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3

马可六7-56

 

 

        使徒聚集到耶稣那里,将一切所作的事,所传的

    道,全告诉他。他就说,「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旷野

    地方去歇一歇。这是因为来往的人多,他们连吃饭

    也没有工夫。他们就坐船,暗暗的住旷野地方去。(可

    3032

 

    从这一段话里,我们读到使徒们第一次奉差出去传道是如何结束的。这里面记录了他们的报告和所作的检讨,很可能是发生在四月。

    十二使徒这一次奉差出去传道的事,马太、马可、路加分别都有记载,虽然所记都很简短,却很吸引人注意。马可和路加简单但正确的记录了事实,马太写了一些特别的事。

    这件事本身不但吸引人注意,也是重要的。简短就是他的价值之所在。要思想这件事,最好从他们传道回来以后,聚集时所作的报告着手。

    他设立了这些人作使徒,他们已经和他在一起,受训约有一年之久。当初他从众门徒中拣选设立他们十二人,使他们与自己同在,目的是最后可以差派他们出去传道赶鬼,到现在已有一年。在这段期间,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受装备,预备将来奉差去作他的工。他们已经观察了他怎样工作,听到了他所讲的话。在这段期间,他们看到他的能力彰显在人类生命中的每一部分。他们也观察到他轻易的医治人类肉体的软弱,带着威严赶鬼。他们看到他充满权威在属灵的范畴中工作:赦免人的罪,给人的良心带来平安。最后他们也看到他什么事都不能作,他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因为拿撒勒人的不信,他在那里就不能多行什么异能。

      然后时刻到了,他就差遣他们出去。这些人一直都与他同在,现在他差派他们出去作为他的代表,说他所说的话,作他所作的事。他们回来以后,就举行这次聚会。所以让我们思想这些使徒的报告和主的反应,最后看看紧接着所发生的一些事这些事就记载在本段经文中。

    第一,先看使徒们的报告。请注意,这不是精印的报告。他们没有详细记录所作的事,也没有提到所去过的地方,也没有记录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所说的话,也没有记载任何有趣的事。这是引人注意的第一个事实。

      然而从这报告中,一些基要的事已经显明出来。这件事是在马可第六章第六节下半节开始的。第七节立刻说明门徒是奉差遣出去的。事实上第六节的分法不太理想。该节最后一句话是「(他)就住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这是紧接在人弃绝他之后。这句话孤孤单单的,根本不能成为一段,只不过是简短的一句话而已。要了解这句话,我们必须参考马太福音第九章末的那段经文。那里对这件事有更详细、更长的记录。马太的这段记录并非特别指某一次事件,而是泛指我们主的一般服事工作,就是马可这句话所说的,他周游各地、传道、教训人的事。在那段经文中,马太说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而且他看到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好像没有牧人的羊一般。而马可所记的那句话,根本就没有说明耶稣差派使徒出去的原因。从马太这段较详细的记录中,我们看到这些使徒奉派出去宣教的原因,就是天国的王怜悯他的百姓。他看他们好像卡羊群没有牧人一般,是一群散漫、没有组织、没有真正原则的人。牧者这个角色在圣经中,以及在东方人的文化中代表了王的地位。在这里这位王被他自己家乡的人所弃绝,以后就在各城各乡巡行。他看到许多的人困苦流离,好像羊没有牧人一般,他就怜悯他们。

    这就是使徒奉派出去宣教的动机。这就是耶稣看到这些人的需要后所产生的结果。他呼召这十二人,预备他们,使他的工作范围可以很快的扩大。他呼召他们,不但可以分享他的能力,也可以分担他的事工。我们的主是在有限而困难的环境下劳苦工作的,为了要使更多的乡村、更多的人听到这信息,为了要使天国的信息传得更广,他差遣这十二人出去。天国信息的宣告是有神迹奇次、赶鬼和医病随着的。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他们宣教使命的性质。他们的宣教使命与我们的宣教使命有显着的差别,但是也有基本上的相同之处。对他们来讲,他们的使命是有限的,他们的物质装备也是有限的。不过,后来我们的主把这种情况完全的改变了。论到他们应该怎样接受人的款待时,耶稣的教训也显示了他们的工作是暂时性的。他们不要长期住在一个地方,而要很快的到别处去,这样可以更快的把福音传布到更广的地方。同时马太也告诉我们,他们受到严格的限制,不可到外邦人中去,也不可进入撒玛利亚人的城。他们的工作限于以色列家。以上这些事是他们这次宣教使命与今天教会宣教使命不同之处。

    但是,这次这些人奉派出去的宣教使命是最重要的一次。他们是奉它的名出去的,因此他们具有使徒的身分,这是以前所没有的。以前他们是门徒,现在他们成为使徒,就是奉他的名出去的,是他的代表。他们已经分享他的权柄。因为他们拥有他的信息,也拥有他所赐的能力去作他的工。他们奉派出去,有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天国近了」。耶稣赐给他们特别的能力,可以胜过恶者的世界,并且能赶鬼、医病。

这些人是两个两个奉派出去的。我们的主从来不差派一个人单独进入困难的工作环境中,我们却常常这样作,但这样作就违背了这一个基本的原则。接着我们就要看马太福音的记录,看看他们两个两个的出去从事第一次宣教旅行的事。这段经文充满子亮光,很有启发性。

 对他们的工作,我们知道了些什么?圣经没有提到他们工作的地点,没有描述他们旅行的过程,没有记录他们所讲的话,没有指明日期,没有记录任何有趣的事。然而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事。

    第一,他们传道叫人悔改。这样的宣告需要我们细细的思想。这并不是说他们告诉人要悔改,而是说他们传道的结果使人产生悔改。「叫人悔改」是一个简短的句子,里面却包括了个人的确信,诚恳的话语,辩论,和呼吁。他们如此传道,叫人应该悔改。

    他们出去是凭信心的。除了主自己的话语以外,他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自己拥有能力。直到他们面对被鬼附着的人,才显明出他们真有这种能力。在耶稣公开服事稍后的时间,他又差派七十个门徒出去。他们回来时对自己工作的结果也感到惊讶。他们充满喜乐的说,「就是鬼也服了我们!」我们读到这件事,一定可以想像到,这十二个使徒初次出去,站在被鬼附着的人面前,吩咐鬼从那人身上出来时,也正是考验他们信心的时刻。

这里也显明了另外一件事,就是他们宣教工作所产生的结果。他们的第一句话牵涉不广,比较广大的事实是在第二句话中宣告的。他们的话总括了这次宣教的工作所产生的全部果效,「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结果「希律王听见了」。那么使徒们第一次宣教的结果是什么呢?答案并不在于他们赶出几个鬼,圣经没有记载;也不在于他们治好多少病人,因为圣经也没有记载。答案在于「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他的名声传遍了更多地方,因为他们工作的结果,他的名在更多的地方被高举。三本福音书的作者都为我们记载一个中心事实--耶稣的名声被传扬开来了,而希律因听到就害怕了。我对于希律这个人的生平没有兴趣,提到他是因为与我们思想的内容有关。在这要我们看到了两个证据,显明了使徒们的得胜。第一个证据是「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第二个证据是一切邪恶和罪孽的化身希律王,虽然仍然坐在宝座上,却害怕得颤抖了。这就是所产生的结果。

      思想这十二个门徒的报告时,我们要观察的第二件事是,他们把所作的一切,所教导的一切都告诉主。请想一想,有六个报告,不是书面的而是口头的报告。让我们看看,按照马太所记耶稣怎样把他们两个两个配成一对。

      「西门……还有他兄弟安得烈。」安得烈是耶稣的第一个门徒,西门是他的兄弟,也是由他带到基督面前来的。他们两个人一起前往某地去工作,什么地方?我们不知道。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安得烈最初跟从主时,约翰和他在一起。我认为接着他就去找雅各。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想,不一定正确。这一对兄弟一起被派出去。他们作些什么?我们不知道。我相信他们一定有一段火爆的时间,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半尼其」,雷子。

    接下去的两个人是腓力和巴多罗买(即拿但业)。腓力实际上是耶稣所呼召的第一个门徒,这位腓力去找到了拿但业。腓力是一个安静的人,经常在群众的外围帮助人,对陌生人寄以同情。而拿但业是一个心里没有诡诈的人。他们到什么地方去?我们不知道。我相信他们两个人的报告,一定比前面那两对安静一点。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他们是什么人?没有人知道。在我们主所拣选的人中,总有两三个默默无闻的人。但是他却知道他们。

      「多马和税吏马太。」多马是一个善疑的人,他经常与事情保持一段距离,观察它,研究它。马太的工作性质是保持记录。他们一起出去,他们的报告如何?我不知道。

     还有另外一对,「奋锐党的西门」和「加略人犹大」。奋锐党是当时一个激进派的政治组织。

    现在这些人都回来了,也都各自提出报告。告诉他,他们所作的一切。圣经没有给他们评分,也没有为他们所得的结果分等级。他们只是把所作的事对他报告。他们的信息都是从这位主接受的,他们的能力都是从他取得的,他们也只有对他负责。他们所提出的报告可能各有不同。我很高兴圣经没有把他们的报告记录下来,不然我们可能有一派的人主张采用雅各和约翰的方法,就是「半尼其」雷子的方法;另外有些人主张采取腓力和拿但业的方法,就是安静温柔的方法。他们把一切的事报告给主,在他面前他们将发现他们需要各种不同的人,他们需要拿但业那样安安静静的人,也需要雅各和约翰那样有冲力的人。

    现在我们要思想这段经文的第二件事,就是主的反应。「他就说,『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我们读这句话时要小心,免得太注重属灵的教训,而忽略了其中优美的因素。当然,这句话有它的属灵意义和教训,但是要了解其真正意义,我们必须应用想像力,看看当时的情形。我们要看耶稣的脸孔,看看他奇妙的眼睛。我们知道他的眼睛永远是在观察,新约记录中充满了「耶稣举目观看」,「耶稣看」等等词句。他一边听着他们的报告,一边看着这些人。他注意到他们肉体的疲倦,于是说,「你们来同我暗暗的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我们不到那里去了!我们不要再走路!我们坐船吧!我们渡海过去吧!就这样他们走了。他们的歇息是心理上的,他们暂时不用教训人,不必思想。这是属灵的歇息,暂时不必再与那恶者的世界冲突,暂时不必祷告。

    条件是什么呢?他们必须和他一同去,他们必须亲身去,他们必须离开,他们必须前往旷野。从这里可以看到耶稣是何等了解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耶稣温柔的品格。有些人不能了解这一点,因为他们身体健康,体格强壮,迫切要服事主。他知道这些人疲倦了,于是他说,来歇一歇吧!暂时不要再管宣教旅行的事,暂时不要多思想,不要祷告。歇一歇!

    假如这件事显明了他对人的了解和对人的关怀,我要更进一步说,这件事更显明了他无比的智慧。这方面可能会叫我们中间一些人受到责备。最近我读到下面一段文字:

 

        我们必须知道如何把工作放到一旁去,这不是说

    我们要懒惰。就在你休息的时候,你心灵中一切的皱

    纹都得到了舒坦,你的心灵就可以伸张,有弹性,恢

    复活力,就像路旁的小草被践踏以后重新得到舒展,

    就像树叶被压碎以及重新变得翠绿。

 

    但是他们到了旷野的地方时,发现群众已经在那里等候。接着马可记录,这一位差派他们出去宣教的主,这一位接纳他们和他们的报告,又请他们歇一歇的主,看到了这一群人在等候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因为他们就像羊群没有牧人一样。当初激发他差派他们出去的那个原因,又在这一位王的心里燃烧着。于是他不顾自己,开始教训这些群众。门徒们什么事都没有作。他们在歇息,他们在观看他。在他最后完成他的使命以前,他是不会有歇息的。他们观看他。他在回答别人对他的批评时曾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他们再一次看到他不顾自己,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献给群众。但是他们却在歇息。哦!是的,他们是在歇息。我想我了解他们那一天的感受。对于一个经常必须讲道的人,能有机会坐在乡村的小教堂中,听当地的牧师讲解神的话语,这就是歇息。没有责任,只有安安静静的歇息。哦!是的,他们是在歇息。过去我常以为他们没有歇息,但是仔细的一想,他们是在歇息,而他却没有。他在世为人的期间,根本没有歇息的时间。

    现在请看紧接着发生的两件事:给五千人吃饱,和耶稣在海面上行走。

    那时天色已经晚了,耶稣一直在教训那些群众,现在他们的晚餐成为一个问题。门徒们对他说,「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住四面乡村里去,自己买甚么吃。」这是门徒们的声音。他们说,「请叫众人散开。」但是耶稣说,「你们给他们吃吧!」然后门徒们又说话了,「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么?」这句话实际上是带着抗议的意味。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回答说,「五个饼两条鱼!」他就说,「拿过来给我。」结果群众都吃饱了,门徒们把零碎收拾起来,还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耶稣在海面上行走的事,关系到这些人在遵行他旨意时所遭遇到的事。他催促门徒上船,先渡海回到对岸去。他们就去了。记住,耶稣旨意的道路是风浪的道路。他差遣他们进入风浪中。描写这次风浪的词句中有一句很强烈,「摇橹甚苦」。为什么他们不调转头回来呢?风迎着他们的面吹来,逆风摇船很困难。他吩咐他们回到对岸去,而风却从对岸吹过来。对他们最简单的方法是,调转过头,在风的面前逃跑。然而不!他们不能这么作。为什么?因为他吩咐他们往那个方向去。他们因为顺服他的吩咐才「摇橹甚苦」。但这也是他能力的道路。他从后面赶上他们,他也是逆风向前行,但是风不能拦阻他。海水也在他四围翻腾,但反而成了他得胜脚踪下的平坦大道。不久之后,他上了船,风浪就止息了。

    现在看看这些使徒,留意经文所记与他们有关的事。他们十分惊奇。为什么惊奇?马可说,「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分饼的事。」这些人是使徒,不是外人。那么为什么他们还不明白那分饼的事?马可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他们心里还是愚顽,就是说他们心里迟钝,不能了解分饼的神迹。结果他胜过了大自然,他们心里反而十分惊奇。

    现在我讲这些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看看这些使徒。当初他们宣教回来向他报告他们所作的和所教训的,这件事很有趣也很有启发性。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也一样有趣、有启发性。

这些人是使徒,虽然他们曾经奉差遣出去宣教,回来以后面对这一大群饥饿的人,他们还是只能对主说,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买什么吃。耶稣吩咐他们作一件最自然的事时,他们又与他争论说,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么?在耶稣控制了大自然,对他们彰显他的能力时,他们这些人却心里十分惊奇。这些人却还不了解,这些人心里还是愚顽。而他们却是使徒!感谢神,我想现在我敢安心祷告了。他们都是他所拣选的使徒,既然是他拣选的,就不会有错误。思想过这一点以后,对我们最终的真理教训是什么呢?就是在我们一切的服事工作上要说,「哦!耶和华!愿一切荣耀都归给你!不要归给我们,都归给你的名!」

是他拣选他们,何等的恩典!是他装备他们,何等的奇妙!是他使用他们,何等的希奇!他给他们歇息。在他们不能了解他分饼喂养饥饿群众的事,他们不能了解他胜过风浪的事时,他是何等耐心的忍受。哦!这是何等温柔、何等美丽的事。

 我的结论是,他们宣教回来以后所作的报告,不值得印出来,永远不值得。只要我们常常告诉主,我们作了那些事,教训些什么就够了。我们最好减少彼此报告自己为主所作的,和所教训的。

 


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