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题之后(1:1>一1),便是对人生问题的连串探求(1:2>一2至2:23>二23)。结果却是一幅失败和绝望的图画(2:23>二23)。然后出现了一个转捩点,在二章24节至三章22节所描述的人生实况并没有任何改变,但作者却将神的美善带进图画里,带来一个较为令人满意(但问题还没有减少)的效果。
一1 标题
‘传道者’的希伯来字是Qohelet,本身是一个希伯来的分词。有关此字词的解释,请参看导论。
一2至二23 悲观主义者的问题:虚空
一2-11 一些基本事实
第2节
第2节‘虚空’这个字的原意,包含了转瞬即逝、变幻无常、充满瑕疵、徒劳无功的意思。
第3节
第3节人找不到真正的进步。‘益处’这个词语,是古代的商业用语。它指到可观的成就,有实质的证据显示做了某些有价值的事情。‘劳碌’可以指到身体上所付出的劳力(参2:4-8>二4-8; 诗127:1>诗一二七1),或是指到精神或情绪上的负担(参2:23>二23; 诗25:18>诗二十五18)。这正是传道者‘在日光之下’所见到的景象。鉴于‘在日光之下’出现的频密程度,以及在五章2节所作的明确划分,这句片语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它在不同的古代文化中均有出现过,是指到‘地’,对比于至高的神所显示自己的‘天’。‘在地下’、‘在天下’和‘在日光之下’都是同义词。有关这方面的探讨,可参看导论。传道者显然将他的目光局限于他目前要探视的世界当中有限的资源。
第4节
第4节一代接一代的人都无法改变人类的基本处境,全世界的人都体现到‘虚空’的问题。罗马书八章20节同样提出了这点,也许正是引用了传道书的典故(保罗所用的希腊字,正与传1:2>一2的希腊文译本相同)。
第5-7节
第5-7节大自然也没有与时并进。它在天上(5节)、地上(6节)和海上(7节)都是匆忙往返不息,但它的勤劳不息却没有为人类的基本处境带来任何改变。
第8节
第8节‘厌烦’含有‘精疲力竭’的意思。它暗示大自然的作息已使它日益耗尽,又或是指到人类被它的不停流转弄得疲惫不堪。
第9-10节
第9-10节我们来到历史面前。事情的发生(已有的事)和人的作为(已行的事),都是不断重复。
第11节
第11节‘记念’在这里可能指到因回忆而引起的行动。我们现在的人生,并非经过我们学习过往的事之后才出现的。人没有从已过的世代学到甚么。
一12-18 智慧的不足
面对着一章2至11节所展示的问题,智慧是否处理人生没有‘益处’(1:2>一2)的答案呢?
第12节
第12节现在所陈说的,正是所罗门的传统智慧。
第13节上‘寻求、查究’
第13节上‘寻求、查究’表示了全面和深入。‘天下’是让我们知道所查究的有限范围。第13下-15节接着便得出了3个结论。1.探求意义,是神命定人要做的事。‘劳苦’带有‘强制性行为’的含义。2.结果却令人失望。‘捕风’表示努力去追求那永远得不到的东西。‘在日光之下’的人类无法解决他们的问题。3.人生中有不能解释的转变和欠缺。‘弯曲的’同时指到人生(参1:3-4>一3-4上)和环境(参1:4>一4下)。七章13节和29节指出了弯曲的由来,这里却没有提及。人生和环境都有‘缺欠’,出现有违常理的情况,或对所发生的事情不明所以,都会使人生显得变幻无常。
第16-18节
在第16-18节出现的‘狂妄和愚昧’,表示传道者在心中保留了不选择智慧,而选择其他的可能性。这成了二章1至11节的预告。他的结论是,尝试去化解人生问题的努力,只会将人所看见的问题放大,却不能带来任何答案。要对答案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就要等待基督的来临。
二1-11 追求享乐的不足
传道者指出智慧的不足后,便又指出它另一个极端的不足。我们看见他的决定(1节上)、他的结论(1下-2节)、过程的详细始末(3-10节)和结论的重申(11节)。
‘嬉笑’(2节)通常是指到虚浮的玩乐,‘喜乐’的一般用法则表示较有心思。一切的喜乐均不能化解传道者的问题。‘愚昧’意味着不理会审判。‘有何功效呢?’这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让我们明白到即使最大的喜乐也不能化解人生的变幻无常。
第3-10节
第3-10节列出了传道者的努力。当中包括各种消遣和娱乐。‘仆婢’、‘牛群羊群’显示了极大的财富。第9节让我们知道他的威望,而且仍保留他的客观性。不论是身外(‘眼所见’,10节),或心内(‘使内心快乐’,10节)之物,都没有保留不去享受。结果只是带来半分成就感(10节下)。
他最终的结论(11节),与他从探求智慧而得的结论并无分别(参2:11>二11,比对1:17-18>一17-18)。重复的词汇(‘虚空’、‘捕风’、‘毫无益处’)显露他内心那份痛苦的失望。
二12-23 众人的命运已定
传道者道出了人生的问题(1:2-11>一2-11),并两个无效的补救方法(1:12-18>一12-18,2:1-11>二1-11)之后,便留下了一个问题:在智慧和追求享乐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一样是较为可取的?从某方面来看,智慧胜于追求享乐。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两者都是一样,都不能处理死亡的问题。
第12节下
第12节下的字面意思是:‘王之后还会出现甚么样的人,做王曾经做过的事?’[详见M.A. Eaton, Ecclesiastes, TOTC, (IVP, 1983)p. 68]。新国际译本的大意相同,意思是:‘将来的王能否在探求人生的事上比我做得更好?’将来的王也要面对相同的问题,传道者可以提供甚么意见呢?王最需要的是智慧(参 王上3:5-28>王上三5-28; 箴8:14-16>箴八14-16)。‘愚昧人’因信口胡言和蓄意犯罪而恶名昭着;对他来说,行恶就是一件乐事(参 箴9:13-18>箴九13-18)。
第13-14节
第13-14节上为刚才的问题提出了答案。智慧是难能可贵的。‘光明’是用来比喻明了、知识、生活的技能。第14下-16节则换了另一个角度。经文提到的那‘一件事’就是死亡,无论是智慧人抑或愚昧人都同样要面对(14节下)。这个无可避免的命运,将智慧人和愚昧人放在同一个等次。两者皆无法击败这位‘最后的敌人’(15节)。第16节的意思跟一章16节一样,不过,前者的焦点是放在个人身上。人的记忆力过于短暂,一切的努力都显得没有永久的价值(参9:15>九15)。
第17-23节
在第17-23节,传道者思想‘在日光之下’的人生。死亡使智慧停顿,结果使人生变得好像了无意义。第17节‘我所以……’是一个合理的译法,但这句片语亦可以表示‘临到我’,有时是用以表达令人困扰的事情(参 赛1:14>赛一14)。第18节恨恶生命之后,便是恨恶一切‘劳碌’,这个字词有时是指到为争取知识而付上的一切努力(1:13>一13),但这里的重点则较多放在日常的工作上。第19节另一件令人气忿的事,是人可能会破坏上一代劳碌所建立的功绩(继所罗门之后的罗波安,便是一个例子; 王上11:41>王上十一41至 王上12:24>十二24)。第20节到目前为止,传道者的反思只能带领他进入绝望的深渊。它的希伯来文可以翻译为:‘他让他的心陷入绝望’。第21节前人的劳苦,却让另一个人得益,这是不公平的。尽管有智慧(实际的知识)、知识(资讯)和灵巧(从智慧和知识而来的成果),但任何东西都不能回避死亡或确保长久,惟有福音才能给予人答案:‘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 林前15:58>林前十五58)。第22节‘劳碌’(工作、努力)和‘忧虑’(情感和理性上的挣扎)带来甚么呢?答案在第23节。‘忧虑’和‘愁烦’可以指到精神和肉体方面,连在‘夜间’也因这两方面的不安而难以入睡。
二24至三22 取代悲观主义的另一个选择:归向神
在一章2节至二章23节这个部分中,除了一章13节提到神之外,便完全没有牵涉到神。先前所谈论的,都是属于地上的事(1:3>一3、1:13-14>13-14,2:3>二3、2:11>11、2:17-20>17-20、2:22>22),只有轻轻提过人对人生失望的因由是在于神。但如今,神是世界的掌管者、美物的创造者、对不义的审判者。虚无主义和绝望变成了喜乐、美善、神的恩惠、人生的安稳和目标。
二24-26 厚赐百物的神
第24节
第24节上人要享受神美好的供应。‘吃喝’表示了神的心意是要给予各人的供应和满足。第24下-25节我们所享受到的美满人生,都是出于神的手。
第26节
第26节从神而来的三种福气有智慧(生活的技能)、知识(认识事实、明了和经验)和喜乐。‘罪人’的生活不是要讨神喜悦;在七章20节则有不同的用途。对罪人的审判也是出于神的。‘所收聚的、所堆积的’,在希伯来文中并没有指明是财富;传道者所指的是所有东西。但拥有权只落入义人的手中。这点并不容易看见。但我们可以从迦南人的各城落入以色列人手中,看见‘罪人为义人积存资财’( 箴13:22>箴十三22)。至于今生的现况似乎与此相反,基督徒对永恒的看法会使它变得较易理解,但对于传道者来说,则必然要有完全的信心。那些像出埃及记十二章35至36节的事件,可能提升了他的信心。
三1-8 时间是由神掌管
这段经文的目的,是要我们认识神的主权,除了可以使我们恢复信心,更可以提醒我们认真而审慎地面对人生。它之所以能使我们恢复信心,是因为神在掌管;而它要我们认真面对人生,是因为神的掌管始终是人所不能识透的。
第1节
第1节人生是有意义的,因为有神在看管它的变迁(参 诗31:15>诗三十一15:‘我终身的事在你手中’)。‘定时’表示‘时机’或‘时期’;‘万务’可以译为‘目标’,准确地指出人想做的事情。
第2-8节
第2-8节在我们的生命中可以亲身体验到神对时间的掌管。第2节上指出了人生死有时(因此也包括了人生历程中的一切)。接着的三对(2下-3节)则与建立和摧毁的行为有关(当中的动词广泛地用作比喻)。之后是有关情感的部分,包括有隐密的(哭……哭)和外显的(哀恸……跳舞)。‘抛掷’和‘堆聚’石头大概是指到在战争中破坏农田,以及为了耕作而开垦土地(与 王下3:25>王下三25相反;在 赛62:10>赛六十二10,捡去石头是为了迎接拯救者)。第5节下是指到仇敌和朋友、个人和群体。接着第6-7节上是有关支配事物或达致目标的雄心:对所想望的事情努力寻求或放弃渴求,对所拥有的东西继续保守或予以舍弃。第7下-8节是指到说话(静默……言语)和关系,涉及个人的(喜爱……恨恶)和国家的(争战……和好)。
三9-15 喜乐和满足
第9-11节是发人深省的。第9节的问题提醒我们,人人都渴望得到益处,可惜要得到它却并不容易。第10节再次提出神使人渴求人生的意义。第11节让我们再次醒觉到自己所能明白的确实有限。第12-15节则较为肯定,而且用两次‘我知道’来分为两个部分(11-13、14-15节)。
第9节
在第9节,再次提出一章3节提过的问题(只略去了‘在日光之下’这句片语)。
第10节
而且,第10节(重复1:13>一13节下)又再次指出是神使人渴求意义,但现在的观点是有所不同。
第11节
第11节神所分配的时间是‘美好’的,令人愉悦。‘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是指到那远比幻变时序更大更广的空间。(第1节的‘定时’和‘万务’跟此处的‘永生’互相对比)。人类有一个容纳永恒事物的空间,那些事物超越了当下的境况。可是,它不能使人明白神和祂的道路;人仍然无法明白神‘从始至终’的作为。
神所赐的生命是我们享受到的最大特权(12-13节),也是神的计划,由神去维持,(或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也由神去审判。
第12节
第12节传道者提议人去享乐。此节的重点是叫人享受美好、愉快的人生。
第13节
第13节获得生活所需和喜乐,皆是出于神的恩赐。
第14节
第14节在地上找不到安全感,地上的一切全属虚空(1:2>一2、1:4>4)。神的作为证明是永存和有实效的。因此,这使人对神和神的道路产生敬畏的心(参5:7>五7,12:13>十二13)。
第15节
第15节的字词曾经在一章9至11节用过,但如今它却反映出一个乐观的看法。过去的事会重复发生;现在的事也会在将来出现。当中所展示的图画没有任何改变,但不像一章2至11节,我们所拥有的并不使人悲观;神亲自确保世界的进程得以持续。在新国际译本中,第15节下表示神是掌管时代进程的审判者,将来终有一天要叫过去作出交代。另一个翻译是神‘要寻回那些匆忙过去的事’,亦即神看顾这个匆忙地环绕其轨迹转动的世界(参Eaton, Ecclesiates, p. 83)。
三16-22 神的审判
神既是掌管者,那么,三章1至15节便暗示人很自会想到世上不公义的事情。我们在这段中看见一个客观的事实、两个评语和一个结论(16、17、18-21、22节)。
第16节
第16节指出了问题:不公义。
第17节
第17节尝试从将来神必审判的角度来思想不公义。所有人(义人和恶人)都要受审判。这审判是要评核人内心的动机(美国译本的‘动机’包含了思想)和行为。
第18-21节
第18-21节作出第二个观察。重点是要指出神藉着不公义的事,来显明人若没有祂,就不过像兽一样(18节);兽和人在死亡上极为相似(19-20节);只有少数人明白人和兽死后会有何差别(21节)。
第22节
第22节是一个结论:面对生命无常的方法,就是靠着神的美善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