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一, 复习与背景:

1-3章是预备道路; 4章是主服事的开始; 5-6章召门徒并传讲门徒的品格; 7-8章医病、赶鬼、传道。9-10章显明基督的身份、差遣12门徒及70门徒; 11章与法利赛人对抗的事; 12章门徒在各种环境中所要有的准备;13-17章神国的福音(见4:43):外邦人要在神国里(13章);软弱的人(“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要在神的国里(14章);罪人要在神国里(15章);看重钱财的人要在神国之外(16章);谨醒等候神的国来到(17章)。18章讲凭信心进入神的国。

二,分段和主要内容:

可分为四段:1-8讲不可灰心的祷告,这亦是信心的表现(见第8节);9-17节讲人不是靠自义,乃是靠悔改认罪进神的国,并且只有象小孩子那样单纯的信心才得以承受神的国;18-34节讲到进神的国不是依靠钱财,乃是借着耶稣的死而复活;35-43节讲到神的国是凭信心进入的。

三, 启发性问题及应用:

问题1:为什么主耶稣要他的门徒常常祷告、不灰心(1-8节)?
神有时候会“忍了多时”(7节),而且百姓也会经历“日子将到,你们巴不得看见人子的一个日子,却不得看见”(17:22)。因为这样的缘故,门徒当在信心中“昼夜呼吁”神,神“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因此“常常祷告”是我们当作的,为我们成全是神终久要作的。8节是神向人提出的一个问题:“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

问题2:法利赛人有何特点(9-14节)?
1)他靠得是自己:“仗着自己是义人”;2)他论断别人;3)有敬虔的外表(“自言自语的祷告“);4)自夸(11-12节);5)功德主义(11-12节),与17:10所说的仆人的心态:“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相反;6)在神面前不被看好;7)必降为卑(14节)。

问题3:税吏有何特点?
1)他知道自己不配,以致“远远的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13节);2)他有悔改的心:捶胸并认罪;3)他不与别人比,乃是正视自己生命的需要;4)他信靠神,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来寻求神。这与法利赛人到圣殿为的是表功正相反;今天我们又如何呢?我们所存的心象税吏呢?还是象法利赛人?5)他被神称为义,而被升为高。今天我们是被人看好呢?被自己看好呢?还是为神所看好?

问题4:小孩子有何特点?为何他们得以进神的国(15-17节)?
小孩子的两个主要特点:单纯与信靠。神的国正是这样的人:向着神有全然信靠的心;为人处事上则是极为单纯。

问题5:富足的官之问题在哪里(18-30节)?
不是因为他富足,乃是因为他看重富足过于看重神。一个真正守神诫命的人乃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的人;又是爱人如己的人。这个富有的官均未能行在这两样中:他爱财超过爱神,他爱自己超过爱别人。这表现在他不能“跟从”主,也“不能变卖”财产分给穷人。撇下一切跟从主是爱神的表现;变卖一切分给别人是爱人的表现。我们爱神也爱人吗?

问题6:如何理解“在人所不能的事,在神却能”?
在主耶稣一系列的教导中一直指出:人不能凭自己的义得救(9-14节),人亦不能靠钱财得救(18-25节)。门徒们亦困惑:“这样谁能得救呢?”主的回答是:得救的事在人是不能的,但在神却能。救恩是神所成就的,借着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而来(31-33节,可惜门徒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见34节)。当神为人成就了救恩之后,人所要作的便是放下手中的缠累,来全然领受神的救恩。这就是神的救法。

问题7 :29节是在讲得救的事吗?
本节不是在讲得救的事,它并不是在讲人进神国的条件。圣经从头至尾都在讲人的得救全然在乎信。29节是在讲得赏赐的事,即当人为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不但在来世得永生,在今世也得百倍。这种撇下一切跟从的生活叫人在今世就得享主恩丰盛的滋味。这一段再一次提醒我们基督徒的得失观。

问题8:神的救恩是如何借着耶稣基督成就的?
应验先知的话;被交给外邦人;被戏弄、凌辱、吐唾沫在他脸上;遭鞭打;被杀害;第三日复活。这给我们的启发有:1)神的国必照神的话应验;神的国是借着人子所经历的苦难而来;3)神的国是借着基督从死里复活而来。在苦难中持守神的话便可以叫我们经历基督死里复活的大能。这也就是基督徒的路。

问题9:瞎眼的乞丐是如何得救的?
他肯听、肯问(36节),而且肯求(38节),还不顾别人的拦阻,越发呼求(39节)。并且有信心,求神在他身上作大事,“主啊,我要能看见”(41节)!真正的信是带着行动的,这种信救了他(42节)。神因此得荣耀,人也赞美神(43节)。人到耶稣面前可能会遇上不少的拦阻:来自法利赛人的藐视(9节),其他门徒的责备(15节),钱财的缠累(24节),对神话语的不理解(34节)及别人的拦阻(39节)。但我们若能不放弃,不灰心,凭着信心呼求神,最后必能得着。

四, 难点: 35-43节的记载在太20:29-34可10:46-52

均有出现。但有两个不同点:一是在马太福音中提到有两个瞎子,在马可和路加中只提到一个瞎子,并且马可指出此瞎子的名字为巴底买。二是马太和马可均是在出耶利哥时发生的事;但路加却说是在将近耶利哥时发生的事。 这作何解释?关于两个瞎子和一个瞎子的区别,并不是什么关键问题,在于作者的取舍。这不是矛盾,乃是作者着眼点的事。关于出耶利哥和将近耶利哥,原因如下:当时的耶利哥城分两部分-旧城和新城。新耶利哥是大希律王在旧城的南边所造的。瞎子得医治的事当发生在连接旧城和新城的路上。马太和马可为犹太人,他们以旧城为参照点,于是说“出耶利哥”,路加为外邦人,他了解看重的是新城,于是就说“将近耶利哥”。


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