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上一篇   下一篇

1-8

 

要趁著年少时为创造主而活。

 

 

1          「记念」:这词不单指思维方面,更有行动之层面。

            人在未衰老之先要事奉神,否则机会难再。

 

2-6

 

比喻人衰老时的状况。

 

 

2          漫长阴沈的冬天,整日满天风云,比喻晚年凄凉的景况。

 

 

3-5

 

以大户人家人丁的衰弱,比喻年老时身体器官的朽坏。

 

3          「看守房屋的」是手,「有力的」是腿,

 

            「推磨的」是牙齿,「从窗户往外看的」是眼。

 

4          「街门」:是耳或嘴唇。

 

            「雀鸟 ...... 起来」:指老年人难以熟睡,但亦可译作「雀鸟的

            叫声微弱」,与下句意思相同,指听觉或说话能力的衰退。

 

5          「人怕 ...... 惊慌」:直接描写老人害怕高处及怯於出门的情形。

 

            「杏树开花」:大概是指头发变白,但亦可解作对早醒的厌恶。

 

            「成为重担」:或指吃力地移动自己的身体。

 

            「人所愿的」:原文为植物名,这里大概是代表人的食欲或性

            欲。

 

6          作者以荒废的家园比喻生命的完结,一切活动的终止。

            另一解法是以「银链」折断和「金罐」破裂比喻灵魂和身体的

            毁灭。

 

7          重点在於各自归回原出地。

 

8          作者重复本书的开首语(1:2),指出人的生老病死,对於那些

            活过却毫不认识人生之钥的人而言,是最大的虚空。

 

 

12:9-14  结语

 

 

9-10

 

作者在此表明自己是在严谨的态度下教训众人的。

 

 

9          「陈说」:原作「变直」,指细心的整理。

 

10        末句应作「所写的是正直和诚实话」。

 

11        他的话是苦口良乐。

 

            「刺棍」:钉有铁刺用来赶牛的木棍。

 

            「会中之师」:或作「集成之言论」。

 

            「钉子」:是牧羊人为稳固帐幕而用的。

 

            整节意思是:「传道者」的话语一来可挑起人的行动,二来可

            提供稳健的人生观。

            而本书的信息乃出自神(「牧者」,参诗80:1)。

 

12        「还有 ...... 受劝戒」:或作「你当提防在这些以外再加上的东

            西」。

 

13-14   面对著虚空的人生,作者的结论不是劝人绝望,而是勉励读者

            敬畏神,因为人的生命是出於神, 有权过问和审判。人生的

            虚空是要叫人归向神,按著 的心意去享受和使用这短暂的一

            生。

 

 

 

思想问题(第10-12章)

 

1 试从本章中找出智慧人与愚昧人的分别?

  人如何才可得著真智慧?

  得真智慧有什麽益处呢?

 

2 传道书的开始与结束均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1:2; 12:8

  查毕全书,你认为「传道者」的人生观是否消极灰暗?

  本章的主要信息是什麽?见12:13-14

  整卷书如何影响你的人生观和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