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
马可十四1-26
「情绪」是本段经文的主调。我们研读时就可以感受到他们在情绪上的悬疑、压抑、表白、谨慎和勇气。整个气氛充满了情绪上的感触。要了解当时的情景,我们首先要注意到有关的人物:祭司长、文士、长大麻疯的西门、马利亚、犹大、门徒,还有中心人物耶稣。看他们的脸孔,听他们讲的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语气中那种紧张的感觉,和冲突矛盾的情绪,愤怒和爱戴,敬虔和憎恶,邪恶的快乐与高贵的忧伤都汇集在一起。聚集在人子身边的,有他的敌人和朋友,他们的情绪都受到了奇异的激动。
开始的几句话让我们看到,上的仇敌设计要杀害他。这段经文的两个主要中心是两次的晚餐。第一次晚餐耶稣是客人,第二次他是主人。这两个场合相距六天。约翰告诉我们,在伯大尼的那次晚餐,时间在逾越节前六天,而本段经文指出,祭司长和文士用诡计要杀害耶稣的时间,是在逾越节前两天,而第二次的晚餐则是在逾越节当天举行的。结局快到了,不管他们知道多少,人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因此他们的情绪特别活跃。我们思想这段经文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这里我们看到耶稣仇敌心中的邪恶情绪,看到耶稣朋友心中复杂的情绪,也走到耶稣本身单纯的情绪。
让我们看耶稣的仇敌:一群人和一个人。所谓一群人是指祭司长和文士;一个人是指犹大。我们先看祭司长和文士这群人,注意他们,以了解他们的情绪。我们看到他们充满了愤恨,他们感觉到畏惧,但是他们也快乐。他们心中这三种不同的情绪,可以从这段经文中的故事清楚的看到。
他们心中充满了对耶稣的恨。我们不必要谈这一点,只要指出他们对他真是深恶痛绝就够了。但是,有一样因素促使他们不敢有所行动。他们有所畏惧,他们决心要行一样恶事,但是暂时不敢动手。正当他们处在这种既深恶痛绝却又畏惧的情形下时,突然又有一种新的不圣洁的快乐出现在他们心中。
为什么这些人如此恨耶稣?因为在他整个公开事奉工作中,一直都在指责他们的理想。理想永远与行为相关连,所以他的全部教训就是在指责他们的行为。
他事奉上作晚期,所指责的是他们没有好好牧养百姓。功能上的失常永远与器官的失常有关。有时医生告诉我们,某个器官的功能发生问题,但器官本身并无大碍,我们总觉得还稍可安慰。可是你若追问,医生就会承认,功能上的失常总表示器官本身有问题。指责这些人没有尽到应有的功能,就等于表示他的组织器官有问题。在耶稣的服事工作中,特别是在末后的那一段时间,这些人被迫承认自己是败坏的,也没有尽到应有的功能。他们对耶稣的恨乃是因为它揭露了他们的过失。
请注意,他们的恨恶等于是对耶稣的赞美。一个人被某些人恨恶,有时乃是对他最高的赞美。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他的朋友,而在于仇敌所表现的。我们看到这些人恨恶基督,可是他们的恨反而成为他额前的华丽装饰。
他们心中也有恐惧,不敢行他们想要作的事。请读这句话,「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乱。」为什么他们怕百姓生乱?他们了解人类的良知,他们深深知道群众同意耶稣的理想,同意他所指责的他们之错误。他们怕百姓生乱。为什么怕百姓生乱?百姓生乱一定不好吗?他们的惧怕纯粹出于自私。在他们惧怕百姓生乱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罗马的畏惧,怕失去了罗马人对他们的好感,怕丢掉「自己的官位。这些人害怕百姓生乱,也是对耶稣的一种崇高赞美,因为这表示百姓喜爱、并相信耶稣所代表的一切。
关于这些恶人的情绪,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追随耶稣的人当中有一个,就是使徒之中的一个,来告诉他们有方法可以杀掉耶稣,报他们的仇。他们。快乐了。他们的快乐是因为那个人有诡诈的计谋。这些人在道德上和属灵上教导百姓,可是自己却因那人的诡诈行为而快乐。为了达到目的,他们竟可以不顾自己的道德教训。
现在我们要看本段经文所显示的,犹大这个人的情绪状态。首先要注意一个事实,这段经文本身写得不太清楚,但参考其他福音书,特别是约翰所记的一段话,我们就可了然。这个人的情绪受到了贪心的控制。约翰的那段话显明了犹太的为人,约翰光记录了犹大问的问题,「这香膏为甚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接着他加上了一段话,「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这里可以看出犹大心中最主要的动机是什么。「贪心。」一词并不会叫人感到惊讶。提到贪心一词,普通人不会脸红,也不会脸色变白。可是贪心是诸罪中最可怕的罪。十诫中只有一条能叫大数人扫罗承认自己的罪,这是他在罗马书中自己所承认的。这一条就是,「不可贪心。」他可以昂然站立在其他各条诫命之前,可是读到这条诚命,他惟有俯首认罪。贪心是所有罪中最狡猾的一个。
请注意与犹大有关的事实,「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是否因为他是个贼,所以才带在钱囊?不,因为他有能力管理财务方面的事,所以才带着钱囊。无疑的,在这一小群使徒中一切都很有秩序。也许这是一件小事,不过我要指出,耶稣是秩序的主。犹大的软弱就在于他的能力太强。他的能力乃是他被任命为这一小群人管帐的原因,而他的软弱就在他的能力或他的刚强之内。事情经常都是这样的。使徒保罗曾经在一封信中如此宣告,「我甚么时候软弱,甚么时候就刚强了。」他所讲的是一个人真理。换另外一个方式,我们可以说,「我甚么时候刚强,甚么时候就软弱了。」在人有能力的事上,经常都潜伏着试探。具有管理金钱能力的人,经常都有可能犯欺诈的罪,虽然他不一定真的会欺诈。要犯欺诈的罪,没有管理金钱能力的人也有可能,不过具有这种能力的人犯这罪的可能性比较高。这事实过去如此,今天也如此。因此犹大这一个被贪心所辖制的人,对我们是一个警惕,他的能力,他的刚强之处也正是他软弱之处。
可是如果我们再看他情感的本质,还有一件事更令我们惊讶。他的贪心促使他作出这种卖主求荣的事,还不算很令人惊讶,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能硬下心作出这样的事。注意他的硬心。这个人与耶稣一起生活,一起行走这么久,竟然还能作出这样的事。
再说,他的狡猾诡诈更令我印象深刻。他选择的时间以及等候机会的方式都很狡黠。他情感的本质是恨。是的,他贪心、硬心、狡猾,这一切毫无限制的激动着他。
我们再看一遍本段经文,注意经文中所显示的有关情感方面的事。这次我们要看耶稣的朋友。我们要看的还是一群人和一个人,所谓一群人是指门徒,一个人是指马利亚。
看一下这群门徒在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第一次晚餐时的情景。无疑的这也是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家,西门必定与他们有亲属关系。我们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他们生气,他们非常非常的气马利亚,他们且以为自己是在发义怒。因为犹大那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把他们导入了歧途,所以他们全然误解了这个女人的举动。他们生气,因为在这么多穷人还有需要的时候,他竟如此浪费。是犹大先指出他这么作是浪费的。而他之所以这么讲,因为他心里有贼性存在。他是个贼,常常带着钱囊。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就其他门徒来说,他们生气并非出于他们的贪心,他们以为自己生气是最公义的,他们以为这女人太浪费了,这些钱原可用来周济穷人的。
再看一次这一群人,看他们在第二次晚餐时的情景。他们不再快乐,而是忧愁满面。因为他们有很大的恐惧,所以被笼罩在低沉的忧愁之下。耶稣的一句话震惊了他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卖我了。」那时每一个人都怕,都忧愁,所以一个一个的问他说,「是我吗?」这是一个充满情感的时刻,也是一个表达忠诚的时刻。耶稣问的这句话,迫使他们个别的与他面对面。他们问的不是关于别人,而是,「主阿!是我吗?」在这个时刻每一个人都警觉到,尽管他们不喜欢,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卖主求荣的可能性。我们看到他们被忧伤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灵所激动着。
现在让我们回到第一次晚餐的情景,看看马利亚。我们又可发现,整个场面充满情感。首先注意这个女人的理解。那一天他看到,也了解了使徒们所没有看到,所不了解的事。他过去曾经与耶稣有亲密交通的经验,路加记载了一次,约翰记载了另一次。首先,路加所记载的是发生在阳光普照,诸事顺利的日子。路加记录了他如何尽本分作了家事服事主以后,又坐在耶稣脚前听他的话。在那个快乐的日子,这个女人分出一段时间,坐在他的脚前,安静的接受教导,听主的话,赞美主。另一次是约翰所记载的,那是发生在天色阴暗,心里忧伤的情况下。拉撒路死了,被埋在坟里,在这种痛苦无助的光景下,他来到耶稣的脚前。结果如何,我们都已知道。而现在,这是他痛苦、孤独的时刻。这个女人发现了耶稣的痛苦,别人却没有发现。他心里有一个敏锐的直觉,这是别人所没有的。他感受出耶稣心里遭遇的一切。于是马利亚带着那瓶珍贵的真哪哒香膏,来到这位忧愁的人子脚前。他能有这样的理解力,真是一件罕见的事,很少人拥有这种能力。我有时认为,对别人最高的称赞,莫过于说那个人善于理解别人。
其次,他是一个激动的妇人。有人认为激动是软弱的表现,其实激动是一种优点。当然这要看为何事激动而定。不过激动本身可好也可坏。往往我们都以为激动或情绪化是不好的,结果反而蒙受不少损失。这是一个激动的举止,不但不合时宜,出乎意料之外,而且从马利亚这方面来看也是不够端庄。当然犹大不了解这一点,甚至使徒们也不了解。马利亚这个举动是出于深厚的爱心,是不计算任何代价的,没有细心地先用数学,用机械的方式计算要付出多少,只是把最珍贵的礼物拿出来,倒在他的头上和脚上。
这是一个高贵的激动,是毫无保留的情感,而其最高的价值乃在于藉此他不但在理解上,在实质的合作上,都和耶稣有了真正的交通。我们主称赞他的话不是随随便便说的。他对门
徒说这话时,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甚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这段话显明了和马利亚的举动有关的一个奇妙真理。请
注意,他把「这福音」和「这女人所作的」相提并论。那时距离各各他的时间还有六天,这福音必须经历过十字架那测不透的黑暗和奥秘及复活的光辉之后才能完成。而「这福音」,以及「这女人所作的」却要并存直到永远。那敏锐的爱的直觉,那不计一切的爱的流露,是属神的。这是与神的作为相交的举动。而神的作为是要使全世界都得救赎。在这里我们不要用知识的理解来看马利亚,而要从他的心来看他。
最后,我们要以最尊敬的态度来看本段经文所显示的耶稣。本段经文所显示的耶稣纯粹是情感方面的。从某些方面看,这里在知识方面没有记载什么大事,但在情感方面有三件事使我印象深刻。第一,在马利亚的事上表现了他对爱的欣赏。第二,在犹大的事上表现了他对叛徒的责备。最后,他为以后自己与门徒间的情感相交作了预备,这乃是设立晚餐的真正意义。
首先当我看我们的主时,我对于他对爱的欣赏有深刻的印象。不要试图把耶稣对马利亚的态度淡化,这有损于我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让我们像小孩子一般单纯的来看这件事,看看它是怎么发生的。那时他们正在长大麻疯的西门家里吃晚餐。那是一个美妙的时刻,马大仍然忙着服事,从死里复活的拉撒路也坐在桌旁,门徒们围着主,在悟性上他们仍然不理解主最近教训中的奥秘。接着这女人带着珍贵的香膏进来了。请注意使徒间的交头接耳细语,以及耶稣突然、迅速、且几乎带着怒气的抗议,说,「由他吧!为甚么难为他呢?」不要怕照着耶稣的意思解释他的话。我以为他的抗议正显明了他欣赏他的爱。我们很难以理解,不过让我们试着来了解他这举动对他的意义。从人性来说,那时这位耶稣正被窗目的怨恨所包围,而现在却发生了这个出于理解爱心的举动。他正遭遇到种种拦阻他活动的企图,可是现在却发生这个热爱他的举动。他正在这黑暗而孤独的地上,可是,看哪!从一个女人的心底流出一道清洌的泉水,是为了满足基督流出的。他看重这事。
请再看他在第二次晚餐时的情形。仍然要小心,不要把这故事的力量消减。他知道犹太心里背叛的意念,也知道他所安排要捉拿他的计划。他憎恨这样的叛逆。请尽力设法了解他的感受。记住!他的旨意是爱,可是在这条爱的道路上竟有这个恨的举动。记住!他的力量是为帮助人的,可是现在竟然有人试图拦阻他发挥这种力量。请设法理解他对这世界的慈心,记住在它执行这慈心的道路上,竟然遇到了这个恶毒的行为。这样,我们读到他对这背叛的举动所讲的严厉话语,以及他心灵里对这举动的憎恨时,就不会觉得惊讶。
这个叛徒离开逾越节的筵席后,耶稣就设立了这个新的、神圣的晚餐。主的晚餐最高的价值是在情感上,而不是在知识上。这些象徵的记号并不启示任何奥秘,只是提醒我们有关奥秘的事。马可没有完全记录当时主所说的一切话,但是在这方面我们还记得,他说过,「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这个记念的举动可以再次激发我们的感受,再次唤醒我们感恩的心。主的晚餐也是祝谢餐,祝谢餐的意思就是感恩。分享主晚餐的基督徒男女都是感恩的祭司,献上赞美的祭。我们的主设立晚餐时也看到末日,这样的预备也是因情感而作的。这样安排是为了预备他自己与那些爱他的人之间,将来可以永远不断的相交。因为藉此他们就可以记念他。
挂在墙上的相片,也许是你所爱的,远在他乡的母亲或儿女,其价值何在?这相片的价值在提醒你记念他们。看到了墙上的照片,你的心可以再受到一次新的提醒。墙上的照片不是要教导你知识上的什么东西,而是要激动你的情感。所以在这最后的时刻,我们的主设立了这个简单的晚餐。只要人真心遵守它,就可生动活泼的记念他,使我们的情感再次对他奔放。
这晚餐如何结束?是以十二个人唱歌作结束。耶稣和十一个门徒「唱了诗,就出来。」请翻开诗篇,读一遍第一百十三篇到第一百十八篇,这些都是赞美的诗篇。无疑的,耶稣和他的门徒唱的就是这些诗篇。他们唱这些诗篇,只为了表达他们的情感。
哦!情感的价值和力量何等大!邪恶的情感杀了生命和荣耀的主,而他那纯粹的情感却拯救了那些杀人的凶手。
所以,我们应该谨慎保守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情感受什么控制?受什么所激发?是自我吗?或是基督?假如是出于基督,我们就要相信并顺服我们的情感。我们永远不要单单听从那些依照统计学,机械式计算出来的结论。按照这些结论作出来的计划,必定是太过谨慎,放不开,碍手碍脚的。我们应该敢于照基督所感动的,放开我们的心,尽情地用我们的情感赞美他。
也许我们会说,假如他今天就在我们当中,我们就能这么作,我们也会这么作。哦,是的,他现在就在我们当中。你看到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吗?你感觉到基督在你心里的感动吗?这是为了你的好处,照着他在你情感中的感动去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