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第十课

經文九1~50

主題 門徒認信

說明

在上一段,我們看到主耶穌開始有系統地教導門徒,有知識性,也帶他們實際去經歷,目的都是要教導門徒正確地認識祂,認識神國福音的性質與內涵。本課的這一段落,我們將看到主對他們的教導,來到一個高峰。

分段研討:

一、你們給他們吃吧!(1~17節)

1. 1~6節 此時門徒跟隨耶穌已經大約兩年,耶穌差他們去哪裏?作什麼?賦予他們怎樣的裝備?為什麼耶穌要這樣差遣他們?

2. 7~9節 在差遣門徒的故事中間,路加插錄一段什麼事情?你想為什麼?

3. 10~12節 門徒剛從旅行佈道回來,耶穌又開起佈道會,這時門徒的心情可能如何?他們對耶穌提出怎樣的要求?

4. 13~17節 耶穌如何回答他們?要求他們作什麼?你想此時門徒作何感想?結果如何?你想門徒從這事件學到什麼功課?

二、門徒認信(18~26節)

1. 18~19節 當時的人對耶穌的身分有哪幾種看法?

2. 20~21節 彼得和門徒認為耶穌是誰?那是什麼意思?

3. 22節 彼得認信耶穌是基督後,耶穌立刻預言自己未來的受苦與復活?為什麼?

4. 23~26節 耶穌要人如何跟從祂?「背十字架跟從祂」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耶穌要求人如此跟隨祂?背十架跟隨祂對現代人的意義是什麼?

三、登山變像(27~36節)

1. 27節 「必看見神的國」是什麼意思?和登山變像有關係嗎?

2. 28~31節

a. 耶穌為什麼要上山禱告?和22節及摩西、以利亞的談話內容有關嗎?

b. 耶穌的外貌有什麼改變?

c. 為什麼是摩西、以利亞來同耶穌說話?這代表什麼意義?

3. 32~36節

a. 32、33節 彼得看見耶穌的榮光,他反應如何?這代表怎樣的觀念?

b. 34~36節 接著發生什麼事?天父對門徒說什麼?這是什麼意思?

4. 你認為這個事件,對三個門徒當時及未來的意義是什麼?

四、糾正門徒(37~50節)

1. 37~43節 下山後,他們遇見什麼事?為什麼其他門徒無法將鬼趕出去?耶穌如何責備他們?這反映了他們的錯誤是什麼呢?

2. 43~45節 大家正希奇耶穌的大能時,耶穌卻提醒門徒什麼事?為什麼?

3. 46~48節 門徒為什麼事起爭論?這代表什麼觀念?耶穌如何糾正他們?

4. 49~50節 約翰跟耶穌誇耀什麼?耶穌如何糾正他們?

五、結論

在第九章,門徒們經歷了神的能力,也認信祂就是基督,甚至有三個門徒看見祂榮耀的形像,但下了山,路加馬上記載四件事:

1. 主耶穌要糾正他們哪些錯誤的觀念?

2. 門徒的錯誤對你有何提醒?

註:

1. 九章23節 「背起他的十字架」,釘十字架是羅馬帝國的一種死刑,死刑犯要背自己的十字架到刑場受刑,當時的人聽耶穌這樣說,意思是跟隨耶穌是要交付生命主權的,就是說甚至可能為主殉道的。

2. 九章27節 「站在這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神的國。」這句話很難瞭解耶穌真正的意思,有人認為是指門徒會看見復活的耶穌,但更可能的就是指「登山變像」事件。

3. 九章30節 摩西是律法的代表,以利亞是偉大的先知,舊約聖經被稱為「律法與先知」,可能代表耶穌的死要完成整個舊約的預言與應許。

 

研經指南

一、1~17節

1.主耶穌差他們往各鄉村去傳神國的道和醫治疾病,吩咐他們要輕裝旅行,不可攜帶額外的旅行用品,賦予他們權柄與能力,要他們經歷神的預備與能力。

2.路加告訴我們,希律王懷疑耶穌是不是約翰復活,想見耶穌,表示耶穌當時名聲很大,很有影響力。

3.門徒們可能已經非常疲累,他們要求耶穌吩咐群眾散開,自己找吃的、住的。

4.「你們給他們吃吧」,此時門徒一定很氣惱、無奈,怎麼可能作到?也許很不情願,但他們仍順服地將眾排好隊伍,就在他們傳遞餅和魚時,神蹟發生了。他們經歷到不看自己的有限與軟弱,順服神、與神合作,可以服事許多的人。

二、18~26節

1.略。

2.基督就是彌賽亞,救世主的意思。

3.當時猶太人期待的是一位軍事性、政治性的基督,來率領他們起義革命,推翻羅馬人的統治,門徒也不例外,耶穌要漸漸改變他們對祂的認識。

4.耶穌要人背起十架來跟隨祂,在當時,這代表的就是完全的捨己。因為為自己活,至終只會喪失生命,為生命之主活,反倒得著生命。對每一代的人都要求主權完全的奉獻,生命全然順服主。

三、27~36節

1.「必看見神的國」很難確定其意思,有可能指門徒要看見復活的耶穌,但依上下文,最有可能是指下文的「登山變像」。

2.a.在預言自己即將受苦、被殺,耶穌似乎也覺得需要更多安靜在天父面前,從天父那裏得著力量與肯定。

b.耶穌改變成將來世界的榮耀,可能是在「背十架跟從」的嚴厲的話之後,對門徒的鼓勵,受苦與得榮耀並非不可並存的。

c.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先知,談論耶穌的死,表示耶穌受死是舊約預言的核心,是天父託付的使命,不是耶穌的失敗。

3

.a.彼得提議要搭三座棚,意思就是要保留這奇妙的經歷,不要人世間的紛紛擾擾。

b.天父從天上吩咐,要聽祂愛子。此時摩西、以利亞已消失。天父所說的一方面肯定耶穌即將走的苦路,一方面教導門徒,雖然耶穌要受死,祂確是天父所揀選的愛子。

4.榮耀的經歷是一時的,耶穌才是真正要追求的對象,祂是神的愛子。將來在耶穌受死時,雖然不瞭解,但這些經歷讓他們不致完全失敗。且在主復活後,以此次的經歷,見證榮耀的神子(彼後一16~18)。

四、37~50節

1.山下的門徒無法將鬼趕出去,這與山上的經歷形成極大的對比。耶穌指責「這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可能表示他們把行神蹟當作奇特的事件,而不是神的同在,也不看作是神要求悔改的表記。

2.耶穌不斷要教導他們:彌賽亞身分意味著要死亡。

3.門徒們為將來誰要作領袖起爭論,這表示他們仍然認為耶穌是要作地上的君王。耶穌以服事一個小孩子為例教導門徒:真正的偉大是在於低微的服事。

4.約翰心胸狹窄,排擠同道,主耶穌要他對人寬宏。

五、結論

1.不依靠主趕鬼,只在乎耶穌的能力,爭論誰為大,排擠同道。

2.略。


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