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和愚昧人的生活〔2〕(12:1-15:33)
所羅門在第12 章開始便指出:“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恨惡責備的,卻是畜類。”而在15章結束的時候,又說“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
一個棄絕管教的人,是隨著自己的意思來處事待人,這是很不踏實的,很容易落在罪惡當中。究竟什么是知識呢?知識就是智慧,能夠引導我們走在正確道路上的智慧。
在第12 章的經文,作者再一次把惡人和義人作出比較,12:5-8 更加是義人和惡人的三個對照,包括意念、言語和結果的截然不同。
義人和惡人的第一個對照的“思念”是指我們的心思意念,也是我們行為的出發點。“公平”原文是正直的意思,箴言11:23 說“義人的心願盡得好處”,這是因為義人的心思是正直合宜的。詩篇139:23-24 是值得我們牢牢記住的禱告:“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么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如果你的心裡真的有惡人的意念,盼望你靠主除掉它。
義人和惡人的第二個對照是關于言語方面。語言是反應我們思想的途徑,一句說得合宜的話,能夠給人安慰、叫人回轉,另一方面,一句帶著苦毒的話,卻能陷害人、讓人沉淪。言語的教導從舊約延續到新約,都是一直強調的,雅各書更形容舌頭雖然是身上最小的器官,所講的話語卻能夠燎原,那麼我們有沒有好好地管理自己的言語,使出于口中的只給人生命的泉源,而不是讓人跌倒呢?
義人和惡人的第三個對照是不同的結局(箴12:7)。在上文的10:25 和10:30 已經提過同樣的討論,而在下文的12:8-28,作者也在重覆這個信息。概括來說,惡人雖然有時候亨通,最后卻是歸于無有,所以聖經教導我們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那些行不義的人,他們的根基不穩,只能存留片時。相反,信靠神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搖動,所以要站立在主的根基上,等候得到祂的祝福。
第13 章也有同樣的信息,13:4 說“懶惰人羨慕,卻無所得;殷勤人必得豐裕”。這裡是教導我們不要作懶惰人,只在一旁守株待兔,而要主動地積極向取。如果你對屬靈的事情一直袖口旁觀,只是坐在一旁空想,像一個懶惰人一樣,那麼,你是永遠得不到從神而來的福分的。
有人說,人生最悲痛的,莫過于他的願望消失;__________最焦急的,莫過于願望延遲達成。13:12 就是這個意思:“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所願意的臨到,卻是生命樹”。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當你對某一些事懷著願望的時候,你會朝思暮想著它,渴望趕快實現。如果這個願望遲遲不能實現,當然是失望、灰心。所羅門寫這句箴言的意思是是說,人世間一切的物質追求,永遠不能滿足我們的慾望,結果帶來的是傷痛。惟有神所應許的屬靈盼望,才能帶來喜樂,是存到永遠的福樂。
箴言13 章同樣提到管教的問題,因為只有樂于接受管教的人,才能夠成為義人,體恤神的心意。13:18 對比了“棄管教導”和“領受責備”的不同結果,一個是必致貧窮,另一個是必得尊榮。這裡的意思不用詳細解釋了。到了13:24,所羅門再一次強調管教的重要,說“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這是對父母很大的提醒。父母只若只懂得溺愛子女,不懂得怎樣教導他們,是不智的,經文這裡並不是說不定要拿著雞看撣子來打兒女,而是指要用一切的方法,指引兒女走在光明的道路上,使他們不致跌倒。
在這段比較“智慧人和愚昧人生活”的經文中,14:13 節是很有意思的話,提到:“人在喜笑中,心也憂愁;快樂至極,就生愁苦”。我們知道一切的感情、思想、行為都是由心發出的,縱使你表面上怎樣歡樂,如果你的內心仍然是憂愁的話,你只不過是戴著一個面具而已,心靈往往更加沉重。這些面具令我們看起來一切都很好,但是你敢面對拿下面具后的你嗎?
14:14 又是義人和惡人的結局,究竟“背道”是指什么呢?背道的原因是從心裡開始的,是因為受到世界或者情慾的誘惑,以致于離棄了真道。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懼怕十字架道路的艱難而離開了信仰。背道的人是落在沉淪的結果裡,只有敬畏耶和華的,才能脫離死亡的網羅,這是14:27所強調的。“死亡的網羅”是指罪惡的誘惑,凡是敬畏神的,就會謹慎自己的腳步,遠離惡事,討神的喜悅。
背道主要有兩類人,第一是指已經嘗過主恩、明白真道的人,他們的信仰是不穩定的,有時候離棄信仰跟隨異端,有時候則跟隨主。第二類是指已經加入教會的基督徒,忽然轉去跟隨世界。
所羅門除了講出個人可以怎樣成為一個義人之外,同時強調與人相處之道。14:20-21 講到對待鄰居的態度,這是利未記和申命記一直教導的,就是要愛鄰舍如同自己。我們常說“遠親不及近鄰”,神安排我們有鄰舍、有朋友,是讓我們彼此相愛、互相幫助。
14:29-30,所羅門講到我們的修養,提出“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爛”。喜怒哀樂乃是人的性情,一個性情暴躁,容易發怒的人,一般來說,都是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人,一旦被激動起來,便暴躁如雷,表現出心中的愚昧。嫉妒也是愚昧的,很多人產生嫉妒,是因為喜歡和別人比較,不願意看見別人比自己強,嫉妒的結果產生爭競、毒恨、兇殺,該隱就是因為嫉妒而殺了亞伯。
嫉妒是撒但向人類撒下的最大引誘和毒素,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都是因為嫉妒而發生戰爭仇殺,經文這裡形容嫉妒是骨中的朽爛,從醫學的角度出發,骨頭朽爛是不容易醫治的病,我們從這裡可以知道嫉妒的后果有多麼嚴重了。和嫉妒相反的就是和睦,所羅門在第15章教導人與人之間要如何保持和睦,當別人發怒的時候,我們要用柔和的言語來回答,就可以使怒氣消除,相反,若用暴戾的言語回答,只會觸動別人的怒氣。大衛說:“看哪,弟兄姊妹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怎樣和別人和睦相處,是我們每個基督徒都需要學習的。
第15:16-17 節是很有意思的:“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這兩節經文是所羅門的經驗之談,寫出了不少人的心聲。在歷史上,很多家庭、朋友都因為錢財而反目相待,但是生活中最要緊的事情,是人與人彼此相愛,這樣,雖然天天吃著粗茶淡飯,也是快樂無窮的事情。15:27 說“貪戀財利的,擾害己家”。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因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開了真道,那麼你要用什么態度來處理錢財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