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上一篇   下一篇

F 耶稣用比喻教训人(十三153

  虽然前面有些简短的故事实际上就是比喻(如:五2526,十一1619,十二4345),可是“比喻”一词在马太福音里正式出现这才是第一次。这次马太搜集了八个比喻,编辑成了第三部耶稣教训集锦(见导论Ⅴ “马太福音的结构”第iii{\LinkToBook:TopicID=121,Name= Ⅴ 馬太福音的結構},原书5859页),其中有三个比喻他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还穿插了耶稣说明使用比喻的目的,比马可第四章类似的述显得更丰富多样;不过,无论从各个不同部分的构思上看,抑或从全章精心安排的结构上看,都可清楚地看出一个连贯的整体。

  第十一至十二章述了由于对耶稣的态度不同,人们之间的分裂日益加深,到十二4650发展成了真正的门徒与所有其它人之间的尖锐对立。这分裂的主题以及怎么有人响应、接受耶稣的信息而另一些人却拒绝它,这些题目仍是本章的主题,所讲的比喻正是要对前面揭示的各种态度作解释。

  从全章结构的安排上就已经看出了听众分为两类:撒种人的比喻是公开对着“许多人”讲的(13节);而对该比喻含义的解释,和为什么要用比喻教训人,却是单独同门徒们讲的(1011节)。而后,又对“众人”讲了一些比喻(34节),然后又离开了他们(36节),单独向门徒作第二次解释并讲述另一些比喻,地点是在祂第1节离开的“房子”里。麻木不仁、全无反应的群众与单独受教聆听解释的门徒显然是被区分开了,这区别在1117节里有清楚的说明。

  从比喻的内容上也能看出区分和对立。通常人称这些比喻为“神国的比喻”,因为它们确实个个谈及“天国”(见导论Ⅳ B “基督论”第iii{\LinkToBook:TopicID=118,Name= B 基督論},对天国的注释)。比喻讲到沃土和瘠土的区别,好庄稼和蒺藜的区别,好鱼和坏鱼的区别,因为这些比喻的主题还是人对传讲神国所持态度的问题;至于发现宝贝和找到珍珠的人之所以令人惊叹,就是因为他们的做法与其它人完全不同;第52节里的那位文士则高于其它只能制作旧东西的那些家主。天国的力量不断增长(3133节),天国的“奥秘”(11节)之所以是“奥秘”,只因不是人尽皆知。如此重大的奥秘都要显示给世人,作这件圣工的神的代理人又是如此强大,可是就这样,还是有人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为什么?这些比喻的目的就是要来解释这样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比喻可分别归纳如下:

引言性的比喻:撒种的比喻(19节)

 插议:用比喻的目的(1017节)

    解明撒种的比喻(1823节)

  三个生长的比喻:稗子的比喻(2430节)

          芥菜种的比喻(3132节)

          面酵的比喻(33节)

 插议:用比喻的目的(3435节)

    解明稗子的比喻(3643节)

  另外三个比喻:藏宝的比喻(44节)

         寻珠的比喻(4546节)

         撒网的比喻(4750节)

结语性的比喻:家主(5153节)

i iii. 撒种的比喻(十三191823

  这个比喻故事讲完之后没有紧接着解释它,而是先解释:为什么需要解释?应该向谁解释(1017节)?这样安排不仅合理,且能简化我们的学习过程,使我们不必每学一个比喻,就同时学一遍解释。

  时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看法,即这个比喻的本意并不像第1823节所说的意思,因此这段解释并非出自耶稣之口,乃是后来基督徒重述这个故事时所作。一般来讲,一个比喻很容易有不同的解释,不过四部福音书里的比喻,或通过词句本身,或通过传讲的方式,大都已将喻意释明,不像本章中的三个比喻,还专门附有详细的解释(见 P. B. Payne, GP, I, pp.171172);至少马太说得清楚,耶稣确曾辅导祂的门徒们来理解祂的比喻(十三10183651,十五15以下)。

  彭巴顿对这段解释的真实性做了细密周详的考证(同上,163207页)。解释如果与比喻的喻意契合,自然认定它是耶稣所作,毫无疑问,我们将在下面的注释里谈这个问题。在这里,让我们先记住格哈森的谨慎结论171,他说:“比喻和解释之契合有如天衣之无缝。”

  有人认为这段解释也“带有喻意性”。宇力赫(Julicher)坚持一个比喻里只有一个中心意思,但是近来越多的学者已不这样认为,反之,承认有时一些细琐的描述都可能有重要的含义。如果真是这样,撒种的比喻就应属此类,它的四重结构不仅强调沃土与瘠土之别,还强调种子撒下去的不同遭遇和后果。

  耶稣的比喻有如精雕细刻的宝石,第1923节的解释应找出它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的各个部位,这时解释不能任意自造喻意(比如说在撒种人身上和收成上作文章等),只能紧扣比喻本身而说明之。

  比喻的全部宗旨,在探讨一些细节之后便可作出最好的阐释。

  12. 那房子(设想就是八14,九1028所说的)在本节和第36节里所起的作用,就是把向众人讲道与向少数人进行解释和深入讲解(见本章的引言)这两种场合,严格地区分开来。耶稣坐着教训人(见五1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41,Name=i. 引言(五12}),许多人聚集在岸边聆听祂的讲话,这是一幅十分动人的图画,这场面可能是该阶段耶稣传道活动中所常见的,十分生动地表现出耶稣的权柄已为门徒以外的许多普通犹太人所承认(参七2829)。

  38. 撒种人所遇到的情况是很正常的(见 Jeremias,  PJ, pp.1112),几种条件可能同时存在于一片地里;遭损的比例如此之大(固然四种类型在数量上并非完全均衡),可能是故意夸大以凸显比喻的主旨吧。落在好土里的种子所得产量如此之高,可能也是夸张的手法,专家们由于估算的方法不同,对标准产量是多少的说法也不尽相同172。不过,比喻的主旨不在于产量,而在于种子的遭遇大不相同,这是有专门寓意的一个故事,而不是对巴勒斯坦农业概况的一篇论述。

  9. 请看十一1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89,Name=(b) 耶穌對約翰的評斷(十一715}。定式在这里和在其它地方一样,号召大家不仅要明白,而且要身体力行。

  18. 比喻的“标题”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撒种人根本不是注意的焦点,后面连提都不提他了。种子和土壤才是主题之所在。

  1923. 解释比喻时,显得有不很贴切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比喻的主旨和解释的重点之间有了分歧,而是由于解释本身的用词。四种情况,正如比喻的含义所示,讲的是人们对所听的道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因为他们听的道都是一样的。区分它们的公式,在比喻中用的是“落在……的”,到了解释里公式变为“撒在……的”(自然指的也是种子,不能误解为承受种子的土地)173。这样,解释中的四种情况才恰如其分地与比喻中的四种情况相配(第一种情况除外)。这一点点拐弯无碍真正的理解,因为讲的是同样的种子与不同类型的地之间的相互作用。

  19. 天国的道理的提法只见于马太福音的这一节,请参看“天国的福音”(四23{\LinkToBook:TopicID=139,Name=iii. 公開傳道的概述(四2325})的注释。明白不仅是理性上的理解,请看七24以下一段所讲,听道和“行”道之间的区别。道理如果只是,就容易被那恶者夺去。那只是一架不能起动的机器了。

  2021. 即使行了,也不一定就能行到底。这里用的词是欢喜领受(不是“明白”),但是若不明白,不下决心,欢喜也不能持久:暂时的就是这个意思。患难是外界带给人的苦痛,逼迫是预谋加害于人,且通常出于宗教动机。跌倒(参五2930)不是慢慢地失去兴趣,而是承受不住压力而一下子就垮掉了。

  22. 这回土壤是好的,但长满了其它的植物。世上aion,即与“神国”相对的当今的一切世事)有两种东西给人,一是思虑(参六2534,“忧虑”一词与之同根),一是迷惑apate 本意“欺骗”,RSV 选择了其引伸意义“享乐”,不论哪个意义,都表示钱财的诱惑力,外表很丰富美好,其实都是空的),两者都可以将人置于死地。

  23. 最后一种情况,听道与明白结合起来了(参19节注释)。结的是什么,没有说,但可以想象,就是在实践中真正承认神的全能,这也正是“天国的道理”的目的之所在。

  把这个比喻放在耶稣传道活动的环境中讲述,其目的就是来说明,为什么“天国的好消息”所得到的反应是如此不同(见于十一~十二章),从积极热情的接受到斩钉截铁的拒绝。过错不在信息本身,而在聆听信息的人。世人本身太软弱,不能按“天国的道理”所要求的起来行动(他们是受人践踏过的浅土),同时他们又抵挡不住外界巨大的压力(患难和逼迫、世上的思虑和迷惑以及这一切背后的那恶者),所以令人惊愕的,不是怎么有人不结实,而是怎么有人还结实。比喻讲到这里既鼓励了耶稣当时的追随者,也必然鼓舞所有自耶稣以后传讲这福音的人;不可能所有的听众都响应,但一定会有人响应,收获就会丰盛无比。本章1017节一段话插在比喻和解释之间,它说有人得以知道“天国的奥秘”,而另一些人虽也听了同样的信息,却永远不能明白,这段话与整个段落的主题关系也十分密切。

  此外,今日还时常用此比喻来号召教会的成员,检查他们在响应神的道方面做得怎样。比喻本身确实也包含这个意图在内(尽管不是主要的),因为比喻对种子不结实的多种原因有精心的描述,并不是在作景色描写。无接受能力、土浅、沈溺于世俗等不仅是“外人”的过错,沃土与瘠土之分也不一定就是指教会内部的成员而言。

 

171 NTS, 1419678, pp.165193.

172 耶利米亚(PJ, p.150)与达曼(Dalman)一致,认为三十倍至一百倍的产量均属反常,“超出人间的一切标准”,而彭巴顿(P. B. Payne, GP, , pp.181186)则认为其“绝非空想”,因为“这里面有神的恩赐”;参看创世记二十六12

173 被动分词 sown 〔(被)撒在……的〕也可以用来指承受种子的地,尽管希腊文这样用并不普遍;JB 便是这样用的,另外彭巴顿(GP, , pp.172177)认为这是亚兰文本的原意。

ii. 用比喻的目的(十三1017

  这段话写于第一个比喻和对它的解释之间,对整章思想的形成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它指出,在蒙受启示的门徒与麻木不仁的愚民之间有一条分界,这个思想是全章内容和结构的中心。

  10. 从这里开始与前面讲比喻时的不同之处是,这是一段私人之间的谈话,马太可能希望读者理解为在船上进行的,而船在这时已划离了岸边的群众。不过地点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谈话是私人性质的。门徒们所以向耶稣提出问题,并不单因为耶稣刚刚向众人讲了一个比喻,他们要问的是有关比喻的内容。比喻显明耶稣知道祂的听众中有些人无法领悟祂信息的意义,那么,耶稣为什么不把意思明明白白地说清楚,而采用这种隐晦的教训形式呢?这个问题不只与撒种人一个比喻有关,而且涉及由此比喻开始,耶稣所采用的一种新的教训方法。第34节说得明白,从此以后,只要有众人跟着耶稣,祂就只用比喻的方式对他们说,直到马太福音结束。(唯一一次重大的例外是第二十三章,不过那一章大部分很难算是“教训”!)从此以后,一切直言无隐的教训只说给门徒们听,而且内容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希腊文的 parabole 一词比我们的“比喻”概念要广,七十士译本用它译希伯来词 masal,这字除比喻外还包括格言谚语、隐言谜语及各类至理名言。耶稣隐晦地讲什么是污秽的话(十五101115),马太也用“比喻”一词称之,在二十四32,比喻更体现为一个“比方”。所以说,用比喻讲话含义高深,解释的时候更要谨慎才对。

  11. 知道天国的真理就是知道奥秘。四福音书中只在此出现的希腊词 mysterion 是保罗很重视的一个词,他用此词表明神的真理只能靠启示得到,并不能凭自然观察而领悟。这里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神叫谁知道,谁才能明白耶稣所宣讲的神国的实质是什么,从而才能明白比喻里所说的神国的成长、神国的成员、要求以及特别的恩典等等。对敌对者和仅仅出于好奇而来的听众,这些比喻只不过是些故事罢了;只有对知道奥秘的人,这些比喻才能使他们所谓的财富大大增值。这样,在你们(门徒们)和他们(马可福音称之为“外人”的人)之间,有一条注定存在的鸿沟。本节以及121316节都精心选用了对偶句的结构,更强调了世人必然分成两类的意思。

  12. 资本主义的经济法则(富的越富,穷的越穷)成了讲灵性丰收的“比喻”所使用的原则了。天国的“奥秘”只有那些在灵性上有接受能力的人,即与“外人”相对而言的门徒们才能理解。第11节所说的分化,在本节里再次得到强调。按理说,没有的,没法再从他那儿夺去什么,可是这里的反论法却用得生动而有力。在接受这样一个在不同段落中出现的警句时,最好不要太看重细节(参二十五29,并参看马可福音四章和路加福音八章中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大同小异的说法)。总之,“夺去”在这里指一个不属天国的“宗教”最终会落得毫无价值。

  13. 本节的后半部可能影射以赛亚书六910,那里描述的是不接受先知所传神的话语的以色列人。耶稣将自己看作近似先知的角色,祂周围同样聚集着一群麻木不仁的听众,正是这种状况使得用比喻成了教训他们的最合宜的方法。同样的话可以叫“有的人”知道“奥秘”,可是对“不叫知道的”人来说,仍然只是谜语和老生常谈而已,这就是区别。这一节(也是1117节这一整段)的要点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使用比喻最合适,既不阐明主旨,又不点破结果。还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说马太在本节里使用字,是有意来缓和马可那种“为了”的口气,是把比喻当成改变众人麻木不仁、全无反应的手段,而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见 Gundry 的观点,UOT, pp.3334)。这种看法未免有失原意,第13节孤立来看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放在整段的上下文中,便不可能这样理解:门徒们的聪慧和群众的愚顽是不断重复、多次肯定、反复强调过的事实存在,这正是门徒们特殊恩惠的精华所在,比喻对这种状况解释得极为中肯贴切(基于七6的原则吗?),根本不是为要改变它。本节及1415节中的动词明白在前面对第19节的注释中有解释:任何人都可以听,但只有门徒能够明白

  1415. 作为第13节话语来源的以赛亚书的章节,在这里按照七十士译本的译文完整地被引用。常有人提出说,这两节是后来加到马太的原文上的,此说实不可信174。若照马太特有的“公式化引文”格式(见导论Ⅳ A “应验论”第i{\LinkToBook:TopicID=117,Name= A 應驗論})来推断,这倒很像是马太自己加上去以加重耶稣话语的含义。引出引文的公式固然与他惯用的格式稍有不同,但同样传达应验的思想。以赛亚书六910实际上预言的并非遥远的将来,而是以赛亚本人的经历,但这段经历却形成了一个预表的模式,现正在耶稣身上应验,因耶稣正是在重演旧约先知的角色。在他们身上正应了几个字引出的引文陈述一个事实,即耶稣是在一种灵性愚钝的环境中教训人,它并不涉及祂教训的内容;这样用,比用习惯性的目的短语“这是要应验……”要恰当得多。接下来第15节里,七十士译本把三个希伯来语的祈使动词(“弄肥”、“弄沈”、“闭上”)一个换成了被动动词,两个换成了主动动词,这样就将他们的麻木不仁归咎于他们自己,而不能怪罪先知(此处即耶稣)了。所以说,这两节与第13节一样,强调的既不是耶稣用比喻讲话的目的,也不是这样讲话的后果,而是耶稣讲话当时的景况。

  1617. 第1613节相辅相成,用“你们”和“他们”把两种人截然分开了(第1415节也像马太其它的“公式化引文”一样,即使全部抽掉,也无碍思想的连贯;这两节是马太这位传福音者所添的注)。这种福分(见五310对此术语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42,Name=ii. 作門徒的益處(五310})在路加福音十2324里有记载,是在记载了耶稣感谢天父因祂向门徒作了特别的显示之后(=太十一2527)。两处都强调耳聪目明的门徒与其它人绝不相同这一主题。门徒蒙受特殊的恩典(有福的=值得庆贺的;见五310注释{\LinkToBook:TopicID=142,Name=ii. 作門徒的益處(五310}),优越于他们那些不信主的同代人,第17节更扩大了比较的范围:连旧约时代的神的仆人(先知和义人──与拒听先知所传信息的人相对)都没有看见你们所看的。这样,耶稣再次宣布,以色列的一切希望得以应验的时刻,随着祂传道工作的开始已经来到。

  第1117节的主题,即天国的奥秘只让门徒知道不让其它人知道,在有些人看来是太具“宿命论”色彩了。可是这段话只描述事实存在的分歧(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这是耶稣传道活动中一个不变的特点),并解释为何在那种情况下用比喻同众人讲话最合适。这段话并不讨论一个人怎能成为门徒的问题,换句话说,不讨论一个人怎样才能从一边转到另一边去,更不说这种转变没有可能──说到底,门徒也并非天生即门徒,他们也曾是“外人”。有一点说得十分清楚,那就是:靠自然观察不够;灵性上的领悟能力是神赐给的(11节)。怎么赐给,赐给谁,这些问题都不在这几节的讨论范围之内。

 

174 请看 Gundry, UOT, pp.116118;从各种文本看,没有一种可以证明这几节原本不存在。

iii. 解明撒种的比喻(十三1823

  见前,在i撒种人的比喻(十三19)后面{\LinkToBook:TopicID=199,Name=i iii. 撒種的比喻(十三1\cs1691823}

iv vi. 三个有关生长的比喻及解明稗子的比喻(十三24333643

  现在我们将要研读第二组比喻和解释,与撒种人的比喻和解释一样,中间也被一段文字隔开,再讲论比喻的目的。

{\Section:TopicID=203}a稗子的比喻(十三24333643

  请看第1823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9,Name=i iii. 撒種的比喻(十三191823},那里谈到本章中各段解释的真实性的问题。对稗子比喻的解释像对撒种人比喻的解释一样,先要把所谓“有喻意的”那些细节逐一澄清,否则,这个比喻为什么是这样就难以解释清楚了(撒种人的故事就不是所有的细节都落了实)。第3739节中对细节的落实与比喻的主题完全合拍,故不应被看作不合逻辑而去掉。如果耶稣的意图不是像祂的故事所讲的那样,那么祂的意图又是什么呢?没有另外的答案175。号召耐心等待在这个故事里是个突出的题目,而解释的后一部分(4043节)强调的却是到最后人还是要分为两类。这是怎么回事?正因为知道最后的分歧是必然的,所以才要求耐心,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通常把这个比喻看作是在描绘混杂不一的教会现状,那里面真信徒和假信徒混在一起,直到最后审判的时刻才得辨明。其实,在耶稣还亲自传道的时候,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第38节指得清楚:田地就是“世界”,不是教会。所以说,这幅油画的画面并非象征教会在戒律方面众说纷纭的情景。耶稣一宣布神国的到来,祂的许多听众便以为,社会马上就要发生骚动性的分裂,人将迅速而严格的区分为“光明之子”和“黑暗之子”(昆兰社团的提法)。可是,情况从外表看却依然如故。比喻中所说的急于要薅出稗子来的要求,就是针对这种情绪而言的。神的国确实带来了分裂,决定性的分裂;尽管这种分裂原则上已经出现,但对其全面的解决还要等到神在最后审判的时刻,不是由人用解决人间分裂的方式所能提前实行的。当然,从在地上建立一个“纯一的教会”的意义上说,这样理解有其实用的价值,不过视野应比这广阔得多。神的国现在还是隐蔽的,但将来它要完美,到那时,现在还难以从“恶者之子”的推里辨认出来的“义人”,将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43节),这才是这三个比喻所要讲的。

  神国的完美在最后审判的时刻就要实现,这个日子的情况集中写在第4043节里。这段解释从对细节的逐一说明发展到揭示比喻主旨的高潮,言简而意赅。全章的基本点就是世人根本上分为两类,这点在比喻里表现得还很含蓄,到这里就集中地显露出来了。

  24. 好像(参3133444547诸节,以及其它用以介绍讲天国的比喻之处)一语,在以上所有情况下使用时,都不是拿天国跟“好像”后面的名词作比较,而是跟整个故事作比较;譬如:天国并不是好像撒种人,而是好像人撒了种子之后产生各种结果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说,“这就好像是神在作工时的情景”。

  2530. 稗子可能是一种叫做毒麦的麦属植物,有毒,抽穗之前与小麦无异。罗马法律规定,对往他人麦地里撒毒麦种的报复行径必严惩不贷,说明比喻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实际情况(NBD, p.948)。毒麦长得不密的话,除草时小心一些可以解决,但仍难免以苗当草,若长得密密实实,就可能与小麦盘根错节而无法薅除了176

  36. 有关房子的重要意义,请看第十三章注释的引言部分{\LinkToBook:TopicID=198,Name= F 耶穌用比喻教訓人(十三153}

  3739. 这几节为稗子的比喻,既不作重点说明,又没有总的概述,只提供了详实的词汇表,对理解比喻很有帮助。下面几节将告诉我们,人子不仅是撒种的人,而且是收割者的头儿,天国的主人(参二十五31以下,那里所说的人子的神圣职责与此处同)。有关世界,请看这部分注释的引言。有关天国之子,这里是褒扬之意。

  40. 在以下几节,故事向前发展,形成了与二十五3146(参十三4950)相似的末世审判的场面。焦点集中在世界的末了,那将是个转折的时刻:神国的暗暗成长已达到顶端,恶者的罪恶活动已告终结,原则上以耶稣在地上传道为起始的新纪元已经灿烂辉煌,至美至善。

  41. 请参照二十四31人子差遣祂的使者(同时参十六27,二十五31)去招聚祂的选民,这项使命与本节所说的使命相辅相成,不可分隔,因为确实存在两类绝不相同的人。从祂国里挑出来并不意味“恶者之子”曾存在于祂的国里,只是说当天国达到完美至善之时,是没有地方给他们的(八12)。在本节里所说属于人子的国度(如:十六28,参二十21),在第43节里称“他们父的国”。这并不是两个国(像有的释经者认为,一个在地上,另一个在天上);父神与人子具有共同的属性,这在马太福音中描述最后审判的场面时尤有代表性(参十六2728,二十五31以下)177一切叫人跌倒的(直译为“绊脚石”)和一切作恶的都反映希伯来文版西番雅书一3(见 RSV 边注)的提法,那里用以表示神末世审判的对象,这里就是指“那恶者之子”(38节)。那叫人跌倒的不是东西而是人,在十六23里耶稣曾用同样的字眼来说彼得(十八6所用的也是同根动词)。

  42. 火炉的形象是比喻本身所要求的(30节表示,在木柴缺乏时,稗子是有用的燃料);火炉在新约中使用,并不代表地狱(则不同,时常用来代表地狱)。对哀哭切齿的理解,请看八1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62,Name=ii. 百夫長的僕人(八513}

  43. “天国之子”最终将享天国的荣耀,这里的描述反映了但以理书十二3的话,先前他们“一起成长”时是“隐藏着”,现在则要像太阳一样的发出光来。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对这句话的理解请看十一1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89,Name=(b) 耶穌對約翰的評斷(十一715}

{\Section:TopicID=204}b芥菜种的比喻(十三3132

  本节和33节里都用了好像一词,对其理解请看十三2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03,Name=(a) 稗子的比喻(十三24303643}。拿来比较的并不是一粒芥菜种,而是种子种下之后发生的情况。芥菜种固然并非是人所知道的种子里最小的,不过用它来作比喻,就是为了说明东西是极其微小的(参十七20,以及 Mishnah, Niddah 52等)。比喻的要点,是拿一粒微小的种子和它结出的比各样菜都大的结果相比,是拿一棵长成的芥菜(一般可达约三米之高)和菜园中的其它蔬菜相比。称芥菜为是一种夸大,表明耶稣在说话的时候想到旧约用大树的形象来比喻大国(特别看结十七23,三十一39;但四1012诸节)。上述各章节也描绘了飞鸟来宿在他的枝上的图画,飞鸟代表的是聚集在这国中受它保护的万国万民(结三十一6;但四2022),所以耶稣的话很可能意味着万邦万民要进入天国里来178。天国之大是从像芥菜种那样的一粒小种子开始发展起来的,喻意就是这样简单。

{\Section:TopicID=205}c面酵的比喻(十三33

  比喻的主题仍是拿小量的面酵和发起来的大面团相比。三斗面大约相当于四十升,作成面包可供一百人吃一餐,对一个普通的妇人来说,工作量是相当大了,可是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其喻意。发酵剂(面酵)在圣经里通常用来象征无孔不入的恶势力,在这里用的是它无所不及的渗透力,与习惯的象征无关。藏起来用得不自然,可能是为了强调天国开始起作用的隐蔽、奥秘的过程。

  所以说,三个生长的比喻有一个共同的喻意,即始于微小、隐蔽,而终于至高的胜利。耶稣传道时的实际情况是,宣布神的统治对门徒以外的人来说,可信性不大,因为显然没有什么实物可以证明给他们看;对门徒来说呢?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看神国荣耀的降临和敌对者的彻底毁灭。可是耶稣向他们也向我们,向今天所有期待神马上行使戏剧性奇迹的人指出,从种子撒下的时候起,庄稼也好,芥菜也好,面团也好,其整个的成长就已经开始了,不过祂没有应许一定长成什么样子,也没有说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挫折。神作工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要取得最后的成功。神的工能使渺小成为伟大。

 

175 “解释的要点与比喻本身相契相合”:Hill, p.235.

176 请继续看 Jeremias, PJ, pp.224225.

177 请看 J. D. Kingsbury, The Parables of Jesus in Matthew 131969, p.98.

178 参看 T. W. Manson, The Teaching of Jesus1935, p.133n.

v. 用比喻的目的(十三3435

  这是第二段插议,其主要意思在第1017节里已有所述,跟随其后还要有另一组三个比喻(请看前面对本章结构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8,Name= F 耶穌用比喻教訓人(十三153}),其余的话便都是只对门徒说的了。至于对众人只用比喻讲话这点,请看十三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00,Name=ii. 用比喻的目的(十三1017}。我们在前面已从以赛亚书六910里为这样做找到了解释,现在更应将它看作是诗篇七十八2的应验。诗篇第七十八篇的小标题说明该篇为先知亚萨所写(代上二十五2;代下二十九30都称亚萨为先见);不过马太在这里笼统地提先知,说明他相信整部旧约就是“先知预言性的”(参十一13),并在期待“应验”(参五17,“成全”)179。诗篇本只表述作者个人的意图,可是从十二4041及十三13以下即可看出,耶稣是按预表论的原则在“应验”旧约先知的模式(见十三141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00,Name=ii. 用比喻的目的(十三1017}),是比喻(希伯来文 masal;见十三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00,Name=ii. 用比喻的目的(十三1017})一词把二者联系了起来。马太在前面对耶稣向众人只讲比喻,向门徒才解释其含义的做法已经有过解释,现在更用所隐藏的事(希伯来文 hidot,即“谜”,眼不见实物,耳不听解释就不懂的话)几个字恰如其分地作了概括。请看下面第52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12,Name=viii. 結語性的比喻:家主(十三5153}

 

179 一些重要的古抄本都认为这里的先知指的是以赛亚(见 RSV 边注),对此请看 Gundry, UOT, p.119n。在一22,二515,二十一4的“定式”中的先知也都未具体指名,文士一贯喜欢用以赛亚来作先知的代表,对也好,不对也好!

vi. 解明稗子的比喻(十三3643

  见前,在iv三个有关生长的比喻(十三2433)的后面{\LinkToBook:TopicID=203,Name=(a) 稗子的比喻(十三24333643}

vii. 另三个比喻(十三4450

  本组比喻中的前两个几乎可以说就是一个,它进一步发挥了撒种者比喻的结论──要全心全意地响应。第三个则与稗子的比喻相近,它再次强调宣讲神的国带来的分裂。

{\Section:TopicID=209}a藏宝的比喻(十三44

  对本节、45节和47节中“好像”的解释请看第24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03,Name=(a) 稗子的比喻(十三24303643}。金银首饰之类的财宝人们多藏于罐中埋在地下(参二十五25),发现秘藏的财宝是通俗故事常用的主题。很可能是一个白天干活的工人,在雇主面前一向奉公守法,清白无瑕,关于这点请看德瑞特(J. D. M. Derrett)的评论(116页),不过这不是比喻的主旨。其主旨有二:一是门徒“找到”天国(即与带给他们天国的耶稣建立了关系)之后所尝到的喜乐;一是他甘愿为耶稣撇下一切(参十3739,十九2729)。但是如果把这“撇下”说成是“牺牲”,那就错了;这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变卖了一切的,因为他要去买珍贵得多的东西。门徒是欢欢喜喜地“撇弃”一切的!

{\Section:TopicID=210}b寻珠的比喻(十三4546

  古代珠子的价值极高(请看 Jeremias, PJ, p.199,便知珠子可以卖到难以想象的高价)。这个买卖人(一个殷实的商贾,不是一个地方零售商贩)的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比找到财宝的那个人的行为更加不可理解,但却马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180。在“价值高过世上一切金钱财富”面前181,往往不能深谋远虑地计算,而要胆大妄为的行动了。

{\Section:TopicID=211}c撒网的比喻(十三4750

  这是第三个比喻,紧跟着有个正式的解释(4950节)。解释基本上是逐字重复第4042节(当然,火炉更适于稗子,而不适于丢弃的鱼),所以可以看出稗子的比喻和撒网的比喻在主题上是多么接近。更确切地说,撒网表现的是稗子比喻的最后“一幕”,即把好的从不好的里面挑出来。这里的指的是大型的拖网,通常撒在两船之间,或用绳系住从岸边撒下去,这样可以把网所到之处的鱼和其它水族一并拉起来。拉起之后便开始挑拣,把不好的,也就是说不能吃的丢掉。像稗子的比喻一样,这里主要并不是指好坏参半的教会,而是笼统地指世人之间的分裂,到最后审判之时才能黑白分明。为进一步理解,请看第4042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07,Name=vi. 解明稗子的比喻(十三3643}

 

180 请看载于 Studia Evangelica Ⅱ(1964, pp. 236241, R. Schippers 的文章。他把这个买卖人的行为和十九2122那位富人的决定放在一起作了极好的评论。

181 请看 A. M. Hunter, The Parables, Then and Now1971, p.79.

viii. 结语性的比喻:家主(十三5153

  一般不把第52节列为本章的比喻中,可是它确与其它比喻有相同之处,同样用了“好像”的句式,同样涉及天国,又有家庭氛围的描述;从结构上看,它与开篇第一个引言性的撒种者比喻更可谓前呼后应182

  51. 在第36节,门徒们请求耶稣解释祂所讲的比喻,现在耶稣要来查证,专门讲给他们而未讲给众人的话效果如何。他们的确明白了。这是一个关键词,在第1314151923诸节里都有;这是赐给门徒们的特殊恩惠,为的是叫他们知道天国的奥秘。

  52. 这样说来(见现中;和合本未译)是承接第51节的,于是家主的比喻就和门徒明白了这一事实联在一起。福音派曾认为这个比喻指的是他们,可是上面的解释和文中凡文士的字都不利于福音派的观点183grammateus 通常指文士,即专职讲解犹太律法的教师(五20,七29,八19等节),如按这个意思理解,则很难看出这些人与这段经文有什么关系,看来耶稣是称祂(未受过正式培训)的门徒们为天国真理的“讲解者”。祂对他们讲的话已经教训了他们(matheteutheis “教训”一词与“门徒”一词同根,此处用被动式,译作“受教”比“使……成为门徒”更中肯)。耶稣将他们比作拿出东西来的家主……并非简单的描述,而是和平常一样,用比喻号召他们来完成某种使命:他们通过祂的教导已经得到了“财富”。现在他们应该拿出来教导别人。用新旧东西来描述基督徒的教导,这里不无对犹太文士的挖苦,因为文士所能拿出的只有旧东西!对这句话还应与前面第35节的话一起来理解,那里说耶稣那内容新颖的教导要远及“创世时期”。是的,耶稣的教导既新颖又具革命性,它之所以确凿有力是因为建立在神永恒真理的基础上,现在终于显现出来。

  53. 在每段耶稣教训集锦的最后,都有这样一句固定的说法(见七2829注释{\LinkToBook:TopicID=159,Name=xii. 結語(七2829})。本节也是一样,既是上部分教训的总结,又开启下面述的大门;中间并无明显的分段。下面的章节将用生动形象的例证来进一步说明,前面有关世人对天国不同反应的比喻。

 

182 请看温翰(D. Wenham)之作,以进一步理解这个故事也应归入比喻的道理,载于 NTS 2519789, pp.516517.

183 von Dobschutz 认为福音书作者是一个皈依基督教的犹太文士;在他之后,伯纳德更持此看法(pp.210211)。

G 对耶稣的教训和神迹的不同反应(十三54~十六20

  在第十一至十二章里,马太已经举出了一系列显示耶稣弥赛亚活动的事例,以及人们对这些活动的不同反应。现在将开始另一段事例的述,与马可福音六1至八30的述相似。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小小的变化:本来以为耶稣可以在加利利湖边小城里比较安定地传道了,事实上祂还是在不停地迁移,在一些荒野地区走动。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改换环境,本段开始时,耶稣正在一个会堂里教训人(十三54),可是拿撒勒人对祂的态度从拒不接受发展成为对祂教训的极大敌视。在第十三章的比喻中贯穿始终的分化主题,通过人们对耶稣的看法两极化的不断加深又进一步得到证实。从拿撒勒人拒绝耶稣,希律错认耶稣为从死里复活的施洗约翰,直到彼得公开宣称他对耶稣的认识,这整整的一段内容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的主题:“耶稣究竟是谁?”

i. 拿撒勒人拒绝耶稣(十三5458

  54. 耶稣自己的家乡,虽未指名,但显然只能是拿撒勒村,而不是加利利全地(路加福音四1630的“对观”部分说得很清楚)。这是记载中耶稣最后一次去犹太人的会堂,说明四23和九35里所说的传道方式现在已经行不通了,下面的述道出了原因。这里人们希奇的原因和七28里的原因一样(确实,福音书中每次使用 ekplessomai “希奇”一词,都是来表明耶稣的讲话和奇迹所引起的效果)。归根结蒂这仍是权柄的问题,因为这等智慧和异能不是一个凡人所能有的。同样一个疑问已导致有人诬蔑耶稣靠鬼王的力量赶鬼了(九34,十二24),可是到二十一23这个问题还会再次提出。

  5556. 耶稣极其平凡的家庭出身也成了人们希奇的原因(参,约六42)。马可说耶稣本人是个“木匠”,马太可能觉得对弥赛亚来说,这个地位太低了,其实木匠的儿子和木匠亦无大差别。耶稣的父亲在哪个行业里作工,新约并没有提,可能是在当地相当兴旺的建筑行业作熟练的手艺工人;详情请看 AB 有关部分,那里译作“建筑工人”。除这点数据外,我们对这个家庭可以说一无所知了。雅各后来成了教会的领袖(加一19等节),犹大可能是犹大书第一节里的“雅各的弟兄”犹大。至于其它兄弟姐妹的情况就不知其详了。

  57. 有关厌弃,请看十一6{\LinkToBook:TopicID=188,Name=(a) 約翰的問題(十一26}(和合:跌倒)的注释。十三21里用的也是这个词(和合:跌倒)。厌弃是积极去信的反面。耶稣在本节里所说的话已成了至理名言,多马福音(Gospel of Thomas)第三十一章又加以发挥,如说“熟医不灵”等,但若是针对耶稣而言就不大合乎逻辑,故有些费解。自古以来的记载中,有不少哲学家和伟人就是受了“近则不敬”的待遇。耶稣说的先知并不纯是虚构,因为耶稣本人是不是先知也正是公众议论的题目(十六14;参二十一1146)。

  58. 马可说耶稣“诧异”他们不信,“不得”在那里行“什么”异能。这些地方马太都略去了,恐怕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描写不宜用在神子的身上,他一贯压缩马可的版本。这里他留下了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的这层因果关系。耶稣的能力既不是魔力又不是自动发生的力,信仰与之有很重要的关系,这一点已多次得到强调(参八1013,九2222829)。──《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