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7 基甸儿子亚比米勒作王
亚比米勒得其母系亲属示剑人的帮助,屠杀其兄弟七十人,作示剑一
带的王。三年後,示剑人背弃亚比米勒,结果引起了一场杀戳,最後
示剑人和亚米比勒同归於尽。
2 亚比米勒游说示剑人支持他们作王,强调他的母亲为示剑人,
他自己可算是他们的骨肉。
5 为了确保没有人跟他争夺王位,亚比米勒把兄弟七十人杀掉,
只有约坦避过此难。
6 「米罗」:原文作伯米罗,可能是城堡名。
「橡树旁的柱子」:音译是以伦莫沙伯,意译可作「柱子(莫
沙伯)的橡树」。(参创12:6以伦摩利 ── 摩利的橡树,
书19:33以伦撒拿音 ── 撒拿音的橡树)。
这「示剑柱子的橡树」显然是地名,可能是当地的宗教圣地。
7-21 约坦的比喻和咒诅
7-15
当时流行用树木作比喻,约坦藉此指责亚比米勒。这比喻的含意是:
那些对人有价值、会结果子的树木都不愿意作王,就如社会上身分尊
贵、影响力大的人都不会贪慕王位,撇下他们的特殊贡献;亚比米勒
的父亲基甸便是明显的例子。至於会伤害人,不结果子的荆棘却被立
为王,就像卑微和无能的亚比米勒贪图名利,要凌驾他人之上。
9 「飘 在众树之上」:象徵运用权势。
15 荆棘矮小,不能成荫,要众树投其荫下是个天大讽刺,比喻亚
比米勒不能保护示剑人。而且,荆棘在乾燥的炎夏容易著火,
火势蔓延,会殃及高大的香柏树,比喻亚比米勒会成为示剑人
的祸患。
16-20
约坦将比喻引伸,责备示剑人忘恩负义,恶待基甸的家人。由於示剑
人并无如19节所言,善待基甸一家,所以,20节的话是对他们的咒诅
。
21 比珥位置不详
22-29 示剑人背叛亚比米勒、信靠迦勒
25 示剑人背弃亚比米勒,在交通要道上抢掠行人,使亚比米勒名
声受损,因为他不能保障过境旅客财物安全。而且,过境旅客
锐减,税收相应下降,大大削减了亚比米勒的经济来源。
27 这是收割的季节,示剑人设宴於巴力庙,庆祝丰收。
28 迦勒否定亚比米勒的统治权,指出其父不是示剑人,要使示剑
人离弃亚比米勒。这个情况与3节成强烈的对比。
29 当时亚比米勒不在场,迦勒对他说话只是假想他在附近而已。
思想问题(第9章上)
1 基甸和他的儿子亚比米勒在性格及行动上有什麽相似之处?
参8:11,本章5。
相比之下,亚比米勒性格上有什麽弱点呢?
2 为什麽亚比米勒能轻而易举的下手杀死七十个兄弟?
你对生活中潜伏著的危机是否随时留意,加以防范?
3 示剑人为何选择亚比米勒为王?
你有否因为亲友、邻舍、相熟朋友的关系而滥用权力,甚至屈枉
正直呢?
4 从约坦的比喻看来,你认为他是否反对君主政制呢?
你认为士师时代需要君主政制吗?
君主政制会带来什麽後果呢?是好?是坏?
「诚实」一词在约坦的申述中出现了数次(15-16, 19)。
究竟约坦想要强调什麽事情呢?
5 约坦演说中用何种方法提及亚比米勒呢?参15, 18节。
为何约坦要这样介绍亚比米勒呢?
由此看来,示剑人的选择是否明智呢?
30-49 迦勒和示剑人身亡
37 「米恶尼尼橡树」:或译作「占卜者的橡树」(以伦米恶尼尼
,参6)。
41 「亚鲁玛」:在示剑附近,正确位置不详。
42 示剑人见迦勒己被赶走,以为一切平息,便如常出田间工作。
45 「撒上了盐」:是象徵式举动,表示这城以後会成为不毛的硷
地(参申29:23; 诗107:34),永远荒凉。
46 亚比米勒虽已取得示剑城,但城内的神庙仍未攻下。
按考古学的发现,这神庙是一座小城堡。庙的正面由两座高塔
拱卫,庙墙厚达四公尺半(十五英尺)。亚比米勒下令焚庙,
造成千人丧生。
48 「撒们山」此处长满林木;正确位置不详。
50-57 亚比米勒的收场
50 「提备斯」:位置不详,有学者认为这城就是得撒(书12:24)
。可能城中居民作乱,亚比米勒进军企图镇压,不料被妇人以
上磨石击破头脑骨,落得悲惨收场。
思想问题(第9章下)
1 昔日亚比米勒诱杀了七十个兄弟,如今他却遭示剑人诡诈对待。
这说明了旧约一贯的什麽原则呢?
人的行为和所受的审判有什麽关系呢?请参23-24节。
2 为什麽示剑人在短短两三年间,会从支持亚比米勒转变到敌视他?
人群的心理是否受制於理性,抑或是摇幌不定的呢?
你曾否受宣传、民意、感情的影响而失掉自己的主见?
3 以别的儿子迦勒在示剑人面前说的话,与他後来的表现(36-40
)是否一致?
你会否自视过高,在别人面前高抬自己、践踏别人呢?
参罗12:3。
4 你认为邑宰西布勒的性格和表现是否可取?
5 为什麽亚比米勒要连田间工作的示剑人 (44-45) 也杀掉, 一个
不留呢?
这种报复心理是否可取呢?
6 亚比米勒临死前的要求显示他那种性格呢?
他有否争取机会向神忏悔?
你是否把名誉、地位看为首要,为此宁愿舍弃生命呢?
7 有人认为示剑人若早听约坦的话,把亚比米勒逐出,则可避免家
破人亡的惨剧。
你处事能否当机立断,择善而从呢?
8 以色列民见亚比米勒死,就各自回家。
这显示他们那一种的处境?
你认为教会需要领袖带领会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