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

第十八讲

上一篇   下一篇

                                                      耶弗他(三)

士師記十二章一到七節,是耶弗他故事最後一段,第一節“以法蓮人聚集,到了北方,對耶弗他說,你去與亞捫人爭戰,為甚麼沒有召我們同去呢,我們必用火燒你和你的房屋”。以色列人入主迦南,十二個支派各自為政,而以法蓮支派一直是以色列的強勢支派,在士師記八章裏記載基甸與米甸人的爭戰中得勝,以法蓮人責備基甸沒有召他們同去,而基甸對以法蓮的無理責採取息事人的態度,婉轉的解釋勸說,平熄了以法蓮人的怒氣。而在十二章裏,以法蓮人重施故技,他們像對基甸那樣,指責耶弗他在與亞捫人爭戰中忽略了他們,這些以法蓮人聚集起來,一同渡約但河,向耶弗他抱怨,群情激憤,他們以為耶弗他會像基甸那樣向他們婉言安撫,但耶弗他跟基甸不同,他性格較剛毅,而且口才了得,第二第三節裏耶弗他清楚回應這不是他的錯,事實上受到亞捫人逼迫害時,他曾向以法蓮人求助,但以法蓮人沒有理睬,現在卻反來控告他。以法蓮人當然不接受耶弗他的分辯,聚集了人馬過河來挑釁耶弗他。第四到第六節記載耶弗他招聚基列人,重組軍隊跟以法蓮人爭戰。

以法蓮人奚落基列的以色列人,說他們是從以法蓮逃亡出去的,他們為甚麼會這樣說呢?可能基列原先住在約但河西面的山地,後來才遷去了河東的基列,而因為他們住在約但地區以外,所以以法蓮人輕視他們,又或者他們是約瑟的後代,跟以法蓮人和瑪拿西人有同一祖宗但後來卻脫離了以法蓮和瑪拿西,所以被說成以法蓮和瑪拿西的叛離者。

交戰的結果,基列的以色列人大勝,那些罵別人是“逃亡者”的以法蓮人,現在自己變成了“逃亡者”,基列人為防止以法蓮人逃走,於是守著約但河渡口,用語音來審查,叫以法蓮人不能冒充別支派的人逃掉。當時不同地域的以色列人有他們不同的鄉音,“示播列”(Shi-bboleth)意思是麥穗,這是以色列人生活中常用的字,以法蓮人的口音常把Sh 說成S,所以“示播列” 說成“西播列”,耶弗他就是憑這字音識破那些是以法蓮人,把他們一舉殲滅。經文說以法蓮人被殺的有四萬二千人,這數目可能誇大,因為在民數記一章三十三節記載,以法蓮支派從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共有四萬零五百人,直到士師時代,年代也不會經過太久,所以以法蓮能作戰的人數不會相差得太遠,這次他們渡河來騷擾基列的以色列人,當然不會把全部戰士出動,可能只派一兩支隊伍來,目的是恐嚇耶弗他,所以他們實際傷亡的士兵不一定是四萬二千人那麼多。

十二章第七節說耶弗他作士師六年,比起其他計程車師,是很短的年期,士師記作者並沒有明確說出他葬身的地方,只簡單說葬在基列的一座城,有人說也許是基列的米示巴。

從聖經的記載中,我們看到耶弗他的個悲劇人物,他所以被趕離家鄉,是因為身為妓女的兒子,他所以是妓女的兒子,是父母的錯,並不是他本身的問題,但卻要承擔上一代犯錯帶來的惡果。耶弗他雖然出生不好,卻有很好的天賦才能,他是個大能勇士,又有好口才,當基列的長老們去求他回去帶領軍隊,他明知長老們只不過是利用他去領兵出戰,於是跟長老們討價還價,結果這些長老要用“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這個職位來說服他,“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 這個地位權勢實在太吸引了,耶弗他馬上答應回去領兵出戰。在整個談判過程裏,耶弗他並未求神的帶領,也沒有關心民族的存亡,他留意的只是個人的利益,及至作了“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後,他派使者跟亞捫人的王理,表面看來是先禮後兵,很有君風度,但在辯論的過程裏,卻暴露了對神的無知,他把耶和華神看作一個地方的神,好像摩押的神基一樣,他對以色列的歷史和信仰認識的很少,以至要用“許願”來與神交易,企圖“利用”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善於辭令,口才了得,結果卻被自己的話語捆綁,犧牲了摯愛的獨生女兒,這是多麼教人婉惜,耶弗他是個大能勇士,但卻缺乏安全感,至終被自己的人性軟弱所打倒,以致遺憾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