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
【{\Section:TopicID=280}经文记载何故不同(太八5~13;路七1~10)】
问:马太福音八章五至十三节与路加福音七章一至十节所记百夫长求医故事;何以一为直接的,一为间接的?
答:这里所记的,并非两件事,也非一件事有了相反的记载。事实乃是如下:百夫长先遣人去见主;后来,他自己也来了。秩序如下:路加福音七章三、四、五节;马太福音八章八、六、七节;他回去;路加福音七章六节上半;路加福音七章六节下半,七、八节;他又来;马太福音八章八、九节。
这样的记载,和马太福音、路加福音的性质,是完全相合的。马太福音除去百夫长差遣犹太人的记载;路加福音则反之。马太福音除去凡足以使犹太人骄傲的;路加福音写给外邦人,藉犹太人的口,叫他们知道这个百夫长之善,是与他们有益的。―― 倪柝声
【路七2~3】他对奴仆的态度回异常人。他爱护这个奴仆,为了挽救他的性命,可以不辞艰苦。在罗马的律法底下,奴仆只不过是一个有生命的工具而已。他被剥夺了所有权利;作为主人的,只要是意之所好,大可以虐待甚至是杀掉他。有一位罗马作家,在论述房产管理的时候,建议农夫每年要检视他们的农具,把陈旧窳坏的丢掉;在处理奴仆时,亦应采用此法。一般来说,失去工作能力的奴仆,都会给丢在外面,只有等死的份儿。相形之下,这个百夫长对待他的奴仆,真可谓不可同日而语。──《每日研经丛书》
【百夫长所宝贵的仆人患病了,是谁求助于耶稣?百夫长(太八5-13)抑或那仆人自己(路七2-11)?】
马太八5指出:「耶稣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进前来,求他说」,这段经文清楚显示,是百夫长往见耶稣。那时候,他的仆人病得要死,躺在床上,当然不可亲自前往求耶稣。
路七2则指出:「有一个百夫长所宝贵的仆人,害病快要死了」。从上文下理看来,第三节的主词应是百夫长(中文和合本清楚道出),经文是这样说:「百夫长风闻耶稣的事,就托犹太人的几个长老,去求耶稣来救他的仆人。」这节经文可算是明确的证据,清楚指明并非正在生病的仆人往见耶稣。在希腊文圣经中,分词「听,hearing」(akousas)及动词「托,he sent」(apesteilen)的先行词都是「他,by him」(auto)。由此看来,马太与路加关于这件事的记载,是互相吻合的。
在此或可以指出,路加记述了事件的详情。百夫长首先托几个犹太长老往见耶稣,向耶稣解释百夫长是何等尊敬他,之后,百夫长才亲自求耶稣。耶稣已开始前往百夫长的家,走了一半路,就遇上了百夫长,于是,二人就在街上谈起话来。── 艾基斯《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耶稣在世的时候,看见拿因城的一个寡妇,为独生的儿子死去而悲伤。耶稣怜悯她,对死者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那死人就坐起来,并且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的母亲。(见路加福音第七章11至17节)
神的儿子主耶稣基督,是生命的主,复活的主,使那个家庭的光景,有何等的不同!── 于中旻《喻道集锦》
【路七19】试想一想约翰遭遇的事情。约翰,本来生活在荒原旷野,如今却被拘禁于马克路斯(Machaerus)堡中的地牢里。有一次,一位麦当劳人(Macdonalds),高地人的领袖,被拘禁于加力素堡(Carlise Castle)中浅窄的牢房。在那牢房里,只有一个细小的窗户。直至今日,在牢房的砂砖上,仍可见到这位高地人手足的印迹。使我们见到昔日的他,是如何的日复一日,攀援在窗缘上,以无限向之情,凝视着窗外的小丘翠谷。而这片地方,终此一生,亦恐怕难以踏足其上。桎梏于牢狱之中,面对萧条四壁,约翰提出他的问题,正因为他受牢狱之苦,使他心灵上遭受到无可比拟的冲击。──《每日研经丛书》
【路七23】「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施洗约翰不喜欢,也可以说是不明白主工作的方式。他曾期待以色列国另一次的新复兴,正如旧约里以利亞所见证的那一次。而现在他却被关在监牢里,接近死亡的边沿。他既不能再有任何伟大的工作和成就,那么主耶稣为何不采取一些行动,来证明这第二位以利亞的职事?
当神没有按着我们的期望去进行祂的工作时,我们是否因此就跌倒呢?我们曾寻求认识祂的旨意,并只求祂得着荣耀,然而祂的道路,却多令我们大感失望。我们曾遭遇绝境而毫无出路,我们病了,期待祂来医治,但却得不到医治。我们短缺金钱,但经济的供应却迟迟不来。或者比这些更糟的就是:在某些工作或事情中,神自己的尊荣似乎受到危险的威胁。祂必须为自己的名,亲自出来干预——然而神却不下手。其它还有:不利的情势全无改变,监牢的门户仍然紧闭,罪人的硬心犹未溶化,也没有人喊说:「先生,我当怎样行纔可以得救?」等等。
但总有一天,一切事情都会解释明白。当我们站在审判台前的时候,不但我们要受审判,神还要将一切事情向我们阐述。我们将在好些事情上被证明是错了。但也有许多的事情,主要对我们说:「我是对的,但你们也是对的。」――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有时候,「不因主跌倒」,的确是一件很难作到的事情。叫我们跌倒的,也许是环境方面的事情─当我们渴望为主作工的时候,却被囚在一个极狭窄的地方,一间病室里,一个不顺遂的地位上。但是,无论如何,主知道我们的需要。我们所在的环境,都是主亲手替我们安排的。祂放我们在现在的地位上,是要加增我们的信心,牵引我们更近祂。叫我们跌倒的,也许是思想方面的事情─思想一直萦绕着许多我们所不能解决的疑问、难题。我们原希望当我们把自己交给主的时候,天色就会变蓝的,可是交托了以后,天空仍满布着烟雾、黑云。让我们在这里相信,如果我们把自己交给主以后,困难仍在的话,这必定是因为主要我们学习更深信祂的缘故。叫我们跌倒的,也许是属灵方面的事情─我们曾以为在主的拥抱中,不再会受到试探的狂风了,不料试探的狂风却比以前来得更猛。可是,试探越加猛,主的恩典越加大。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看我们一路所遭遇的试炼,我们就会大声歌咏赞美我们的向导了。所以,不论前面将要遭遇的是甚么,只要是主的旨意,我们都该欢迎。但愿我们不再因我们的爱主跌倒。─ 司梅李
【路七34】「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
自从我认识救主是罪人的朋友以来,我看见过许多很特别和相当困难的人,悔改归向了祂。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年青妇人前来攻击我,她说她不愿意得救,又说她还年青,要享受一些快乐的日子。她不愿离开罪恶的道路,也没有一点儿渴望救恩的心。当她用近乎辱骂之言向我咆哮一番之后,我说:「我们祷告好吗?」她很鄙视的回答:「我要祷什么捞什子的告?」我说:「你祷告什么我不能负责,但我可以先祷告,然后你将刚才向我所说的那些话,再告诉主耶稣一遍。」她稍感惊骇说:「啊,我不能够这样做!」我回答说:「是的,你能够这样做,你岂不知道主耶稣是罪人的朋友么?」这一句话感动了她。她果然祷告了,虽是一个很不正规的祷告,但从那时候起,主耶稣就开始在她心里工作,再过几天,她就很光荣的得救了。――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69.路加福音七章所记请耶稣吃饭的西门,和用香膏膏耶稣的女人,是否与马太福音二十六章的西门和那女人相同?(路七章36一50节)】
不少人因为对于圣经不熟悉,所以时常张冠李戴,把不同的人物与故事,当作相同的人物与故事来讲说。这里的西门和膏那稣的女人,便是一例。
路加福音七章的西门是一个不以礼貌待那稣的法利赛人(36、44节)。马太福音二十六章的西门是曾长大麻疯的,并没有说明他是否法利赛人,也没有说他对那稣无礼。路加所记那个女人是一个罪人(37、39节),那稣曾赦免她的罪(48节)。马太福音二十六章的
女人是在伯大尼家,与约翰福音十二章的马利亚同一人,那稣曾赞美她所作的是一件美事,并不是赦免她的罪。
还有,路加所载的西门和女人是那稣第二次在加利利传道时的事,马太所记乃是最后一个礼拜在耶路撤冷对面的伯大尼的事,显见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人物、地点、时间都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假如把这个故事混为一个故事来讲说,会闹出很大的笑话。这就等于“两个拉撒路”的笑话一样,“马大、马利亚的弟弟拉撒路死后复活,复活后因为家境困难,结果流为乞丐,在那财主门口求乞,也浑身生疮,后来又死了,被天使带到亚伯拉罕怀中”。
要分辨两个故事是否相同的方法乃是,①人物是否相同?②地点与③时间是否相同?④故事的上下文的前因后果是否相同?――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路七39】有一件事,可以把人与上帝隔绝,那就是自满。而奇怪的是,人愈感到罪多,他会是愈良善。保罗提到罪人的时候,便谓『在罪人中我是罪魁。』(提前一15)圣弗朗西斯(Francis of Assisi)亦云:『世上没有比我更卑劣、更悲惨的罪人。』我们可以说,最大的罪便是自觉无罪;然而一丝的自觉不足,便可以打开了上帝恕宥之门,因为上帝就是爱,而爱的最大荣耀乃在于可以施予给有需要的人。──《每日研经丛书》
【耶稣使寡妇的儿子复活】(路七11~17)
一、孤苦的寡妇哀恸(11~12节)
二、全能的恩主施救(13节)
三、将葬的少年复活(14~15节)
四、围随的众人惊奇(16~17节)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基督之道对于社会的习惯如何】(路七31~35)
一、有时与社会的习惯相反(33节)
二、有时与社会的习惯符合(34节)
三、无论相反或符合难免批评(33~34节)
四、行为上以合乎真理为是(35节;太七16首二句)
── 丁良才《经题模范》
【那有罪的女人归主(路七36~50)】
一、自知罪大(36~37,39~43,47节)
二、诚心悔改(38节)
三、一心相信(50节;弗二8~9)
四、切实爱主(38,47~48节;加二20后半;林后五14~15)
── 丁良才《经题模范》
【信望爱】
他爱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建造会堂
一、百夫长的信心
1.他所宝贵的仆人
2.只要你说一句话
3.就必好了
二、叫寡妇之子复活
1.哭泣的母亲
2.怜悯人的救主
3.坐起,并且说话
三、爱多,赦免也多
1.称赞施洗约翰
2.一个犯罪的女人
3.谁更爱债主的比喻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