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伊甸园的第二部分记载启示人类命运的另一个侧面:在第二章中我们读到天主对人类的美好计划。第三章叙述的却是人类的实际情况:人类的实际生存条件,故而我们不禁要问:这是谁的错?
蛇是…最狡猾的动物:邪恶不是从天主而来,也不是来自另一位与天主竞争的神,而是来自魔鬼,他是死亡的朋友(智2:24;若8:44)。这仇敌利用天主所赐与的‘知善恶的树’为引诱。
在希伯来语中‘吃’一词,原意表示以重复的方式努力记住智慧者的话,故而可用‘吃了智慧之果’一句话(箴9:5;德24:26)。知识的树,对希伯来人来说就是生活的艺术和成功之技术和控制,同时也是摆在人面前的选择:善与恶,生与死(申30:15)。
其实天主把人置于矛盾状况:他赐人“智慧”的同时,却对人说:“你不可碰它”。许多人认为,天主想让人谦卑,意识到自己对天主的依赖性。就某种意义来说这是对的。旧约中的这段写出信徒在承受那既具有需求性又无所不在的信仰之重量。这偶尔使他们有不可避免的约束感。但如果我们能明白:超过一切其他知识的最高知识,是有关天主之爱的奥秘(弗3:19)。没有人能衡量这种爱,它纯粹是天主的恩宠,是他的礼物。
在太极图上说:天地有道,道在虚无,人有善恶,正如太极之图,一善之格,黑白分清,然黑者中有一白,白者中有一黑,此何征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为作用,这引发出一个翻转过程。有理智和自由的人,明显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何天主不许他们吃那棵树上的果子(这是原始宗教教人想起的“树之神灵”,“生命之树”等)?这棵树是否有特别的力量会使人像他一样全能全知呢?如果天主想控制我,在这种情形下我能否信赖他?为何不能像他,做我生命和其他受造物的主宰,完全独立于他之外,不再对他有任何需要?
这种诱惑透过蛇的话表达出来,但其实出自人内心:人想利用和控制自己的力量,以及自然界的力量(原始宗教信徒透过巫术魔法,现代人透过科学技术),从而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独立于造物主之外。
借着这努力,人觉得自己能成为神,自己命运的主宰,无需承认其对造物主的真实依赖。这种幻觉使人变得盲目,他想得到知识和控制权,但失去了源自与天主契合得到的真正自主和智慧。
这故事分三个阶段:诱惑、犯罪和审判。
诱惑:蛇的诱惑反映了人生的一种真实:人往往期待更多更好的东西,人从未满足过。这种欲望导致人对天主的怀疑。这三者间的对话令人困惑!女人有尝禁果的渴望,结果却是男人犯了罪。
女性的诱惑:女性千百年来受歧视,这曾是令人痛心的现实。古时的圣经作者,亲见了女性所受的迫害与剥削,他们看见痛苦的后果不是由两性公平地承担,于是就责备女性首先是不忠的罪犯。天主不会接受男人的道歉,但男人觉得只要有人可责备,自己就已经得到了原谅:他做的并不是他想做的。但被欺骗的总是人自己。罪人永远是那个受了欺骗的人。
他们的眼睛立刻开了(7):人期望能获得真理,但人醒来后觉悟到,人不但没有变成神,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丑陋。
你们就会知道什么是善恶了:人渴望凭自身的利益来判断善恶,可是事实上,人类为此尝尽了苦果。
两人都发觉自己是赤裸的(7):做错事的人心虚,罪恶使人失去了内心的和平。无论是一块腰布或别的用来维持尊严的矫饰,都不再能使他们回归原本的纯洁,他们不敢抬头迎接天主的目光。
他们…躲避天主(8):对天主的畏惧就是犯罪的结果。
前面我们曾提及亚当代表整个人类—他的罪在于他想自我抉择命运的渴望。或许圣史作者感知了,人类最大的罪过便是对神力的渴求—人类为求自主独立,渴望操纵那神奇力量。人类的堕落常常从这样一句话开始:愿我的旨意承行实践。我们现有的物质文明弊病也正在这里。过去的几世纪中,人类对自我的信心成了现代文明的核心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的大飞跃,这些成就本身并非坏事,但这一切的膨胀根源却在于人类对自我全能的一种幻觉。
我们十分满意人类自己的成就,得意得忘了我们是谁,也渐渐对生命的真谛模糊起来。人类现今的成就只不过建造了一个充满竞争欺压的世界。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失败,但同时也提醒我们:我们是天主的孩子,从我们反叛天主召唤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为走向死亡的亚当。
涉及这些主题的其他经文段落如下:
古代的蛇:智2:24;若8:44;默12:9。
背叛天主:依14:14;则28:2;达11:36;路15:11;得后2:4。
诱惑:玛4:1-11;德15:11;罗7:8;格前10:13;雅1:13。
亚当和浪子
我们应把圣经看成一整本书来读。那么在福音的光照下,亚当之罪在人性初期留下的巨大阴影,就变得不是那么浓重了,因而我们在这里,就把浪子的比喻拿出来和亚当之罪进行深层的对比讨论。“浪子”是一个很重要的比喻(路15:11)。
这比喻不仅仅告知我们天主的慈爱是多么宽厚,特别是对我们这些罪人。同时也解释了:在天主的眼中,人类的一切历险正如同浪子一般,都被天父之爱所包容。而在创世纪中,亚当始终都是一个罪人,福音中的比喻却不同,浪子发现了自己的身份—他是父的儿子。耶稣自己是儿子,他使我们也成为主的孩子,这就是他使我们解脱了罪而得自由的方式。
3.14天主的审判说明了我们所处的状态:远离天主的生活是困惑、矛盾和痛苦的。人的被造,原本可拥有一切的幸福,但人类自毁幸福,将美好的生命扭曲在所犯的罪恶中。因而人类生活总是伴随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例如:
生产和教育子女的问题。
夫妇之间的关系,总是强势的一方,欺压弱势的一方。
工作不是为了完成自我的实现,也丧失了劳动创造的乐趣。辛苦工作仅仅为了维持生计;对某些人来说,工作还是沉重的负担。
我要使你和女人互相仇恨(15):天主诅咒的是蛇,不是人。
最初的计划并没有完全失败,人终能达到和天主共享和平幸福的目的。人的天性中有追求幸福的深层渴望,这种渴望往往超越人自身实践的能力,所以看起来要走过艰辛惶恐的漫漫长路,而且必须透过耶稣的牺牲救赎,才能获得和基督共享天乡的美满幸福(格前1:21)。
她的后代要攻击你的头颅:此处圣经作者表达了天主子女终能一步步地征服罪恶,得到自由:由女人所生的后代,即使频频受到打击,伤痕累累,但天主总是为我们指出新希望。这份信念是整部圣史的精髓所在;而且处处显示在福音的章节里。正是保持这永不熄灭的希望种子,才能维持我们在这摇摇欲坠的混乱世界里屹立不动。
亚当为自己的妻子起了一个名字,以此来承诺新的开始和一种权力的表示。天主以大爱来引领人类,天主为亚当和厄娃的尊严,做了衣服给他们穿上。再次提醒我们天主无边的慈爱。人类虽然因着自己的罪灾祸连连,但天主始终没有离开我们。
不可直译经文
我们已经指出,圣经作者从古代故事中撷取了角色,如蛇的故事,还保留了一些奇怪的句子,譬如:“现在,人已跟我们一样了(22)”这是从天主害怕人类竞争的神话中借来的。事实上,当时的作者并没有意识到有加以说明的必要。还有别的例子:革鲁宾、天使和燃烧的剑,都与当时的城市入口处驱邪的塑像有关联。这类似中国人的城隍老爷,土地公…等。这些形象用来表现人类生活在主的大怒中(弗2:3),暗喻了人类自身根本无法找到幸福。人类在全心全意地接受基督的基础上,才知怎样与天主沟通。唯有靠基督才能使我们获得自由,唯有基督是生命和道路。
原罪
旧约的书中再也没有提起过亚当及他的罪。(除在智10:1与德25:24中有所提及之外,但并不重要)。这段故事教诲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以某种方式对天主有所不忠。我们读到,被天主选中的以色列,却为自己造了一头金牛去崇拜!我们读到有关梅瑟的故事,伟大的梅瑟,也怀疑天主,不愿去回应他的召叫!我们读到达味是天主选中的君王,却是一个谋杀者和犯奸淫的人!我们还读到有关以色列王国的故事,王国才开始就面临江山一分为二的厄运!每次我们都看到相同的结果:天主一直遵守着他的诺言,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却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痛苦与死亡的痕迹。
因而,亚当的罪并不是另一种比我们的反叛更古老的罪,好像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加在我们自己的过错之上。这里作者是以另一种方式来看待我们人类的罪。作者告诉我们,他反思以色列的历史事件后有所领悟:我们的罪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个体的。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从出生的时候起,甚至从还未出生的时候起,就已沉浸在这个充满了暴力与无神的世界里。我们的亲属,我们的文化,我们初次的生活经验都暗示出犯罪的动向,“亚当”是由所有这些相互关联的内容所组成。福音没有提及有关亚当及他的罪:只有若望在8:44中有对“魔鬼谋杀者”的暗示。保禄在给罗马人的书信中,这个故事成为中心话题,见罗5:20的注释。保禄这段很重要的经文是基督教对人类之罪解释的基础,后来人们称之为“原罪”。这个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我们都参与对天主的反叛,这在人类不同的时代留下印痕;另一方面,我们中没有人出生在绝对完好无罪的社会环境中,我们都需要与天主修好。天主先迈出了第一步,他通过基督拯救我们。
这一切都比创3这一章表达的更深远,那是信基督并信他带给人类救赎的人重读经文的所得。即使如此,创世纪所给人们的直觉性的东西并没有失去。作者,正像我们自己一样,试着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有罪恶?为什么亚当的后代是罪人?
作者暗示出罪来自于对天主的反叛,但罪也来自于创世中一位很重要的人物。我们在圣经的前几页中已读到一个肯定,那也是今天很多信徒嘲笑的主题:世界在魔鬼的控制之下,若望将之称为“世界的首领”,我们在这里指的是与天主创造者相关联的超级精神力量。
难道保禄错了吗?在他肯定了天主,他的以圣子来临为中心的计划是为使凡世的人受罚?对每一个在玄妙与发光的力量掌管的世界中开始生活的人来说,这是荒唐的吗?这也是古代教理经文的来由,现在很可能因年代久远而陈旧。
女性和无染原罪
人类自母亲而来,这里作者指的是一群顽强勇敢地与邪恶搏斗,伤痕累累但终将取胜的人民。但是后来圣经的作者把这种意思越来越明显地寓喻在人子——基督身上,他是这场决战的得胜主角。
“那女人”是人类:她生下了救世主,又借着救世主和天父的恩宠,得到了人性完美成熟的佳境(依45:8)。默12章也将提到这位女性。这位女性形象既可指玛利亚,也可指教会,因为玛利亚和教会都走进神圣的婚姻;耶稣生于玛利亚,同样地,教会便是接受水和圣神洗礼的教友们的母亲。新生的教徒们成为以基督为首的肢体,而且这同体的教会要渐渐发展囊括普世万民。
在艺术品中,我们看到玛利亚踏碎蛇的头。表现了天主的大能使她免受人类罪恶的污染。因而我们可以说从一开始天主就使玛利亚充满了圣宠,她的全部生活都是在全美的亲情中发展显露的。我们把玛利亚的这种特别恩宠叫做“圣母无染原罪始胎”。
玛利亚是完美的受造物:因着与耶酥基督不可分割的亲子关系,天主将她置于一大群罪人当中,以此来帮助改变罪人(若2:4;19:26)。这位女性是所有得救恩之福的人的典范,玛利亚是新厄娃,是所有基督门徒的母亲(若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