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1 酒能使人褻慢,濃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錯誤的,就無智慧。
這裡直接講當然就是不要喝酒,但我們再把它擴大一點:為什麼酒會叫人褻慢、喧嚷、錯誤、無智慧?因為喝酒(我們不是絕對什麼都不可喝)有一點快樂、舒服;有一點叫人麻醉(麻醉也是快樂)、叫人溫暖。我的意思就是說,誰會喜歡錯誤、褻慢、喧嚷?誰會喜歡最後背是被鞭打的?我們不喜歡。但不喜歡,為什麼我們又走這條路?因為我們雖不喜歡那些罪惡的刑罰,但初嚐那些罪惡是有快感的;喝酒、賭博、吸毒、作弊、說話傷人帶來一些快樂;罪惡討厭的地方就是總是剛開始有一些快樂,後來就很麻煩。
誰不知道?但我們這取死的身體就是因為有那短暫的快樂,所以我們就不斷的在懊惱當中。酒,還有其他一切叫我們犯罪的東西:不該看的電視、不該說的話,不管外來的、從裡面出去的。記得,我們都討厭那些最後的結果,但為什麼我們還是要?就是有一些暫時的快樂。
廿2 王的威嚇如同獅子吼叫;惹動他怒的,是自害己命。
這同樣可以只是一個描述:我們要明哲保身、小心一點。如果這個「王」我們把祂講成耶和華,那當然也很好講,就是不要惹神的怒氣。保羅說:我們比上帝還大嗎?我們可以惹祂的怒氣嗎?這是在講那祭偶像的物的時候,林前10:22:「我們可惹主的憤恨嗎?我們比他還有能力嗎?你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主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不過我又說,誰敢、誰會去惹上帝的怒氣?就是我們!你看到硫磺火湖還敢惹嗎?看到硫磺火湖當然不敢惹,但當你看到罪惡的快樂時就敢惹、就忘記硫磺火湖了。這種錯誤真的我們每天都在犯,求主憐憫。但如果這個「王」不是指耶和華,也不是指一般的要明哲保身,就是指王的威嚇的話,除了我們一般要明哲保身不要惹長上的怒氣以外,是不是跟上面的酒也有一點類似?為什麼我們會以身試法?如果這個「王」他是一個壞王,我們要去親近他(如果是但以理,那沒辦法,他被帶到那裡,那就像我們基督徒有的時候要跟一些壞王在一起,那沒辦法避免),有的時候是不是跟酒一樣?我們跟這些惡人、惡王、惡勢力接近,最後深受其害。但為什麼還要接近?因為一開始有一些好處。我現在想到一個例子就是高利貸,剛開始可以解燃眉之急,等到黑道開始索要的時候,就真的慘了。你明知他是壞的,為了種種的原因要拍這個王的馬屁,到最後就自害己命。這句經文可以有很多的解釋,我是這樣來瞭解。
廿3 遠離紛爭是人的尊榮;愚妄人都愛爭鬧。
當然我們也可以非常簡單的講這節經文就是明哲保身、事不關己不要介入、避免爭鬧,這我們今天基督徒都需要。不過從整個聖經來講,萬一有一些爭執是我們應該去處理的,那我們也應該要背這個十字架,包括: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就是說,這些經文若從整個聖經來看,可能有不同的瞭解、應用角度。我們當然要遠離紛爭、不要去製造這些糾紛、更是不要介入那些好像盤絲洞一樣,剪不斷、裡還亂的。但我們的工作有時非去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求神讓我們是做一個能夠把紛爭消除的人。
廿4 懶惰人因冬寒不肯耕種,到收割的時候,他必討飯而無所得。
這也可以很簡單的說,就是要勤快一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但問題是(跟前面連在一起),為什麼後來要討飯、要鞭打、要受這麼多羞辱?因為你一開始體貼肉體、喜歡喝一點酒、喜歡讓嘴巴快樂一點說些不該說的、還有這裡的你想要懶一懶,後來就收很多很惡的結果。
廿5 人心懷藏謀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人才能汲引出來。
這些話我們還是要用比較屬靈的觀點來瞭解。「人心懷藏謀略」是好事或壞事不一定:城府很深未必是件好事;水清見底、沒有什麼遮攔,也不一定是壞事。我想這不一定是好事,可以是好事情,我們不是很膚淺的人;但也可以是壞事情,深藏不露中有什麼詭詐。這一句話沒有說是好是壞,但我們在生活裡面真的是赤露敞開,對人、對神都是很坦蕩。
這句話可以跟下一句話對比,就是說實在我們基督徒應該是很簡單,任何人都應該很容易瞭解我們。我們不玩詭詐、不藏謀略,我們說的跟心裡想的一樣。可是世界上的人不會認識我們,因為世界上的人不認識上帝的愛,所以當我們去愛人的時候,世人只會用世人的觀點在想這人一定有什麼詭詐。就像宣教士到任何一個非基督教國家一樣,你辦孤兒院,一定是要挖孩子的心來做藥、你照顧這些一定是有所圖謀。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人不知道那種單純的愛,我們本來也不知道,如果不是神這樣愛我們,我們也不能這樣愛人。我是覺得越是屬靈的基督徒,應該越容易被人家瞭解,也越難被人瞭解。越容易被人家瞭解就是我們真是越誠實、很透明;越難被人瞭解,不是我們的誠實,反倒因為別人的不誠實,他看不透我們會有這樣的坦蕩。當然我們也不是說甚麼話都講、把心裡的話都講出來,事實上很多話是不能講的,比方當一個人很醜、很笨的時候,我們不能就說你很醜、很笨。我們並不是甚麼話都講,但當我們講出來時,希望是非常誠實、坦蕩的;我們也不是不去思想、不去計畫,同樣我們也不是甚麼話都講;不造就人、不能幫助人、人不能承受的,我們也不是都講。但我們講出來,言、行、心裡,盼望都是一致的。至於世人他們懷什麼詭詐,我們不去管他了。
「明哲人才能汲引出來」我想到的是:屬靈的人能夠看透萬事(林前2)、清心的人有福了,他們必得見神。以前神學院
你看很多被詐騙集團騙的,常常比較多不是好色就是貪財;當不好色、不貪財的時候,是不是比較不容易上當?不僅屬靈的人能夠看透萬事,沒有人能夠看透他,而且我想屬靈的人不詐騙人,恐怕也不太容易被人詐騙。當然我想有的時候因為太單純了還是有可能,不過我覺得我們有主的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是有可能的。我們也希望說我們看透萬事也不一定是我們IQ很高,就是因為我們單純,信靠上帝有從神而來的智慧;我們不詭詐(求主幫助真是不詭詐)但對人的詭詐能夠知道、也能夠看透。不僅看到人家的錯誤(我想不管下棋、打橋牌或所有的謀略,),也很希望能敬畏上帝,看到人心深處(在聖經裡很多這樣的人,像但以理、約瑟)。這需要單純、有聖靈充滿、有上帝的話。
因為神的話是一刺兩刃的劍,心思、骨髓、骨節都分開;心思意念都能敞開。神能夠看透萬事、神最聰明,那屬神的人也有這樣的智慧。不過我們從來不用這個來自私自利,一旦自私自利,也真是就很蒙蔽了。我也再一次希望很誠實的說,恐怕有時真的是當局者迷,我喜歡講約瑟的三組夢為例:他自己作的那一組、酒政膳長作的那一組、還有法老作的那一組。他解酒政膳長和法老的夢真是毫釐不差,但他自己的夢什麼時候實現,他完全不知道。我想這也是主給我們的恩典,如果真是因為很單純、敬畏上帝有智慧,而我們自己常常看不清楚自己,我想這真是叫我們謙卑,這很好。我們看到別人,不一定說他犯的錯誤我們看得到,我們自己犯的錯誤看不到;不一定是只看到別人眼中的刺,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樑木,不過有時候就是我們是智慧人在教導別人的時候,我們很謙卑的發現我們對自己很多事真是不瞭解,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如果有的時候只是看別人的事看不清楚,也許還不容易那麼謙卑;自己的事情常常覺得怎麼會這樣?不懂,那我想很好。因為我們天天跟自己相處,看到自己不過是人,是很好的事情。
廿6 人多述說自己的仁慈,但忠信人誰能遇著呢?
第5節如果講到的是IQ的事,第6節應該就是講到愛心的事;第5節如果講到的是:敬畏上帝的人能夠把人深藏的這些聰明智慧看出來,第6節就是:我們是不是真的能活出那忠信和仁慈。當然人常常喜歡講這些,可是人間忠信的人是滅絕了、是沒有了,詩篇裡常講這樣的話。雖然人墮落,不可能有忠信的,都是口頭上講講,但我們重生得救、蒙神恩典的人,第7節,我們就可以行為純正。不僅是因信稱義,我們也有個聖潔的生活。這都求主幫助我們靠著主。
廿7 行為純正的義人,他的子孫是有福的!
「子孫有福」聖經裡給我們好幾個線索:一個線索就是行為純正的義人,神的賜福到千代;就好像自動因為父母親很好,神就施恩憐憫。我們相信是有這樣的情形,不過我寧願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瞭解,就是聖經上講到「行為純正的義人,他的子孫是有福的」倒不是因為爸爸積了很多功德,然後就自動到兒女身上;「子孫有福」我想是他們的子孫真的比較多看得到一個良善的人的生命,我覺得那很有福氣。如果我們生活中(包括在現在社會裡)能多看到善良的人,我自己真是覺得好羨慕。現在也不知道是怎麼樣,出去外面一點都不想看風景,就是一方面想服事人,一方面想聽到、看到別人的見證,就覺得好感動;看到神在他們身上如何帶領他們信主、事奉,我覺得每一個都很寶貴,看到就覺得好高興。有時看到同工們美麗的見證,也是覺得很感動。我覺得那是福氣。
在信友堂的福氣,希望不是說我們有很好的電腦、設備很好,而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跟主很親;也因為跟主很親,我們常常接觸到這些行為純正的義人,彼此能夠勉勵、看到人生的盼望、看到人以誠相待,行在公義裡,是多麼的美好。我覺得這真是這個烏煙瘴氣的世界(甚至很多烏煙瘴氣的教會)裡沒有的。他的子孫就在他家裡常常看到,耳濡目染,這是有福的。也記得以西結書十八章那裡講到子孫如果不會學習父母而去行惡,那有禍了。聖經裡也看到這樣悲慘的情形,當一個國家、或民族、或個人、或教會離棄了他們祖先這美好的傳統時,就真的很可悲。
廿8 王坐在審判的位上,以眼目驅散諸惡。
我第一次看這話,就覺得意思是說王的眼睛很兇、會發脾氣、讓惡人害怕。不過再想想看,「以眼目驅散諸惡」就是他能夠明察秋毫,能看出來潛在的、虛假的、掩蓋的那些惡。我們希望自己是良善的,當我們良善的時候不是只是馴良像鴿子、靈巧像蛇;我們不只是靈巧像蛇,甚至我們可以像牧羊犬一樣把狼群找出來、趕走、驅散諸惡。這我想在教會裡也是需要的,教會裡我們通常的印象就是接納、愛人,這是不錯,但同時我們也希望把那詭詐的、欺騙的、不誠實的、暴力的,能夠驅逐,我們的眼睛要能夠看。這一點要跟第5節連在一起,你眼目要能驅散諸惡、要能明察秋毫,你必須是一個明哲的人:敬畏上帝而有智慧、清心而能見神、有神的話、有聖靈能夠參透萬事。
廿9 誰能說,我潔淨了我的心,我脫淨了我的罪?
這又是好寶貴的話。我們都希望是聖潔、善良、明哲人、忠信人、行為純正的人,但我們不是,我們很邪惡。怎麼辦?我們怎麼潔淨我們的心、脫離我們的罪?當然我們想到整個聖經給我們的信息並不是叫我們做好人、做一大堆道德規矩;聖經給我們的信息是上帝憐憫罪人,然後也更新我們。詩篇五十一篇這是大衛犯罪以後的詩:「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為我造清潔的心…塗抹我一切的罪孽」,誰能潔淨?誰都潔淨不了自己,只有上帝潔淨人、只有十字架的愛潔淨人。我不知道在這些編排的次序裡面有什麼特別的意思沒有,但我想放這句話這裡,對我們是很好的提醒和勉勵。我再次說,我們希望我們是明哲人、忠信人、行為純正的;我們希望我們眼目能夠驅逐諸惡、我們自己不是諸惡的一部份,但我們的確是。那怎麼辦?就很悲哀。我們只看到律法和要求,就真的很悲哀;但當我們看到上帝給的恩典,我們就很喜悅;而且當我們潔淨的時候,還能夠很謙卑。
廿10 兩樣的法碼,兩樣的升斗,都為耶和華所憎惡。
這裡的意思當然就是要誠實、不要一口兩舌。不過說是這樣說,恐怕我們也很難辦得到,我們對人還是常常有兩樣的法碼。這裡我要說一句話,是現在在大學(甚至神學院)裡很多人很反對,但我很贊成的,就是在這幾十年神學、人文科學界很流行的說法:「中立、客觀是神話;是不可能、不需要、也不應該。」我覺得這是因為人離棄上帝,找不到一個客觀標準的時候,他們絕望的呼喊;然後就給自己的放肆、隨便找藉口:「我就是偏袒這邊、那邊」。甚至很多神學家都這樣講,我覺得完全錯誤。不過他們講這話是說:「我們必須絕對的只站在神這邊」那是對的,我們沒有說中立一下、魔鬼和神之間我們站在中間立場;我們沒有,我們完全站在神這邊,這是對的。
還有他們說的:「如果我們要客觀需要完全接受聖經上的話」,這也是對的;但如果說是:「我們在這世界上不應該保持一個客觀的態度,要公平」,我覺得那就是完全錯誤。難道今天台灣跟韓國籃球賽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偏台灣?難道我們的風度不能中立?我覺得這很荒唐的事。這個公平當然也很難做,但我們怎麼樣公平?這很大的學問,包括聖經裡面申命記裡有講到說:不可以偏袒窮人。就是真的是要公平。我想非常非常難辦到,求神幫助我們怎麼樣公平又有慈愛、智慧、憐憫。什麼叫做公平?在主日學裡、學校裡,那最笨最差的學生,我們要不要給他一點獎勵、鼓勵、分數打寬一點?這都不那麼容易回答。這我們都求神給我們智慧,很謙卑的願意學習;當然我們知道應該往這個方向走是對的。
廿11 孩童的動作是清潔,是正直,都顯明他的本性。
這我主日講道有講過,並不是說小孩子就不犯罪;小孩子很多罪惡的。所以清潔、正直,我覺得是相對的,他們比較不會掩飾而已,絕對不會說小孩子都是善良的。
廿12 能聽的耳,能看的眼,都是耶和華所造的。
這裡的意思也是很豐富,講最簡單的就是:上帝創造奇妙,(眼睛、耳朵構造多奇妙,這可以請專家來講幾個鐘頭)。但從聖經裡講還可以想到很多,包括出埃及記四章11節,摩西不想做這工作時,耶和華對摩西講:「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對應的舌頭、聽話的耳朵是誰給的?也就是說當神給我們這些美好東西的時候,神是讓我們來事奉祂。不要謙卑到說神你沒有給我這個、那個;我這不能、那不能。當神給我們責任的時候,神也給我們那個能力去做。當然這也叫我們在能夠聽、能夠看、相當被稱讚的時候;我們成為名眼、名嘴、名耳的時候,能知道這是從神而來的。
我們更是想到:有的時候神讓人的眼目蒙蔽、讓法老的耳朵發沈、讓以色列人心蒙脂油、讓有些人看不到的時候,那真是禍患(當然也是他們咎由自取);但有的時候(也跟前面講的一樣)是人越來越心硬,以致於走上越來越心硬的道路,就看不到了;在舊約時候的法老,新約時候的文士、法利賽人常常都是這樣。不過我們也要想到:有的時候就是神不指示這個,像那個書念婦人兒子死了,以利沙就說:神沒有指示我。我們很感謝主,作先知的、作神出口的、作眼睛、作耳朵的,如果神有的時候不讓你看到,讓我們非常感恩的說:感謝主,因為那提醒了我們:不要以為能看、能聽、能說,是我們本身俱來的,那不過是神的恩典。祂可以給,祂也可收回,祂也可以給更多的;在前的可以在後,在後的可以在前。能夠聽、能夠看的,可以因為驕傲,而慢慢看不到也聽不到;不能聽、不能看、耳聾舌結的人可以因著神的恩典,重新再能看得到。
廿13 不要貪睡,免致貧窮;眼要睜開,你就吃飽。
箴言講「勤快」的部分,我們是常常看到。在聖經裡,基督徒總是要非常的勤勞;越是有信心、越是憑著恩典,我們越勤快。跟上面連在一起:聽的耳、看的眼,這裡特別又講到「眼要睜開」我想真是心靈的儆醒。事實上這原則在世俗上都有,一個成功的政治家或企業家就是眼睛睜得很亮,別人看不到的,他能看得到;別人抓不住的,他能抓得住;別人沒有聽出來的,他能聽出來,基本上就是他能看得到。求主讓我們真是倚靠祂而使我們的功能、各方面都能做得最好;而且我們也不是為了求身體吃餅得飽,我們求主讓我們看到主的恩典很豐富在我們裡面。主的恩典豐富,聖經裡從來沒有講我們只是在領受當中豐富,在領受和跟人分享當中才是豐富的。
廿14 買物的說:不好,不好;及至買去,他便自誇。
這當然也是個現象,好像在以前中華商場殺價一樣,殺了一大堆回去很得意。不過我們再更進一步講,在現實社會裡,這可能就是描述一個口是心非的情形:他其實很喜歡,但口裡要貶一下;然後得到了,又要得意一下。好比當一個人看到了一個奇貨可居,但還一直要貶,後來得到了以後又很誇口,是不是之後又會很灰心?就是真的這個世界上除非你真的得到了主,你佔了再多便宜、廉價買了再多寶貴的東西,一時覺得好,到最後可能又會很難過。恐怕最多的情形就是婚姻了,常常很得意,後來又很灰心。求主幫助我們抓住主,那才是至寶;我們才真的可以誇口、指著主誇口。
廿15 有金子和許多珍珠(或譯:紅寶石),惟有知識的嘴乃為貴重的 珍寶。
這是箴言一貫講的;雅各書也是這樣講:說造就人的好話,比金、銀都更好。當然能說造就人的好話是因為我們心裡,心裡想的口裡發出來;心裡充滿的,口裡說出來;心裡有主的話、主的恩典,我們便能夠作一個造就人的人。
廿16 誰為生人作保,就拿誰的衣服;誰為外人作保,誰就要承當。
這在前面已經看過很多次,簡單講就是:不是說不要作保、不要幫助人,而是你要知道你根本沒有資格保。你能保障什麼?你能保障這個人會還錢、誠實?就是我們根本沒有資格來擔保什麼。你要擔保,結果失算的時候,我們又承擔不了、賠不起。事實上我們在作擔保時,那用心就是:我不必保、他不會失敗的;我保這個人,他不會有品格上、金錢上的瑕疵。作保的意思就是他有瑕疵的時候你要負責,而我們保的時候就是我不必擔心,因為我知道他很好。這是一種矛盾,我們人生就真的是很矛盾。重點恐怕就是聖經要我們承認:我們根本不能作什麼保,我們自己都保證不了自己。
廿17 以虛謊而得的食物,人覺甘甜;但後來,他的口必充滿塵沙。
這也可以跟上面連在一起去想,就是到底這個東西好不好?口裡說的、心裡想的、買前買後的態度都不一樣,我們非常知道這有暫時罪中之樂,而至終是長期的痛苦;而背十字架、捨己是暫時的痛苦,但有長期的喜樂。讓我們不要用虛謊得食物、不要再貪圖一時的罪中之樂。我們口裡不會充滿塵沙,因為我們一直在走主的道路。
廿18 計謀都憑籌算立定;打仗要憑智謀。
我想這裡講的也都是說:要花代價、要去思想,一切的恩典要使我們更專心、努力的去倚靠上帝來事奉才行。
廿19 往來傳舌的,洩漏密事;大張嘴的,不可與他結交。
這也多次講過,重點不只是要謹守我們的口,重點還是我們的心。這「傳舌、張嘴」或是「張耳」喜歡聽那些閒言閒語,我想都是一種體貼肉體、也有一種幸災樂禍。因為我們聽到的常常都是某個名人出了一些糗事,而我們看了就很高興。這實在是一種幸災樂禍、是嫉妒、是神不喜悅的。看到人家受到一些災害,我想八卦新聞很少講到誰努力用功讀書、考上了學校等等這些事,我們也不想看這些;每次褒揚好人好事我們就打呵欠,但八卦新聞人家做錯或糗了,我們就很高興。我想這心態真的要求主赦免。我們不要傳舌洩密,好像我們知道很多東西一樣;我們也不要聽這些密事。若真要說洩密,我們需要的是傳福音,我們洩的是天機,把上帝那密不可測、救人的旨意,能夠說得清清楚楚。那是這個世代需要聽到的,也希望我們能夠聽。也希望「大張嘴的,不可與他結交」,喜歡傳這些事情的人我們不結交;但我們非常喜歡跟人說,「我往錫安、耶路撒冷去;我們去傳揚福音」的結交,願我們也是這樣的人。
廿20 咒罵父母的,他的燈必滅,變為漆黑的黑暗。
這是說不知道感恩。對父母不知感恩的人,心就越來越黑,就是什麼都看不清楚。我想不只是咒罵父母而已,對人、特別是對上帝不知感恩的,生命裡一定有很多黑暗;像約翰壹書講的,就是住在黑暗裡、住在死裡面。希望我們不是咒罵人的,而是感恩的。人間實在有很多錯誤的地方,我們也責備,但對神我們總是感謝的。而對神感謝,我們對人的態度也會是正面的。
廿21 起初速得的產業,終久卻不為福。
這跟前面17節「虛謊而得的食物」是一樣的,凡是不勞而獲、不憑正途而得到的東西,都不是福。也是奇怪,不憑正途得到的東西,我們剛開始都很快樂:中了樂透高興死了;甚至不要說樂透,中了統一發票都很高興。想想我們每個月薪水入帳,那是辛苦賺來的,卻好像沒有什麼高興。人好像對不勞而獲的事情、對別人受到一些傷害,都好像比較高興。我想這都是我們的罪性。這種幸災樂禍也好、白白得到什麼好東西也好,因為來處不好,我們用的心也不對,最後就真是不得福;喜歡一個飛來豔福,其實是個豔禍。求主幫助我們。
廿22 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要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
如果我們剛講的不勞而獲的東西或突然來的一個什麼好處,不要以為它有什麼好,別人受害我們也不要幸災樂禍,那當我們真的受害的時候,這裡說:不要以惡報惡。這我們要很小心,不要把它瞭解成好像我們什麼事都不做一樣。有的時候我們看聖經的教訓甚至包括耶穌說的有人打你左臉,連右臉也給他打,好像就是我們要有一種非常消極的態度。我想,這樣瞭解都不對,我們絕對不是對邪惡消極。路德說特別對鄰舍遇到傷害的時候,我們要很積極,對自己就不必了。但他也是說自己也是鄰舍,當我們成為上帝的工人的時候,我們為這上帝的工人能夠好好服事,也要制止罪惡。
我想這解釋是很對的,我們絕對是要對付罪惡的。但當聖經說:等候耶和華,或人家打左臉,右臉也給人打,那意思第一個我們還是謙卑,我們沒有那能力看得清楚到底人家該受多少的責備、我們該有多少被稱讚或申冤的地方,我們實在看不清楚。所以不作保等等,原則都是這樣;甚至每一件事情,真是能夠判斷最正確的是上帝。所以不要以惡報惡,我想那意思還不是不要殺、不要打、不要什麼,因為聖經上也有很多消滅迦南人、消滅惡人的情形。最基本的先要知道只有上帝才是一個最基本、完全的仲裁者,我們不太能判斷得很準確。我們不僅是會對我們討厭的人希望他多受一點惡報,我們也會對自己的缺點沒看到,我們也會對喜歡的人可能有一些過份的稱讚。
所以「要等候耶和華」,我說絕對不是束手不做事情(那就是懶人),而是我們非常謙卑、誠實的意識到:是在神的手裡;一定要把這一切都交在主的手裡面。申命記卅二章35節「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因他們遭災的日子近了;那要臨在他們身上的必速速來到。」這段經文我們曾經談過,其實從上下文來看,他們失腳的時候也出自耶和華;他們被罰的時候也出自耶和華。可是當他們受到敵人攻擊,固然出自耶和華,當敵人是出自惡意的時候,他們的冤枉,神也會申冤。把這兩個放在一起看,就真的是只有神在掌權,我們人真的非常渺小。因此神在使用我們要作醫治、安慰、申冤、或探究這事真相究竟如何的時候,求主幫助我們很謙卑,要等候耶和華;求主給我們智慧、聰明、力量。
我們天天都需要做這些事,求主讓我們不僅不動血氣、情緒的做這事,也很謙卑的處理任何一個糾紛、冤枉、判斷。詩篇九十四篇第1節:「耶和華啊,你是伸冤的神;伸冤的神啊,求你發出光來!」下面有好多:這些壞人殺死孤兒寡婦、寄居的,然後他們說耶和華不會看到。但耶和華會看到。把九十四篇跟這裡、還有新約的:「申冤在我,我必報應」對比,我們絕不是說消極不動、什麼事都不動,也不按鈴、也不打電話給警察,不是!而是我們在人間一切的計畫、想法、糾正的錯誤,我們要說第一個如果神不公義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根本在這世界上就完蛋了;第二個,如果不是神在那裡發出光來的話,我們就看不到任何的盼望。當然我們也很誠實的說,像九十四篇第3節:「耶和華啊,惡人誇勝要到幾時呢?要到幾時呢?」,你為什麼不快一點?我們常常覺得神申冤要快一點,這我也講過,最起碼神是給惡人悔改的機會,神的忍耐是很叫人吃驚、很偉大的;而且在這個時候訓練義人的忍耐和在艱難中倚靠主,這些也都是智慧。
在哥林多前書第三章20節也引了詩篇九十四篇11節「耶和華知道人的意念是虛妄的」。我們去猜、去想、或有人去傷害別人、或我們想要拿起手來申冤,如果不倚靠上帝,都會是虛妄的。然後後面都有講:耶和華不會丟棄、耶和華會審判、耶和華會幫助,但是我們仰望神就等候。不要很字面的說我們不在做事,等候是心裡倚靠上帝的那種態度。所以「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不是說我們呆板的不在做事,而是說我們真的一切完全仰望神來做事。
廿23 兩樣的法碼為耶和華所憎惡;詭詐的天平也為不善。
這些事情我們也都講過了,就是不要不誠實。當然在感情上很多時候很難平衡,但我們求主讓我們誠實,不要因為個人的私慾而有所偏好、偏惡。
廿24 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
我們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這裡不僅講到說一切在神的預定當中,也講到說我們看不清楚神怎麼定。我們喜歡奔跑、踢跳。保羅也是,在大發熱心的時候(他不是私慾)後來耶穌說你踢刺是難的。其實就算大發熱心,不認識主,也還是像一匹難馴的野馬,很痛苦。就求主幫助我們在越來越多經驗神的手裡的時候,越來越謙卑;我們知道神帶我們到哪裡去,也願意順服。但我們看不清楚的時候(我想我們真的都看不清楚、目光如豆),我們只知道一個最終的目標,一定是最好;我們也知道在路上神會帶領我們、帶領得很好。但第一個,我們對自己一點都沒有把握,我們會不會順服不知道,我們只知道主是信實的;第二個,我們也真的不知道,包括我們自己在選擇的時候對不對,我們也不一定知道。我們相信神帶領得很好,但是經驗到的婚姻、家庭、身體出了很多問題的時候,我們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約瑟不也是不明白他為什麼會被賣?雅各不也是不明白為什麼會有大饑荒?在神的手裡,這些都有最好的結局,但我們自己不知道。再次說:求主幫助我們。
廿25 人冒失說,這是聖物,許願之後才查問,就是自陷網羅。
這是整個箴言常常講到的,表面上說就是我們要謹慎我們的言語。但這樣說太淺了,所謂謹慎言語,不僅像前面說的不要作保、保別人,這裡「許願」可以說是保自己:我保證我會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因此我們就看到:我們不僅不能保證別人,我們自己想做什麼都不一定做得到;一定做不到,尤其是良善的事情,或就是良善的事情。只要是出於主,真的只有主能做。立志行善,那由得我們,但行出來由不得我們,除非我們真的是像腓立比書說的:我們立志行事,都是主在我們裡面的工作;主在我們裡面的工作,那祂就能成全。這裡有看起來矛盾的一個現象:我們對自己是毫無把握,但我們對主是有完全的把握。那麼主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是怎麼樣?我真的不知道怎麼用語言來形容,就是我們更加強調主在我們身上的旨意一定會成全,但我們又知道我們自己。千千萬萬的例子:彼得、摩西、大衛,這些最偉大的屬靈人,他們也是一樣,不管得過多少次的獎賞、主的帶領,下一秒鐘還是可能犯極大的錯誤。
這裡講「聖物、許願」,很像是士師記十一章耶弗他那種情形,就是冒失的許願。我們今天新約不許願了,因為許願好像是用自己多做一點什麼事來換取上帝很大的祝福。其實神沒有難成的事,我們用信心和奉獻來代替許願;就是任何事我們希望神做,我們都是憑著信心;任何事我們要給上帝,都不是因為要求神為我們做什麼事,而是已經領受了神的恩典,我們願意把自己獻上。耶弗他那個許願當然神還是允許,像撒母耳記上第一章11節哈拿也許願(你給我孩子,我會怎麼樣做)。不過我們今天還是盡量靠著主,不是在許願(我要得到一個什麼東西,得到了我會做什麼事)總是憑著信心、有個奉獻的態度。在許願的事上,除了哈拿、耶弗他以外,當然保羅也許過願。
在利未記廿七章10節講到說:如果你許願要把什麼東西給上帝,獻上了以後你就不要換;好的不可以換壞的、壞的也不可以換好的;當然一開始,不潔淨的就不能獻。我想我們生活中不是不可以改變。有人做這個工作,大家也禱告、他也禱告,工作也給他了,結果發現不適合,而調整成另外一個。我想我們不要為這些事有不應當的自責,因為我們人都會看錯。大衛要獻殿,拿單也覺得很好,可是上帝覺得不好;保羅要在亞洲傳福音,大家都覺得很好,可是上帝要他到歐洲去。都感謝主。我們不是不可以改變,更是應該很柔和的被神調整。
利未記那裡講到的是:這許願的物,後來好像又覺得不夠好,或太爛了要換,應該是好心。我還是說我們可換、可以改,但利未記和這裡所講的,我還是願意用信心來瞭解。就是當我們獻上一個東西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換更好的?也許我們用信心來瞭解就是說:這的確是我比較無知的時候獻上的,但主可以有祂美好的使用、或從其中給我們功課學。我說了可以換,但在利未記裡講不要換的原因,我想就是說(我是覺得是一個很正面的信息):你不要後悔;你覺得錯,神還是有祂美好的意思。原來不好的你要換,神說不必換了,不是說神就讓他一直爛下去,而是我覺得神還是可以很悅納(只要是建立在神的信實上,你看看怎麼調整)。當然不要用壞的換好的,那更是清楚;不要因為要獻給上帝就拿一個爛的,然後很後悔當年為什麼要這樣。這我們是知道的,不要用壞的來換好的;捨不得把最好的給主,這個是不要。
至於為什麼不用好的換壞的,我剛講了,我們還是要有信心神會帶領。我說這話都不是說我們不要更動任何的事,我們總對神的帶領要有信心。不過單單就這一節經文來看的話,是不是最少有一個意思就是:我們做事還是要謹慎、多考慮了再做。不過若回到我剛講的,我們又能謹慎到什麼地步?最謹慎還是會犯錯,所以我們還是因信稱義: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好的事,都是因為主做,我們相信祂的帶領。
廿26 智慧的王簸散惡人,用碌碡滾軋他們。
這「簸、碌碡」我都不知道有沒有一個更好的翻譯,或有圖片輔助瞭解。「碌碡」是打糧的器具,我們今天就算翻譯得再正確,沒有看過也不知道。「簸」今天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樣用簸箕來簸,就是說這智慧的王非常仔細的在把那些邪惡的東西去掉。看到這些經文時我常會補充一下,就是我們要用整個聖經來瞭解,不要只用一句話,即便我們現在正在看這句話。這裡講得很簡單,就是如果你是一個智慧的王、智慧的領導者,你一定要很仔細的,真的不要讓你身邊、國中有小人。不要讓你身邊有小人,這最重要,因為國中、全國都會有下流的罪人,但如果王身邊喜歡一些佞臣那就糟糕了;你自己身邊不要有,不要光去掉別的東西。你總是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那就是智慧的王。這個跟上面的其實有一點對比,就是你先好好的想清楚然後再做,因為那影響很大;但真的做了,我們還是到利未記廿七章那裡:交在主手裡。
另外一個相反的我覺得我們也需要考慮,就是耶穌說讓麥子和稗子一起長的這事:就是一個是要很仔細,一個都不漏的把那些壞的挑出去燒掉;一個又是讓他們一起長。這些經文我們放在一起想的時候,有的時候是困惑,但我覺得可以更謙卑。就是一方面我們除惡務盡,另外一方面我們又要知道:「你知不知道什麼是惡?你會不會看錯了?」你一定會看錯的,所以神還禁止你做這事。回到最後還是神的恩典、神的權柄,世界在神的權柄手下,我們才能放心。神的恩典有赦罪,我們才能夠在自責和別人的錯誤當中重新有盼望。
廿27 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
「人的靈」,哥林多前書二章11節說除了人的靈,沒有人知道人的事情。現在也有人說是不是靈、魂、體這些,我想我實在也不懂。這裡既然說「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就可以跟耶穌、保羅的話連在一起,就是我們如果體貼肉體就會死;體貼聖靈(原文也沒有「聖」字就是「靈」)就是生命平安。順著靈來做事,也就是說在我們生命裡面,實在有神的話、神的心意、神的聖靈在我們裡面,我們要讓這些來常常光照我們自己,不要讓自己肉體的私慾來主導我們的生命,要讓從神來的主導我們的肉體。現在人都是肉體主導一切(包括理性),肉體希望做什麼事,理性就配合著做。其實理性作一個選擇,肉體來配合比較對,但理性也當在神的權柄、神的靈之下。我還是講:清心的人有福了、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渴慕聖靈充滿的人有福了、不是追求肉慾滿足而是追求神的人有福了,讓神的話、神的靈常常光照我們,使我們不至於在灰心、失望、狂喜、樂昏了頭的時候走錯路。
廿28 王因仁慈和誠實得以保全他的國位,也因仁慈立穩。
我想連不信主的人都會討論這話;孔子、孟子裡都有講到這話。「足食足兵,民無信不立」,到底一個國家最需要什麼?最重要的是信用;足食足兵不如有信用。當然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相信這個,大家都覺得足兵最重要,所以國防經費都最高、武器要最大。第二個足食,外匯、經濟、存款要最多。至於說道德、信用、仁慈,這個世界不會考慮這些的。也許也對,世界不能能考慮這些,但我們在主裡面,信友堂的堅固不是我們有很多儲備基金,甚至不是有很多其他所謂的人財、兵力;當然這都是倚靠主的恩典,但我也希望王、牧者、我們這些同工,能夠不僅是保住信友堂(當然不是說保住,教會都在主的手裡;我們從來沒有要保住,而是要討主的喜悅),也能誠實、仁慈、有主的愛。這個誠實我想真的是很真實的把所有的真理活出來,而這又是我們比較不看重的。一般人看重的還是武器、經濟雄厚的力量;人數多、奉獻多。我們求神讓我們心裡有主的慈愛、憐憫。
廿29 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
這以前也講過,並不是說你白髮、年紀大就自動是尊榮;你的強壯也不是你的榮耀(強壯用來打架當然不是榮耀)。「強壯和白髮」都是在講神所造的,在我們每個階段都可以顯出神的榮耀。少年人哪(約翰壹書講的),怎麼樣怎麼樣;老年人哪,怎麼樣怎麼樣。老年人一定要顯出他的強壯和肌肉那不是很好笑?但老年人在他多年神的恩典(這是少年人沒有的),能夠多述說神的事情,那不是很好?少年人的強壯能夠真的是苦幹實幹的來服事主,那不是很好?我們天然的這些東西,是在信靠主裡面才是好的,要不然強壯是少年人的危險,白髮是老年人的羞愧,老而不死。
廿30 鞭傷除淨人的罪惡;責打能入人的心腹。
當然我們也都知道照字面來講不一定是這樣。很多時候嚴刑峻法、打、罵,叫人可是更反抗、更苦毒。但我也要說最起碼在維持外在的平安時,神給這個世界上執政掌權的、父母,有鞭子,也不是不對。甚至我們重生得救的人,在主裡要求聖潔,我也講過我們不管是用律法、或任何東西,都沒有真實的效果。真的我們要聖潔,是靠著主的恩典、慈愛、十字架,但是我們在十字架裡面,我想,我們有所對付;受苦以後的對付(絕對不是功德、絕對不是苦修),實在也是好。就像希伯來書說的:管教的事很不舒服,但事後會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彼得前書四章1節「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們也當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已經與罪斷絕了。」真的是這樣,真的是只有耶穌為我們受苦我們才能與罪斷絕;真的是耶穌的恩典讓我們與罪斷絕;真的是在這個基礎上的時候,我們在對付罪惡時,真的也要受苦;沒有受苦的對付,不是真的對付。我想不只是罪惡要對付,平常我們要學任何功課,就像做數學、理化功課,那太簡單的題目對你沒有幫助;一個很難的、解答不了、要苦思良久的題目,對你有幫助。用神給的能力渡過那艱難,就深入我們的心、對我們就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