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
【路廿二10】祂差遣彼得和约翰进城,去找一个拿着一瓶水的男人。打水原是女人的职责。一个男人拿着一瓶水,就好此在雨天拿着女人的雨伞那样的容易指认。──《每日研经丛书》
【81.天主教会的神甫在主领他们的圣餐时(他们称为弥撒),只准他们的会友领“饼”,不许他们领“杯”,杯中的葡萄酒只由神甫享受,是否合圣经?(路二十二章17节)】
不合圣经。因为主那稣在设立圣餐时,曾吩咐众门徒拿着杯,“大家分着喝”,是“分着喝”,并非一个人或少数人独享。马太福音十四章23节说:他们都喝了。――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82.有人主张在圣餐时只用“一个大杯”,大家轮流喝一口,这种方法是否合圣经?(路二十二章17节)】
主那稣曾吩咐门徒要“分着喝”,从分着喝三字看来,表示分成许多份,正如今日多数教会所用的方法,把葡萄汁分放在许多小杯中一样。
那些仍然主张采用“一杯”制的人,无法解释“大家分着喝”一语。犹太人在过逾越节时喝酒,也是大家分着喝的,主那稣设立圣餐时也沿用遗传的方法大家分着喝,并无迹象表示大家同喝一个大杯。现在的犹太人也是分开每人一杯喝酒过逾越节的。――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路廿二19~20】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里,都有一个抽屉,盛满着一些全无用途的东西,但我们却舍不得把它们丢掉,因为每当我们触摸着这些,都引发起怀旧的幽恩。它们都是些普通的东西,但所寓有的意义,却远远在它们本身之外。这就是圣礼了。
巴栗爵士(Sir James Barrie)的母亲去世后,在他们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她竟保存着她那个声名显赫的儿子寄来的所有信封,这些信封是她儿子以敬爱之心来寄支票给她的。这些只不过是些残旧的信封,但对做母亲的却是意义深长。这就是圣礼。
当纳尔逊(Nelson)在圣保罗大教堂下葬时,他手下的水手抬着棺木到墓前。一个目睹此情此景的人写道:『以高度的效率和以敬畏之情,他们把世上最伟大的海军上将的遗体,放进墓穴里去。跟着,好像奉了舰上的急令似的,他们抓着覆盖在棺木的英国国旗,撕成数片,各自的执在手里,作为对这一代名将的纪念。』终他们的一生,这些绚烂的布幅,都使他们怀念他们所挚爱的将军。这就是圣礼了。
在圣礼中,我们所吃的饼只不过是普通的饼,但是,对于能够明白体会的人来说,这就是基督不折不扣的身体。──《每日研经丛书》
【路廿二26~27】只有那些比别人更乐意服事人的,才可以真正升高。一般的工人通常在五时三十分便会回家休息,把工作忘掉直到翌日。然而在主管级的行政人员的办公室里,却一直在灯火通明。当全幢建筑物都在黑暗里头,过路的人却往往见到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的办公室仍然透露着灯光。这是生命的定律,伟大源于服事;一个人的地位愈高,他愈会是众人之仆。──《每日研经丛书》
【路二十二31~32】「主又说...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
神试验我们的时候,把我们的信心当作中心的目标;如果别的可以免去试验的话,信心是必定免不了试验的。许多时候,神把我们喜乐的甲冑剥去,让我们遭遇一些恐惧危急的经历,要看我们的信心在试炼中受不受到损伤。真实的信心能丝毫受不到损伤。─ 司布真
保罗说,「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后四7),虽然他的头他没有守住。人虽能把他的头斩去,却不能把他的信心斩去。他引以为乐的有三件事:「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其余的一切算甚么呢!他获得了胜利,他赢得了奖赏,他不但在地上得到钦仰,并且在天上得到称赞。为甚么我们不能像他那样以得着基督为至宝呢?为甚么我们不能像他那样忠于真理呢?啊,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他的算学。他与我们算的不同;我们算为得着的,他算作有损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像他那样得冠冕,就必须有他那样的信心,并且像他那样守住信心。─ 选
基督徒,当心你的信心,因为只有信心能使你得着上面来的祝福。祷告不能叫你从神的宝座上得着甚么,除非祷告有信心。信心是连天接地的电线,藉它我们可以传达我们的请求给神,神可以传达祂爱的答应给我们。如果信心的电线折断了,我们怎样能得到神的答应呢?我们现在在困难中间么?我们可以藉信心得到帮助。我们现在将被撒但打败么?我们可以藉信心藏在主的背后。没有信心,我们便无法呼求神。它是通天唯一之路,如果阻塞了,我们怎能和神交通呢?信心使我们和天接触。信心使我们披戴耶和华的能力。信心使「神...帮助我们」(罗八31)。它使我们消灭阴府的势力,它使我们践踏蛇头龙体。哦,没有它,我们不知道要到甚么地步!所以,基督徒,当心你的信心。「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 司布真
耶稣用失败过的人。祂对即将不承认祂的彼得说:“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二二:31,32)── 于中旻《喻道集锦》
“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二二:32)── 于中旻《喻道集锦》
【路廿二33~34】彼得虽在否认耶稣,而基本上他仍然是忠心的。韦尔斯(H. G. wells)说过:『一个差劲的音乐家,却无损他对音乐的热忱。』无论彼得做过些甚么,无论他失败得如何悲惨,他始终对耶稣忠爱不渝。人在罪中,心间却仍然萦绕着善意,这人是有盼望的。──《每日研经丛书》
【路廿二36】主耶稣说这些话的意思是,祂和门徒们同在的时候,饨们才会有保障,出门不必带钱囊和口袋,也不必有刀。按着当时犹太地方的营形,治安不良,盗匪很多,出入非常不安全,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人人都身上带刀。如今主耶稣要去钉十字架了,在现在和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前,有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门徒们失去了肉身的主,也就失去了保障,所以主耶稣才要他们带钱囊,和卖衣服买刀的。门徒对祂说有两把刀,主耶稣说够了。这意思是说,刀只是用来防身,不宜攻击别人,所以不必太多,而且歹人若看见你有刀,他也就不会来侵犯你了。总之主耶稣讲这些话的意思,乃是有祂同在,才会有平安,没有缺乏。若没有祂,这些都没有了。今天在美国,有很多不信耶稣的人,拚命在银行里存钱,家里面备有手鎗,因为他们失去了安全感。―― 何晓东《新约圣经难题探讨》
【97 耶稣说,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有何用意?(路廿二36-38)】
答①耶稣说:「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要买刀卖衣服是穷人,他要卖掉自己的外衣买刀,主说这话,本是对于门徒一种寓言方面的教训,并不是真要门徒卖刀,预备以武力对待仇敌(参林后十4,太五43-48),而是要他们明了今后的时势(路廿二35-38,参约十五18-25,十六1-4),与先前的经过大不相同(太十5-14,路十4-6),主不再在肉体中与他们同在,他们的工作任务工作也有所不同,所以主在此提及要刀力,乃要他们今后的工作能有更多的警醒和预备。这里的「刀」字和「剑」字是同一个字(Sword来四12),因此有人作灵意的解释,谓「刀」乃指圣灵的宝剑,就是圣经上的话(弗六17,参廿五题),「卖衣买刀」是指除掉自己外面虚表的装饰,来获得主的圣道,充实里面属灵的力量(林后十4,弗三20,六10)。
②他们说:「主阿,请看,这里有两把刀,耶稣说,够了。」这两把刀大概是门徒为方便行路时遇见野兽或盗贼危险所用的(参十30),门徒是因为没有了解上一句所教训的真义,而照字面领受作了这一句的回答,所以主说,够了,意思就是说,你们尚未领会我的意思,不用再论这件事,算了罢,当主耶稣被捉拿的时候,彼得所带其中的一把刀,曾经动起武来,受到主的严厉责备说:「收到入鞘罢,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廿六51,52,约十八10,11)可见门徒对于当时主所说的要卖衣服买刀之话语正意,是发生了误会(参约十八14-21,约十一5-16),显明祂并不是要他买刀护卫战争(参约十八36,林前十五50,雅一20,启三10),所以有人从灵意方面解释说,这两把刀,乃指着新旧约圣经真道而言,必两刃的利剑更快,用来成为内外两种属灵的自卫,对面对付肉体邪情私欲(雅一15),外面对付世界撒旦的引诱,和那恶者的试探(约壹二14-17)。——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Section:TopicID=307}两把刀(路廿二36~38)】
问:路加福音二十二章三十六至三十八节:「耶稣说,但如今有钱囊的可以带,有口袋的也可以带;没有刀的要卖买衣服买刀。我告诉你们,经上写说:『祂被列在罪犯之中。』这话必应验在我身上,因为那关系我的事,必然成就。他们说,主阿,请看,这里有两把刀;耶稣说,够了。」又马太福音二十六章五十二节:「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这两处圣经,有无矛盾?路加福音二十二章说:两把刀够了,有何解说?诣示其详。
答:这个问题是基督人最不明白的一个。我们可以详细一点查考。主耶稣命门徒买刀这段故事,是记在路加福音二十二章三十五至三十八节。这段圣经有两个问题,应当预先解决;然后才能从事查考。(一)这两把刀可否灵然解?(二)若不可,则主耶稣是否要门徒动刀争斗?
(一)我们不能灵然解这两把刀;因为主耶稣命令门徒预备东西时,祂不只命他们单买刀而已。在第三十六节说:「有钱囊的可以带,有口袋的也可以带,没有刀的要卖买衣服买刀。」主在这里命他们预备三件东西。如果刀是指这个或指那个,则钱囊也当有所指,口袋也当有所指才是。如果钱囊就是钱囊,口袋就是口袋;则刀必定也就是刀方可。我们不能说,这两把刀是指新旧两约说的,或是指两个强盗说的,或者有其他的理想。刀就是刀;我们不可灵然解。如果一遇难处,一不明白,就把经文灵然解了,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呢?
(二)这刀既是刀;主耶稣的本意是否要他们买刀而以争杀呢?不是!有三个理由:1.门徒除了犹大之外,尚有十一人。如果主耶稣要他们用武力解决,则十一人用两把刀怎样够呢?门徒说有两把刀时,主耶稣就停而不说,并没有再劝他们再买九把,就是表明祂的原意,并非买刀用武;2.如果主耶稣原意是要用武,则彼得已经动刀了,已经用武力解决了,而主耶稣反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廿六52);3.如果主耶稣要他们用武,则与祂平日「不与恶人作对」的教训大相径庭了(太五38~44)。我们现在已经解决了:1.刀就是刀;和2.买刀并非为用武。然则,主耶稣原意何在呢?我们应当如何才能得一个真解呢?
要得真解,我们应当先知道几件事:(一)主耶稣所说的刀,虽然就是实在的刀;然而,祂的原意又非在刀。祂若真要门徒买刀,则刀只有两把,岂不是应当再买才够呢?(二)主耶稣并非全心注意刀;祂所说的是钱囊、口袋和刀。刀不过是三者之一。(三)当日犹太地盗贼公行(十30);所以,犹太人几乎无人无刀。他们当日的刀好像我们现今的手杖一样。(四)这一段圣经(路廿二36~38)全论那夜事实。第三十七节与全段好像并不相连。我们若不明白第三十七节,则我们断不会解说这段圣经。解经应当上下连贯;不能将我们所不明白的,随便删去一节而解其余。(五)我们应当知道,主耶稣说第三十六节的话的背景怎样。为甚么主耶稣这样说?在何时主耶稣这样说?都是我们所应当知道的。(六)我们应当记得,这段经文不当灵然解;刀非为用武。
我们现在可以顺以上各点,慢慢的查考这几节的经文。在第三十五节说:「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差你们出去的时候,没有钱囊、没有口袋、没有鞋,你们缺少甚么没有?他们说:没有。」主耶稣在此吽地们记杠,祂当初蚎同差遣枹们出去时,没有钱囊、没有口袋、没有鞋;然而,他们并不缺少甚么。为甚么他们不至缺乏呢?这段差遣的故事,是记在路加福音第九章和马太福音第十章。马太福音记得较详细,我们可以一读。当日主耶稣是差遣他们往「以色列家」去传天国的福音。主耶稣此时明显祂为「弥赛亚的权柄」。门徒出去传道,就是叫人接受祂为弥赛亚。作工应当得饮食(太十10);所以,他们不必自备粮饷(太十9),而一无所缺(路廿二35)。这都是主耶稣弥赛亚权柄的效力。
现在呢?主耶稣已经显明给以色列人看了;但是,他们不肯接纳,一再弃绝。现在呢?「祂要被列在罪犯之中。」(37节)被人钉死了。人不特不要祂为弥赛亚,并且要杀死祂而后快(这就是第37节的意思)。祂现在乃是要应验圣经而受苦;要失去祂荣耀弥赛亚的权柄了。所以,祂不能再用祂弥赛亚的权柄,为祂的使者备办了。所以,虽然你们从前不必预备钱囊、口袋和鞋,而不缺乏;「现今」则不能如此了。「但如今有钱囊的可以带,有口袋的也可以带,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36节)因为我要受死,我已经被人弃绝,人不要我为弥赛亚;所以你们从前藉我为弥赛亚所得的供给和保护,也要(暂时一终止了。你们应当自为打萛。
这是主耶稣在这三节经文里所表明的意思。在第三十六节前句的「但如今」是最要紧的,表明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但如今」就是指自「晚餐始到十字袈止」那一个期间。在这一个期间里面,主耶稣在事实上被世人弃绝。主耶稣告诉祂门徒的话,原意本非专注他们的钱囊、口袋和刀;不过欲叫「他们明白祂当时所处的地位而已」,要叫他们知道祂现在快要死了。而门徒不会其意,而尚以为主耶稣所说的,真是指钱囊、口袋和刀说的。他们的思想完全被物质所支配了;到了此时尚无属灵的知识(请读约廿一22~23)。并且,他们私心真要用武,使用属血气的兵器;所以,就回答主说:「请看,这里有两把刀。」(38节)他们以为主真是要刀!主就答应说:「够了。」这「够了」到底是指甚么说的呢?第一必定不是指刀说的。十一个人用两把刀怎么够呢?主的话意,并非说两把刀已经够用了。不然彼得才运用其一,而主为何就责备他呢?所以,这「够了」必定另有意思。
主耶稣知道祂的门徒尚不能接受祂的话,他们的思想尚是仍旧属物;所以,祂就说「够了」──不必再说了,你们不能明白我的话了。这够了就是与我们中文的「休矣」相同;不过较为柔和,没有那样冷硬而已。所可惜的,当日的门徒如何不明白,今人尚是仍旧。门徒不明白主的话语;所以,后来尚问说:「主阿,我们拿刀砍可以不可以?」(49节)现在不明白主道(太五)的人,尚是如此直问。那知主的回答,尚是「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世上原不应当有「基督军人」阿!―― 倪柝声
【83.“卖刀买衣”及“两把刀”如何解释?(路二十二章36一38节)】
主那稣所说是用“教训式”的口气,门徒却认为是照字面解释的是,‘卖衣买刀”。买刀而要卖衣,当然是穷人,但这买刀是指“自卫”而言,并非要有钱人多买一张刀来伤害别人。
有人解释谓“刀”指圣灵宝剑,即圣经的话语,“卖衣”则指放弃自己来获得主的道而言。
至于“两把刀”一语,是彼得以为照字面解释时的现实回答,主那稣认为门徒尚未了解他教训的真意思,也不想再解释下去,所以说“够”了。
但有人解释这两把刀是暗指“洗礼”与“圣餐”,都带着属灵的力量。又有人说是暗指彼得与保罗,一个是以色列人的大使徒,另一个是外邦人的使徒,都是有能力的传道人。又有人解释是指着旧新两约圣经而言,都是“比两刃的剑更快的”。又有人说指今生的福气与来生的永生而言。
那稣说“够了”,这些解释作为参考则可,作为正意的分解则“够了”!――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路廿二44】有一位名钢琴家谈及肖邦(Chopin)的升C小调幻想曲说:『我一定要告诉你。肖邦曾跟李斯特说(Liszt),而李斯特又对我说。在这乐章里头,一切都是哀伤愁烦。啊!多么的哀伤,多么的愁烦!──一直到他开始向上帝说话,开始祷告:然后一切尽皆安然。』耶稣的情形也是这样。祂在黑暗中走进客西马尼园;出来的时候却是一片光明──因为祂已与上帝对话。于忧伤中祂走进客西马尼;出来时却已是全然得胜,并且得着了灵魂的平安──因为祂已与上帝倾诉过了。──《每日研经丛书》
【85.彼得不认主与犹大卖主都是犯了大罪,但他们犯罪情形及结果有何不同?(路二十二章48、62节)】
犹大犯罪是故意的,是有计划的,其动机是为贪财。
彼得犯罪是无意的,是无计划的,其原因是心灵软弱。
犹大是代表许多未得救的“假信徒”,终有一天暴露出他们虚伪的面目与可怕的结局。因此犹大…悔而不改”,结果灭亡。
彼得是代表许多得救的“真信徒”,虽因软弱而犯罪,但终必“悔改”而蒙恩。请参看下图真假信徒的路线。
真正得救的人,他们已得了永生,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主手中把他们夺去,谁也不能从天父手中把他们夺去(约十章28一29节)。他们有许多的保障,谁说真正得救以后的人会再灭亡?那些犹大式的信徒根本尚未得救也。――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84.那稣受审之夜,是在何季节?何以被得要与众人一同烤火?(路二十二章55一56节)】
那稣受审是在犹太人逾越节的节期中,根据犹太人的年历,逾越节是在现在的阳历三四月中,亦即中国人清明节前后。在中国北方,已是黄霉时节,天气潮湿,有时亦颇觉清凉。但在犹太地方,三四月乃是雨季开始,白天温暖,晚上寒冷,有时下雨更增加寒意。作者1962年的受苦节前夕曾在耶路撒冷城外近以马许斯处住宿,正下寒雨,晚上在旅馆中盖了几张毛毡,还觉相当寒冷。第二天受苦节也相当寒凉。因此我明白了一件前所未知之事,那就是主那稣在十宇架上被钉时,不单是“痛”,同时也“冻‘(冷)。
约翰福音十八章18节说:“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里烤火”。“天冷”二字,并非指中国的冬天,乃是指逾越节的雨季而言。假如我们以为“天冷”作“冬天”解,而以为主那稣被钉之时为十月至一月的冬天,那就大错了。正如澳洲的五月至九月为寒冷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澳洲的十二月纪念救主降生时,人们正开始到沙滩去游泳,那所谓“圣诞老人”并非穿大红袍的冬衣,乃是穿游泳衣背大包袱的呢!――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魔鬼害人所趁的七种机会(路廿二1~62)】
一、贪财(5节)
二、嫉妒(24节)
三、争论(24节)
四、自信(33节)
五、迷惑(40节)
六、贪睡(46节)
七、撒谎(57节)
── 丁良才
【彼得属灵转机(路廿二31~32)】
一、彼得的危机――撒但想要得你(彼前五8~9)
二、彼得的庇护――我已为你祈求(罗八34;来七25)
三、彼得的任务――坚固你的弟兄(约廿一15~19)
── 张志新《彼得书信》
【彼得跌倒始末(路廿二章)】
一、忘记主话(31节)
二、夸张自是(33节)
三、打盹睡觉(45节)
四、擅自动刀(50节)
五、远远跟随(54节)
六、与敌为伍55节)
七、三次不认(57,60节)
── 张志新《彼得书信》
【被钉前夕】
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一、除酵节的筵席
1.都预备好了
2.神圣的交接
3.争论那一个可算为大
二、犹大出卖耶稣
1.撒但入了他的心
2.领人来捉拿耶稣
3.治好了那人的耳朵
三、彼得不认耶稣
1.三次不认主
2.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
3.出去痛哭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