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6

上一篇   下一篇

                                    传道者的劝勉(传十—~十二)

    1.趁机施舍,及时撒种(传十一l-8)

    当趁机施舍,看似浪费,终必得着(加六9-10)。分给多人,随时可用,要及时撒种,不能看是否得时(提后四2)。所以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一样发旺。人活多年,就当快乐,然而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

 

    2.少年任性,神必审问(传十一9-10)

    少年时只知行乐,行心所愿,看眼所爱,却要知道这一切事神必要审问,所以要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中克去邪恶。因今生自幼年之时便是虚空,除非追求永生(诗九03-12;雅四14)。

 

    3.趁着少壮,记念上主(传十二l-8)

    这是有力地形容年老将死,非常逼真清楚,使人醒悟。

    (1)日、月、星变为黑暗:指年老衰退,前瞻无光。

    (2)雨后云彩返回:指回光近照,死亡即将来临。

    (3)看守房屋的发颤:指身体、双臂无力护身而发颤。

    (4)有力的屈身:指两腿弯曲,软弱不能挺立。

    (5)推磨的稀少:指牙齿脱落,话声低微。

    (6)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指年老眼目昏花,看不清楚。

    (7)街门关闭:指听觉不灵,耳朵发沉。

    (8)推磨的响声微小:指牙齿失去咀嚼能力。

    (9)雀鸟一叫,人就起来:指年老睡眠不沉,容易被吵醒。

    (1O)歌唱的女子衰弱(或译雀鸟的叫声微弱)。指人的年纪老迈,

          听力和声量都衰退。

    (11)人怕高处:指老年人步履不稳,不敢登高。

    (12)路上有惊慌:指不敢出门、行路。

    (13)杏树开花:指年老发白,如满树杏花。

    (14)蚱蜢成重担:指年老者不能负重,或食量大减。

    (15)人所愿的都废掉。指人气绝,毫无意识、感觉。

    (16)人归他永远的家:指人死、离开世界。

    (17)吊丧的在街上往来:指有吊丧的活动。

    (18)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指人生何等的短促和脆弱。

    (19)尘土归地,灵归赐灵的神:指身灵分开,死亡已定。

 

  4.最后赠言,敬神守诫(传十二9-14)

    传道者已尽心,说了许多真知睿见,这些都不是凭自己的聪明,而是牧者所赐,总意是敬畏神,遵守他的诫命,因为人一切言行隐事,无论善恶,神都必审问。

    总之传道书讲到世上方事尽都有限已是虚空,因为不能使人满足安息,而且很快消逝无踪。追求快乐、幸福、名誉、财富,都如捉影捕风。这世上最富贵的君王,尚旦下能得到满足,何况一般世人。人间的知识、学问、建造、积蓄、声色、娱乐、技艺、成功、尊位、财富、青春、长寿,无不令人感到疲乏厌倦,何况世上又满了欺压、不平、患难、流泪、灾祸、贫穷、衰老、死亡呢?所以本书所讲的虽是世间常情,若从属天的眼光来看才能有彻底的觉悟。其实,保罗将万事当作有损、看作粪土,岂不是应当的吗?天国的荣耀远超今世君王,永世的福乐非今生可比;约翰叫我们不要爱世界,要认识真神和永生,这岂不是更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