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1 (大衛的詩。)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
不知道今天有沒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神哪,誰能住你那裡」?若不羨慕,根本不會問。今天人是問什麼問題?「神明哪,如何能簽到六合彩?」我甚至看到有簽六合彩的人去找基督徒朋友幫他選數字,因為說基督徒的運氣總是很好,而自己很差。他不知道他的基督徒朋友是因為有主,所以神保守他,他因為離棄主,所以很多的困難。
誰會問這問題?我不知道有幾個基督徒想要住在耶和華的帳幕、住在耶和華的聖山?這一節就有很多我們需要反省的地方,因為我們不會想這些事情。
我是很會想住的地方,尤其出去旅行時,需要一個乾淨、舒適、安靜的地方,這些現在都不太容易找得到。
愛上帝的人會希望跟上帝住在一起。可以想到聖經裡許多跟上帝在一起的話:希望跟你同坐,來審判、統管(啟示錄);我們希望跟主同行,像以諾;也有希望跟主同站在 一個地方。這裡有同住、同居。
「誰能寄居你的帳幕﹖」為什麼是「寄居」?跟神在一起不應該是寄居?寄居是暫時的意思,因為我們在人間總是暫時的,所以用了寄居這字;我們在人間是寄居的。
我的一個好朋友住在香港的荃灣,他給女兒取名叫「寄荃」。我們中國人也喜歡講「客居」。我覺得這也反應出中國人跟每一個民族一樣,我們都希望回到神那裡。我們在世上是客旅,希望回去。即使我們信了主,跟上帝在一起了,也仍然知道在這世上沒有長存的家,我們在寄居。
但誰能寄居呢?為什麼又要說寄居在帳幕裡?因為當耶和華在帳幕裡時,以色列人可是天天在旅行。在帳幕裡,主要就是指在曠野的那40年。那時,上帝寄居在人間,上帝為了愛人、引導人,祂寄居在人間,這是上帝非常大的慈愛。
後來進到耶路撒冷,尤其就耶和華對大衛講的話,說這個地方會成為我永遠的居所。這話其實也是一個預言,那是指教會,因為就算是耶路撒冷,也不是上帝永遠住的地方。耶路撒冷這地方在以西結書裡有特別清楚的描述,被上帝拋棄了,因為他們拋棄了上帝。
不過不管是會幕、聖殿、新約的教會,今天神住在我們心裡。很感謝主,神先來到人間,然後人就跟祂住在一起。可是神來到人間,自己人不接待祂。接待祂的就是請祂住到心裡的那些人,祂就跟我們住在一起。所以是神願意跟我們住在一起,然後祂吸引,我們就願意跟祂住在一起。神主動住在人間。
在亞伯拉罕的時候,神到了亞伯拉罕的帳棚,那是很動人的一幕。到了出埃及記25:8,「又當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這我們就把它形容成教會。另外在出埃及記29:46,「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是將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為要住在他們中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神把我們從罪惡、痛苦之地領出來,為的就是要跟我們住在一起。我們常說神把我們領出來,為的是要我們脫離罪惡、痛苦,我們要進入流奶與蜜之地,那沒錯,不過從神的救恩、神喜歡跟人在一起來講,神也要跟我們住在一起。
誰能住在耶和華的聖山和帳幕?嚴格的講,就是祭司和利未人,他們是最親近的。但這裡的答案卻不是說祭司和利未人。因為上帝從來也不是因著肉身外表的行為、身分、工作和你同住,是看你的心。心也會產生良善的行為,就是第2節:
十五2 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
「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這是從神的恩典對我們的改變,希望我們也正直善良,甚至是完全的(包括言語上)。有些經文可以看:帖撒羅尼迦前書3:13;提多書1:6;以弗所書1:4都是神為我們預備了這非常豐富的救恩,讓我們也成為良善、正直、善良、沒有瑕疵的。
因上帝給的恩典,我們善良、正直,也需要繼續靠祂的恩典而善良、正直。在創世記6:9也講挪亞是一個行為完全、正直善良的人。申命記18:13那裡有講到不認識主的外邦人,行為是惡的。我們要做一個完全的人,就是認識上帝、倚靠上帝而行的人。撒母耳記下22:33講到:完全、正直的人就是投靠上帝的人。
這裡再一次看到平行句:「行為正直」跟「做事公義」跟「心裡說實話」是平行的,差不多有相等的意思,所以也可以看到「心裡說實話」不是只是言語上的誠實,包括言語和行為上一致的誠實。
約書亞記24:14,「現在你們要敬畏耶和華,誠心實意地事奉他」當然包括有行為上的良善。列王記上2:4,「耶和華必成就向我所應許的話說: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盡心盡意誠誠實實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誠實就包括在行為上行得好。以賽亞書38:3,希西家的禱告:「耶和華啊,求你記念我在你面前怎樣存完全的心,按誠實行事,又做你眼中所看為善的。」誠實必定是帶來行為上的改變、良善。
不過,聖經裡多麼看重舌頭?第3節:
十五3 他不以舌頭讒謗人,不惡待朋友,也不隨夥毀謗鄰里。
這三個都可以平行,「舌頭讒謗」、「惡待朋友」、「隨夥毀謗」都有平行的意思。對人的良善裡,一定要包括言語上的不傷害人。
利未記19:16,「不可在民中往來搬弄是非」,這就是「惡待朋友」。尤其是第三項「隨夥毀謗鄰里」,是我們常常會犯的一些毛病、錯誤,求主赦免。
十五4 他眼中藐視匪類,卻尊重那敬畏耶和華的人。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
不僅要言語誠實、不傷害人、行事公正,第4節也用了一個字:「他眼中藐視匪類」。這不是自大,就是對邪惡的憎惡。
「尊重那敬畏耶和華的人」就是尊重那住在耶和華聖山的人;住在耶和華聖山的人也是彼此尊重的。這一點我們也求主幫助,傳道人、基督徒常常不太能夠尊重其他敬畏耶和華的人。有時我們的作法、想法不一致、不一樣,但真的都是愛主的話,就也需要尊重他。
「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這都在講到祂的誠實、正直。馬太福音5:37,「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我們不發誓,也謹慎我們的言行。
十五5 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
這是出埃及記22:25所講的一個規定。那時在一個非資本主義、商業不是很發達的情形下,不可以放債取利,甚至到中世紀時,教會還不准收利息。當然今天不是這樣來看,但的確我們希望在借貸的時候,對我們的鄰舍有最大的幫助,而不是為難他,或對自己有最大的好處。
這裡不多討論什麼時候該借、該給,利息的問題等等,總之,要對人良善。若對人良善的話,舌頭上一定會謹守。如果真是舌頭和心靈都謹守的話,我們一定也在錢財上對人寬大。
對別人「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我們不動搖,是因為上帝托住、保守我們,也是我們照著上帝的話就去做,就越來越不動搖,我們的根基是建在磐石上,像耶穌說的:「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
希伯來書12:28,「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這國是不會被震動、動搖的。我們承認生活中有會動搖的時候,但又像哥林多後書講的,我們被打倒了,不至於死亡,動搖了,可以再重新站穩、再被神堅固。彼得後書1:10,「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越堅定,就越能堅定,越持守住主,就越被主持守住,而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