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拿的“尊主颂”
1。查考《撒母耳记上》第一章,还给了我们许多启发:
如果毗尼拿没有“作哈拿的对头,大大激动她,要使她生气”(撒上一:6),哈拿就不会“心里愁苦,痛痛苦泣,祈祷耶和华。”(撒上一:10)上帝可能在我们身边安排了一个毗尼拿,为的是我们的好处,我们是埋怨呢?还是感恩呢?
哈拿因没有生育,“在耶和华面前不住地祈祷。。在耶和华面倾心吐意。。祈求到如今。。”(撒上一:12,15,16)现在的夫妇若没有生育,会这样的祈祷吗?为了找寻另一个伴侣,你有这样的祈祷吗?
“哈拿啊。。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撒上一:8)对没有生育的夫妇,你仍然能够这样地相爱到白头吗?对单身的女性来说,有“我”(耶稣基督)不比。。还好吗?
2。我们固然可以从第一章学习很多功课,但我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一个重点:
撒母耳是上帝等了三百年才找到的一个最合他心意的祭司、先知和士师。在他之前的士师,除了女先知底波拉,其他都是为了“应急”用,只会舞枪弄棒,灵命乏善可陈。撒母耳可不一样了,作为士师,他巡行各处治理和审判以色列人(撒上七:16),还在米斯巴得到耶和华的帮助,击杀非利士人,把许多城市从非利士人手中收回(撒上七:10 - 14)。在心灵的频道上,它对准了上帝,对上帝的声音非常敏锐,清楚明白上帝的旨意。作为先知,他真的当之无愧,圣经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撒上九:6)就算作君王,难道他的条件会比扫罗或大卫差吗?当然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按上帝的救赎计划,君王是出自犹大支派。但上帝不是拣选了便雅悯人扫罗为王吗?所以我们也不要说“这是不可能的”。
在以色列的历史舞台上,撒母耳扮演的究竟是什么角色呢?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该做的他不能做,不该做的他反而要做。”
什么是他“该做的他不能做”?他清楚知道,以色列是属于上帝,上帝是以色列的王,这样的神权政体才是上帝所喜悦的。作为士师,他认为应该这样来治理以色列,但以色列的长老和民众却要他立一个王治理他们,像列国一样(撒上八:5)。
什么是他“不该做的他反而要做”?当以色列人坚决要他立一个王治理他们的时候,他非常困惑,因为这不是上帝所喜悦。但当上帝命令他按众人的意思选立一个王时,他更加大惑不解,明明知道这不是上帝的旨意,偏偏上帝要他违背自己的旨意而行,撒母耳的内心很挣扎。他不该膏立扫罗为王,但上帝吩咐他一定要做;他不该膏立大卫为王,但上帝吩咐他一定要做。
他既知道什么才是上帝所喜悦的,但偏偏上帝反其道而行,他怎么办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他顺从上帝的命令,不按自己的意思行。
他首先膏立了扫罗为王,当扫罗被上帝弃绝后,他又遵命膏立了大卫。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他成为一个代祷者,终日为王,为人民祈祷,直到他离世为止。这样看来,撒母耳是一个悲剧人物吗?_____________
3。我们能这样的理解上帝的话语是因为有真理的圣灵内住,“天父上帝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弗一:17)对于那些非基督徒,就算他们是学富五车,身居高位,他们也无法明白上帝的话语;对他们来说,圣经是一本封闭的天书,他们完全不能解读。当反基的人士尝试解读的时候,他们写下的都是亵渎上帝的话,他们还洋洋得意地说,自己找到了圣经的死穴。大家有读过雅罗斯拉夫斯基(1878—1943年)著《圣经是怎样一部书》吗?
原著写于 1922年,译者是谭善余,三联书局 1986年出版。作者雅罗斯拉夫斯基来头不小,他是前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历史学家和政坛论家。1921年任党中央委员会书记。1928—1934年任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和书记。这本书是他研究圣经的论著之一。他认为《圣经》是人的作品,是许多古代神话、传说的汇集,反映了古代人对世界以及周围事物的看法。这本书多年流传不衰,已成为无神论方面的名著。反基人士把它捧上天,当成反基督教的重磅炸弹在互联网上一些地方连载(如方舟子放入《新语丝》网站)。以下节录书中如何解读《撒母耳记上》第一章让大家大开眼界:
上帝过问夫妻床第之间的事
“撒母耳记上”(俄译本圣经为“王国第一书”──译者)从叙述撒母耳的诞生奇迹开始。根据圣经神话,撒母耳是大卫王室的始祖。后来新约的编者们就利用旧约这些书的原文来“证明”被圣经编者中某些人说作是大卫王直属后裔的基督的历史是所谓早就注定了的。这个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以法莲山地有一个名叫以利加拿的人,他有两个老婆。一个有儿女,另一个叫哈拿的,没有儿女,不管这个以利加拿怎样想方设法,她都没有生下儿女。首先,信奉圣经的人该从这个故事得出这样的结论,娶上三妻四妾,不但不抵触虔诚的宗教生活,而且似乎还受到耶和华上帝的鼓励,因为我们此后得知所罗门王就有七百个老婆,另加上三百个妾。
根据“撒母耳记”的记载,这个以利加拿在规定的日子里,带着祭品上示罗去献给耶和华。以利和他的两个儿子是那里的祭司,他们显然都是为非作歹、无耻地贪图祭物的人。那些祭物可真够瞧的,有烤公牛、烤牛犊、烤山羊。祭司们狼吞虎咽地吃着那烤好的肉,献上的细面,并大喝其酒。他们装出一付把一切都献给了耶和华上帝的样子,把剩下的东西分给被愚弄的信徒们。信徒们吃着这些剩下的东西的时候,认为仿佛是和上帝同坐在一张桌子上进食。圣经说以利加拿给他那没有生育的妻子哈拿的那一分特别多,虽然“耶和华不使她生育”,但他爱哈拿却胜过爱毗尼拿。因为分得少而受到委屈的毗尼拿便同哈拿作对,用言语激她,她对哈拿说:上帝不关心你,上帝可赐给我儿女哩。哈拿也像所有相信有甚么上帝会听他们的哀哭诉苦的人一样,“向耶和华祈祷,伤心哭泣,并许下万千心愿”,最后向上帝许愿说,“如果他记得她,不忘记她,给他的婢女生一个男孩,她就把这个儿子作为礼品献给他”,换句话说,就要叫她这个儿子终身作祭司。她还许愿说,她这个作祭司的儿子将一生不喝各种各样的清酒浓酒。并且“不用剃头刀剃他的头”。
好啊,要是必须向上帝起誓说,这个未来的祭司将不喝清酒浓酒,那么可见我们的祖先喝酒是喝得很凶的。关于不用剃刀剃头、刮脸,想必上帝现在已经改变了观点,因为天主教祭司都剃胡须,甚至把头顶剃光,只在四周围留下一圈头发(这是天主教僧侣剃头发的式样),使头顶像太阳一样。不过当时上帝是比较喜欢不剃头、不剃胡须的祭司的。但是有甚么办法呢,显然这是时髦啊,可见天上也是好时髦的。
在圣经里描论了这样一幅图面:祭司以利不知是坐在耶和华殿的门框旁边或是台阶上,哈拿酒醉饭饱以后,不住的祈祷。她“只动嘴唇、不出声音,因此以利以为她喝醉了。以利对她说:‘你要醉到儿时呢?你醒醒过来离开主的面前吧。’哈拿回答说,‘主啊,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洒都没有喝。’”
显然祭司以利醉得很厉害,所以他把别人当作醉人,分辨不出心里愁苦的人和酒醉的人。
但是,他后来纠正了自已的错误,像所有的祭司一样,要哈拿相信上帝会把她所祈求的赐给她。
继而叙述,“以利加拿和他的妻子哈拿同房,耶和华愿念她。”
如果我们是信徒,那么我们就该从这里得出结论,第一,如果说上帝这时记起了哈拿,那就是说,在这之前,上帝把她忘了,可见上帝也会忘记;第二,当以利加拿同哈拿同房的时侯,上帝一定获得了某种报告,或者当时上帝就在他们的床边,换句话说,上帝参加了他们夫妻床第之间的事。既然是上帝愿念着哈拿,那当然会有受胎的奇迹:“过了一些时侯,哈拿就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她那被愚弄的丈大想必非常高兴,所以他们给上帝献上更多的祭品。当哈拿给孩子断了奶,就把孩子带上示罗去,并带了三只公牛,一伊法细面,一皮袋酒,在示罗神殿里献祭,把孩子留在以利那里,请他把他培养成祭司,作他的助手,至于带去的公牛则烤熟吃了。关于那些肉怎样吃法,也值得一谈。----------------------------------------------------------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没有圣灵的人就是这样解读圣经,亵渎上帝。
4。撒上二:1 - 11 “1哈拿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2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盘石象我们的神。3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因耶和华是大有智识的神,人的行为被他衡量。4勇士的弓都已折断,跌倒的人以力量束腰。5素来饱足的,反作佣人求食;饥饿的,再不饥饿。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多有儿女的,反倒衰微。6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7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8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9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10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必审判地极的人;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11以利加拿往拉玛回家去了。那孩子在祭司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
“哈拿祷告说。。”-- “祷告”的原文字根是 palal,以这个字作“祷告”用时,没有歌唱的意思。不像另一个希伯来字 tepillah,也是祷告,但该字含有歌唱的意思,如《诗篇》中有五首是以tepillah 作标题;诗七十二:20 把诗篇一至七十二称为大卫的“祈祷”(tepillah);哈三:1 把哈巴谷的祷告称为 tepillah,并说“调用流离歌”。既然这个祷告本来不是作歌唱用的,何以它的结构却是诗歌体呢?难道哈拿出口成章吗?我们不能否定的是,这篇祷词可能经过作者的整理才有现在的形式,但更有可能的是,因为哈拿的祷告是在圣灵的带引下作的,并且有先知预言的成分,我们不用希奇它以诗歌体裁出现。本来是哈拿的祷告,现在变成哈拿的“尊主颂”了。
我把这篇祷词的《和合本》和《新译本》的翻译并列,让大家更容易明白它的意思。
和合本 新译本 1。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
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
我的口向仇敌张开,
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2。只有耶和华为圣,
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
也没有磐石像我们的上帝。
1。我的心因耶和华喜乐,
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
我的口向仇敌大大夸耀,
因为我以你的救恩为乐。2。没有人像耶和华那么圣洁,
因为除你以外没有别的上帝,
也没有磐石像我们的上帝。
3。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
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
因耶和华是大有智识的神,
人的行为被他衡量。
3。你们不要多说骄傲的话,
也不要口出狂妄之言,
因为耶和华是全知的神,
人的一切行为他都鉴察。
4。勇士的弓都已折断,
跌倒的人以力量束腰。5。素来饱足的,反作佣人求食;
饥饿的,再不饥饿。
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
多有儿女的,反倒衰微。6。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
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7。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
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8。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
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
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
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
4。勇士的弓都被折断,
跌倒的人却以力量束腰。5。饱足的,要劳碌觅食,
饥饿的,不再饥饿;
不能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女,
有过许多儿女的,反倒衰微。6。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
使人下阴间,也使人从阴间上来。7。耶和华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
使人降卑,也使人升高。8。他从灰尘中抬举贫寒的人,
从粪堆中提拔穷乏的人,
使他们与显贵同坐,承受尊贵的座位。
大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把全地安放在柱子上面。
9。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
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
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10。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
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
必审判地极的人;
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
高举受膏者的角。
9。耶和华必保护虔诚人的脚步,
却使恶人在黑暗中灭亡,
因为人得胜不是靠着力量。10。至高者在天上打雷,耶和华必打碎与他作对的人。
耶和华要审判地的四极,
却要赐力量给他所立的王,
高举他膏立之人的角。
这篇祷词可分成四个诗节(stanzas):
第 1 - 2 节 -- 感恩和赞美。
第 3 节 -- 警告那些狂妄和骄傲的人。
第 4 - 8 节 -- 许多对比,如卑微的被升高;骄傲的被阻挡,均出于上帝的主权。
第 9 - 10 节 -- 对未来充满信心,有预言的成分。
第一个诗节 -- 感恩和赞美。
1。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
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
我的口向仇敌张开,
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2。只有耶和华为圣,
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
也没有磐石像我们的上帝。“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 -- 在圣经里,角是力量的象征,动物用它攻击或防备仇敌;高举角的目的是炫耀自己的力量。
“我的口向仇敌张开”-- 新译本作“我的口向仇敌大大夸耀”更容易叫人明白。
“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 这是哈拿“心快乐”、“角高举”和“口张开”的理由。“救恩”是拯救的意思,没有新约救恩的含义。对哈拿来说,仇敌是毗尼拿,因为她时常激动哈拿,使她生气,只因哈拿没有生育。现在耶和华把她从羞辱中拯救了出来,使她心里大得安慰。
“只有耶和华为圣,除他以外没有可比的,也没有磐石像我们的上帝。”-- 从感恩提升到颂赞,那拯救哈拿的上帝是独一无二的上帝,是圣洁的上帝,是人可以投靠、稳如泰山的上帝。
第二个诗节 -- 警告那些狂妄和骄傲的人。
3。人不要夸口说骄傲的话,
也不要出狂妄的言语,
因耶和华是大有智识的神,
人的行为被他衡量。哈拿警告那些狂妄和骄傲的人,是因为耶和华是全知的上帝,他能正确地衡量人的行为和其动机,并采取应有的行动。
第三个诗节 -- 许多对比,如卑微的被升高;骄傲的被阻挡,均出于上帝的主权。
4。勇士的弓都已折断,
跌倒的人以力量束腰。5。素来饱足的,反作佣人求食;
饥饿的,再不饥饿。
不生育的,生了七个儿子;
多有儿女的,反倒衰微。6。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
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7。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
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8。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
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
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
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 创造世界的上帝行使他的绝对主权,万事最后的决定都在他的手里。
第四个诗节 -- 对未来充满信心,有预言的成分。
9。他必保护圣民的脚步;
使恶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动。
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10。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
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
必审判地极的人;
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
高举受膏者的角。“人都不能靠力量得胜。”-- “因为”没有被翻译,上帝眷顾他的子民,使他们得“力量束腰”、“不饥饿”、“多有儿女”、“使人活”、“使人富足”、“使人高贵”、“被抬举”等等,都是上帝的作为,不是人的力量促成的。
“与耶和华争竞的,必被打碎;耶和华必从天上以雷攻击他,必审判地极的人。”-- 耶和华得胜一切仇敌,这是哈拿的胜利呼声。
“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 圣灵把哈拿带到一个属灵高峰,她近看看到了上帝应许的一个王,就是大卫(撒上二十四:6);远眺看到一个永远的王,就是基督(撒下二十二:51,诗二:2,7)。“受膏者”(anointed)是第一次出现在圣经里。
总结:
哈拿的“祷告”从感恩提升到颂赞;从个人不生育所受的羞辱,得到上帝的拯救,提升到对上帝的圣洁、全知、大能、主权的认识和赞美;从个人的得胜毗尼拿提升到耶和华得胜一切仇敌;从“祷告”变成“预告”大卫王的膏立,甚至还一瞥基督的荣光。过去,比珥之子巴兰在摩押平原上也曾预告基督君王的来临:“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民二十四:17)哈拿也可算是一位先知了。
有人说,新约马利亚的“尊主颂”(路一:46 - 55)跟哈拿的“祷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
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
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
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一:51 - 53)他们认为马利亚的“尊主颂”是抄袭哈拿的“祷告”,我不以为然。这种对比在《诗篇》是很普遍的用法,虔诚的以色列人从小在家庭和会堂的宗教环境中长大,受到潜移默化,以至出口成章是一点也不用稀奇,何况马利亚也是在圣灵的感动下赞美上帝的。
“以利加拿往拉玛回家去了。那孩子在祭司以利面前事奉耶和华。”-- 撒母耳的父母敬拜耶和华后就回家,孩子撒母耳留在示罗的会幕,跟随以利,受装备作祭司的工作。
整篇祷词里没有一个“求”字。
你能够写下一篇“尊主颂”,里头没有一个“求”字吗?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