可怕,而追求圣洁,追求奋兴。

  有一个女人正在家中,没有其他的人同在。但神的灵同样临到她,叫她知罪,痛哭,呼求神,神也赐她奋兴。

  有一个牧师行过街上,见到有一个家庭,忽然聚集有二百多人。神的灵降临在他们当中,搅动他们。他们许多人跪在地上,流泪痛哭,为罪呼求神。这个牧师在十二小时内一家一家的过去。这一家人跌倒,觉悟自己罪大,又叫他前去为他们祈祷。第二家也是这样。到处都有如此情形发生,神赐下奋兴之火。神的灵临到人的心中,使人不得不寻求神,不得不悔改。一次有一个女人,犯了很大的罪,她咒诅神,咒诅教会,咒诅奋兴。但神的灵一来,她好像与魔鬼打仗。有人见她面上充满恐怖,真如魔鬼一样。她经过大大争战,後来果然得胜了,就快乐起来,充满平安。

  我以前不晓得这种奋兴。但神临到,一定有旨意,或者有人发生丧事,失败,都可得到奋兴。他们一觉悟罪,就忽然跌倒,哀伤痛哭,这不是希奇。小孩子也有这种情形。有一间学校,有一个女孩子,只有十岁,有主耶稣进入她的心,他感到快乐。有一天早上,她对教师说:先生,我有耶稣在心中。面上充满快乐。真希奇,当时在课室里立刻有许多人发觉自己的罪。有人承认偷东西,有人承认欺骗,有人承认别人不知道的罪。这小孩子不是讲了一篇大道理,只说了一句话。全班的人都忽然受感动,觉悟自己的罪,大大呼求神,直到神赦免他们,他们就大大快乐。

  在第二间学校,也有一个男孩,他曾去过礼拜堂,知道自己的罪,心中不平安。先生叫他回家,而且叫一个比他大一点的同学送他回家。到了半路,他觉得要到路边一间小屋里祈祷。他们祈祷之後,接纳主耶稣在心中,他们感到快乐。他觉得不要回家,要回到学校去告诉先生。他一回到学校,就对先生说:「先生,我找到了耶稣。」这话一说,其他所有男孩子,一个一个的请先生准他们到外边去。不久先生看见他们一个个跪在墙边祈祷,於是叫这个已经找 耶稣的孩子,出去为他们祈祷。他们得不到平安,心中难过,大声呼求神。「神阿,赦免我们。」学校里的男孩子看见,都一个一个的跪下来,求神赦罪。楼上一间女校,同样受到感动,一个一个的认罪呼求神。一直传到隔 的人家,许多人前来学校跪下祈祷。从早到晚,这间学校成为一间礼拜堂.虽然没有人讲道,但好像是一个奋兴会。神的灵降临在人身上,人就觉悟罪,这是真奋兴。神先从一个小孩子讲一句很普通的话,就赐下奋兴。

  最近南洋有两个海岛有一个大奋兴,这不过是由叁个妇女和几个男子当中开始,我明天详细的讲。

  还有一件,这种奋兴,不是一时的奋兴,叫人疯狂。神不会叫人疯狂。倘若人为罪而疯狂,来到神面前,人若肯听从神,神会医治。

  有一个牧师,在他讲道之先,未知有何事发生。但他祈祷时,神的灵降临在他身上,他的骨好像脱落,祈祷之後,他又充满了能力。

  我以前也骇怕这种奋兴,但神有他自己的次序。人心觉罪,神就在人心,这不是刺激,是神要赐下奋兴。那时有二百人得到奋兴,直到如今没有一个人回头犯罪,可见这是神的能力。这奋兴有了这样大的果效,能改变社会,那时监狱空了,酒店关了门,赌博停止了,体育的场合也无人去看。因为人心骇怕罪,以前常常咒诅别人的人,已经没有了声音,全城都忽然安静下来。所以神所做之事是有力量,有权能的。

  以利亚以一人对四百五十个巴力亚舍拉先知,还有君王,全国的百姓说:「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若耶和华是神,就当顺从耶和华。若巴力是神,就当顺从巴力。」(王上十八21

  弟兄姊妹,神要我们奋兴,我们接受不接受呢?神临到人身上,要人付出代价。

  与神立约为培灵会祈祷的弟兄姊妹,要先除去拦阻,等候神。至到神赐下奋兴。在此地十分需要, 急神赐下奋兴。你信神能作这事吗?若事情真成就,你喜欢吗?求主赐我们信心,赐下奋兴。请大家低头祈祷。—— 汪长仁《奋兴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