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第十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神降災的原由

歷代志上21:1-31

一八五四年九月四日,英國的倫敦市有一個叫蘇豪的區突然變得很冷清,平常很熱鬧的街道看不到人走動,整個區域就像鬼城一樣。原來在幾天之前,蘇豪區的居民開始大量罹患霍亂,在短短的幾天當中有許多人死掉。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傳染上霍亂,有一位叫斯諾(John Snow)的醫生調查這次傳染病的範圍時發現,在一個供應飲用水的抽水機附近,死掉的居民特別多,他看見那個水井的附近有廁所,廁所的水常常流到井裡面。這位醫生請當地政府把那部抽水機的把手拆掉,當地政府在九月七日拆掉把手,到九月十一日就沒有新的病例出現了,但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當中,因為感染霍亂已經死了五百多人。後來斯諾醫生提出一個保持衛生可以預防疾病的理論,但不被大家接受。十二年以後,在一八六六年英國又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霍亂流行,當時的醫學界才接受斯諾醫生的理論。在人類歷史中,因為疾病帶來的災難不知道有多少,隨著醫學的發展,慢慢的有一些疾病被控制住了,或者消失了。

 

在過去,因為知識的缺乏,人總是把災難歸咎到各種原因,一直到累積了更多痛苦的經驗以後,才願意去用正確的方法面對問題。我們今天所看的這一章聖經,和撒母耳記下二十四章的內容大致一樣,但在兩處經文的第一節有一個被認為是矛盾的問題,在撒母耳記說,大衛去數點人數,是因為耶和華向以色列人發怒,激動大衛;歷代志這裡說,大衛數點人數的前因是出於撒旦的攻擊。同樣一個事件,聖經用兩種完全相反的原因作說明,我們要理解這兩者為何有這麼大的差異,應該書卷的性質和上下文的關係去解釋,不可以憑著片斷的字面去決定我們的認知。

 

舊約聖經大概在主前兩三百年之間確定的,我們現在所讀的舊約聖經,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是他們信仰的根基。猶太人所用舊約聖經的書卷排列次序,和我們今天所用的聖經次序是不一樣的,他們把舊約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份叫律法書,也就是摩西五經,第二部分叫先知書,第三部份叫做聖卷,撒母耳記放在先知書的部分,歷代志卻放在聖卷裡面。先知書是以歷史作為基礎,加上先知的信息,叫人讀這一部份時,明白神的作為和心意。聖卷的內容比較複雜,包含大部分詩歌文體的內容,和靈修用的書卷。撒母耳記對大衛數點人數這一件事,是從先知的立場來描述,強調神掌管了歷史的發展,大衛作了這一件不討神喜悅的事,在背後仍然有神的掌管;歷代志要讀的人用靈修的態度,反省自己與神關係,當我們讀到大衛作這件事實,要想到如果我們自己在神面前不謹醒,就會留了餘地給撒旦,讓魔鬼有機會試探我們。

 

所以我們從歷代志的內容,要用反省的心來思想這一件事,求神幫助我們鑒察我們的心懷意念,我們所作的事情,或遭到的災禍當中,是不是神在提醒我們要調整我們生命的方向,和生活的方式了。

 

我們把大衛數點人數之後,讓以色列人遭受災禍當成中心點,在這個中心點之前和之後,大衛都表現出堅持的態度。在遭遇災禍之前,從聖經的二到六節,我們可以感受到大衛的堅持,他要他的大將軍去數點人數,聖經沒有告訴我們大衛想做什麼,但在聖經其他有關數點百姓人數的記載,這一件工作有可能是為了三種目的做的,第一個是為了準備打仗(民數記1-2章),第二個是為了徵收稅捐(出30:11-16),第三,為了挑選苦工(王上5:13-17)。

 

按照撒母耳記得上下文關係,大衛數點人數是在他的晚年,他做以色列的王在所有對外的戰爭中都獲得勝利,他自己卻犯了大罪,接下來他的家發生了兒子強暴女兒、兄弟互相殘殺,最後演變為兒子追殺他的局面。大衛數點人數時,他家裡面的風波都已經平息了,但他仍然在害怕中,想要把軍隊控制得更緊,免得再度發生類似的事情時,他處於劣勢。所以他比較可能是為了軍事的目的數點人數。長年跟在大衛身邊的約押,是最清楚整個以色列軍隊狀況的人,當約押接到命令時用委挽的方式勸大衛,以色列的百姓是屬於上帝的,但現在都服在大衛王的權柄之下了,大衛不需要做這一件事情,免得再度引起災禍。但是大衛聽不進去約押的勸告,堅持做這一件維護他自己的事。結果引起神的不喜悅,讓災禍降臨在以色列人當中。

 

我們先跳到後面二十三到二十五節,這是大衛在災禍之後的堅持。在舊約時代,獻祭有一個主要的意義就是,代表人謙卑的到神面前求神的赦免,大衛要向神獻祭,在神的引導之下找到一片種麥子的禾場,當大衛向地主表示要買這塊地時,地主阿珥南對大衛的回應簡單說:「你想要什麼,我都給你。」我們要記得以色列人是非常重視土地所有權的,因為他們所擁有的土地,是幾百年前他們的祖先進迦南地後,按照各宗族分配的,土地是他們不可隨便轉給別人的財產,在這種背景下,阿珥南對大衛所做的回應,可以見到大衛那時給百姓的印象是不好的,他是一個叫人害怕的王。

 

經過災禍管教的大衛這時候改變了,他的堅持不是只有想到自己的需要,他同時顧及阿珥南的權益了,聖經告訴我們,大衛付了六百舍克勒金子當成買地的代價,六百舍克勒相當十五英鎊的重量,也就是六點七五公斤的重量。我們沒有辦法對這一筆交易的價值做比較,不過我們看見大衛堅持要付出代價才用那一塊地的態度,可以肯定這種堅持,跟災禍降臨前的堅持是不一樣的。他真心的願意為自己的過犯付代價。在這兩種不同的堅持中,我們看見一個受到撒旦激動引誘的人,在經過上帝的管教之後是能夠改變的。我們應當學習這種願意改變的態度,在做錯事情之後,親自付出彌補的代價來。

 

另外一個在今天的經文裡面,大衛給我們看見的另一個態度是,放下權利,降服在神面前。聖經七節到十三節告訴我們,神給大衛三種選擇,不一樣的災禍方式,不同長短的時間。飢荒對於已經過了很長一段富庶生活的人來說,是很難承擔的。我們在社會新聞中常常看到自殺的個案,其中有一種自殺的原因是財務的問題,沒有一個已經習慣過貧窮生活的人,突然有一天覺得自己好窮好可憐,就跑去自殺,因為財務因素自殺的人裡面,很多都是原本很有錢,突然遭遇失去財產的情況時,心裡一時無法調適面對,就用自殺的方式逃避破產後的痛苦。

 

第二種災禍是被人追殺,這一件事情大衛很有經驗,年輕時被掃羅追殺、後來被非利士人追殺,年老的時候被親生兒子追殺,他深知道這一種災禍會帶來多大的痛苦和煎熬,這是一種對身體和心裡帶來痛苦的災禍。第三種災禍是三天的瘟疫,在大衛的時代,所謂的瘟疫就是代表大規模的死亡,而且是一種無法預料誰會死亡的狀況。差不多一百五十年前,倫敦的一口受污染的水井,就可以造成五百多人的死亡,差不多三千年前的以色列,全國發生瘟疫三天,可能造成的死亡規模,是大衛那個時代不能想像的。後來神用第三種災禍,在三天裡面,以色列人死了七萬人。

 

大衛面對三種選擇時,他不敢下決定,他說:「我好為難,我情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裏,因為他有極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裏。」大衛知道一件事,上帝對待作錯事的人,所用的刑罰是有限度的,而人的手段卻是非常可怕的。人在憤怒和報復時,常常做得超過範圍,古代有所謂的連株九族的觀念,個人的恩怨常常用抄家滅族的手段去報復。大衛有很多敵人,有很多被追殺的經驗,他知道人的可怕,所以不願意落在人的手裡。

 

大衛放棄神容許他的選擇權,降服在神面前,一切聽憑神的處罰。他知道神有憐憫,神對人有慈愛,他在三種選擇之外作第四種選擇,把自已交在主的手裡

 

從歷代志上二十一章整章來看,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個事件的結果,是一個影響到今天的問題,那一塊原本是阿珥南帶著四個兒子打麥子的禾場,後來蓋了聖殿,接下來的三千年歷史中,包括亞述帝國的軍隊、羅馬帝國的軍隊、信奉回教的軍隊、信基督教的歐洲十字軍,土耳其的軍隊,猶太復國主義的軍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軍隊,來來回回的在這一小片土地上蹂躪,不知道留了多少無辜人的血,這些互相砍殺的歷史中,大家都是憑著宗教熱情來到這片土地的,結果寫出一份看不到盡頭的仇恨歷史,這片土地到今天,還是全世界紛爭的中心。

 

我們不要把信仰建立在屬世界的事物上,應該把對神的信心放在自己的生命裡面。我們是何等不完全的人,很容易在情緒中迷失自己,很容易在試探誘惑中跌倒,也常常把虛浮的外表當成真實的。

 

昨天有一位很久不見的弟兄跟我談了很久的話,他問我在一個教會服事了十年以上,有什麼心得。我跟他說,我更認識我自己的弱點是什麼,我非常害怕接觸不夠熟悉的人,我承認我不是一個佈道型的傳道人,我曾經期待透過事工和活動把人帶進教會,例如辦過電腦班,花了差不多三十萬裝電腦設備,前後大人小孩來上課的差不多有一百人,但沒有帶領一個非基督徒信耶穌。這一類沒有帶人信主的事工我真的作了不少,我還曾經教人家做Pizza,有一次去南京東路五段附近,在一個浸信會教將近四十個歐巴嗓做Pizza。另外做過聯會的執委,後來辭掉;進去國中教得勝課程,老實說,我自己很累,也把許多跟我們一起配搭的弟兄姊妹搞得很累。我心裡有點灰心。

 

最近我想不通一件事,當林懇出生以後,我們在教會少做了許多事工,但主日聚會的人數卻從三四十人變成現在的五十多人。如果要說我有什麼心得,我想只能說上帝有豐富的憐憫和恩典,讓我有機會跟一群非常棒的弟兄姊妹同在一個教會裡服事神。

 

求主幫助我們,有從災禍學習調整自己的能力、願意放下自己的權利去面對神,重視關係不去看表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