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五1】「以色列众支派来到希伯仑见大卫,说:“我们原是你的骨肉。」
「骨肉」希伯来文惯用语「骨肉」的意思,与中文相同(英语则作「血肉」)。他们将血缘关系的肯定,视作政治联盟的根据。参较:士师记九2的类似情况。──《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2】「从前扫罗作我们王的时候,率领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华也曾应许你说:‘你必牧养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
【撒下五3】「于是以色列的长老都来到希伯仑见大卫王,大卫在希伯仑耶和华面前与他们立约,他们就膏大卫作以色列的王。」
这节记录大卫第三次被膏立。他首先被先知撒母耳膏立(撒上一六13),然后在希伯仑被膏立为犹大家的王(撒下二4),这时最终被膏立为全以色列合法的王。他曾亡命天涯,人生一片灰暗,但是神应许要立他作全以色列的王,现在都应验了(虽然这国度在七十五年后再度分裂,然而统治南国犹大的大卫王朝,仍延续了四百多年)。── 巴斯德《撒母耳记下研究》
「立约」条款大概包括君民之间的义务与责任。大卫成为全以色列民的首领,统一了十二支派。——《串珠圣经注释》
「膏」大卫在二章4节已受犹大的首领膏立。膏立代表身分的转变,象征他们对他王权的肯定。有关膏抹习例的进一步讨论,可参看:撒母耳记上十六1的注释。──《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长老的角色(五3)】长老是以色列宗族的首领。在没有君王或其他领导者的情况下,各支派必须倚靠众长老的集体决策。这些人是乡村文化中的执法者,并且在重要集会中充任百姓的代表。百姓在接受大卫的统治之前,首先寻求长老的认可。──《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与长老立约(五3)】 犹大支派的首领在二章4节达成协议,全体支派亦同样在此正式宣告大卫的王权。此举可能包括书面的认可,与撒母耳记上十25中扫罗登基的文件相似。──《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4】「大卫登基的时候年三十岁,在位四十年。
【年代小注(五4-5 )】学者一般相信大卫的在位期间是在主前十世纪开首的三分之一(主前1010-970年左右)。四十往往是约数,但第5节的分目却显示它可能是准确的实数。──《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5】「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零六个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犹大王三十三年。」
【假如大卫的对头人伊施波设在去世前只作王两年,大卫怎可以在希伯仑作王七年半呢?(撒下五5)】
根据撒母耳记下五章五节的记载,(在大卫被北方支派承认他作全以色列的王之前)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半。历代志上三4亦肯定了大卫作犹大王的期间。撒母耳记下二10亦记述大卫的对头人——伊施波设——在押尼珥的协助下,作以色列王只有二年。然而,这句记载并不代表接着的一句经文——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家的王,共七年零六个月一一是错误的。不过,这两句经文(伊施波设及大卫作王的期间)怎能同时是正确的呢?耶路撒冷圣经(Jerusalem Bible)假设伊施波设作王的两年,代表了大卫作以色列王之前真正的期间;于是将历代志上三4改写为「大卫在希伯仑作王 『三年』零六个月」。不过,其余两段经文(撒下二11,五5)却没有作出相应的修改!
若仔细考察伊施波设作王期间各地区的情况,可为我们提供了解释他作王如此短暂的线索。基利波山一役,以色列全军覆没,非利士人则大获全胜。押尼珥和其他庆幸逃脱的人,必须逃难至约但河东,而把以法莲及玛拿西全部拱手让给非利士人。押尼珥必定是在玛哈念设立总部。玛哈念深入迦得支派地业的腹地,把伊施波设安置在这里,可以确保他安全。押尼珥显然要经过五年艰苦战争,才能把非利士人从伯珊迫回(非利士人曾把扫罗及他的儿子的尸首钉在这城的墙上)。这样,方可穿过以斯得伦谷(即耶斯列平原)而与北部的以萨迦、拿弗他利及亚设联络,并与南部的便雅悯联合起来。众支派一日未联合起来,将伊施波设立为王的时机亦未成熟。
无论如何经过了五年,押尼珥卒能召集十个支派的代表,在玛哈念举行一个公开的加冕仪式,立伊施波设为王。那时候,玛哈念仍能充当首都,因为这地方在非利士人的势力范围以外。因此,伊施波设事实上只可作王两年。后来,当伊施波设的两个军长巴拿和利甲听闻押尼珥被约押用诡诈的手段杀死时(撒下三27),巴拿和利甲便将伊施波设杀死在床上(撒下四5、6)。
至于大卫,在基利波山之役后,他随即被犹大支派的人封为王。因此,纵使伊施波设在死前只作了两年王,但大卫却作犹大王足足有七年半了。── 艾基斯《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撒下五6】「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耶路撒冷,要攻打住那地方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对大卫说:“你若不赶出瞎子、瘸子,必不能进这地方。”心里想大卫决不能进去。」
耶路撒冷因有坚固的天然保障,以前犹大及便雅悯支派都无法攻下(书十五63; 士一21), 所以城中的耶布斯人讥笑大卫,说该城即使只由瞎子、瘸子防守,大卫的军队也无法攻陷。——《串珠圣经注释》
「耶路撒冷」这城的地点极具战略性。它位于耶利哥一带约但河渡口通往沿海大道的东西横贯公路之侧,又在从别是巴穿越山地通往伯珊最重要之南北大道之旁,更座落于犹大和便雅悯的边界之上。山脊东西两旁的深谷和基训泉可靠的水源,使它成为易于防守,极具吸引力的地方。耶路撒冷最早是在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埃及的碎陶咒诅文献中提及,其君王名为雅基兰穆(Yaqirammu)和沙伊札努(Shayzanu)。第二次在史料中出现,则是耶路撒冷王阿布迪黑巴在亚马拿文献的六封书函中,向法老请求军事援助。耶路撒冷是该区重镇之一,在亚马拿时代与示剑争夺山地的控制权。耶路撒冷在征服时期被以色列军击败,但其中居民未被驱逐,以色列人亦未能在此定居(士一21)。这时代的耶路撒冷城在现代城墙的南面,只占据了南北山脊十英亩左右的地方。全长约一千五百呎的山脊,顶部的宽度只有四百呎左右;其中居民不可能超过一千人。迦南人的耶路撒冷城建筑在一个人工的平台上面,由一系列的阶丘支撑。考古学家在山脊的东北角上发现了一个「阶梯石构」(Stepped Stone Structure),高度超过五十呎,可能就是建筑第7节中耶布斯人卫楼(和合本:「保障」)的平台。大卫把它扩充,用作第11节之宫殿的地基。围绕这城的墙厚达十呎,首先建于八百年前。除此以外,考古学家在城中再没有找到什么大卫年间的文物。──《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耶布斯人」圣经最初提及耶布斯人时,将他们形容为迦南的后裔(创十16)。他们大概不属闪族,是赫人和胡利人的远亲,于主前第二千年纪早期来到本区,沿着便雅悯的南界在山地(书十五8)和耶布斯城定居(书十五63;撒下五6)。大卫攻取耶路撒冷之后,耶布斯人若非受到同化,就是被奴役而至终失去其民族性(撒下五6-9)。
「瞎子、瘸子」有人提出这可能是个使用魔法的战术。站岗在城墙上面,据称能使进城的人变瞎、变瘸。但大部分学者都相信这句不过是夸口的讥笑而已:「即使是瞎子瘸子守城,你们也不能攻打进来!」──《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6-12】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放弃希伯仑而选上耶路撒冷作首都,因为后者正好在犹大与以色列北部支派之间的中立地带(耶路撒冷属便雅悯支派。见书十八28,与犹大境接壤),位置适中,而且东、西、南边都有天然屏障,易守难攻。——《串珠圣经注释》
【撒下五7】「然而大卫攻取锡安的保障,就是大卫的城。」
「锡安」圣经中在此首次出现,日后圣殿所在的山丘称为锡安山。
「大卫的城」显然是攻陷耶路撒冷后的命名。——《串珠圣经注释》
「锡安」锡安一名的来源至今无法考证,然而在此(首次在圣经中出现)似乎是指耶布斯的卫城。这字后来成为大卫城的代表,在旧约大部分的预言和诗歌中,作为整个耶路撒冷城的别名。──《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8】「当日大卫说:“谁攻打耶布斯人,当上水沟攻打我心里所恨恶的瘸子、瞎子。”从此有俗语说:“在那里有瞎子、瘸子,他不能进屋去。”」
这节下半节回望耶布斯人在第6节的侮辱,后来成为一句俗语:“在那里有瞎子、瘤子,他不能进屋去。”米罗是这个古城的保障的一部分(历代志上第十一章的相同记载显示,约押带领军队攻入耶路撒冷,巩固了他作大卫军队元帅的地位)── 巴斯德《撒母耳记下研究》
本节残缺,因而有不同的译法,代上十一6有同样的记载,可资参考。
「水沟」原意不详,据考古学家发现此城的供水系统来自山下的基训泉,「水沟」可能是指通往水泉的井状通道,大卫军队大概由此攻进耶城。
「在那里有瞎子 ...... 进屋去」这句俗语意思不详,解释不一。——《串珠圣经注释》
「水沟」超过一个世纪之久,很多解经家都认为大卫入城的途径是华伦竖坑(Warren's Shaft)──一条在岩石中开凿,供城中居民在基训泉取水的隧道。但赖希(Reich)和舒克朗(Shukron)二人最近在隧道系统作出的考古研究,却证明华伦竖坑从来没有用作取水的隧道,并且在大卫年间并不与地下水道的系统相连。以下的注释讨论这诠释所牵涉的各点。──《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9】「大卫住在保障里,给保障起名叫大卫城。大卫又从米罗以里,周围筑墙。」
「保障」大概位于南面。
「从米罗以里」或作「从米罗向殿往里」。
「米罗」大概是在向山谷一面的山坡上用小石块堆砌成的地基和护土坡,以便在上面可建筑城墙或宫殿。——《串珠圣经注释》
「米罗」大部分学者如今都接受新国际本的「支撑阶丘」(和合本:「米罗」),就是考古学家称为「阶梯石构」(参看五6的注释)的城防设施。它是用岩石和泥土造成,使城内的建筑用地增多了二千方呎左右。──《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首都为王私产(五9)】「大卫城」称号所反映的,可能是首都不但成为王室的居所,更成为在位君主及其承继者私人物业的古代惯例。从主前十三世纪的杜库提宁努他,到主前八世纪的撒珥根,亚述王都有将首都以自己为名的记录。撒珥根买下了杜尔沙鲁金(Dur-Sharrukin)一地,在其上兴建京城(科萨巴德〔Khorsabad〕),和暗利为新都撒玛利亚买地的作法相仿(王上十六24)。这些属于王室领地的城市通常是行政机关(主要由王的亲戚组成)的所在,并且享有某些特权,如:豁免赋税、徭役、兵役、牢狱,以及有最美丽、最豪华的建筑工程。例如在巴比伦,尼普尔、西帕尔、博尔西帕(Borsippa)等城由于是宗教中心,也在享有这些特权(称为 kidinnutu)的城市之列。政治首都如尼尼微、巴比伦等,也得到类似的地位。──《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10】「大卫日见强盛,因为耶和华万军之 神与他同在。」
【撒下五11】「推罗王希兰将香柏木运到大卫那里,又差遣使者和木匠、石匠给大卫建造宫殿。」
「推罗」推罗是古代腓尼基人的主要海港之一,位于耶路撒冷北面约一百哩,地中海岸的一个小岛之上(占地约150英亩)。这城和它在大陆的堡垒多次出现在古代的史料中。最早的是埃卜拉文献,此外,埃及的碎陶咒诅文献、亚马拿文献、《凯雷特史诗》(乌加列)、《温纳蒙的故事》(埃及),而至希腊、罗马的史料,都有提及。它除了在当时的航海商业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之外,纺织和染色工业(见:民四6的注释),以及香柏木出口,都是此地的经济栋梁。──《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希兰」按照犹太史家约瑟夫(主前一世纪)的纪年,学者一般认为推罗王希兰一世(腓尼基语作阿希兰〔Ahiram〕,亚述文献作希隆穆〔Hirummu〕)是于主前九六九至九三六年在位。约瑟夫宣称拥有广泛的推罗历史记录,亦提供了很多希兰年间的历史资料。然而按这日期,大卫和希兰却没有什么重迭的时候,故此很是可疑;约瑟夫时代的推算方法可能有问题。现有的古代近东史料并无这位希兰的资料,但后来以他为名的希兰二世却十分有名。他的名字也很常见。大约在同一时代,邻邦比布罗斯王阿希兰的名字,也出现在其石棺之上。──《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香柏木」香柏树的生长速度缓慢,树龄可以高达三千年,高达一百二十呎。其木纹理细致,气味芳香,经久耐用,因此古代大部分庙宇和宫殿都以之为精选的木料。高树脂含量防止霉菌的生长。利巴嫩山脉西坡(海拔5,000呎以上)的利巴嫩森林,是这些树木生长的少数几处地方之一。主前第四千年纪以降,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已经进口这些木材。到了主前一○○○年时,当地著名森林的树木已经所余无几。这些罕有的木料亦因而日益珍贵。──《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大卫的宫殿(五11)】考古学家虽然未能发现大卫宫殿的任何遗迹,推罗王希兰的协助显示它应该有腓尼基的建筑设计。当代的腓尼基设计,有一例证在叙利亚出土。这种设计亚喀得语称之为「比特希兰尼」(bit-hilani),所指的特色是建筑物正面有显著柱子的门廊。在以色列米吉多挖掘出的比特希兰尼式宫殿,学者考证为所罗门的王宫。耶路撒冷大卫宫殿的外貌,大概与此最为相近。米吉多的宫殿大约是七十呎见方,里面的一楼有几个大型的厅堂,听政厅、内院各一,和约十二个较小的房间,供居住或行政之用。建筑物至少楼高二层,并且有一戍楼。──《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12】「大卫就知道耶和华坚立他作以色列王,又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国兴旺。」
【撒下五13】「大卫离开希伯仑之后,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又生儿女。」
【君王以婚姻为政治策略(五13)】古代近东到处都以婚姻为外交工具。想要与这统治者结盟或受他保护的村镇、城邦、部落、国家,都会将首领家族的女儿嫁给宗主或他儿子,来缔结条约。这是藩属效忠的表示,因为王朝的延续如今对他有了切身的关系。例如主前十八世纪的马里王心利林,将几个女儿嫁入邻国的内宫,自己又娶了几个外国女子,成功地巩固势力,使国土更加稳定。同样,法老杜得模斯四世(主前1425-1412年)亦与美坦尼国王的女儿结婚,来表示友好关系,结束与这个幼发拉底河中游的王国之间的一连串战争。大卫登上以色列国位之前,亦结了好几次婚,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见:撒上二十五39-44的注释)。本节所述婚姻的目的大概是保证耶路撒冷大族的支持。──《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14】「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儿子,是沙母亚、朔罢、拿单、所罗门、」
【撒下五15】「益辖、以利书亚、尼斐、雅非亚、」
【撒下五16】「以利沙玛、以利雅大、以利法列。」
「以利雅大」即比利雅大(代上十四7)。——《串珠圣经注释》
【撒下五17】「非利士人听见人膏大卫作以色列王,非利士众人就上来寻索大卫。大卫听见,就下到保障。」
非利士人寻索大卫的性命,要推翻他的宝座,这些都是出于撒但的计谋,在背后主使的是魔鬼,反对大卫作王,因为那是神的旨意。撒但会利用各种人、事、物,起来反对神的旨意。── 张志新《七筐零碎》
【撒下五17-25】两次击败非利士人;大卫被膏立为以色列王,意味脱离先前附属非利士的关系,与之对立,因此,非利士人决意攻克大卫新建立的以色列王国(参二4注)。大卫与非利士人争战不只这两次(参八1; 廿一15-22; 廿三8-17),然而这两次的胜利使以色列脱离非利士人的辖制。——《串珠圣经注释》
「保障」有学者认为这不是锡安城的保障,若是锡安城保障,大卫毋须「下到保障」去迎击非利士人,因此这里可能是指亚杜兰洞(参撒上廿二1; 撒下廿三13-14),而本段击败非利士人的战迹大概发生于大卫刚被膏立(参17)、尚未夺取耶路撒冷之时。——《串珠圣经注释》
【撒下五18】「非利士人来了,布散在利乏音谷。」
「利乏音谷」梭烈谷在伯示麦一带的萨非拉地区的东面,在耶路撒冷周围的山区分叉为几个山隘。梭烈谷在一处地方转向东北面的基遍,利乏音谷则朝东南偏东伯利恒和耶路撒冷之间的区域延伸。这谷与耶路撒冷通往伯利恒的南北大道接连,然后转往东北进入耶路撒冷。这是非利士人切断犹大支持大卫军队的战略性地点。──《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19】「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你将他们交在我手里吗?”耶和华说:“你可以上去,我必将非利士人交在你手里。”」
大卫未作王之先,如何在凡事上求问耶和华,遵神的旨意行事,如今丝毫不因自己坐在宝座上,就擅自行事,改变了对神的态度。── 张志新《七筐零碎》
【求问神谕(五19)】从撒母耳记上二十三章到全书结束,大卫一直是在祭司亚比亚他的引导下,用以弗得求问神。他在此所用的很可能也是这方法。求问神谕的过程,是向神明提出是/非问题,然后利用非是即否的机制求取答案。出埃及记描述的标准程序,是使用乌陵和土明(存放在以弗得的袋子)。──《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20】「大卫来到巴力毗拉心,在那里击杀非利士人,说:“耶和华在我面前冲破敌人,如同水冲去一般。”因此称那地方为巴力毗拉心。」
「巴力毘拉心」学者相信这名字中的「巴力」(作为神明的称号),表示这是圣地。其名字可能源自犹大的儿子法勒斯,大卫一脉的祖先。部分学者认为此地是伯利恒西北约两哩,基罗和贝特贾拉(Beit Jala)之间的山脊。──《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21】「非利士人将偶像撇在那里,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拿去了。」
当非利士人被大卫和跟从他的人击败,溃退的时候,他们将偶像撇在那里。这是撒但的诡计,牠的用意是要用偶像来败坏以色列人。大卫并非不知道仇敌的诡计,他和跟随他的人将非利士人所遗留的偶像拿去了,不容它们败坏神的百姓。魔鬼今日仍延用牠古老的伎俩,把许多偶像──钱财、名利、地位、权势、人事...,散布在我们的周围,要夺去神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张志新《七筐零碎》
【撇弃偶像(五21)】古代近东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有祭司、占卜者(可见于马里文献)、先知(王下三),与手提的圣物(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的年表〔主前858-824年〕)同行。这样神明才可以在战场上被人求问,或被召唤来领导军队得胜。神圣战士的主题描述己方的神祇与敌方的神祇作战,把他击败。他们通常会进行祈祷、观兆,以求肯定神明的临在。只有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偶像才会被丢弃。古代有好几个神像被夺为战利品的例证。请参看:撒母耳记上五2的注释。──《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22】「非利士人又上来,布散在利乏音谷。」
【撒下五22~25】大卫头一次战胜非利士人,是从正面将他们冲破,所采用的战略是中央突破。非利士人再度来犯,地点还在利乏音谷,但是,时间不同,情况变动,大卫面对同一敌人,他不敢倚靠自己的经验,仍然向神求问,神教他这次不要正面攻击,乃是迂回敌人后面,从桑林的对面攻打,出奇制胜,又把非利士人打败。这两次战役中,大卫使用的战术是有变化的,因为万军之耶和华作他的元帅,他一再求问,倚靠神的启示和带领,所以两战两胜。这说明了一件事:我们不可墨守成规,拘泥于遗传和积习,以至失去跟从神藉圣灵的指示。只有活在灵里的,方能随时随地接受神的引导,战胜魔鬼!── 张志新《七筐零碎》
【撒下五23】「大卫求问耶和华。耶和华说:“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转到他们后头,从桑林对面攻打他们。」
【撒下五24】「你听见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就要急速前去,因为那时耶和华已经在你前头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
「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如果所指的是香脂树(NIV;和合本:「桑树」),这些树就是名叫乳香笃耨树(mastic terebinth)的灌木丛,在山地十分常见。这翻译虽然有很多疑点,其他的看法亦无可取之处。但本节提到某种树木,却是众所公认的。有人提出大卫是在树木中寻求神谕,观察树木,视之为神的带领。但这是否正常求问神谕的程序,却难以证实。──《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神圣前锋(五24)】在神圣战士的主题中,神明会率先进入战场克服敌军;这是古代近东普遍的看法。在赫人记录中,哈图西利斯三世宣称女神伊施他尔在他前头出去。在埃及,则宣称亚孟─锐神在杜得模斯三世的军队前头出去。神明使敌军满心恐怖,阵脚大乱,有时还会带来雷轰(见:撒上七10的注释)、地震(见:撒上十四15的注释)。──《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撒下五25】「大卫就遵着耶和华所吩咐的去行,攻打非利士人,从迦巴直到基色。」
「迦巴」按代上十四16,应作「基遍」,位置见书九3注。
「基色」位于非利士边境。——《串珠圣经注释》
【从基遍到基色(五25)】利乏音谷(按照第22节,这是非利士人安营之处)是在耶路撒冷西南面。基遍到基色的走廊地带是在亚雅仑谷内,即耶路撒冷西北。第23节显示大卫调兵到非利士人西面,截断他们的退路。这样做会将非利士人赶往耶路撒冷(约2哩)。他们会在西面经过该城,然后在城北朝西北方转向基遍(6哩)。非利士人在这地区可能还有防营,他们也有可能不过是前往下一条可以下到平原的通道。由于经文提到基色,他们可能是朝西北离开基遍,经伯和仑山隘(约在3哩外;见:书十10的注释)下入亚雅仑谷(5哩),基色则在七哩外。换言之,大卫将非利士人完全逐出山地。──《旧约圣背景注释──撒母耳记下》
【以色列人立大卫作王有三个原因(五1-5)】
一、大卫与他们同一血源,都是雅各的后裔(1下)
二、扫罗作王时,真正领导百姓的已是他(2上)
三、神已应许他作以色列之君(2下)
——《串珠圣经注释》
【顺服的掌权者(五11-25)】
一、大卫被称为合神心意的人,他能体会神在他身上的计划,并且有顺服受教的心志。
二、 每次出征前,大卫并非先衡量自己的实力,却总是先求问耶和华。
三、有顺服的行动
——《新旧约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