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上一篇   下一篇

1 “以利亞實”(參看拉一○6的腳註)積極地幫助尼希米建造城牆,其後卻為尼希米帶來麻煩,因為他容許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結親(一三4)。“羊門”。在耶路撒冷的東北角,獻祭的祭牲都從這門進來。因此,祭司修築該地區,便有既得的利益。“哈米亞樓”。往西一點點,而“哈楠業樓”在西面的較遠處。各階層的百姓都參與城牆的重建:祭司(1節)、金匠和香料商(8節)、管理者和女人(12節)、利未人(17節)和商人(32節)。

3 “魚門”。位於城門的北部,就在哈楠業樓以西。

4 有些人如“米利末”,接受第二次的工作分配(比較21節;提哥亞人——5,27節)。

5 “提哥亞”是阿摩司的出生地,位於耶路撒冷以南十英里或十六公里。他們的“貴胄”拒絕參與工作,也許害怕參巴拉的報復。“不用肩擔”。不支持。“主”。指他們的君主,也可能指尼希米。

6 “古門”。位於耶路撒冷的西北角。

8 “寬牆”。西牆。

10 那些獲派“對自己的房屋”修建城牆的人會更有動力(另參看23,2830節)。

11 “瑪基雅”。一個做錯事而被挽回的人(比較拉一○31),他協助修造“爐樓”(西南角,就在谷門以北;13節)。

13 穿過位於耶路撒冷南端,在西羅亞池附近的“糞廠門”,把廢物運到欣嫩谷焚燒。

15 “泉門”。就在耶路撒冷南端以北,在西羅亞池附近。

26 “水門”。在東面;附近有一“城樓”毗連防守俄斐勒東邊(即錫安山,在聖殿正南)的城牆。

2831 “馬門”。位於東面的聖殿附近。往北是“東門”,再往北是“哈米弗甲門”(今天的金門附近)。耶穌榮耀地進入耶路撒冷時,所穿過的可能就是哈米弗甲門或東門(太二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