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吏马太的故事
读经:马太福音第九章9-10节:
“耶稣从那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
如果要明白整本马太福音,一定要从一个故事开始,那就是马太的故事。因为我们知道,是马太写了马太福音。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里,都记载了主第一次遇见马太的情形。特别读其中的一处,路加福音第五章廿七节:“这事以后,耶稣出去,看见一个税吏,名叫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 我们知道利未就是马太。有人仔细读过圣经后告诉我们,在整本圣经里面唯一的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如果把所有的一切都撇下的话,那个人必定是马太。所以,要在圣经里面找到一个绝对而完全把时间、职业全部放下的例子,那就是马太。不过,这次马太撇下所有的来跟随主是有一个原因的。
【主耶稣透视的眼光】如果你比较路加福音和马太、马可福音,曾发现这三个地方都说到主耶稣看见一个人。在马太福音里是“看见一个人”,马可福音里是“看见亚勒腓的儿子利未”,路加福音里是“看见一个税吏,名叫利未”。按中文的意思,看见就是看见,好像没有很深的印象。但在希腊原文里面,这个“看见”乃是定睛的看、仔细的看,是带着透视的眼睛看。所以这里圣经说看见一个税吏,乃是主耶稣看到——个税吏的心坎里去。不要忘记了,就是主那一次那样的看,令马太完全地转变过来。那一看,就把整个世界改变了。那一看,就叫他撇下所有的来跟随我们的主。亲爱的读者,让我们记得,就是因为我们的主那一次遇见他定睛的看他,当我们主那锐利的眼光透视马太的时候,在他里面就产生了一些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的变化?我们从其他地方对马太的记载,大概能够看见一些。
在马太福音里面,你会发现马太最喜欢用一个词,而那个词几乎变成他的口头禅,或者是他的习惯语。因为那个词正代表主耶稣那次呼召他的时候,在他身上的一看;那一看,叫他整个人破碎了,完全改变了。为着那一次不平凡的遭遇,你看见马太最喜欢用的一个词是“看哪!” 在马太福音里面,这个词一共享了多少次呢?六十二次。当马太每次讲到“看哪!”的时候,其后都有一幅景象,并且那幅景象紧紧地抓住了马太。换句话说,那些景象太重要了,马太也要我们看见他所看见的。整本马太福音已经告诉我们,马太到底看见了什么?所以,若我们要明白马太福音的话,就要懂得马太所用的那个词——看哪!
当那天主耶稣呼召马太,对他定睛一看的时候,到底在他里面有什么事发生呢?从这六十二次的“看哪!”里面,我们能够找到一些端倪。读者们,主耶稣定睛看税吏马太,他被降服了!但是我们呢?我们今天能否经得起主用他那透视的眼光来对我们定睛一看呢?每一个基督徒在跟随主的路上,曾经好几次因为主那透视的眼光在我们身上定睛一看,使我们完全的改变。正如那顽强的保罗,就是在大马色的路上,那天上的大光像我们主耶稣锐利的眼睛一样,照在保罗身上的时候,令骄傲的保罗不能不扑倒在地。读者,倘若我们希望能看见马太福音里面马太所看见的,我们一定要明白,到底那次马太发生了什么事?到底马太看见了什么?我们来看几处的经节:
【看哪!税吏和罪人】马太福音第九章十节:“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看哪!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这节的中文漏掉二个很重要的字:“看哪!”。让我们记得,在这里马太说:有好些税吏和罪人。他自己就是税吏,当他形容他自己的时候,他不是和君王连在一起,而是和罪人连在一起。他说:看哪!税吏和罪人。各位读者,那次当主耶稣用锐利的眼光定睛看马太的时候,大概是马太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罪人。在十二个门徒里面,实在说来,只有马太一开始就披着罪人的标志。彼得是后来才否认主的,犹大是后来才出卖主的,多马是后来才怀疑主的;独有一个人,马太,无论摆在哪里都是个罪人。因为在犹太人中间,男的若是税吏,女的若是娼妓,他们是最被弃绝的一班人;所以依照犹太人的习惯,税吏是绝对不可以进会堂的,因为他们被列为不洁净的,而且不能够靠近圣殿。所以我们知道,税吏在所有犹太人的眼光中,实在是个罪大恶极的人。
然而,众人以为马太是税吏是一件事,但马太看见自己是税吏那是另外一件事。主特别是看见一个税吏名叫利末以后,对他说:你来跟从我。主是先看,然后要他来跟随。就当看的时候,在马太的身上已经产生了一个变化。我们怎么知道那个变化?从马太用“看哪!”“看哪!”用了六十二次,我们就能够明白。不知道读者们是否有很深的印象,马太不光是被呼召作主的门徒,他后来也作了使徒。主拣选了十二个门徒,也拣选了十二个使徒;主给他们权柄,差他们出去赶鬼、施行异能。所以,使徒实在是非常有荣耀、有尊荣的。在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及使徒行传里,我们曾在十二个使徒的名单里面,看到一个名字叫马太。但是,等到神使用马太写马太福音的时候,他已经是使徒;当他写到那十二个使徒的名单时他怎么形容他自己呢?“税吏马太”。让我们记得,马太已经跟随主了,他已经作了使徒,我们的主已经把权柄分给他了。现在,他不再是从前的罪人。当他回想他跟随主的那段日子,当他想起他遇见主的时候,当他写马太福音第十章讲到使徒怎样蒙呼召的时候,他多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自己,是马可、路加都没有用的。只有马太自己说:税吏马太。马太水远不会忘记,他是一个罪人,然而蒙了主的恩典。保罗也是这样,当他晚年的时候,他说:“我是罪人中的罪魁”。在希腊原文,那个“是”,不是说从前是罪人中的罪魁,而是现在式。意思是说:我保罗现在就是罪人中的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
【一个罪人,然而蒙了恩典】一个真正被主用重价买回来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看见说,我是罪人中的罪魁,然而蒙了怜悯。那个感觉如果翻成马太福音的话,就是浓缩在马太所给我们的四个字:“税吏马太”。因为就是那天,主定睛看见一个税吏,在主的眼中不是利未,也不是马太,乃是一个税吏,换句话说,乃是一个罪人。亲爱的读者,我们若没有看见自己不过是个罪人,然而蒙了怜悯,蒙了主的拯救,我们就不可能明白马太福音。所以,基督徒若要明白马太福音,就一定要看见马太所看见的。
在美国有一位很爱主的弟兄,被四处邀请去带领许多的聚会。有一次,一个大会的组织和这位弟兄接洽,因为他们希望透过电视和广播的管道,将这位弟兄的名声介绍出去。所以他们写信给他,要求他是否能提供一些履历数据和近照给主办单位,以便他在电视上、广播上宣传,好吸引更多的人来蒙恩典。然而,这位弟兄却只简短地回了一封信。告诉他们:你们最好是不做;假使你们坚持要介绍我的话,那么就请按着下面这一行介绍词来介绍:“一个罪人,然而蒙了主的恩典”
亲爱的读者,无论我们成熟到那一个地步,无论我们有用到什么程度,我们水远要记得:我们是罪人,蒙了主的恩典。这句话只有当我们让主用透视的眼光看过以后,才有这样的看见,才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就像圣奥古斯汀一样,在他还未成为世上有名的圣人之前,他是世界上有名的罪人。当他廿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很有名的哲学教授,然而他所犯的罪却是那时的年轻人所犯最污秽最卑下的罪。有一天,他得救了,他的感觉就像大卫犯罪却蒙怜悯一样,所以他一生最喜爱的诗篇,就是诗篇五十一篇;他每晚睡觉前,总要读它,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过像大卫一样,大卫所犯的罪他也犯过。感谢主,因为他满了怜悯;他的母亲不知道为他流泪祷告了多久,这个当时傲世的奇才,没有人能改变的学者,终于被圣灵改变了,他一生的见证,就是给我们看见:他是税吏马太,不过蒙了主的怜悯。有一次他在街上行走,迎面来了一个女子,那个女子看见圣奥古斯汀过来,就很高兴地和他打招呼。他想起这女子是他还未得救以前,和他一起犯罪的;于是圣奥古斯汀回答说:“是我”,然后又马上改口说:“不再是我”“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这是圣奥古斯汀的一生。读者,马太福音为什么是那样的宝贵?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主在马太身上的那一看,把他完全改变了。我们相信,那次主耶稣的看,叫马太看见自己是个罪人。
【祂的恩赐】我们知道,在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里面都是说到利未,只有在马太福音才是说马太。这三个地方的记载都不一样,那么到底这个人是马太,还是利未呢?据我们所知,利未就是马太,马太就是利未。因为当时犹太人多半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希伯来文,一个是希腊文。比方说,“矶法”是希伯来文,“彼得”却是希腊文,所以你叫他矶法也好,彼得也好。所以,圣经里面一个人有两个名字是很平常的。我们若没有推测错的话,“马太”这个名字多半是我们的主给他的名字,就好像主给西门的名字“彼得”一样。主给马太一个新的名字,就像主给彼得一个新的名字一样,那个名字的背后,代表这个人一生的故事。若是如此,那么“马太”是什么意思呢?马太乃是“神的恩赐”的意思。
各位读者,今天我们怎么来描写马太的一生,若这个名字是我们的主替他取的,那实在是恰到好处。因为马太的一生,就是告诉我们神的恩赐。像他这样的一个罪人,怎么可能蒙这么大的恩典?不只跟随主,后来竟然成为主的使徒,甚至主给他何等的权利,叫他起来写马太福音。所以,我们相信那天当主耶稣对马太定睛一看的时候,马太不只看见自己是个罪人,也看见自己是蒙了神恩赐的人,一切都是主白白地赐给他的。像他这样的人能来跟随主,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神的恩赐。
—— 陈希曾《神奥秘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