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19

路加六17-49

 

 

    我们的主从他拣选十二门徒的那座山下来以后,就医治病人,然后当着众人教导他的门徒。我们必须分辨这段教训和登山宝训之间的差异。由于其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以致于人们常常把马太福音第五、六、七章里的登山宝训,和路加第六章主的讲论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两次的场合不同,地点相异。在此处的讲论中,他重复了登山宝训中的一些事,但显然的,他也有所删减,并且加上了登山宝训中所没有的。他这次不仅是对十二个门徒,乃是对「许多门徒」说话。并且还有许多其他的人在场,路加说,「又有许多百姓」分别从犹太全地,耶路撒冷,并推罗、西顿的海边来听他讲道。我想我们有理由推断,在群众中一定有一些官长,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虽然这里没有说,但从他所说的话里,可以明显地看出那些官长也在场,他也知道他们在场。

    毫无疑问的,他在整个讲论中,最注意的还是这十二个人。他已经拣选了他的使徒,然后对他们讲道,并且让群众和其他的门徒也都能听。

    我们首先将整段讲论浏览一遍,便会发现它可以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十节到第二十六节,他提出了先知的对比。然后,他宣告「爱」是生活的法则,并在第二十七节到第三十八节中加以说明。接着他在第三十九节到第四十五节中,揭示了他作这一番教导的理由。最后,他在第四十六节到第四十九节中说出了他那至高无上的主张。

    我将第一部分(2026节)称为「先知的对比」,乃是来自经文本身的。第二十三节后半说,「他们的祖宗待先知也是这样。」第二十六节又说,「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

    我们的主那天对他们讲话的时候,他心中所注意的是那十二个人,他心中想的是,他们将承担先知的整个工作。所谓先知,就是传达神话语的人。

    然后注意他作的对比。第一小段是从第二十节的中间到第二十三节的中间,这小段经文的关键词在那里?就是「有福了」。从第二十四节到第二十六节的关键词是什么?就是「有祸了」。「有福了」指的是一批先知,「有祸了」指的是另一批先知。

    第一小段里,他想到的是在神古代百姓的历史中,那一连串光芒四射的先知,他们是神的代言人。他们一直受到迫害,真正的先知总是受人迫害。

    但第二小段里的先知却受人赞美。那些被迫害的有福了,被称赞的有祸了。

    这是不是说,神的先知总是固执、别扭,以致不受人欢迎?当然不是。是不是说假先知总是圆滑、亲切,以致受人欢迎?当然不是。我们必须细察他们蒙福,遭祸的原因,才能触及较深刻的含义。

    「贫穷的人有福了。」他在马太福音的国度宣言中说,「灵里贫穷(虚心)的人有福了。」他在那里已经充分说出了那个原则。此处他对他们说,「贫穷的人有福了,」当然指的是灵里贫穷的人。按着我们的本性,没有人会喜欢一个灵里贫穷的人。如果我们以为灵里贫穷就是软弱、优柔寡断、缺乏自信、胆小怕事,那可不是耶稣说这话的本意。他不是将福气赐给这样的人。灵里贫穷的人能够深深认识到自己的贫穷、无用,并且具有极大的谦卑,那和虚假的谦虚大不相同。我们从另一个字「柔和」可以找到相同的含义。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那就是他所说灵里贫穷的意思,不是拿不定主意、缺乏勇气、没有信心,乃是「虚己」。那些自己感到灵里贫穷的人,一旦站在人面前,为神说话的时候,他就在灵里刚强起来。

    「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饱足。」我们必须再一次用马太福音的记述来解释,那里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饥渴慕义是将预言传开的基本条件。只有当一个人灵里贫穷,心中燃烧着对义的渴望时,他才能预备好去作先知的工作。

    「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马太福音没有类似的记载可以供我们作解释,我们必须用演进的观念来解释。一个灵里贫穷、柔和谦卑的人,他对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毫无所觉,他心中却燃烧着对义的渴慕,这样的人知道哀哭的意思。所有作神先知的人都知道,当为什么叹息、哀哭、忧愁、流泪。

    第二十二节对于今日的我们似乎不大适用,但它的原则仍然存在。耶稣说这些话,确切地描述了他的门徒和使徒将要实际遭遇到的情景。人们要避开你一阵子,看看你会不会改变你的心意和方式。他们要毁谤你,弃绝你,甚至将你逐出教会。他是在向那些人指明他们将要经历的事。然后他又加上了那美妙的应许。

    「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们的祖宗待先知也是这样。」灵里贫穷、饥渴慕义、为世界的罪悲伤、被人憎恨、遭受逼迫,这些都是在世上作先知的标记。人若印上了这些标记,就真正继承了先知的职分。

    然后他又继续说话,现在不是对他的门徒说了,乃是对群众说话。「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

    一直到第二十六节,我们都可以看见一种绝对的平衡。有福,有祸;贫穷,富足;饥饿,饱足;哀哭,喜笑;辱骂,赞美。

    今日我们不大听到有关逼迫的事。现今的人们不会用迫害的方式对待神的先知。他们似乎不会憎恨我们,拒绝我们,毁谤我们,弃掉我们。为什么?也许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这个世界漠不关心,不在乎先知说些什么。我怀疑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所说的,缺乏先知的信息。我不是断言如此,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可能是这原因。

    接着来看第二部分,第二十七节到第三十八节。它启示了对待仇恨的法则,那就是爱。他已宣告了先知将要被人憎恨,现在他宣告当他们被人憎恨时,他们当如何行。先看积极的方面,爱,待他好,为他祝福,为他祷告。要爱谁?爱「你的仇敌」。待谁好?「恨你们的」要待他好。祝福谁?祝福那咒诅你们的。为谁祷告?为凌辱你们的祷告。这些是对待憎恨你们之人的爱的法则,是主动的。另一部分是被动的。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拿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凡有求于你的,就给他。我们也许会说,这些都是无懈可击的劝导,但不一定实用。别忘了,这是我们的主对他自己的门徒说的,我们若批评这些话,就是批评他。应当记住,他呼召人去达到这个几乎不可能的标准,他同时也供应恩典和能力,使人能够遵行他的呼召。

    第三十一节到第三十四节,是启示在爱的法则之下,一切行动的方法。这里重复了登山宝训中的金律。除非我们被爱所管理,我们无法遵行这些。然后他给他们一些实用的规则,他三度问道,「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希腊文里「酬谢」是恩惠的意思。你若单爱那爱你的人,有什么恩惠可言呢?你若善待那善待你的人,有什么恩惠可言呢?就是罪人也是如此行。你若借给人,指望从他收回,有什么恩惠可言呢?就是罪人也借给罪人。恩惠是超越过对公义、公平、平等的要求。这就是他对属他之人的期望,特别是对他的先知的期望。

    胜过仇恨的方法就是爱(2538节),如果我们真有足够的爱心,足够的行动,足够的恩惠,并且住在与父神的交通中,不久之后,那恨我们的人就会带着礼物和祝福来见我们。我们的主作到了这些。当他们夺去他的外衣,又为他的里衣拈阄的时候,他静默无声,一点不抗议。他是他自己法律的启示者,也是诠释者。除非我活在他的生命里,藉着圣灵动工,将这个标准向我说明,在我里面实现,并且透过我彰显出来,否则我无法达到这个标准。

    第三部分是从第三十九节到第四十五节。主说明了他讲这些事的原因。有关瞎子领瞎子的比喻,可以从他接着所说刺与梁木的事上找到解释。瞎子不能领瞎子,同样的,一个眼中有梁木的人也不能纠正一个眼中有刺的人。

    再一次我们看到,要测验善工的方法,就是看它是否结果子;行善的目的,乃是为了结果子。他心中一直想到的,就是他的使徒,他们要成为他的见证人。

    我们来到了最后一部分,第四十六节到第四十九节,他在那里发出了他最终的宣告。首先他作了一个严厉的警告,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阿,主阿,却不遵我的话行呢?这里很明显的,他不是在对十二使徒或其他的门徒说话,乃是对众人说的。他向他们宣告了与他建立关系的条件。他的条件是什么?就是来到他面前,向他降服,听他的话,遵从他,作他的门徒,这样的人就是在磐石上建立深厚的根基,暴风雨来的时候,他的房子必不动摇。

    再来看一个尖锐的对比。听了他的话却不遵行的人,就像盖房子在泥土上,暴风雨一来,他的房子就倒塌了。

    我们是否在他的门徒行列中?我们是否被他拣选,去从事特别的工作?让我们安静思想这一切,思想真先知和假先知的对比,爱的法则,他说这些教训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领瞎眼的人,应该结果子,将根基建在磐石上,没有任何暴风雨能摧毁我们的房子。让我们到他面前,听他的话,并且照着行。

 

 


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