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伍·王的得胜(二八)
{\Section:TopicID=291}一·空的坟墓和主的复活(二八1~10)
二八1~4 星期日黎明之前,那两个马利亚来看坟墓。她们到了那里,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坟墓口的石头辊开,然后坐在上面。罗马看守的人见他们的光芒和洁白衣服,便吓得昏倒了。
二八5,6 天使坚固妇女的心说,没有甚么可害怕。她们寻找的那位已照他所应许的,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石头被挪开,不是让主出来,而是让妇人看见祂已复活。
二八7~10 天使催促妇人快去向他的门徒宣布这满有荣耀的消息。主再次活着,并且要往加利利见他们。她们宣布了消息,便回到空空的坟墓去。那时耶稣亲自向她们显现,问候他们“愿你们平安”55。她们抱住他的脚拜他。然后,主亲自吩咐她们告诉门徒,说他们会在加利利见到祂。
{\Section:TopicID=292}二·士兵受贿撒谎(二八11~15)
二八11 兵丁恢复了知觉,其中有几个羞愧地跑去告诉祭司长所发生的事。他们失职!坟墓空空如也!
二八12,13 宗教领袖们的惊惶失措可想而知。祭司们召开秘密会议,与长老商谋对策。他们非法地贿赂兵丁,叫他们捏造谎言,说兵丁睡觉的时候,门徒来把耶稣的身体偷去了。
这个解释引起更多的疑问。为甚么兵丁在看守的时候竟然睡觉?门徒怎样能挪开石头,而吵不醒他们?为何所有的兵丁都在同一时间睡着?如果他们真的睡着,他们又怎知道门徒偷了耶稣的身体?如果这故事是真的,为何兵丁又要受贿说出真相?如果门徒偷了主的身体,为甚么他们有足够时间替主脱去尸服,并且把麻布卷起放在一处?(路二四12;约二○6,7)
二八14 其实,兵丁受贿捏造故事,正犯了罪,因为根据罗马法律,当值的时候睡觉会被判处死刑。所以,犹太领袖必须答允兵丁,一旦这捏造的故事被巡抚听见,他们便会干预制止。
公会知道真相是经得起任何考验,而谎话则必须靠更多的谎话来支持。
二八15 可是,这神话一直流传在许多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在外邦人中间也一样。而且,有更多的神话出现了。史密夫总括了其中两个神话:
1·首先,有人认为那些妇女到了错误的坟墓。仔细想想吧。从星期五下午至星期日早上的短短期间,你会忘记至爱的人的坟墓吗?此外,这不是亚利马太人约瑟的墓地。这是他私人的花园,里面没有其它坟墓。
现在,让我们假设那里有其它坟墓,并假设妇人们因为泪眼盈眶,蹒跚而行,结果找错坟墓。那么,她们也情有可原。但拳头坚硬的渔夫西门彼得和约翰并没有哭。他们也有去坟墓那裹,并且也发现内里空空的。你认为他们会到错坟墓吗?更重要的是,当他们到了坟墓,发现主已不在里面,那时有天使对他们说:“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你认为那天使同样找错了坟墓吗?可是,别忘记,聪明的人已有另外一些理论了。这又是何等无意义的理论!
2·也有人认为耶稣没有死,不过昏了,祂后来在黑暗的墓中恢复了知觉,便走了出来。然而人们用了一块巨石堵塞坟墓,而且用了罗马政府的封条封住了。墓里的人不可能滚开石头,因为石头向墓穴倾侧,正好堵住了凹陷处。贫血的主绝不可能走出坟墓。
简单的真理是:主耶稣的复活是历史上有全然确实证据的。祂受难之后,亲自向祂的门徒显现,提供铁一般的证据。试想想祂亲自显现的一些特别例子:
1·向抹大拉马利亚显现(可一六9~11)
2·向众妇人显现(太二八8~10)
3·向彼得显现(路二四34)
4·向正在往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显现(路二四13~32)
5·向众门徒显现,除了多马(约二○19~25)
6·向众门徒显现,包括多马(约二○26~31)
7·在加利利海向七个门徒显现(约二一)
8·向超过五百个信徒显现(林前一五7)
9·向雅各显现(林前一五7)
10·向橄榄山上的门徒显现(徒一3~12)
基督徒信仰的一个最大、而且不可动摇的基石便是主耶稣基督复活的历史明证。现在你和我能够仍然站立,为所相信的争辩,是因为我们拥有铁一般的事实,这事实不能被否定。人们可以不认同这事实,但却不能否定它56。
{\Section:TopicID=293}三·大使命(二八16~20)
二八16,17 复活的主耶稣在加利利不知名的山上向祂的门徒显现。这次显现与马可福音十六章15至18节和哥林多前书十五章6节所记载的显现相同。他们这次重聚何等美妙感人!祂所受的苦难己永永远远地成为过去。祂现在以荣耀之躯站在门徒面前。他们敬拜这位活着的、可爱的主──虽然他们中间有人仍然心存疑惑。
二八18 主然后便解释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已赐给祂了。当然,祂永远掌有一切的权柄。不过,祂谈及的权柄是指祂是新创造的主人。因着祂的死和复活,祂有权柄赐永生给一切神交给他的人(约一七2)。作为一切创造的首生者,祂一直握有大权。但祂现在已完成救赎的工作,就握有权柄,成为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西一15,18)。
二八19,20 作为新创造的主人,祂颁布大使命。这大使命包括天国在现阶段王被拒直至祂第二次降临的期间,所有信徒要遵守的“标准命令”。
大使命包含了三个命令,而不是三个建议:
1·“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这不是意味着要令全世界悔改归主。门徒必须藉着传福音给每个国家、种族、人民和不同语言的人,让其它人成为救主的学生和跟随主的人。
2·“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基督的使者肩负着责任,教导初信徒受洗的意义,并且敦促他们遵守这命令。在受洗的时候,基督徒公开承认自己与三一神的关系。他们认神为他们的父,认耶稣基督为他们的主和救主,并且认圣灵是居住在他们里面、赐给他们力量和教导他们的那位。第19节的名字是单数的。虽然只有一个名,但却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
3·“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大使命不单是传福音,单单使人悔改归主和让他们懂得照顾自己。这些并不足够。门徒必须教导初信徒遵守基督的教训;这些教训记载在新约圣经里。作门徒最重要的,是成为像主的人;要成为像主的人,就要有系统地受圣经的教导和遵从神的话。
救主再次应许,祂与祂的门徒同在,直至世界(时代)的完结。门徒不会孤军作战。他们事奉和外出传福音时,便知道神的儿子与他们同在。
注意与大使命相连的四个“所有”:所有的权柄、(所有)万民、(所有)所吩咐你们的和(所有)常。
最后,福音书以荣耀之主的命令和安慰结束。祂这番话距离现今已接近二十个世纪,但祂的话有着同样的力量,同样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同样须要遵行。这个使命尚未完成。
我们又当作甚么来遵行祂最后的吩咐呢?
评注
1 (一1)耶和华(Jehovah)是希伯来名字耶威 (Yahweh) 英语化的形式,传统上翻译为“主”(中文和合本大部分直接译为“耶和华”)。试比较类似的情况:耶稣 (Jesus) 是希伯来文约书亚 (Yeshua) 英语化的形式。
2 (四2, 3)第一类条件从句,用 ei 加上陈述语气。经文可以意译为“如果(并我承认)你是神的儿子”,或“由于你是神的儿子”。
3 (附篇)“时代”是一个管治时期或代管工作,描述神在历史上任何一时期,用以对待人类的方式。“时代”一词本身并不是指一段时间,而是在任何年代中属神的计划。一个相类的用法是当我们说政府任期,指的是国家领袖在职期间所施行的政策。
4 (五13)伯恩斯(Albert Barnes), 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Matthew and Mark,页27。
5 (五22)批判性文本(新英王钦定本中以 "Nu" 作标记的脚注)省略了“无缘无故的”,将义怒也排除在外。
6 (五44~47)批判性(Nu)文本作外邦人的税吏。
7 (五44~47)主要文本(以大部分手抄本为根据)作弟兄的朋友。
8 (六13)有些学者教导,赞美辞乃因礼拜仪式的需要,节录自历代志上二十九章11节。然而此说纯属猜测。传统更正教(英王钦定本)的主祷文形式,是完全有理的。
9 (七13, 14)批判性文本和主要文本,在这里都有感叹语气,作:“引到永生那门是何等的小,路又是何等的难,而找着的人也少!”最古的手抄本(通常是 Nu)和大量的手抄本 (M), 与传统文本 (TR) 歧异,前者几乎肯定是对的。由此看来,英王钦定本传统的文本支持较弱。
10 (七28, 29)詹姆逊·霍石·鲍尔朗(Jamieson, Fausset & Brown),Critical and Explanatory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页50。
11 (八2)圣经中提到某些形式的大痲疯,跟我们称为汉森氏病(Hansen's disease)的痲疯病不同。譬如在利未记中,大痲疯包括能感染房子和衣物的病。
12 (八16, 17)盖伯林(Arno C. Gaebelein),The Gospel of Matthew,页193。
13 (八28)新英王钦定本作格拉森,而 Nu 文本(及中文和合本)作加大拉。这是村庄和城镇等地方重迭使用的名称。
14 (九16)盖伯林(Gaebelein),Matthew,页 193。
15 (九17)朴定乔(W. L. Pettingill),Simple Studies in Matthew,页 111-112。
16 (一○8)大部分手抄本在这略去“叫死人复活”一句。
17 (一○21)麦柯理(J. C. Macaulay),Obedient Unto Death:Devotional Studies in John's Gospell II:59。
18 (一○41)裴雅森(Arthur T. Pierson),"The Work of Christ for the Believer",The Ministry of Keswick,First Series,页114。
19 (一一27)麦根连(Alva J. McClain),The Greatness of the Kingdom,页311。
20 (一一30)朱伟慈(J. H. Jowett),在天粮中引述。
21 (一二8)罗杰斯(E. W. Rogers),Jesus the Christ,页65-66。
22 (一二19)麦根连(McClain),Kingdom,页283。
23 (一二21)祁赖斯及李尼(Kleist and Lilly),The New Testament Rendered From The Original Greek with Expanded Notes,页45
24 (一二27)蒲爱勒(Ella E. Pohle),C. I. Scofield's Question Box,页97。
25 (一二34, 35)虽然批判性文本和主要文本都省略了“心里”,但经文仍然能够叫人明白。
26 (一三13)伍德荣(H. Chester Woodring),马太福音课堂笔记,以马忤斯圣经学院,1961。
27 (一三22)凌耳(G. H. Lang),The Parabolic Teaching of Scripture,页68。
28 (一三24~26)安格(Merrill F. Unger),Unger's Bible Dictionary,页68。
29 (一三33)白洛克(J. H. Brookes),I Am Coming,页65。
30 (一三49, 50)盖伯林(Gaebelein),Matthew,页302。
31 (一四4, 5)出处不详。
32 (一六2, 3)当然,这些天气的指示适用于以色列地,但在北美洲或英国则不合用!
33 (一六7~10)五千人吃饱的神迹的十二 kophinoi 零碎,可能比四千人吃饱的神迹中的七 spurides 零碎少。
34 (一六17, 18)摩根(G. Campbell Morgan),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页211。
35 (一六19)赖理(Charles C. Ryrie)编辑,The Ryrie Study Bible,New King James Version,页1506。
36 (一六20)司徒雅各(James S. Stewart), The Life and Teaching of Jesus Christ,页106。
37 (一六26)班豪斯(Donald G. Barnhouse)Words Fitly Spoker,页53。
38 (一八11)批判性文本略去本节,但大部分手抄本 (M) 都有记录。
39 (二○15)司徒雅各 (James S. Stewart),A Man in Christ、页252。
40 (二○31~34)盖伯林 (Gaebelein),Matthew,页420。
41 (二一6)兰格 (J. P. Lange),A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s,25Vols,页码不详。
42 (二三9, 10)魏思桐 (H. G. Weston),Matthew,the Genesis of New Testament,页110。
43 (二三14)批判性 (Nu) 文本略去第二祸。
44 (二三25, 26)主要文本以不义 (adikia) 取代放荡 (akrasia)。
45 (二四29)韦利可夫斯基 (I. Velikovsky),Earth in Upheaval,页136。
46 (二四30)同样的希腊字(ge,比较英语的前缀 "geo")指陆地也指土地。
47 (二四34)格连特(F. W. Grant),"Matthew",Numerical Bible,The Gospels,页230。
48 (二四36)Nu 本文加上“子也不知道”(和合本同)。
49 (二五28, 29)单张 "Our Lord's Teaching About Money",页3-4。
50 (二六64)希腊字单数代名词 su 作强调之用。第二个你是 humin(复数),而第三个按动词 opsesthe 翻译结尾。
51 (二六64)蓝斯基(R. C. H. Lenski),The Interpretation of St. Matthew's Gospel,页104。
52 (二七37)如果将所有节录部分拼在一起,就作“这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另一个可能是四卷福音书的作者都完整地记录了牌子上的文字,只是各自引述不同的语文的记录,所以有差异。
53 (二七54)在希腊文中,动词前面的定谓语一般没有冠词(Colwell 定律的一部分)。
54 (二七65, 66)安格(Merrill F. Unger),Unger's Bible Handbook,页491。
55 (二八8)“愿你们欢欣”(和合本作“愿你们平安”)是希腊人惯常打招呼的用语。在这复活日的早晨,新英王钦定本这直译似乎最为合适。
56 (二八15)史密夫(Wilbur Smith),"In the Study",Moody Monthly,Apri1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