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107

上一篇   下一篇

卷五:诗篇一○七至一五○篇

  这最后一卷与前一卷诗篇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只有一○六篇末尾的颂荣将两卷隔开。不过,本卷内部却明显可分为几部分:两组大卫诗选(一○八~一一○篇、一三八~一四五篇);十五篇上行之诗(一二○~一三四篇),其中四篇以大卫为作者(一二二、一二四、一三一、一三三篇),一篇归诸所罗门(一二七篇);五篇“赞美”(Hallel)诗,即一四六至一五○篇,其开头与结尾都是“哈利路亚”(“赞美耶和华”),这几篇欢呼颂赞,将诗篇带入高潮。犹太传统也将一一三至一一八篇视为一组,称为“埃及赞美诗”,在逾越节时使用。最后晚餐时所唱的“诗”(可十四26),很可能即为其中的一部分。

第一○七篇 拯救的神

  这篇动人的诗,主要的内容是以文字描绘出四幕景象,讲述人类的灾难与神的干预拯救。这些危难本身并非以色列人独特的遭遇;然而由于本篇是用来庆祝被掳归回,因此有可能这些事件是以四种方式来形容国难与解放。“这几幕既是事实,又是象征;是取自生活实例,然而旨在代表以色列的经验。第1016节尤其明显,有些话语显然既合乎个人,又适用于全国”(克巴确克)。

  最后一段(3343节)发挥一个主题:神在人间世事中,很喜欢将命运作全盘大翻转。

{\Section:TopicID=652}团圆之乐(一○七13

  这个起头的呼召,言明本诗的背景是:以色列从被掳的状况中释放出来;此一主题在全诗中不断出现,且有变化(见上段注释)。赎民一字回应了一个习俗,即一个人的近亲有义务将他从债务或奴仆的身分中释放出来(见六十九18的参考数据{\LinkToBook:TopicID=447,Name= 呼求(六十九1318})。这正是神所做的,而招聚一字亦正回答了一○六47的祷告。有些注释家认为,祈求与应允既如此相配,就当不理会第四、五卷的传统分隔方式,而视一○五~一○七篇为三重组曲,陈明神的恩惠,即对以色列的拣选与教养(一○五篇)、忍耐与管教(一○六篇),以及最后再度得着她(一○七篇)。克巴确克指出,三首诗皆以一字相连,将神的应许(一○五44)、刑罚(一○六27)与拯救(一○七3),具体呈现出来。

{\Section:TopicID=653}漂流者归回(一○七49

  在大部分现代译本中,以下四段的开头都类似(“有些人漂流……”,“有些人坐在黑暗中……”等),如此,就似乎在谈四种不同之人的遭遇。但这并不正确498,其实这四幕景象,可能是以四种不同的方式看同一件事,即以色列蒙拯救所脱离的可悲光景,但这种译法使人看不出此种可能性。事实上,所有罪人的光景都与此类似,所以本篇可直接拿来应用,不必透过以色列的眼睛。

  迷失、饥饿、干渴、疲乏,都是比喻的话,主耶稣亦曾提到,并且提供祂自己作道路、灵粮、活水,与赐安息者。本段的这一幕,把救恩的这几方面结合在一起,又以可居住的城邑为其冠冕:若没有这个高潮,无论就那一种含义而言,拯救便比急救好不了多少。新约常论到这点:参,如:以弗所书二22以下:希伯来书十二22以下;启示录二十一,二十二章。

{\Section:TopicID=654}被囚者得释(一○七1016

  罪愆(参,11节)、黑暗、重役及捆锁铜门铁闩的限制,是另一种痛苦,与第一幕不同;不过作为比喻而言,不论是指被掳或人类堕落的光景,这段与第一幕都十分相配。在蒙拯救之前,人不单只迷失于广大的世界,好像第4节以下所描述的客旅,也不单只局限于一小块地方,好像这些被囚者;他两者皆是!

  撒迦利亚的祝颂词,最后一节(路一79)将这两个比喻连在一起,并引用了第10节,其中幽暗(和合:死荫)直译为“死荫”(见诗二十三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28,Name= 大牧者(二十三14})。主耶稣在路加福音四1819的宣告,若从本段的背景来看,就更加生动,因这里讲到被囚者不能动弹(10节)、筋疲力竭,甚至昏倒(12节)。

  “我心灵多年被囚捆绑,

    被罪包围幽暗无光;

   主眼发出大能荣光,

    使我觉醒光满牢房!

   锁链断落,心得释放,

    我起来跟随主前往。”499

{\Section:TopicID=655}患病者痊愈(一○七1722

  这里的困难当然是疾病,但却不是与罪无关的病500。第17节的开头并不像 RSVTEV 所译,有些人生病,却明言:“愚妄人,因他们的过犯……”;而在圣经中,愚妄人是指背叛,不是蠢笨。另外,此处的动词及其形容的词组都指出,他们的问题是自己招来的。由此看来,第18节大可令人想到现代的吸毒者,这只不过是人类长期以来定意要自我伤害的一例。

  因此在这幅图画中,必须加上罪的工价,或至少加上其过渡期的工价。这里与前一段同样强调罪,即人最根本的罪──藐视神的话语,第11节清楚讲明这点,“愚妄人”一词(17节,见上段)也隐含这点。然而罪更显出,神的拯救是恩典:不仅是帮忙不幸的人(如:492332节,拯救迷路者或受惊者),更是“向不可爱的人施慈爱”。

  22. 诗篇四十与一一六篇是两则乐歌(和合:欢呼)的最佳例子,伴随着感谢祭,并表达出最深的反思。

{\Section:TopicID=656}海难者获救(一○七2332501

  讲述以色列从前困境(亦可延伸指人类的光景)的这第四个比喻,不是论人的罪,而是论人的渺小。在飓风的震撼下,我们方看清,这世界中有各种巨大的势力,我们的存活不是靠管理得当,乃是靠神的许可。第27节将这点表达得很清楚,智慧可译为“航海技能”(NEB),参 TEV,“他们一切技术都无用”。神的奇事既可令人谦卑,又可拯救人(243l节,为同一个字)。

  倘若本段的初衷为比喻以色列的被掳与得释──如:本篇的模式所暗示(见上文),“海难者”一词也可支持这解释(如 Kissane 所指出),因以赛亚书五十四11用这词来形容耶路撒冷,其背景正是如此。不过,主耶稣平静风浪,是为门徒行的神迹,因此我们读这段时,可以放心将其应用于以色列和水手之外的人。

{\Section:TopicID=657}伟大的施恩者(一○七3342

  现在本诗放下患难──呼求──拯救──感恩的模式,而写一段结论,即从这类经验中学到:神有主权。最后一节好像尾声,要确保这一课不被遗忘。

  3338. 这段话令人想起第49节的旷野景象,不过此处不是讲人的迷失与寻回,而是讲他的住处,或会致他于死地,或会带给他丰足──因此,他绝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第34节的重要,从所多玛的灭亡,及律法的警告可以看出:“免得你们玷污那地的时候,地就把你们吐出”(利十八28)。第3538节呼应了以赛亚书三十五67简洁优美的预言,及申命记二十八15的祝福;这里清楚陈明:只要有神,再贫瘠之地也会变成沃土,带来丰盛。

  我们大可假设,这些经文不只是讲沙漠与农场,更涵盖其他各种贫穷与丰富,包括心灵与思想在内。参,如:启示录二9,三17,将外在与内在的贫穷作成对比。

  3942. 会因命运大翻转而歌颂的人,多半是刚刚归回或得升迁的人,这并不足为奇。此处是归回的以色列人在咏唱此主题,别处则以哈拿与马利亚的颂词最令人难忘。但其实,这些诗歌都当为所有赎民之歌。

{\Section:TopicID=658}尾声(一○七43

  何西阿书的结尾也像这节一样:严肃地提醒人,不可被花言巧语勾引,不可对神的大作为马虎响应,面对史实亦不可只作空想。读者必须设身处地,在四幅论患难与拯救的图画中看见自己的光景,而以新的亮光来颂赞神的慈爱。

 

498 开头的词汇分别为:“他们漂流”(4节);“那些坐下来的人”(10节);“愚人”(17节);“那些下去的人”(23节)。

499 查理·韦斯利:“怎能如此……?”

500 参,如:约翰福音五14的含义,与约翰福音九13相对。

501 马所拉经文将第2327节(并40节)作了记号,意指有括号。但这几节有充分的左证,这种评注似乎没有足够的理由。BH 将这记号放在第2l26节,令人更困扰。──《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