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的曙光
四十九1-13 第二首‘仆人之歌’
这段落的范围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1至6节。不过,5至8节的每一节,都是神重温祂仆人的使命;而第8节,回应了四十二章6节,更是不可剔除的。
在四十二章,两段描述‘我的仆人’的话似不能相容(42:1-4>四十二1-4、42:18-21>18-21);明显地,以色列并不匹配这位‘仆人’的描述。未来的篇章将可疏解这矛盾;不是由于这仆人被解雇或改进,而是很明显地有一位真仆人出现,祂的使命首先是针对以色列。
这段经文显然是出于仆人清洁的良心。他没有为四十八章1至6节的罪及四十二章18至20节的瞎眼而忏悔;只是说他为了神的时候受训(1-3节,参48:16>四十八16)。他要对付以色列的冷漠,而非同流合污(4节);他虽被称为‘以色列’(3节),他的工场却先是以色列(5节),然后才是普世(6节)。
以色列被差往以色列──这表面的矛盾,是旧约对新约的一个有力预言;真以色列的‘余民’也不能完全符合1至13节的期望。我们必须把这里提到的神的‘光’、‘救恩’(6节)及‘约’(8节小字),看成在基督里完满的应验;祂是教会的元首,教会正是神的以色列(徒 13:47>徒十三47;加 6:16>加六16)。至于四十二章1至4节提出藉服侍以攻胜的主题,现今开始引出受苦和被拒的描述(4、7节),这将会在第三首及第四首仆人之歌中,越发明显及重要。
第8节
第8节本节上半部曾被保罗引用于哥林多后书六章2节,并指出现已应验(参耶稣在路 4:18-21>路四18-21引用赛 61:1>赛六十一1、赛 61:2>2)。有关‘众民的中保(约)’,请参四十二章6节的注释。
第9-13节
第9-13节这里描述的‘被捆绑的人’是分散于普世的以色列人,不仅是在巴比伦(比较12节及22节)。不过,因为启示录七章17节隐用了第10节,我们可看这是外邦人离开本地,往他们的新家园(参44:5>四十四5)。第12节‘秦国’(参新国际译本旁注)对古代的抄经者及译经者显然都是一个谜,有人建议是波斯、南部、或‘亚斯旺’(Aswan)。更有些学者认为是中国(希腊文的‘中国’乃由‘秦’的字根衍化出来)。无论如何,我们较妥当的解释是第12节预见了远方之民也要悔改归主,希尼就是一个例子。
四十九14-23 耶路撒冷的安慰
第14节
第14节废弃的锡安是这几章中的一个特点,她被拟人化为一个丧失丈夫、儿女的妇人。
第15-16节
第15-16节神提出一个典型的回答。首先,她不是被遗弃,因神不能忘掉她。其次,她前面将有更好的日子,她的新家庭将会增长,超过她所能容纳(19-20节)。新约圣经引用这些应许,并非指现在的耶路撒冷,而是指天上的耶路撒冷(加 4:25-27>加四25-27;参赛 54:1>赛五十四1),意指在天上地下的普世教会。锡安不错曾在主前六至五世纪期间重建,但这里的预言远超过那重建的规模。
第22-23节
第22-23节提及向他们臣服的人,可参照四十五章14节。至于所谓‘等候我的’,可参二十五章9节。
四十九24至五十3 被掳之人的安慰
这里反映了两方面的忧虑:神拯救的能力,以及祂的意愿。前者的答案可见于神对历史(49:25-26>四十九25-26)及大自然(50:2-3>五十2-3)的主权;后者的答案则把神和以色列的性格作出比较(50:1>五十1),祂不像以色列人般善变,祂也没有外在的压力(‘我[的﹞债主’)。以色列的罪使她与神隔绝(参59:1-2>五十九1-2)。耶和华的态度正如何西阿书三章1至3节所示,祂仍爱犯了错的妻子,要带她回家。
五十4-9 第三首‘仆人之歌’
第一首仆人之歌展示了祂的忍耐(42:1-9>四十二1-9),第二首则指出祂的劳苦(49:4>四十九4、49:7>7);在这里却描述仆人面对怨恨和罪恶。读者会感到这跟十字架只是一步之差。现今甚至不再提起如四十九章4节片刻的沮丧;仆人已定意去学习(4节),并舍去自己(6节),祂的心意已决,并身体力行。
第4节‘受教者’
第4节‘受教者’原文是复数,强调祂接受常人接受的训练(参来 5:8>来五8);‘每早晨’则表示一生之久都听从神的旨意(参王上 8:59>王上八59)。故此,祂话语的权柄及适切,正是伟大先知的至高表现。
祂的苦难尽管没有解释(解释要等到53>五十三章),但已带来结果,这也是一切苦难的好处。
第5节
第5节对神而言,祂献上自己作甘心祭。
第6节
第6节对人而言,祂甘心献上,作贵重的礼物,不是被逼,也没有怨愤(‘我任他打……我由他拔……我并不掩面’)。
第7-9节
第7-9节就祂的内心而言,祂在耻辱和隔离中,表明祂惟独信靠神。在罗马书八章31至39节,保罗唱出基督徒的版本,神的义使控诉者无言;神的帮助(7上、9节上)则更清楚地被说明为神的爱(罗 8:35>罗八35、罗 8:37>37、罗 8:39>39)。
五十10-11 歌的结语
这两节仍抓紧刚说过有关信心的话,作为有关读者们生死的转捩点。
第10节
第10节对神效忠显然也同时是向仆人效忠,祂的话同样有约束力,祂的信心是一个典范(参7-9节)。这是祂的身分的一个指示:祂是一个真人,也是门徒的主。
第11节
第11节这节或是形容逼害人的(参6节及诗 118:12>诗一一八12),更可能是形容跟第10节相反的自满的人。末句可能是泛指罪恶带来痛苦的结果,也可能是预指新有关死后的刑罚的教导。
五十一1-8 信心的勉励
信心是从听道而来(罗 10:17>罗十17),在这里就有3次‘听’的呼吁(1节;‘侧耳’,4、7节)。它们肯定了五十章10节的勉励,要人毫不犹豫的信靠。这里首先呼吁人回顾以色列卑微的开始,看看神如何从‘独自一人’建立(1-2节)。然后前瞻神应许的结局,有关今世(4-5节)和来世(6节)。最后,要他们以上述的训诲来看现今的屈辱(7-8节)。有关人的短暂,对照神的永恒的思想,在仆人之歌中(50:9>五十9)也有回响。
第6节‘如此死亡’
第6节‘如此死亡’在原文可作‘像蠓虫死亡’(参和合本小字),后者比较有力这种集体单数名词的运用可能来自出埃及记八章16至17节。
五十一9至五十二12 盼望的开始
急速的重复:‘兴起!兴起!’带起了一阵催迫感。人的呼求引出了神的保证及挑战:神重复说‘惟有我’(12节),又吩咐耶路撒冷:‘兴起,兴起’(17节,52:1>五十二1),最后又叫他们‘离开罢,离开罢’(从巴比伦;52:11>五十二11)。
五十一9-11 胜过出埃及
第9-10节
第9-10节‘拉哈伯’、‘大鱼’、‘海’等,对非以色列人来说,会使他们想到创造神话中,与诸神为敌的各种破坏势力(参27:1>二十七1的注释);但这里是用出埃及事件中的象征,正如第10节所说明的。在三十章7节(参附注),已见‘拉哈伯’是埃及的浑号。类似的象征也用于最后的审判,请参二十七章1节的注释。
第11节
第11节以赛亚呼求神再次施展出埃及的大能,重提先前曾说过的应许;这节与三十五章10节几乎完全相同。
五十一12-16 受压逼者得安慰
第12-14节
第12-14节 神自己(‘惟有我’)是安慰的根源,因祂是‘创造你的’,而受造物是变幻短暂的;祂也是立约的神(15-16节)(‘你的神……我的百姓’),选召以色列是祂一连串行动(‘诸天……地基……锡安’)中,最重要的一件。‘锡安’在第16节末用来代表百姓。
第16节
第16节上使人想起对仆人的命令(49:2>四十九2);事实上,作神的‘话’的传扬者是以色列主要的召命。
五十一17-25 形势逆转
这段所用的‘你’字,原文是女性单数,拟人化地代表了那作母亲的城(参16节的注释)。其中所用不同的隐喻中,‘杯’的易手(17、22节),表达了本段的主要信息。至于她所受的痛苦和虐待,18及23节生动地形容为她无人引领及屈身受辱,又如网罗中的羊(20节)。‘各市口’(20节)堆满死者,对耶利米哀歌的描述很有影响(参哀 2:11-12>哀二11-12、哀 2:19>19、哀 2:21>21)。
五十二1-10 平安的佳讯
第1-2节
第1-2节神的呼召:‘兴起,兴起’,正好回应以色列在五十一章9节的祈求,也是最好的回答。另可比较耶稣在马可福音九章22至23节的回答。
第3-5节
第3-5节正如五十章1节指出,欺压以色列的人无权控制她,更不能向神要求甚么;他们只是神的工具(他们也得罪了神),不是祂的债主。彼得前书一章18至19节将会给3节下加上新的意义,而这里主要的重点则是神至高的救恩,也是为‘我的名……我的名’的缘故,(5-6节;参结 36: 21>结三十六21;罗 2:24>罗二24)。
第7-10节
第7-10节这几节经文感人地描述那佳讯的来临(参撒下 18: 19-33>撒下十八19-33),并指出在那经验中的3项因素。第一是报讯者,他的荣耀是在于他的信息(参罗 10:15>罗十15);第二是‘守望之人’,他们‘盼望……得救赎’(路 2:38>路二38),否则人们将忽略信息;第三是行动本身,而这里当然是指耶和华的行动(8下-10节),是近处的行动(直译:‘眼对眼’,即面对面,参民 14:14>民十四14)。9至10节的欢呼好像诗篇(参诗 98:3-4>诗九十八3-4;赛 42:10-12>赛四十二10-12的注释)。
五十二11-12 脱离巴比伦
这里描述的像是祭司的巡游,不像出埃及记十二章33节般的出走。以斯拉记一章5至11节及七章7至10节记述的回归,正有这种意味。以斯拉本人深信神将护送他们回去(拉 8:22>拉八22),结果他也没有失望。但在离开巴比伦这事件背后,启示录十八章4节预言一个更大的迁移,就是教会被救离这世界的束缚和刑罚,‘免得与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灾殃’。
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 第四首‘仆人之歌’
从归回的凯旋中,我们现今转向一个孤寂的人物,他为促成归回而付上了代价。这里是全书的中心,是论到罪与公义、恩典与审判的中心。
这首诗歌十分对称,分为5段,每段3节。它的始与终都提到仆人的高举(第一及第五段);夹于其间的是讲及他被拒绝的事(第二及第四段);中间的一段(4-6节)则说明了他的痛苦包含重要的救赎意义。神与人已和好,一起参与讲述(注意本段开始及结束部分的‘我’,以及53:1-6>五十三1-6的‘我们’)。
五十二13-15 祂面前的喜乐
这里的话好像是神对五十章7至9节勇敢的宣告的认可,那是讲到仆人的高举,同时也可用来形容神自己(比较6:1>六1:‘高高的’,57:15>五十七15:‘至高至上’;另参5:16>五16,55:9>五十五9)。有‘许多人’本与祂为敌,现让路给许多受感动、蒙光照的人(14-15节,53:11-12>五十三11-12有更深入的描述)。
第15节‘洗净’
第15节‘洗净’可作‘惊愕’(参修订标准译本及七十士译本),后者似乎在文意上更衔接,他们惊愕──缄默──受劝服。但‘洗净’的译法虽然文法上有问题,但同样能衔接上下文,并含有洁净礼仪之意(参彼前 1:2>彼前一2),也许更包含立约之意(参出 24:6>出二十四6、出 24:8>8;尽管用的是不同的字词)。
五十三1-3 人的轻蔑
神的信息和人的看法之间存有很大的隔阂;神所‘显露’的(参1节;罗 10:16-17>罗十16-17、罗 10:21>21)跟人所向往(2节)及尊重的(3节)是相反的。可比较马太福音二十七章39至44节描述对卑微的耶稣的嘲讽,以及哥林多前书一章23节讲到人对传扬十架道理的态度。‘痛苦’及‘忧患’二词(3节)于第4节重复,直译是‘痛楚’和‘疾病’,读者可意会为描述一位病人或心中痛苦的人(参耶 15:18>耶十五18)。不过,这句子也可作别解,即描述医生的甘愿献身,就是献身于解决痛苦和病患之中。这大概是马太福音八章17节征引以赛亚书五十三章4节的意义。
五十三4-6 甘美的转换
这绝对是中心的一段,在这里,仆人的羞辱有了突破性的描述。
第4节上
第4节上逆转的字序,突出了角色的交换;而带着加重语气的代名词:‘他’和‘我们’,显示了我们对他的误解:‘他担当……他背负;我们却以为……’。第4-5节经文的含义在这几节中越发明显:他承担的痛苦原是我们的(4节);那是罪的刑罚(5节上);那是救恩的代价(5节下)。不过其中仍有使人莫测高深之处,神的道路总高过我们的道路(55:9>五十五9):‘他的鞭伤’(参1:6>一6)是我们得医治的原因。
第6节
第6节这节经文可能是对罪和救赎最一针见血的描述:一方面揭示了人本性中的叛逆、顽梗,使人与神及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另一方面也指出神把我们的刑罚转到一位代罪者身上。‘罪孽都归在他身上’一句可参照:创世记四章13节及利未记五章1、17节(‘他要担当他的罪孽’,即他的刑罚);利未记十章17节及十六章22节(刑罚落在别人身上)。注意这节在希伯来文的开始和结束都是‘我们’,反映神的恩典完完全全的解决了罪的问题。
五十三7-9 甘受欺压
仆人的缄默(对比另一位‘柔顺的羊羔’的呼喊,耶 11:19>耶十一19,耶12:3>十二3)是由于爱心和信心,正如耶稣所表现的(彼前 2:23-24>彼前二23-24),不是由于软弱或胆怯。新国际译本在第8节的旁注译作:‘他被带离逮捕和审讯’,故这节很自然地使我们想到耶稣的审讯及后来的发展(参第9节的注释)。
第8节‘同世的人’
第8节‘同世的人’在新国际译本作‘后裔’,跟七十士译本相合(徒8:33>徒八33征引本节:‘谁能述说他的世代?’)。但希伯来文本则指‘同世的人’,这译法也较好(译按:这正是和合本的翻译)。比较第1节之‘有谁信呢?’
第9节‘财主’
第9节‘财主’的谜直至马太福音二十七章57、60节,才告水落石出;这预言使那些质疑预言细节可应验的人,大感尴尬。古代译本及抄本都表示‘财主’是复数字;然而较后期的版本曾修正七十士译本,把该字从复数改成单数,以符合原文的标准版本。
五十三10-12 冠以尊荣
在这节中,神为仆人完全的昭雪。我们再看不见欺压者,这里揭示,‘耶和华’(第10节的加重语气;比较徒 4:28>徒四28)及仆人(12节:‘他将命倾倒’)才是这一切事情背后最终的促成者。再者,这里的每一节中,都清楚暗示仆人的复活及得胜,其中提到救赎的事情,尤胜于4至6节。
第10节‘赎罪祭’
第10节‘赎罪祭’是为了补偿或满足一个要求。本节的希伯来文可解作‘他的灵魂’(即仆人自己)或‘耶和华’献上赎罪祭;而第12节则清楚说出是仆人自己将命倾倒。
第11-12节
第11-12节这里列举祂的救赎工作包括称义、承担罪孽、与罪人认同(‘被列在罪犯之中’;参路 22:37>路二十二37)及‘代求’。这里也描述仆人为祭司,也为祭物;为族长(10节下),也为君王。最后,这里提到仆人为‘许多人……多人……’(12节中‘位大的’为同一字)受苦,回应了本段开始时的应许(参52:14-15>五十二14-15:‘许多人……多国民’)。
五十四1-17 城将如多子之母
本章描述的丰富、平安及保障,是源自上述的被弃和死亡;上文自五十二章13节截断了归回故土的信息。用基督徒的词汇来说,在五十三章的加略山之后,是五十四章的教会成长,以及五十五章的福音广传。
五十四1-10 妻子和母亲
保罗把这段经文跟撒拉和夏甲的故事连在一起(参加 4:27>加四27),并从此段经文看见真正的教会及从天上生的成员(参49:14-23>四十九14-23的注释)。往普世扩张的应许(3节;参49:19>四十九19),以及暗示旧的架构将要面临的变化(2节),都会在使徒时代出现。有关犯错的妻的隐喻,可参五十章1节;在这里,却罕有地对她表示怜悯,不是为她的罪过,而是为了她被离弃的痛苦(6节),并温柔地表达复合之意(7-8节);这永恒的爱是无条件的,也是她不配得的(参10节的‘怜恤’),正如创世记九章11节及(对基督徒来说)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所应许的。
五十四11-17 以宝石建造的城市
第2节的帐幕及已遭毁坏的耶路撒冷,在这幅描绘教会之荣美及力量的图画面前,都大形失色;这里的描绘将在启示录二十一章10至27节有更详尽的发挥。但有关她的含义却在13至15节直接说了出来;第14节指出她的‘公义’及第15-17节描述她无法被攻取,都是植根于她在神面前的受教(13节;参耶 31:34>耶三十一34),这也是新约的记号。这是神之城真正的力量,神没有应许我们免受攻击,却赐给我们无可抗拒的真理为武器(17节;参路 21:15>路二十一15)。
五十五1-13 无穷的恩典
本段向干渴者发出的呼吁,是无可比拟的,甚至超越新约的记载。本章有两个高潮,第一个在1至5节,另一个更高,在6至13节。
五十五1-5 贫乏、丰富、使命
第1-3节
第1-3节这里4次呼吁人‘来’,其广泛性可比人的需要(1-2节强调人的干渴,就如传 1:3>传一3和约 4:13>约四13所表达的),也可单指向个人(第1节中,单数和复数交错使用)。圣经的结束也对此作出回响(启 22:17>启二十二17),耶稣在约翰福音六章35节也同样呼吁人来(‘到我这里来’相对于这里的‘来……吃’)。这里一方面说‘不用银钱’,另一方面又说‘买了’;这矛盾的话突显了一个两面的事实:必然拥有及惟独恩典(比较来 4:16>来四16提到之不疑惑者及不配者的结合)。
第3-5节这几节把上述的呼吁,转移到完全是个人的层面,涉及人的心思和意志,并要听者立‘约’,分担弥赛亚的普世性使命。在四十至六十六章中,只有这里提及‘大卫’的名字,但已足够让我们把七章14节的弥赛亚君王与四十二章1节的仆人连在一起,祂是万国所等待的。(有人提出撒下 7:12-16>撒下七12-16赐给大卫的应许,在此已由君王身上,转到百姓身上;但3节下指出大卫的应许是永恒的。而大卫在诗 18:43-45>诗十八43-45、诗 18:49>49,看见列国的臣服是耶和华的见证,在此更进一步地启示列国将来的悔改:比较第5节与亚 8:20-23>亚八20-23及亚 9:9-10>九9-10。)
五十五6-13 罪、宽恕、荣耀
第6-9节
第6-9节人一方面是干渴,需要满足(1-5节),但也是‘恶’,需要救恩。神的呼吁及寻找(1-5节),必须有罪人的回应。第7节是描述悔改、转变心思(比较新约‘悔改’的原文)、意志、习惯(‘道路’)及计划(‘意念’的希伯来文可包含的意义)。这呼吁是消极的(‘离弃’),也是积极的(‘归向’);是个人的(‘归向耶和华’),也有特殊的目的(为求‘怜恤’)。这呼吁十分逼切,因时间有限(6节),也因这应许的宽广(7节)。
第10-11节
第10-11节8至9节的宣告不仅是回顾第7节,也是前瞻10至13节,并叫我们因小信而羞愧。神的意念更为广远,也更为丰沛,也比我们的意念更高超。神的工作比拟‘雨’和‘雪’,暗示那是缓慢和沉静的工作,在合宜的时候才使大地改变。这里所指是祂的命令(参44:26>四十四26,45:23>四十五23),而不是祂的呼吁或教导,那是可以为人所拒绝的(48:18-19>四十八18-19;可比较来 6:4-8>来六4-8中,跟第10节相似的比喻)。
第12-13节
第12-13节这里宣告了祂的谕令,也包含了解放的喜乐(12节上)、耶和华来临的喜乐(比较12节上与52:12>五十二12;52:12>12节下与诗 96:12-13>诗九十六12-13)及旧日的荒废蒙医治的喜乐(比较13节上与7:23-25>七23-25及创 3:18>创三18)。注意耶和华的‘名’(13节下)是解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