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
{\Section:TopicID=567}十四·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二三1~7)
二三1,2 在犹太人议会(众人)面前受审后,耶稣被匆忙地解到罗马巡抚彼拉多那里,接受民事审讯。那些宗教领袖对祂作出三个政治上的指控。首先,他们控告他诱惑国民,叫人转移对罗马政府的忠心。其次,他们说祂禁止犹太人纳税给该撒。最后,他们指控祂立自己为王。
二三3~7 当彼拉多问耶稣,祂是否犹太人的王,祂回答说祂是。彼拉多并不认为祂的宣称对罗马帝国有任何威胁。经过私下跟耶稣面谈后(约一八33~38上),他对祭司长和众人说,他查不出耶稣有甚么罪来。暴民越发坚决,指控耶稣煽动叛乱,从被藐视的加利利起,甚至到耶路撒冷。彼拉多一听见……加利利这名字,就以为找到逃避责任的路。加利利属希律所管,所以彼拉多把耶稣送交希律,企图避免进一步牵涉入这案件。刚巧那时希律正在耶路撒冷访问。
希律安提帕是大希律的儿子。他屠杀了伯利恒的婴孩,也杀害施洗约翰,因为约翰谴责他与兄弟之妻的不法关系。这也是耶稣在路加福音十三章32节称“那个狐狸”的希律。
{\Section:TopicID=568}十五·在希律面前被藐视(二三8~12)
二三8 耶稣能够在他面前受审,希律感到很欢喜,因为听见过他的事,久已想看他行一件神迹。
二三9~11 不管希律问救主多少问题,都得不到回答。犹太人更激烈的指控耶稣,但祂却不开口。希律认为自己所能做的,就是让他的兵丁粗暴地对待耶稣,戏弄他,给他穿上华丽衣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里去。
二三12 从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但这时仇恨变成友谊了。他们两人都同样反对主耶稣,这就叫他们联合起来。提奥非勒为这件事哀伤说:“这对基督徒是个耻辱。魔鬼可以说服恶人,为了作恶而将他们的仇恨撇在一旁;但基督徒却甚至不能为了行善而保持友谊。”
{\Section:TopicID=569}十六·彼拉多的判决:无罪的却被定罪(二三13~25)
二三13~17 因为彼拉多未能公义地释放他那尊贵的囚犯,他发现自己进退维谷。他跟犹太人的领袖匆忙的召开了一个会议,向他们解释,希律和他都不能找到任何证据,证明耶稣叛乱。“可见他没有作甚么该死的事。”因此他提议鞭打主,然后放祂走。如司徒雅各指出:
这个令人惋惜的妥协,当然是完全不可接受和不合理的。这个可怜的人,受恐惧驱使,企图藉耶稣履行他的职责,同时又要取悦群众。但他两样都做不了,怪不得愤怒的祭司,无论如何也不接受那个判决62。
二三18~23 祭司长和众民烈怒难遏,他们要求判耶稣死罪,释放恶名昭彰、因作乱杀人被下在监里的罪犯巴拉巴。彼拉多再次怯懦地试图证实主无罪,但暴民的邪恶要求把他盖过了。不管彼拉多说甚么,他们坚持要求判神的儿子死罪。
二三24,25 尽管彼拉多已经宣告耶稣无罪,这时为了取悦百姓,却仍定祂死罪。同时,他释放了巴拉巴给众人。
{\Section:TopicID=570}十七·人子被带到加略山(二三26~32)
二三26 这时大概是星期五早上九时。往钉十架现场的途上,兵丁命令一个名叫西门的古利奈人背十字架。有关这个人的资料不多,但后来他的两个儿子似乎成为出名的基督徒(可一五21)。
二三27~30 耶稣往钉十架途上,一群支持祂的跟从者为祂痛哭。祂称呼人群中的妇女为耶路撒冷的女子,叫她们不应为祂难过,反而要为自己难过。祂是指着主后七十年临到耶路撒冷的可怕毁灭,那日子的痛苦和悲伤如此的重,以至一直以来被藐视的不生育的妇人,会被认为特别幸运。提多的围城,情景恐怖到一个地步,人甚至愿意让大山倒在他们身上,小山遮盖他们。
二三31 然后主耶稣加上一句:“这些事既行在有汗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祂自己就是有汗水的树,不信的以色列人则是枯干的树。如果罗马人把这样的羞辱和痛苦,堆在无罪、无辜的神儿子身上,这班谋杀神爱子的凶手,将要接受怎样严厉可怕的惩罚呢?
二三32 在耶稣的行列中,又有两个犯人安排和耶稣一同处死。
{\Section:TopicID=571}十八·耶稣被钉十字架(二三33~38)
二三33 行刑的地方名叫髑髅地63(源自拉丁语“头髅”的意思)。也许地形仿似头骨,又或者得名原因是因为这是死亡之地;头骨常常被看为死亡的象征。圣经克制地描绘钉十字架的情况是值得注意的。经文没有停留于可怖的细节上,只有简单的句子“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司徒雅各的话很中肯:
难以置信弥赛亚竟必须死亡,而祂要这样死亡更是完全不能相信的。然而事实却是这样。基督碰过的每一样东西──包括十字架在内──都加以辉煌和美丽的装饰和转化。但让我们永不要忘记,祂是从怎样骇人的深渊中,被高举在十字架上64。
哦,那高举的十架;
教我它是何意义,
那一位,忧患之子,
被钉流血舍身。
~本纳尼
那一天,髑髅地悬着三个十字架,耶稣的十字架在中间,祂的两旁各有一个犯人的十字架。这应验了以赛亚书五十三章12节──“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
二三34 耶稣有无限的慈爱和怜悯,在十架上祂高呼:“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谁知道这个祷告,免去了神何等汹涌的烈怒!摩根评论救主的慈爱说:
在耶稣的心灵里,没有愤恨,没有忿怒,没有隐藏的意愿,要惩罚苦待祂的人。人对披甲的拳头啧啧称羡,但当我听到耶稣这样祷告,我知道那拳头唯一会到的地方是地狱65。
然后,兵丁分了他的衣服,拈阄分祂那无缝的里衣。
二三35~38 百姓站在十架前观看,戏弄祂,向祂挑战,他若真是弥赛亚,是神所拣选的,就救自己。兵丁也戏弄他……拿醋送给他喝,挑剔祂救自己的能力。十字架上挂着一个牌子:
这是犹太人的王。
我们再引述司徒雅各的话:
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事实,牌子上的字用三种语言写上:希腊文、拉丁文和希伯来文。无疑,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叫人群中的每一个都能看得明白。但基督的教会常常正确地看见,这象征她主人的主权是普世的,因为这些是世界的三大语言,每一种通行于一个重要区域。希腊文是文化和知识的语言,在那个范野里,牌上的文字写着,耶稣是王!拉丁文是法律和政治的语言,在那里耶稣是王!希伯来文是启示宗教的语言,在那里耶稣是王!因此,祂即使披挂将死,“他头上戴着许多冠冕”(启一九12)仍是事实66。
{\Section:TopicID=572}十九·两个犯人(二三39~43)
二三39~41 我们从其它福音书的记载知道,起初两个犯人都辱骂耶稣。祂若是基督,为何祂不救自己和他们呢?后来其中一个改变了心态,责备同伴不敬畏神。毕竟,他们是为自己所犯的罪受苦,他们的刑罚是应得的;但挂在中间十字架上的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
二三42 那个犯人转向耶稣,求主67在祂回来在地上建立国度时记念他。这样的信心很惹人注目。这个将死的犯人相信耶稣将从死里复活,最终要在世上作王。
二三43 耶稣赏赐他的信心,应许就在那一天,他们要一起在乐园里。乐园相同于第三层天(林后一二2,4),意思是神的居所。今日──多么快!同我──何等的同在!在乐园里──何等的喜乐!欧德曼写道:
这事向我们启示一个真理,救恩是以悔改和信心作条件的。然而,也包括其它重要的信息。经文宣告救恩是独立于礼仪的,那个犯人从未接受洗礼,也没有参加圣餐……事实上,他勇敢地在充满敌意的群众面前,在百姓和兵丁的讥讽和嘲弄下,公开承认他的信仰。即使没有任何正式的礼仪,他仍得蒙拯救。经文也进一步证实,救恩是独立于善行的……看来也没有“睡着的灵魂”这回事。身体会死去,但死后知觉仍然存在。经文又证实没有“炼狱”。这个悔改的犯人,从罪恶和羞辱的生命,马上进入蒙福的状况。也可以说,救恩不是普遍有效的,那里有两个犯人,只有一个得救。最后注意的是,死亡之后的喜乐,真正的本质包含在个人与基督的交通。对将死的犯人的应许,重心在于:“你要同我在一起。”这是我们蒙福的确据,去世是“与基督同在”,那是“好得无比的。68”
从耶稣基督的旁边,一个人上天堂,另一个下地狱。你在十字架的哪一边?
{\Section:TopicID=573}二十·三小时的黑暗(二三44~49)
二三44 从午正……直到申初,即中午至下午三时,黑暗笼罩地面(或地球,希腊文可以表达两个意思)。这是给以色列的一个信号,他们弃绝那光,现在被神审判,眼睛蒙蔽了。
二三45 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在中间裂为两半。这象征藉着主耶稣基督的死,为所有凭着信心来的人,开了一条路,到神那里去(来一○20~22)。
二三46,47 就是在这三个小时的黑暗中,耶稣的身体被挂在木头上担当了我们罪的刑罚。这段时间结束时,祂把灵魂交托在神祂父的手里,甘心的献上祂的生命。一个罗马百夫长深深的为这景象所慑服,就归荣耀与神说:“这真是个义人!”
二三48,49 聚集观看的众人,都为这悲痛和不祥预感的恐怖景象所震慑。有一些忠心跟从耶稣的人,包括从加利利跟着他来的妇女们,……站着,看这人类历史中最残酷的景象。
{\Section:TopicID=574}二十一·葬在约瑟的坟墓里(二三50~56)
二三50~54 直到这时,约瑟仍是私下作主耶稣门徒的。虽然他是犹太人议会的议士,但却不赞同他们对耶稣的判决。现在约瑟勇敢地去见彼拉多,问是否有幸能将耶稣的身体从十字架上移下来,好好地埋葬。(这时约是下午三时至六时。)约瑟得了准许,赶快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那坟墓直到那时,是从未葬过人的。这事发生在星期五,在预备日。这里说安息日快到了。我们必须谨记,犹太人的安息日从星期五日落后开始的。
二三55,56 约瑟取了身体,安放在坟墓的时候,从加利利来的忠心妇女一直跟着他,然后他们就回去,预备了香料香膏,再回来膏她们所爱的主的身体。在埋葬耶稣身体的时候,在某意义上,约瑟也埋葬了自己。这个行动,使他永远从钉死生命和荣耀的主的民中,分别出来。他不再属犹太教,但会过分别的道德生活,见证犹太教的不是。那些妇女在星期六休息,遵行安息目的诫命。──《活石新约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