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上帝的作為
經文:創世記四十五:1—28
從第四十二章開始是記載有關約瑟與與他的兄弟相會面的故事;在第四十二章至第四十四章這三章裡,我們連續看到約瑟是用類似作弄的方式在對待他的兄弟們。而在我們現在所讀的第四十五章,則是說約瑟終於坦白地向他的兄弟們表露身分,說他就是被他們所出賣的弟弟—約瑟。
這一章也是第四十四章的延續,可以說是約瑟故事的最高峰。作者在這一章裡仍舊跟以前的資料所顯示出來的約瑟一樣,要表明約瑟是一個很有信仰的人,他不但在患難中依靠上帝,他甚至是在得到功成名就的時候,更知道他之所以有如今的成就,乃是上帝的旨意和安排。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表達信仰的極高點:是將榮耀歸給上帝,而不是誇耀人自己的能力。這一點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極至。我們知道長老教會的創立者約翰?加爾文設立長老教會最出名的一句話,就是說:將一切榮耀歸於上帝。甚麼時候我們人才會將榮耀歸給上帝呢?
我想就是當一個人在極謙卑的信仰情操下,他才會真的將榮耀歸給上帝。
這一章的資料是由「耶和華文獻」和「以羅伊文獻」混合編輯而成的。在這兩種文獻的裡面,我們看到約瑟非常人性的表露出他與他的兄弟之間的感情。我們在前一章有讀到約瑟一聽到他的兄長們在陳述如何將最小的弟弟便雅憫帶來跟他會面的經過,充分地顯露出他的兄長們已經與以前約瑟在家時代所經驗到的是不一樣了。也因此,在這一章裡,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在描述約瑟怎樣表示自己的心境和感受。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一章的經文內容:
第一至二節:約瑟在侍從面前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於是他命令他們離開,到外面去。約瑟向兄弟們表明自己身份的時候,別人都不在場。可是他號咷大哭的聲音被埃及人聽到,消息就傳到王宮。
我在前面一講已經有說過:真情是感動人的主要力量。我們看到約瑟雖然一再控制著自己不被他兄長們的出現而有激動失控,但是如今,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因為他聽到的是哥哥猶大那麼動人的陳述,使他發現他的哥哥們是真的已經有了很大改變,是很在意父親雅各的生命安危,是很在意最小的弟弟便雅憫,這使得約瑟為此而大受感動。他要求所有埃及的隨從離開,他不願意那些隨從看到他流淚的情景。他要單獨與他的兄弟們面對面相認。
作者用「埃及人聽到」約瑟大聲號咷大哭的聲音,來描述約瑟激動的情形;聽到約瑟大哭聲音的人,大概就是那些被他命令離開他身邊的侍從吧。可是他們一聽到這樣激動的哭聲,馬上就反應到埃及王宮去,因為是太反常了啊。他們一定會想:這群來自迦南地的希伯來人為甚麼從第一次來買糧,每次都會受到特別的「款待」、「照顧」呢?而現在又引起首相約瑟號咷大哭,這必然有問題吧。
第三至八節:約瑟向他的兄弟們說:「我就是約瑟!父親還健在嗎?」兄弟們一聽見這話都嚇呆了,答不出話來。約瑟請他們上前,他們就走近他。他說:「我就是被你們賣到埃及的弟弟約瑟。但是,你們不要為這件事焦急自責。上帝為了保存大家的性命,親自差我先到這裡來。這地方的饑荒到現在才兩年,還有五年不能耕種,也不會有收成。為要保存你們和你們的後代,上帝差我先到這裡來,用這方法解救你們。這樣看來,差我來的是上帝,不是你們;他使我成為王的最高官員,作埃及的首相,治理全國。
這一段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中心,說出整個約瑟故事所要呈現的主題就是:上帝是我們生命的主宰,是我們生命際遇的領航者。人無論如何地計謀、策畫,若沒有上帝的旨意,是無法成就的。但是,若有上帝的同在,即使是有人在我們身上作惡的計謀,也不會得逞。這一段同時告訴我們:人的壞念頭,在上帝的奇妙作為下,也會成為完成上帝旨意的器具。
約瑟在這裡有兩次提到他自己的身份;在第三節他說:「我就是約瑟!」在第四節他又說:「我就是被你們賣到埃及的弟弟約瑟。」這兩句話使得故事的情節達到最高峰。會這樣的重複敘述,很可能是因為他的兄弟們的反應是「都被嚇呆了」。而「父親還健在嗎?」這句話也說出了約瑟對父親雅各時刻懷念的心情。
約瑟說他之所以能到埃及來,是因為「上帝為了保存大家的生命,親自差我先到這裡來」。這句話跟第八節的「差我來的是上帝」,以及第九節的「上帝立我作埃及全國的首相」,這三句話都是同樣的意義。這些話也可以說是整個約瑟故事的中心,要表明的是:上帝是主!因為能使大地豐收的是上帝,同樣的,能使遍地饑荒的也是上帝。雖然約瑟是被賣到埃及,但是在約瑟的信仰告白裡卻說這是出自上帝奇妙的安排,這種安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保存大家的性命」。這確實是這樣的,因為如果沒有透過作奴隸的過程,約瑟要進入埃及的王宮實在是很困難的。而奇妙的地方就在這裡:在當時埃及那樣堅強的國勢力量狀況下,上帝卻用一位奴隸來取代那在人看來是極為高峰的宮廷地位!這一點是當時的埃及王朝絕對想不到的,也是雅各的家族大大小小所想像不到的,但是卻在約瑟的信仰告白了出來。這一點也是作者所要凸顯出約瑟與其他兄弟不同的地方,說明了上帝所要用的僕人,是謙卑的人,就是像約瑟這樣的人一樣。因為這樣的人才會體會出,上帝真正的旨意是甚麼。
上帝這樣奇妙的安排也可從耶穌基督身上看出來;我們看到耶穌基督在當時最堅強的羅馬帝國統治下,他是在一個卑微的木匠家庭出生,然後也因為被自己的同胞出賣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一般人看來那已經是沒有希望,是死了,但是,上帝的奇妙作為就在這裡顯明出來,耶穌基督從墳墓中復活起來,成為人類生命的救主。他的死就是為了要完成上帝拯救的使命。
第五節約瑟對他的兄弟說的「你們不要為這件事焦急自責」這句話,是與過去他的兄長們來買糧時,因為發現出「狀況」而說的話有關;我們可以從下列經文看到他們彼此說:
「當初我們陷害弟弟,現在受報應了。我們看見他的痛苦,他向我們哀求,我們不加裡會!因此我們遭遇這災難。」(創世記四十二:21)
「現在這血債該我們來還了。」(四十二:22)
「我主啊,我們還有甚麼可說的呢?還能叫冤枉或辯屈嗎?上帝已經揭開我們的罪!」(四十四:16)
這些話都是約瑟親耳聽到的,因此,現在他用這句「你們不要為這件事焦急自責」來安慰他的兄弟們。
第九至十五節:「你們要趕快回到我父親那裡,告訴他,他的兒子約瑟這樣說:『上帝立了我作埃及全國的首相;請你不要耽延,趕快到我這裡來。你要帶你的兒女、孫兒、牛羊,和一切所有到歌珊附近住下,跟我相近;這樣,我就可以奉養你。還會有五年的饑荒,我不願看見你跟全家和牲畜都餓死。』」
約瑟又說:「現在,你們跟我弟弟便雅憫都親眼看見,是我—約瑟親口向你們說這些話的。你們要告訴父親,我在埃及有很大的權力,又向他報告你們親眼看見的一切,你們要趕快接他到這裡來。」
他擁抱著弟弟便雅憫大哭;他弟弟也在他懷裡大哭。接著,他一面哭,一面擁抱每一個哥哥,跟他們親吻;然後,他的兄弟們開始跟他說話。
「歌珊」這個字的意思是指邊疆。約瑟很清楚當時埃及人對希伯來人的態度和看法,因此他沒有說要請父親和兄弟們住在最好的地方。我們從當時他邀請兄長們吃飯時,埃及人是一桌,他的兄長們是一桌的情形就可以了解。可是,這個看法是「耶和華文獻」所提供的資料。在「以羅伊文獻」的資料裡就不是這樣,而是法老王要邀請雅各一家人到「埃及最好的土地」給他們全家族的人居住(十八節)。如果我們看創世記第四十七章十一節,就會發現後來約瑟是依照埃及法老王的意思,將父親雅各和兄弟們安置在「靠近蘭塞城,國中最好的土地」的地方,他們就以那地作產業。這個地方顯然是塊肥沃的土地,因為不但有「魚,不用花錢;還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等好吃的東西」(民數記十一:5)。
「還會有五年的饑荒」,換句話說,饑荒才過兩年的時間,這樣我們知道一般人因為不知道會有豐收和饑荒來臨,所有沒有準備,導致饑荒來時就缺乏糧食。簡單的換算也許可以看出雅各家族上次去買糧食是吃了兩年久。這更可顯示出雅各的富有和實力。
第十三節的「我在埃及有很大的權力」,這句話可從第八節的內文看出約瑟目前的官階是:埃及王的最高官員,埃及的首相,治理全國。在和合本的譯文是用「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並埃及全地的宰相。」這樣的譯文所表示得更清楚,約瑟不只是管理埃及全國而已,甚至是連法老家族裡的大小事也聽他的指揮。法老幾乎就是成為一個不管國事的國王了。
第十四至十五節的兄弟間相互擁抱、擁吻的情形,我們可以比較和合本,和台語漢字的譯文:
於是約瑟伏在他兄弟便雅憫頸項上哭。他又與眾弟兄親嘴,抱著他們哭,隨後他弟兄們就和他說話。
對按呢約瑟仆佇伊的小弟便雅憫的頷頸啼哭。伊閣及眾兄弟唚嘴,抱因啼哭:後來伊的兄弟就及伊講話。
這樣和合本及台語漢字的譯文是較接近實情;因為在中東地區,與最好的親人、朋友相會,表示熱情和真心的態度,就是吻對方的頸項、嘴。就像新約路加福音第十五章在描述那位父親看見浪蕩的孩子回來時所表現出來的一樣,是「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參考和合本的譯文,路加福音十五:20)。這種習俗時至目前依舊保持著。
第十六至二十節:約瑟的兄弟們來到埃及的消息傳到王宮,王和他的臣僕都非常高興。他對約瑟說:「告訴你兄弟們,用他們的牲畜滿載貨物,立刻回迦南去。要他們把父親和家眷都接到這裡來。我要把埃及最好的土地賜給他們,讓他們在這裡享受豐足的生活。你也要告訴他們,要從埃及帶車輛回去,好迎接他們的妻子、兒女,跟他們的父親一起來。他們不必顧惜那邊的產業,因為埃及全境最好的東西都是他們的。」
我們在第二節就已讀到約瑟的哭聲很大,大到連那些埃及人也聽得到,「消息就傳到王宮」。可能當時王宮裡的人只知道約瑟在哭,如今已經知道詳情,就是約瑟找到了他自己的親人了。
法老王的態度是可以了解的;因為認真說來約瑟幾乎就是埃及王國的救命恩人。法老王這樣的作法也可以說是一種感恩的方式。也因法老的親自邀請,使得約瑟在遷移父親雅各的家族之事上輕快了許多。
第廿一至廿八節:雅各的兒子們遵照這話做了。約瑟照著王的命令給他們車輛和路上需要的糧食。他又送每一個哥哥一套衣服,但是給便雅憫五套衣服和三百塊銀子。他送父親十匹公驢,馱著埃及最好的東西;另送十匹母驢,馱著給父親路上食用的穀物、麵包,和其他食品。他送走兄弟們,臨行吩咐他們不要在路上爭吵。
他們離開埃及,回到迦南他們父親那裡。他們告訴父親說:「約瑟還活著,並且作了埃及的首相。」雅各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他們的話。
但是,他一從他們聽到的約瑟要轉告他的話,並且看見約瑟派來接他到埃及去的車輛,就不再驚訝。他說:「夠了!我兒約瑟還活著,趁我沒死以前,我一定要去看他。」
在前面我已經有說過,當時的人看「五」的數目是好的、周全。因此,當約瑟送「五套」衣服給便雅憫的時候,所要表示的意義就是:這是很足夠便雅憫穿一段時間,並且是很滿足便雅憫的需要,以及表達了約瑟對這位同父母、親弟弟的特別疼愛。就好像上次他請他們兄弟吃飯時,他特別為便雅憫挾「五倍」的菜一樣。另外,我們也從「三百塊銀子」、公、母驢各「十匹」,看出這是「五」的倍數。這都是與「五」的含意有關係。
我們不太清楚為甚麼約瑟會在這裡交代他的兄弟們「不要在路上爭吵」?是否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了約瑟的身分,現在約瑟雖然已經寬恕了他們,他們反而會起爭論說:當年是誰出的主意要出賣約瑟的?而這種爭議可能意味著將來到埃及來居住的時候,會成為約瑟「報復」的一個機會?或是成為誰分得較好的土地?或是得到較高權力位置的機會?
「雅各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他們的話。」這種描述是很貼切的,若是換了我們也會是一樣,因為這樣的經驗是超出我們所能想像可及的範圍。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雅各一向就對他的這些孩子不信任。因為至少目前已經暴露出當年他們拿彩衣回去跟雅各所說的話是假的。最有意思的作者在第廿七節說出雅各的反應是:「他一聽到約瑟要轉告他的話,並且看見約瑟派來接他到埃及去的車輛,就不再驚訝。」這一節剛好與第廿六結成對比;因為這一節可以說是充分地說明了雅各相信約瑟的心不變,但對其他孩子仍心存懷疑。特別在他們要求帶便雅憫到埃及去買糧時,他曾一再拒絕,就可以看出他對這些孩子的不信任感。
這一段經文也為雅各的家族移民到埃及做了註腳,讓我們知道後來的出埃及運動之背景就是這件移民活動的延續。
這段約瑟跟兄弟會面的故事給我們帶來好的信息:
一、上帝揀選一個人作祂的僕人,不是為了要使這個人自己享受,乃是要因為這個僕人使更多的人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
我們看到約瑟受揀選成為上帝的僕人,對約瑟來說,一點快樂也沒有;因為他是被賣到埃及當奴隸的,而且他從十七歲開始當奴隸,直到他在埃及法老王面前得到權位,已經是三十歲了。這樣至少他經過了十三的時間,而這段時間裡有很長一段時日是在監獄裡度過的。如今他成為埃及的宰相,就像約瑟自己所說的:「上帝為了保存大家的性命,親自差我先到這裡來。」而所差遣的路途經過卻是如此的坎坷難行。
從這裡來思考作為一個基督徒豈不是也應該有這樣的信仰認識;我們受呼召來成為上帝福音的僕人,並不是要使我們成為特別的份子,有著各種享受,有著各種特權,不是,不是這樣!而是為了要使更多的人得到上帝拯救的福氣,上帝才先選召我們,而且這個選召使命的完成,其經過的路程很可能就像約瑟一樣,要經過一段很坎坷的路途才會完成。如果我們沒有這種信仰上的認識,很可能使我們在半途就會離棄了上帝選召的目的。就好像約瑟如果沒有很好的信仰作底,他很可能在那位信任他的波提乏家裡,就因為波提乏妻子的引誘而墮落了。
耶穌基督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指派你們去結那常存的果實。」(約翰福音十五:16)確實是這樣,我們受揀選,就是為了要結果子,而這果子不是要我們自己享受的,乃是為了其他更多的人的需要而留存下來的。
今天的教會也應該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我們的教會應該清楚認識到作為基督的教會,就如同是上帝福音的僕人一樣,是要使上帝拯救的恩典因教會的存在而完成。因此,教會不是為了要享受而成立的,不是為了教會本身之利益而存在的,而是為了要完成宣揚上帝拯救福音的緣故,因此,教會很可能會因此而走上一條很坎坷的道路。我們看歷代各地的基督教會史,就會發現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多得不勝枚舉。我們更應該清楚認識到教會有這樣受呼召的宣教使命。
二、上帝的奇妙作為遠超過一般人的智慧所能猜測。祂在人看來是無望、不可能、絕望的當中,顯現出祂創造的奇妙神蹟,帶來生命的新希望。
我們看到約瑟是被出賣到埃及來當奴隸的;在他的父親雅各看來約瑟老早已經死了。因為即使是在埃及當奴隸要存活的機率也是很低,這就是為甚麼在第一次他的孩子們到埃及去買糧食,西緬被留置作人質時,雅各的眼中西緬是已經完了、死了,看,雅各是這樣說的:「約瑟完了!西緬也完了!」(創世記四十二:36)但是,就在這種「完了」、死了的絕望中,又在當時埃及帝國那種強大的國勢情況下,一群小小的希伯來族人又能對埃及怎樣呢?可是,上帝就是透過約瑟作為一個奴隸,而且是被自己的兄長們出賣做奴隸,就在這樣卑微奴隸的角色,這麼不起眼,在埃及帝國裡人人可以欺負的一個奴隸身上,上帝用約瑟來擔任上帝拯救的使者。
有誰能想得到上帝是用這種方式將祂的使者差遣進入埃及帝國裡?有誰會想到用奴隸的角色走進埃及的王宮,而且又在一夕之間從奴隸變成首相?除了上帝的奇妙的作為以外,世上實在找不到人會有這樣有這種能力啊!
想想看我們的耶穌基督,豈不是就是這樣?在當時強大的羅馬帝國統治下,他出生在卑微的猶太木匠家庭,然後他被自己的門徒出賣,成為一個死刑犯,且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所有當時的人看來,那是「完了」、「死了」,連他的門徒也都回到他們原先的老本行—捕魚去了(約翰福音廿一:3)。但是,上帝卻是從墳墓中彰顯出祂創造的神蹟,使耶穌基督從死亡中復活起來,成為我們生命的拯救者,成為我們生命重新再受造的盼望。
有誰會想到從死裡顯現神蹟?有誰會想到那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會再復活起來?有誰會想到一位木匠的兒子竟然是上帝的使者?又有誰會想到在那強大的羅馬帝國裡,竟然是透過死在十字架上的囚犯,改變了後來的羅馬帝國歷史—基督教宣教的重鎮?除了上帝以外我們有誰能這樣做?有誰有這種能力改變人類這樣的歷史?沒有,除了上帝奇妙的神蹟,我們沒有人有這種能力!
「人是不能;上帝則不然;因為在上帝,事事都能。」(馬可福音十:27)
就是這樣,在人看來那強大如埃及帝國、羅馬帝國,相對是一位希伯來人被賣為奴隸的;一位被統治下的猶太人木匠,被自己的門徒出賣、被控告成死囚犯的,卻將埃及改化為饑荒時代的救助站;將羅馬帝國變成上帝拯救的僕人。
今天我們作為一個基督徒應該好好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要被那些在人看來是銳不可擋的軍事武力所驚嚇,也不要被那些迷惑人眼目的金錢財物轉移我對上帝神蹟的確信,我們要相信上帝的拯救就是這樣:在人看為不可能的當中,祂施行出奇妙的作為,使最為卑微的,變成最為珍貴的,最為高貴的。
使徒保羅說:
「上帝運用祂的智慧,使世人不能夠藉著自己的智慧去認識他;相反地,上帝決定藉著我們所傳那『愚拙』的信息來拯救信他的人。」(哥林多前書一:21)
看吧,就是這樣,上帝透過那在人看來就是「愚拙」的十字架來拯救人。這絕不是人的智慧能力所能猜測得到的。
我很擔憂的是:今天有許多人是以一般人在看的能力—財物多寡、政治實力強弱、人才多少等這方面的背景在看教會宣教的工作。其實這是很違反基督教信仰的。我們不是要看這些在人看來是「偉大」、「有力量」的表徵,我們要看的是:我們對上帝的信心有多少?這一點才是重要的。
別相信大財主可以成就福音的事工,也別相信那些博學多識的人可以傳出讓人悔改的信息,若不是謙卑讓自己作為上帝的僕人,完全的讓自己成為上帝的器具,那所擁有的這些財物、學識、能力,也都將成為垃圾一堆而已,在福音事工上不一定有幫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像約瑟這樣的謙卑,像耶穌基督一樣,卑微到甚至是死在十字架上的順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