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七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撒母耳终身的事工

撒母耳在犹大历史中,可谓第二摩西,是个大政治家、改良家,是以色列之救赎者。按政治方面说,他是士师时代与列王时代的过渡人物;按宗教方面说,是祭司时代与先知时代的过渡人物。他所处的时代既要紧,所负责任自重大,所以他的平生,与以色列历史上实有最深的关系

一、为最后的士师

  以色列人被士师统辖,约四百五十年(13:20)。按士师记所载共有士师十三人,来自十三支派,加上以利、撒母耳则为十五人,撒母耳可谓最后的士师。

 ()他是一个巡行的上师     他“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师。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这几处审判以色列人,随后回到拉玛,因为他的家在那里,也在那里审判以色列人”(7:15)。他为士师,是就到百姓去,并非叫百姓就了他来。足可以表明他在职务上,是何等尽职,何等殷勤。今日教中司牧,是否亦如此勤勤恳恳,巡行各地,牧养教会呢?其巡行之地有四:(1)伯特利——进神殿。(2)吉甲——除罪行……罪都辊去了。(3)米斯巴——守望楼。(4)拉玛——拜神之地。这四个地方是紧相连的。

 ()他是一个公正的士师     撒母耳终身为人公正廉明,曾亲自对会众宣告说:“‘我从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们前面行。我在这里,你们要在耶和华和他的受膏者面前给我作见证。我夺过谁的牛,抢过谁的驴,欺负过谁,虐待过谁,从谁手里受过贿赂因而眼瞎呢?若有,我必偿还。’众人说:‘你未曾欺负我们,虐待我们……’撒母耳对他们说:‘你们在我手里没有找着什么,有耶和华和他的受膏者今日为证。’他们说:‘愿他为证。’”撒母耳为士师数十年,众百姓能在神前,证明在他手中找不到把柄,可见他必是办事公正、为人廉明、无曲无私,足可以为人的表率。

二、为重要的先知     先知在宗教中占重要地位,即始自撒母耳。 

 ()乃年最幼小的先知(3:l-8)     约从十二岁时起,即常得神启示说预言,乃圣经所记先知中之最幼小者。大卫于童年曾击败歌利亚,有童子带五饼二鱼叫五千人吃饱;可见人当幼小时代,未尝不能为主重用。“人在幼年负轭,原是好的。”

 ()乃言无不应的先知     “撒母耳长大了,耶和华与他同在,使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耶和华又在示罗显现……将自己的话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这话传遍以色列地。”(3:19-21)!耶和华与他同在是何等有福。凡他所说,言无不应,是何等真确!人皆知他为神所立,众人是如何倚重他。他的话传遍以色列地,他与以色列人的关系,是何等重要!耶和华说:“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使我仆人的话语立定,我使者的谋算成就。”(44:26)此言在撒母耳身上,可谓十分应验了。

三、为特别的祭司

  撤母耳是会众的特别祭司。

  ()自幼在殿中事神      “那时撒母耳还是孩子,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2:l8)这是说他自孩提时,即尽祭司的职务。“他们栽于耶和华的殿中,发旺在我们神的院里。”(92:13)

  ()时而为会众献祭      曾在米斯巴为百姓“把一只吃奶的羊羔献与耶和华作全牲的燔祭……撒母耳正献燔祭的时候,非利士人前来要与以色列人争战……”(7:9-10)扫罗王不等撒母耳来,自己献上燔祭,因其僭越圣职,王位不得久长(13:9-l4)

  ()特别替百姓代祷       代祷是祭司最要的职务,在祷告的人中有撒母耳,他真是一个在祷告的人中最有能力的。

    1.藉母亲祷告而生    我们读第一章,已经清楚说明,撒母耳是因母亲祈祷而生的(1:10-28)。有此信心祈祷的母亲,才生此信心祈祷的儿子。可说他祈祷的信心,是先在母亲心中的(提后l:5)

    2.由祈求而得名     按撒母耳即从神求来的意思,哈拿“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1:20)他的名字必常提醒他,使他信心坚固,祈祷有力。不论在何等恶劣环境中,使他大放胆量地祈祷。而且他那个祈祷有力的母亲,定然常常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作个祈祷有力的人。他的名字,就是祈祷有力的一种深刻印像,且为祈祷生活的一个特殊纪念。

    3.赖祈祷拯救同胞(7:2-13)    一则、藉祈祷使会众大大奋兴。二则、藉祈祷胜过敌人,正像约书亚在伯和仑山冈的祈祷,使敌军大败。

    4.藉祈祷向主倾心     当会众要求立王时,撒母耳甚不喜悦,但一言不发,“就祷告耶和华。”(8:6)不和人理论,只向主祷告;将己苦衷,在主前说明,这是我们遇人非理对待时,最好的处理方法。

    5.以不常代祷为有罪    “众民对撒母耳说:‘求你为仆人们祷告耶和华你的神,免得我们死亡……’撒母耳对百姓说:‘……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12:19-23)这是撒母耳以不常为百姓代祷为有罪,因为代祷是教会领袖的本分,是祭司职分中的首要,如不常为会众代祷,能不于职任有亏吗?

    6.有时为人终夜哀求    当扫罗违命时,神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撒母耳便甚忧愁,终夜哀求耶和华。”(15:11)!撒母耳能终夜为人祷告,今日会中任祭司职分的人,是否也有时为人终夜代祷呢?

    7.家中筑有祈祷祭坛     在他家中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7:17)。家中有祭坛,这就是生命高尚,工作的原动力,正如信心之父亚拉伯罕,一生帐幕不离祭坛。家中有祭坛是表明在他的生命生活里,如何与主相亲、以主为首、靠主得力、赖主生活,事事由主支配,时时求主荣耀;他的家为祷告处,为灵交的所在,这是何等荣耀有福的家庭呢?他的平生以祈祷工作,以工作祈祷;祈祷即工作,工作即祈祷。在祷告的人中有撒母耳,他真是一个祷告的人。

四、为神学的院长

  ()先知学院自拉玛伊始      撒母耳除了为先知、祭司与士师的各等职务以外,又开设先知学院。考圣经所载,先知时代自撒母耳伊始;先知学院亦自撒母耳开创,他为会众特殊情形,并设立数处先知学院于拉玛、吉甲并伯特利等处(7:1710:8-919:29-42;王下2:1-6)。为数处先知学院的院长。

  ()神道学院为拉玛遗风    今日的神学院,即古时的先知学院,为栽培教中属灵的领袖,以真理训教会众,办理灵界事工。所以今日的神学院,与中世纪的修道院皆为拉玛的遗风,其分别处:古时先知学院及修道院,是以灵修为主,今日的神学院,是以教义为要。如果今日的神学院,也以灵修为第一问题,道中知识为第二问题,即可与古时的先知学院,前后媲美了。

 主耶稣基督降世,原有三样圣职,即先知、祭司、君王。撒母耳则如耶稣基督一人而兼三职,为最后的士师,为重要的先知,且为特别的祭司。于此三者以外,又为先知学院院长,为历世修道院及神学院的先进,他于古今教会的关系,是何其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