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日治病(十四:1-6節)
1 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喫飯、他們就窺探他。 2 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 3 耶穌對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4 他們卻不言語。耶穌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5 便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牠上來呢。 6 他們不能對答這話。
衪於安息日剛剛在會堂中醫好一個女人,(十三10-17),這是衪到法利賽人家中赴一個安息日筵席所作的事,法利賽人對於在安息日擺設筵席不覺得悔恨,但在安息日醫治病人在他們認為簡直是不可饒恕的事。
在福音故事中,曾七次提到耶穌在安息日治病。
在路加醫治西門的岳母(四38);
醫治手枯乾的人(六6);
和十八年來直不起腰的婦人(十三13)。
除此之外,約翰記載有治愈畢士大池邊的癱子(約五9);
和生下來便盲了的人(約九14)。
馬可加多一個-----醫治在迦百農會堂中被鬼附的人(可一21)。
1-6節:較早前一個法利賽人邀請耶穌到家裡做客(36),而這一次是他們特設的陷阱,要抓耶穌說話的把柄,好逮捕祂。
2節:路加是一個醫生,能清楚指出這人是患了水臌。水臌就是在身體的組織或胸腔、腹腔裡積聚了過量的體液或水分,中醫指腹部積水。
教訓為客的╱教訓為主的(十四:7-14節)
7 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們說、 8 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 9 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罷。你就羞羞慚慚的退到末位上去了。 10 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坐。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11 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2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 13 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 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教訓為客的(7-11節):耶穌說到凡自求高位的人反而達不到目的,謙卑可以使人升高,只有「溫柔」的人纔可以承受地土(太五5),不是那個自高自大的法利賽人,而是那個自卑的稅吏,得蒙神的喜悅(路十八9-14)。只有自卑的人最終必升高(11節),這道理耶穌說過許多次(太廿三12;路十八14)。
善待不幸的人(12-14節):擺設筵席招待那些你期望有報答的人並無什麼益處,寧可費工夫在那些無能力來回報你的人身上,叫你的眼睛看到天上的賞賜,耶穌多次都是勸導我們注視到天上,(請參閱路十25-37註釋)。
7-14節:在這裡耶穌教訓他們兩點:對於賓客,祂告訴他們不要爭坐首位,在神的國中,服事遠比地位重要;對於主人,祂告訴他們不要以勢利眼光去請客,神的國是開放給每一個人的,特別是那些永遠不能回報的人。這兩項教導今日同樣適用。
11節:我們如何能夠謙卑呢?有些人外表裝作謙卑,為的是操縱別人。但真正謙卑的人是拿自己與基督相比,認識自己的罪,知道自己在能力、道德表現及知識方面的不足。謙卑不是貶低自己,而是老實地肯定自己。真正謙卑的人不會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裝作謙卑,只會因為與神的關係而謙卑。
種種的推辭(十四:15-24節)
15 同席的有一人聽見這話、就對耶穌說、在神國裡喫飯的有福了。 16 耶穌對他說、有一人擺設大筵席、請了許多客。 17 到了坐席的時候、打發僕人去對所請的人說、請來罷。樣樣都齊備了。 18 眾人一口同音的推辭。頭一個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 19 又有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一試。請你准我辭了。 20 又有一個說、我纔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21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 22 僕人說,主阿、你所吩咐的已經辦了、還有空座。 23 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24 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
耶穌不曾幻想世人會普遍接受衪天國的福音,衪知必有許多人,自衪本國的宗教領袖起,以至衪本國的百姓,和遠處的外邦人士,要對衪和衪所作的永遠救贖工作加以嘲罵,以最瑣屑的理由作為推辭,反去追求世界的虛浮無味的事。
15-24節:與耶穌一起的這個人看到了神的國的榮耀,但他不知道如何進去。耶穌講的故事,顯明人們常常拒絕神的邀請,因為他們認為那時間不方便。不論我們的藉口看起來多麼有理由--做生意、結婚、財富或是其他,事實上是拒絕或拖延回應神的邀請。神的邀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你是否用各種藉口來逃避神?小心,機會一去不返。
16-24節:當時的習慣是:請客的主人會向同一人發出兩次邀請--第一次是宣布邀請,第二次是告訴客人一切已準備好了。耶穌講的故事裡被邀請的人在那主人第二次邀請他們時,用各種藉口推托,侮辱了那位主人。在以色列的歷史中,神的第一次邀請是由先知發出的;第二次則是由祂的兒子發出的。宗教領袖接受了第一次邀請,他們相信先知,卻拒絕相信神的兒子,侮辱了神。因此,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差遣僕人到街上請那些有需要的人來赴筵席一樣,神差遣祂的兒子到那些有需要的人那裡去,告訴他們神的國已經來到,已經準備好等候他們到來。
作門徒當付的代價(十四:25-35節)
25 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 26 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愛我勝過愛原文作恨〕 27 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28 你們那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 29 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 30 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 31 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麼。 32 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 33 這樣、你們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34 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 35 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作門徒當付的代價(25-35)節:這些話是相當嚴重的,跟從耶穌是一件遠較許多人所設想的更為嚴肅的事,衪知道那些人跟著衪只存著進天國的概念,所以耶穌用很強烈的語氣說明此事,耶穌的意思並非說我們應當恨惡我們的父母和兒女,26節,聖經不斷教訓我們應當忠心敬愛我們血肉之親的人,在此耶穌的意思是說如果有必要之時須在衪和我們親人之間任擇其一,那就不應有絲毫的猶疑。
耶穌的嚴格:耶穌所說的有些話單獨聽起來,而沒有和別的話參照的時候(參閱下頁衪的溫情),使人覺得實在太難而且無法做得到,甚至會使一個試想要跟從衪的人望而卻步,衪來世上賜給我們是無價的永生,但是衪並不勉強我們接受,我們要得永生的主要條件就是我們必須願意接受它超過我們要接受任何其他東西,並且我們要愛衪超過我們愛任何其他東西,耶穌所要求的,和衪必須得著的,就是我們心中最主要的地位,如果衪得著這個,衪的恩典是無窮盡的,但是如果我們把衪放在次於我們每一種虛空事物的地位,而且如此輕忽看待衪,衪就把我們從衪口中吐出去。
27節:耶穌的聽眾清楚知道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是甚麼意思。當羅馬人把犯人帶到刑場時,該犯人要被迫背著他將被掛在其上的十字架。這要顯明他屈服在羅馬統治之下,也警告圍觀的人。耶穌用這個教導叫群眾認真思想,是捨棄一切跟隨祂,還是走回頭路?跟隨基督的意思是完全地服從祂--就是死,也要服從。
33節:一個蓋樓者沒有計算成本,或者計算錯誤的話,他的樓房可能蓋到一半便要停工。你的基督徒生命是否只建好了一半,後來由於你沒有計算獻身耶穌的代價而放棄了?基督徒可能會遇到喪失社會地位或財富的危險,他或許要放棄對自己的時間、金錢或職業的控制權;他可能會被人恨惡、與家人隔絕,甚至被殺。跟隨基督並不等於可以過無風無浪的生活。我們必須仔細地計算作基督門徒的代價,好讓我們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免得日後被引誘走回頭路。
34節:鹽會失去它的味道。當礦鹽濕了,鹽分流失後又變乾時,便只剩下沒有味道的渣滓。許多基督徒與世界融合,不肯付代價為基督站起來。但耶穌說假如基督徒失去了他獨特的鹹味,便會變得毫無價值。正如鹽可以調味和保存食物一樣,我們也要保存世上美好的事物,免得它被破壞,並且為生命帶來新的味道。這需要有計劃,忠心地為基督的國犧牲,還要堅定不移地獻身於基督的國。要有"鹹味"是不容易的,但基督徒若沒有這功用,便不能在世上代表基督。你有多少"鹹味"呢?
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