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第七课

上一篇   下一篇

                                     士师 - 底波拉和巴拉(二)

经文:士五:1 - 31

主旨:大败迦南敌人后,底波拉和巴拉作歌颂赞耶和华上帝。

 

1。 如果你是统领以色列军的士师,你要率兵跟迦南王耶宾交战吗?没有人要打没有把握的仗,这是普通常识,不用战略家告诉我们。当时的以色列人有把握打赢这场仗吗?

    让我先分析当时的情况。耶宾的将军西西拉有铁车九百辆,驻扎在夏罗设,把守以斯得伦平原(Plain of Esdraelon)的西端入口,控制了由沙伦平原(Sharon)往大马色方面的交通大道,其位置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以斯得伦平原几乎把以色列拦腰砍为两截,受影响最深的当然是周围的拿弗他利、西布伦和以萨迦三个支派。他们都是山地的居民,现在平原地区完全被迦南王耶宾掌控,截断了他们与来往大道的商人车队的贸易关系,等于被掐住喉咙,坐以待毙。所以,以色列人是被逼上战场的。问题是:他们有把握打赢吗?

    西西拉将军有铁车九百辆,在装备上可说锐不可挡。战略家孙子说:“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意思是:在战争进行当中特别奖赏那些能够夺取敌方战车的人。。可见战车对一场战役的胜败有多么大的影响。以色列人全是手拿刀枪的步兵,虽说有整万人(士四:10 说“一万”,五:8 说“四万”),但都是临时从各支派召来的士兵,怎能和铁车对敌?

    再说,当时的以色列是一个很松散的联邦组织,群龙无首;底波拉是一个女流之辈,不是什么巾帼英雄,她虽被称为士师,职责似乎着重“听判断”(士四:5),而不是作统帅。巴拉是大将军吗?看来也好不了多少。从他率军下他泊山迎战西西拉的铁车(士四:14),他犯了兵家大忌,在平原上以步兵和铁车较量,等于以卵击石。但至少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在底波拉呼召他率兵对敌的时候,他犹疑不决,除非底波拉与他同去,否则他不肯领兵杀敌。就算巴拉不是什么大战略家,我相信他还能事先预测战况,推算战局,在沙盘上做一番研究检讨的功夫,知道以色列在这场战役的胜数不高,他不想打没有把握的仗。

    所以我说,以色列人能够在以斯得伦平原上的战役传出捷报,实在是天显奇迹啊!在以色列遭受迦南敌人欺压的时候,上帝使用一个女先知底波拉,作为他的代言人,传讲他的信息,呼召巴拉从拿弗他利的基底斯出来,率领以色列军迎战西西拉的铁车。以色列军以他泊山作为集结地,上帝诱使西西拉从夏罗设出兵,进入以斯得伦平原,在他们看到巴拉领兵下山,以为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把以色列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上帝行神迹奇事,在非雨季时降下暴风雨,使基顺河水涨(士五:20- 22),把铁车陷在泥沼,动弹不得,任由以色列兵宰割。西西拉在逃亡的时候,落在一个妇人雅亿的手里,被她用锤子,将橛子从他鬓边钉进去杀死。这是一场圣战,这是一个神迹,只要耶和华上帝出手帮助,以色列人必打胜仗。

2。士五:1  “那时,底波拉和亚比挪庵的儿子巴拉作歌,说。。”

“那时”-- 表示在打胜仗之后,底波拉和巴拉作这首胜利之歌,更有可能是底波拉亲自写成(士五:7 - 9 的“我”第一人称),不过和巴拉一同歌唱。

第四章是以记述文体描绘那场战役;第五章则是以诗歌文体来描述。大部分的圣经学者都认为这首诗歌和出十五:20 - 21 (米利暗的歌)是圣经中最古老的诗歌,约主前十二世纪末的作品。这一篇诗以极其简洁,生动华美的词句,将胜过西西拉的大功,完全归给耶和华上帝。“耶和华”的名在全诗三十节里出现了十三次之多,歌里呼吁以色列人颂赞耶和华上帝(第2,3节),述说耶和华上帝大能和公义的作为(第4,5,11节);对于那些站在耶和华一方的人,如支派和妇人雅亿,诗里极度赞扬他们(第14 - 15,24 - 27节),但对于那些不站在耶和华一边的人,不管是以色列的支派(第15 - 17节),还是敌人如西西拉和他的母亲(第23,27 - 30节),都极尽讽刺和笑骂。

由于古时的诗歌多以口传的形式存在,然后才以文字形式出现,所以 记录下来的难免会有一些意义不能确定的字,造成解释上的困难。全首诗歌三十节中,有二十二节的经文有难字,其中第2 ,10,11,13,14,21 和22节的意义更是很难理解。有不少圣经学者尝试用各种方式,如增删字母和元音符号、重新间隔辅音群(consonant cluster)、重新排列句子。。想把诗歌的真面目还原过来,但都不是很成功。这一章的马索拉版本共有1485个希伯来字母,学者如Burney ( 1918)删了 158 个字母,修正了33个,加添17个辅音和10个元音,总共作了 14.7% 的更改,可见经文的难处。虽然我们不能把每一节的难字弄清楚,但我们仍然可以将诗歌分段,明白它的大意,这已经足够了。

A。士五:2 - 3  应当颂赞耶和华上帝。

B。士五:4 - 5  回顾过去耶和华拯救的作为。

C。士五:6 - 8  现在处在水深火热的情况。

D。士五:9 - 11  有忠信的甘心牺牲。

E。士五:12 - 18  被召的各支派反应不一。

F。士五:19 - 22  迦南军队大败。

G。士五:23 - 27  赞美雅亿的击杀西西拉。

H。士五:28 - 30  冷嘲热讽西西拉的母亲。

I。士五:31 作为总结的咒诅与祝福的祷告。

3。士五:2 - 3  “2因为以色列中有军长率领,百姓也甘心牺牲自己,你们应当颂赞耶和华!3君王啊,要听!王子啊,要侧耳而听!我要向耶和华歌唱,我要歌颂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

诗歌一开头就呼吁以色列民应当颂赞耶和华上帝,先知底波拉把大获全胜归功于耶和华上帝。

4。士五:4 - 5  “4耶和华啊,你从西珥(Seir)出来,由以东(Edom)地行走。那时地震天漏,云也落雨。5山见耶和华的面就震动;西乃山见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面,也是如此。”

这是回顾过去耶和华上帝拯救以色列人的作为;现在为以色列人争战的就是这位上帝。

5。士五:6 - 8  “6在亚拿之子珊迦的时候,又在雅亿的日子,大道无人行走,都是绕道而行。7以色列中的官长停职,直到我底波拉兴起,等我兴起作以色列的母。8以色列人选择新神,争战的事就临到城门。那时以色列四万人中,岂能见藤牌枪矛呢?”

这里描述底波拉兴起之前以色列被敌人欺压,处于深水火热的情况。士四:14 的人数是一万人,指的是拿弗他利和西布伦的人数;这里的“四万”可能包括以法莲、玛拿西、便雅悯和以萨迦的人数。

6。士五:9 - 11  “9我心倾向以色列的首领,他们在民中甘心牺牲自己。你们应当颂赞耶和华!10骑白驴的、坐绣花毯子的、行路的,你们都当传扬!11在远离弓箭响声打水之处,人必述说耶和华公义的作为,就是他治理以色列公义的作为。那时耶和华的民下到城门。”

“骑白驴的”是罕有的,可能是统治阶级;“坐绣花毯子的”可能是富有的人;“行路的”应该是穷人吧。他们都回应战争的呼吁,甘愿牺牲自己上前迎敌。底波拉再次呼吁以色列人颂赞耶和华上帝,因为他要介入这场战争,为他的百姓申冤,将他们从敌人的手中拯救出来。

7。士五:12 - 18  “12底波拉啊,兴起!兴起!你当兴起,兴起,唱歌。亚比挪庵的儿子巴拉啊,你当奋兴,掳掠你的敌人。13那时有余剩的贵冑和百姓一同下来。耶和华降临,为我攻击勇士。14有根本在亚玛力人的地,从以法莲下来的,便雅悯在民中跟随你;有掌权的从玛吉下来。有持杖检点民数的从西布伦下来。15以萨迦的首领与底波拉同来,以萨迦怎样,巴拉也怎样。众人都跟随巴拉,冲下平原。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定大志的。16你为何坐在羊圈内,听群中吹笛的声音呢?在流便的溪水旁有心中设大谋的。17基列人安居在约旦河外。人为何等在船上?亚设人在海口静坐,在港口安居。18西布伦人是拚命敢死的,拿弗他利人在田野的高处,也是如此。”

当各支派被召出来与敌人争战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不一。乐意参战的支派有拿弗他利 、西布伦、以法莲、便雅悯、玛拿西(可能是玛吉)、以萨迦;那些不回应的支派,如但、亚设、流便则被冷嘲热讽。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以色列是一个松散的联邦。但我们也不要忽略,在整首诗歌里,“以色列”的名字一再地出现(第2,3,5,7,8,11等等)。考古学家发现的马尼他石柱(Meneptah Stele),证明了当埃及马尼他法老在位第五年(约主前1220年),他击败的外国人当中有在迦南地的“以色列”民。“以色列”的确是一个存在的实体。

8。士五:19 - 22  “19君王都来争战。那时迦南诸王在米吉多(Megiddo)水旁的他纳(Taanach)争战,却未得掳掠银钱。20星宿从天上争战,从其轨道攻击西西拉。21基顺(Kishon)古河把敌人冲没。我的灵啊,应当努力前行。22那时壮马驰驱、踢跳、奔腾。”

耶和华上帝行神迹,把迦南大军杀得落花流水。“他纳”在他泊山的南北约24公里,米吉多的东南约8公里,是由北进入中部必经之三个交通孔道之一,自古都是军家必争之地。迦南军队大概先在这里集结,然后向基顺河推进。

9。士五:23 - 27  “23耶和华的使者说:‘应当咒诅米罗斯,大大咒诅其中的居民,因为他们不来帮助耶和华,不来帮助耶和华攻击勇士。'24愿基尼人希百的妻雅亿比众妇人多得福气,比住帐棚的妇人更蒙福祉。25西西拉求水,雅亿给他奶子,用宝贵的盘子,给他奶油。26雅亿左手拿着帐棚的橛子,右手拿着匠人的锤子,击打西西拉,打伤他的头,把他的鬓角打破穿通。27西西拉在她脚前曲身仆倒,在她脚前曲身倒卧。在那里曲身,就在那里死亡。”

“米罗斯”是什么地方,我们不能确定,可能是一个和以色列有互助合约的迦南城;在危急关头,没有出手相助而被咒诅。这里把米罗斯的被咒诅和妇人雅亿得福气作一强烈的对比。

10。士五:28 - 30  “28西西拉的母亲,从窗户里往外观看,从窗棂中呼叫说:‘他的战车为何耽延不来呢?他的车轮为何行得慢呢?'29聪明的宫女安慰她(注:原文作"回答她"),她也自言自语地说:30‘他们莫非得财而分,每人得了一两个女子?西西拉得了彩衣为掳物,得绣花的彩衣为掠物。这彩衣两面绣花,乃是披在被掳之人颈项上的。'”

这里以冷嘲热讽地口气把西西拉的母亲在宫中的等待和雅亿在帐棚的击杀西西拉作一对比。

11。士五:31  “31耶和华啊,愿你的这样灭亡!愿爱你的人如日头出现,光辉烈烈!。。。”

这首诗歌以一个祷告作为总结。

“这样,国中天平四十年。”-- 女先知底波拉给以色列带来一代的和平。

默想:

底波拉的故事在全本圣经中是很独特的,这里特别强调了女性在成就上帝的事上有崇高的地位,这是古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难以想象的。

以后的文士在抄写圣经的时候,他们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有圣经学者,如Prof Thomas F McDaniel of The Ea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说,士五:1 的原文可能是“底波拉令巴拉唱。。”(then Deborah made Barak sing)而不是“底波拉和巴拉作歌。。”(then sang Deborah and Barak)。文士在巴拉的名字之前加上一个连接词(conjunction) - 母音 u ,就改变了整个句子,贬低了底波拉的地位。不管这是否真确,底波拉在以色列那段“各人任意而行的日子”里,真的是“如日头出现,光辉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