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8
 附录8

主耶穌所設立的三個禮節

 

一,浸禮

 

     浸禮是主耶穌基督親自設立的神聖禮節,是每一個信而悔改,求告主名,接受基督為他個人救主的人,都要接受的禮儀,從而名實相符地成為上帝的兒女,基督的門徒。正如基督吩咐門徒的偉大傳道救靈使命中所指出的:『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按原文宜譯為施浸),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浸禮的重要

  關於浸禮的重要性,主耶穌復活後曾親口提到:『信而受洗的(宜譯為受浸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6)主耶穌在和尼哥底母講論重生之道時,也曾指出:『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約3:5)。所謂從水生,是指悔改的洗禮的意思。(太3:11. 徒2:38)。所謂從聖靈生,是指心靈的更新和重生,這才是悔改的實質表現。若沒有從聖靈生,產生悔改的心,單是從水生,接受浸禮是毫無功效的。然而,被聖靈更新而悔改重生的,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應當接受水的浸禮。甚至就連主耶穌自己雖然是聖潔無罪的,但也為我們留下了受浸的榜樣。如經上所記:『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但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約翰想要攔阻祂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裏來麼。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或作禮)。』(太3:13-15)。

  在五旬節聖靈沛降的那一天,使徒彼得也曾勸勉眾人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受浸),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上帝所召來的。』(徒2:38,39)

  使徒保羅也曾指出:『祂便救了我們,..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聖靈就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多3:5-6)。    

 

浸禮的意義

  上面講了浸禮的重要。接下來再講一下浸禮的意義。可分四點來講:

  (一)我們受浸時,先停止呼吸,隨即全身浸入水中,是表明我們的舊人和基督同死同葬;接著從水中上來,是表明我們的新人和基督同生同活。正如使徒保羅所指明的:『豈不知我們這受洗(受浸,下同)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麼?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羅6:3-11)。因此,浸禮也被稱為『重生的洗』,象徵我們心靈的重生。(多3:5)。或者說象徵我們在基督裏做『新造的人』。(林後5:17)。當然,浸禮也象徵信而悔改,洗去罪惡的意思。如亞拿尼亞對掃羅說:『求告祂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徒22:16)。其實真正的信而悔改,蒙寶血洗淨,被聖靈更新的人,也就是一個重生而獲得屬靈生命的人。

     (二)浸禮也是信徒在眾天使和弟兄姐妹面前,和天父上帝、主耶穌基督並聖靈立約。在受浸前,牧師要將浸禮約言逐條宣讀給受浸的人聽,並要受浸的人當眾舉手表示信從持守,其中首先要表明相信基督為自己的救主,並一生跟隨祂,然後在浸禮約書上簽字。因此這本是一個極其隆重莊嚴的禮節。

     (三)浸禮也是信徒在上帝、眾天使和弟兄姐妹面前,所作信而悔改,蒙恩歸主的見證。不但弟兄姐妹要為他們歡喜感恩,而眾天使也要在上帝面前為他們快樂讚美。(參路15:10)。

  (四)浸禮也表示主耶穌已接納受浸的人為基督的門徒,為天父上帝的兒女。主耶穌曾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太10:22-23)。

 

浸禮的儀式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浸禮的正確儀式應該是怎樣的。可以分三點來講:

     (一)一般由牧師『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正如主耶穌親口所吩咐的。(太28:19,20)。若沒有牧師時,也可由長老代為施浸。  

     施浸者可以先作一個禱告,也可對受浸者說:『某某弟兄(或姐妹),你已經信從主耶穌基督為你個人的救主,我現在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為你施浸。』  

     (二)接著或可用毛巾捂住口鼻,示意停上呼吸,將他按入水中,立即將他托起水面。應該有足夠多的水,使受浸的人能全身浸在水中。我們看到主耶穌自己也是『在約但河裏受了約翰的浸』,以後再從水裏上來。主耶穌的門徒也是在約但河裏給信主的人施浸,因為那裏水多。(參1:9,10. 約3:22,23)。埃提阿伯太監也是『下水裏去』受浸,再『從水裏上來。』(徒8:36-39)。需要注意的,中文聖經中的『施洗』或『受洗』,原文中都含有浸入水中的意思,所以全部可譯為『施浸』或『受浸』。

     (三)最好使受浸的人臉面向上,被躺倒在水中,如同和基督一同被埋葬,然後從水中被扶起來,如同和基督一同復活。正如使徒保羅所說:『你們既受洗與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祂一同復活。』(西2:12)。

     或者有人要問:假如過去已經受過不符合聖經要求的洗禮的人,是不是還需要重受浸禮呢?比如已經受過灑水禮的人是不是還要重受全身浸入水中的浸禮呢?又比如嬰孩時期還不明白真道時受過洗禮的人,是不是還要重受洗禮呢?回答也是肯定的。如果我們要嚴格按照聖經的教訓去做,就必須重受浸禮。

  使徒保羅有一次遇見幾個信主的門徒,還沒有受聖靈,就問他們說:『你們受的是甚麼洗呢?他們說是約翰的洗。保羅說,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們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他們聽見這話,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徒19:1-7)。

     或者有人還要問:假如由於特殊的情況,人未能接受浸禮,是否會影響得救呢?比如有人患重病,無法接受浸禮,或是沒有機會接受浸禮而去世,是不是會影響到他們的得救問題呢?

     我們相信是不會影響得救的。只要一個人已經真正信而悔改,求告主名,被聖靈重生,即使因特殊情況未能接受浸禮而離世,也是能得救的。例如十字架上的強盜,臨死前信而悔改,求告主名,雖然不能受浸,也仍舊能得永生進天國的。正如主耶穌當時立刻應許他說:『我今日實在告訴你,你將要同我在樂園裏了。』(路23:43.根據古卷原文原意重譯)。這裏的『樂園』實際上就是未來天國的京都,天上的新耶路撒冷聖城。(參:林後12:1-4. 啟2:7.22:1-3)。但反過來說,若有機會接受合乎聖經教訓的洗禮,也就是全身浸入水中的浸禮,就應重視這樣的機會。

 

浸禮的條件

     現在再來看甚麼樣的人才能接受浸禮?

     (一)要受浸的人必須真正相信主耶穌基督為自己的救主。有一次,有一個天使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腓利去後,看見有一個埃提阿伯的太監,坐在車子上。他剛從耶路撒冷敬拜上帝後回來,現在要回本國去。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麼?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他所念的那段經說,「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羔在剪羊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祂卑微的時候,人不按公義審判祂。誰能述說祂的世代,因為祂的生命從地上奪去。」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甚麼妨礙呢?腓利說,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說,我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裏去,腓利就給他施洗。』(徒8:26-38)。

  由此可見,真正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是我們的救主,這是受洗的最基本的條件。但真正的信主是必然有悔改的果子和行為的表現的,正如以下所陳述的。

 

  (二)要受浸的人必須真實信靠救主,悔改認罪,求主寶血赦罪,並求主恩助追求成聖。正如使徒彼得對五旬節聽眾所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受浸),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2:38)。

  很明顯,一個人如果沒有真實信主悔改,即使受了浸禮,也並不能使他的罪得蒙赦免。只有那些真正信而悔改的人,他們的浸禮才能得蒙上帝的悅納,才能使他們領受,或更深領受罪的赦免和聖靈的應許。

 

  (三)要受浸的人也必須真實求告主名。正如亞拿尼亞對掃羅(也就是後來的使徒保羅)所說:『起來,求告祂的名受洗(受浸),洗去你的罪。』(徒22:16)。

  使徒保羅在書信中也指出:『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祂也厚待一切求告祂的人。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10:12-13)。

  甚麼叫『求告主名』呢?首先要明白主的名字耶穌基督有甚麼含意。『耶穌』原文的意思為救主,基督原文的意思為受膏的君王。關於主名的含意正如天使向約瑟所指出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太1:21)。因此所謂『求告主名』,也就是要求告主耶穌基督將我們『從罪惡裏救出來。』(太1:21)。講得更具體一點,也就是要求告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我們(徒5:31),也就是要求告主用祂的寶血赦免,洗去我們的罪,並求告主藉著聖靈潔淨、更新、重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能真正恨惡罪並得勝罪。凡如此信而悔改,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因此求告主名的禱告,實際上也就是信而悔改的禱告。如果一個人早上起來後,沒有個人的禱告,晚上睡覺前也沒有個人的禱告,那就說明他的靈性還沒有得蒙主恩的拯救。因他既沒有個人的禱告,也就不可能求告主名;既沒有求告主名,也就不可能得蒙拯救。

  如果一個人早上晚上都有個人的禱告,那麼是不是說明他已得蒙主恩拯救了呢。那也不一定,還要看他禱告的內容。如果他在禱告中所求的都是今生物質上的事,例如求健康、求平安、求福氣、求順利、求幫助、求保佑,而對主的救恩卻不重視,對自己的罪卻不認真對付,沒有天天不斷在主面前悔改認罪,求主赦免,靠主得勝。那麼他的這種禱告和異教徒的永神拜佛差不多,根本不能算是求告主名。他既沒有求告主名,自然也不可能得蒙主恩的拯救。

  如果一個人沒有真正信而悔改、求告主名的禱告,即使受了浸禮,也不能洗去他的罪,使他的靈性得蒙拯救。聖經上的教導是:『求告祂的名受洗(受浸),洗去你的罪。』

 

  (四)換一種說法,要受浸的人也必須是內心被聖靈潔淨、更新、重生的人。使徒保羅指出:『祂便救了我們,..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多3:5)。

  保羅在此稱浸禮『為重生的洗』。可見,浸禮也是象徵重生的。只有被聖靈更新和重生的人所受的浸禮,才能名符其實地被稱為『重生的洗』。上帝也正是『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而拯救了我們。

  如果一個人只是外表上接受了浸禮,而內心中沒有被聖靈更新和重生,那麼他所受的浸禮,就不能被稱為『重生的洗』,也不能使他得救。他們的名字可以記錄在教會的名冊上,卻不能記在天上的『羔羊生命冊上』。(啟13:8.20:15)。他們也不可能得永生,進天國。正如主耶穌向尼哥底母所指出的:『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接著又解釋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約3:3,5)。從聖靈生的就是指聖靈的更新和重生的經驗說的。這樣的人再受浸禮『從水生』,那麼他的浸禮就成了『重生的洗』。

     惟願每一位預備要受浸禮的信徒,都要儘早在主面前真正信而悔改,求告主名,被聖靈重生,獲得屬靈新生命。或至少在受浸之時解決重生的問題。以致他們的浸禮可以成為『重生的洗』,而得蒙上帝的悅納。

  至於已經受過浸禮,而還未重生的信徒怎麼辦呢?那就切望他們立即到主面前,求得悔改、重生的經驗罷。主的靈能立即潔淨、更新、重生他們的心靈,主的寶血能立即洗淨他們一切的罪污。他們能立即獲得屬靈新生命,而名符其實地成為上帝的兒女。他們先前所受的浸禮,到這時也可以補成為『重生的洗』。

 

  (五)要受浸的人也必須靠主恩助,遵守上帝的誡命,遵守主的道。經上說:『我們若遵守祂的誡命,就曉得是認識祂。人若說我認識祂,卻不遵守祂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裏了。凡遵守主道的,愛上帝的心在他裏面實在是完全的。從此我們知道我們是在主裏面。人若說他住在主裏面,就該自己主所行的去行。』(約一2:3-6)。

  主耶穌也對信祂的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約8:31)。又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與他同住。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約14:21,23-24)。     

 

最後的勸勉

  最後,我要勸勉還未受浸的慕道友們,你們既已被天父上帝和主耶穌的洪恩大愛所感召,就當決志加緊準備,爭取儘早受浸歸主。

  我們要效法埃提阿伯太監的榜樣,在猶太全國大祭司、長老、法利賽人和許多人存著偏見,不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兒子的情況下,他一聽見腓利根據先知的預言,傳講耶穌的事蹟,就立即相信主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和為萬民捨命贖罪的救主,並主動要求腓利立即為他施浸,使他成了一位虔誠、熱切而忠心的基督徒。

  他回國之後,不但帶領全家人歸信基督,而且善於運用埃提阿伯女王對他的信任,和所賜於他的總管銀庫的大權,在女王前和朝廷中為基督作見証,並進而向全國傳揚基督的福音,終至於埃提阿伯君王、臣宰和全國百姓都歸信了基督。惟願我們每一位慕道友和教友都要效法這一位先賢的美好榜樣!

 

二,謙卑禮

 

     現在繼續講解主耶穌在世時設立的第二個禮節:謙卑禮。請先看一段經文:『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裏),耶穌知道父已將萬有交在祂手裏,且知道自己是從上帝出來的,又要歸到上帝那裏去,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挨到西門彼得,彼得對他說,主阿,你洗我的腳麼。耶穌回答說,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彼得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份了。西門彼得說,主阿,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耶穌原知道要賣祂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作的,你們明白麼。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也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13:1-17)

 

主為甚麼要為門徒洗腳?

  首先,讓我發一個問題:在最後的晚餐上,主耶穌為甚麼要親自為門徒洗腳?

     我們知道耶穌的十二個門徒,除猶大之外,其他十一個門徒都是真誠愛主,並獻身給主的人。他們當初一聽到主的呼召,就都立刻撇下一切所有的跟從了主,並且三年多時間以來,他們也都一直在主的面前接受教育和訓練,並決心在上帝的國中為主盡忠服務。然而在他們愛主的心靈和獻身的心志中,卻仍然攙雜了一些屬世的觀念和成份。他們受到了法利賽人對彌賽亞王權的屬世錯誤觀念的影響,以為基督不久必要登上大衛的寶座,正式作王,以神能粉碎羅馬的統治,復興以色列國,並且他們也在考慮自己以後在基督的國度中將擔任甚麼職位,甚至不止一次地爭論誰為大。雅各、約翰也通過他們的母親向主耶穌提出要求,將來在基督的國中,使她兩個兒子一個坐在基督的右邊,一個坐在基督的左邊。其他十個門徒聽見了,就惱怒他們二人。主耶穌雖然屢次心情沉重地教導他們,要彼此謙卑像小孩子,要彼此服侍像僕人。然而門徒仍未能謙卑地領受這些教訓。

     現在又有一個情況發生。主耶穌在受難前夕,要和門徒在一家樓房中,一同領受最後一次逾越節晚餐。由於他們都穿著沒有鞋面的涼鞋,走了很遠的路,剛從外面進入客房在聚餐之前必須先洗去腳上的塵土。在當時的情況下,由於沒有僕人在場,照理門徒應當先為主耶穌洗腳,然後再彼此洗腳。然而門徒中卻沒有一人起來為主耶穌洗腳。因為他們雖然願意為主洗腳,但怕為主洗腳以後,又要為其他門徒洗腳,這卻是他們所不願意的。他們誰也不肯作這一種服事別人的僕人的工作。因此他們都觀望等待,誰也不願先動手。主耶穌很憂傷地看出門徒中這種彼此爭論誰為大,誰也不肯謙卑服事弟兄的表現。主又想到自己即將被釘十字架,而門徒卻仍然毫無心靈準備。因此主不願意再多責備,而寧願以自己謙卑服事門徒的愛心的榜樣,打動、感化他們的心靈。因此主決定自己起來為門徒洗腳,藉以洗去他們心中的驕傲、

紛爭和不睦。

  同時主耶穌也知道,當時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猶大的心裏,因此主也準備藉著為猶大洗腳,向他所表示的寬容和愛心,來打動他剛硬的心,對他進行最後的挽救。

     此外,主耶穌更要藉此機會設立一個謙卑的禮節,並為我們留下一個神聖、偉大的謙卑、仁愛、服務的榜樣。

 

為門徒洗腳的經過

     於是耶穌『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毛巾束腰。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毛巾擦乾。』

     當主為猶大洗腳時,一時之間,猶大剛硬的心確是被主的愛所打動,甚至產生了向主悔改認罪的衝動。但是,他的驕傲自大的意念決不容許他這樣作,於是他仰制了內心的感動,甚至反而對主為門徒洗腳的行動產生了反感。他認為主為門徒洗腳是有失體統,是胸無大志的表現,這樣的人不可能登上大衛的寶座,自己跟從主又有甚麼益處呢?於是決心繼續執行出賣耶穌的計劃。因此主耶穌雖然洗淨了猶大的腳,卻未能洗除他心中的罪惡。

     但是,當主耶穌為其他門徒洗腳時,情形就完全不同了。當他們一看出主要洗他們的腳時,他們心中就開始自責。因此當主一邊洗他們的腳時,他們也一邊心中充滿自責。他們責備自己的驕傲自大和紛爭不睦,並心中默默向上帝認罪悔改,懇求上帝的饒恕和潔淨。因此當主耶穌洗淨他們的腳時,他們心中的驕傲自大,紛爭不睦的罪污,也都被主洗淨了。

     彼得心直口快,在這方面的表現尤其明顯。當主要洗彼得的腳時,彼得驚奇受感,並充滿了自責。他說:『主阿,你洗我的腳麼?』這裏面包含的意思是:你真的要洗我的腳麼?你是我的夫子,我的救主,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你怎麼能洗我這個罪人的污穢的腳呢?

     『耶穌回答說,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後來必明白。』這句話暗示,主這次為門徒洗腳,含有深遠的意義。不但是要為門徒留下彼此謙卑,彼此服事的榜樣和教訓,而且還含有一種屬靈象徵方面的意義,實際上是要藉此設立一種謙卑的禮節,正如接下去主所要說明的。

     彼得仍不理解主的心意。他回答主說:『你永不可洗我的腳。』彼得心裏要說的話是:我已經認識了我的罪,我已經為我心中的驕傲自高,爭論不睦而深深自責和悔罪。你不用再洗我的腳了。你也永不可洗我的腳。你是我的主,我的夫子,怎可洗我污穢的腳呢?

     『耶穌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主耶穌現在不得不把話說得更明白了。主這次為門徒洗腳,已不是一次普通的清潔衛生方面的洗腳,如果只是一次普通的洗腳,主就不會說得這樣嚴重:『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主這次為門徒洗腳顯然已具有了一種屬靈象徵的意義,象徵門徒跟從主後,還需要讓主來不斷洗去他們心中的污穢。主實際上已將此次洗腳,變為一種屬靈禮節。彼得不讓主洗腳,等於拒絕了此禮節中所含有的屬靈潔淨的意義。這樣也就等於拒絕主,也就要與主無分了。

     彼得一聽主這樣嚴肅的口氣,就立刻改變了自己的態度。彼得是何等敬愛主,並一心願意跟從主呢?彼得怎能忍受得了與主無分呢?既然這次洗腳是和主保持親密關係所必須的,那他當然願意讓主為他洗腳。他立刻說:『主阿,不但我的腳,連手和頭也要洗。』

     『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這裏所說『洗過澡的人』,顯然是指那些真正信而悔改,接受過浸禮的人,也就是指那些接受過『重生的洗和聖靈更新』的人(多3:5)。

  這裏的『洗澡』既然是指浸禮和浸禮所代表的屬靈的意義說的,那麼這裏的『洗腳』也同樣是指一種屬靈的禮節及其代表的屬靈的意義說的。這個禮節可以稱為謙卑禮,或也可稱為洗腳禮,象徵經常要求主藉著主的靈和主的血,洗除我們心中的驕傲、自私、嫉妒、紛爭,或其他一切污穢,也要讓我們不斷學習彼此相愛、謙卑、服事的精神。

     主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都乾淨了。』就禮節方面來說,浸禮只需接受一次就夠了,但洗腳禮卻需要時常舉行的。就屬靈的象徵意義來說,一個受過『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的人,雖然是全身乾淨了,但在奔走天路時,有時由於自己的軟弱和罪的試探,難免腳上又沾染污穢,因此還要時常洗腳,並且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不像沒有悔改歸主的人,他還沒有洗過澡,全身是髒的,即使再洗腳,全身也是不可能乾淨的。

     主接下來又指著眾門徒說:『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耶穌原知道要賣他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

     主是極其瞭解祂門徒的靈性情況的,祂也知道萬人心裏所存的。主知道祂的十一個門徒都是受過『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的人,他們已有了屬靈的生命,但由於他們靈性的軟弱,他們的老我還未完全克服,以致他們的腳時常又沾染污穢。主藉著這次為他們洗腳,不但洗去了他們腳上的塵土,而也洗去了他們心中的污穢,以致主現在能指著他們說:『你們是乾淨的。』

     『然而不都是乾淨的』,這是指猶大說的,因為猶大心中的罪惡和賣主的陰謀,並未能被主洗去。『耶穌原知道要賣祂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主耶穌說這話,不但是為了讓門徒對祂以後被賣之事能預先有個心靈準備,而且也是對猶大賣主陰謀的一個含蓄的揭露,和一個嚴肅的警告與挽救。猶大自己心中知道,他自己就是這個不乾淨的人。

     『耶穌洗完了他們的腳,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對他們說,我向你們所作的,你們明白麼?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僕人不能大於主人,差人不能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對我們有何教訓和意義?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的事對我們有甚麼重要教訓和意義?

  (一)從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的事上,親切而生動地顯示了主耶穌對門徒的疼愛。雖然門徒身上還有著明顯的軟弱和缺點,但主並沒有因此輕視他們,更沒有絲毫饜棄他們的意思。因主知道他們都是屬於主的人,都是天天謙卑悔改的人,但由於他們暫時還沒能靠主完全治死自己的老我,以致一遇到試探,或一疏忽儆醒禱告時,就軟弱、犯錯和跌倒。主也深知,靠著主的恩助,他們的老我、罪愆和缺點終必要被完全潔除。因此主是何等愛他們呢。『主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主必要幫助他們不斷悔改,不斷追求成聖,使他們都能成為主手中聖潔、貴重、合用的器皿,可以被主所重用。

  

  主當日怎樣疼愛門徒,今日也同樣疼愛我們。我們在追成聖的過程中,有時難免也會有軟弱、過失和跌倒,但我們無需灰心或擔心。主必不會丟棄我們,主必要幫助我們戰勝我們的軟弱和罪愆,使我們能不斷在祂裏面,靠著祂寶血的功勞和聖靈的大能,過完全得勝的生活。只要我們能不斷到祂面前謙卑悔改和求助。主親口應許我們說:『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6:37)。經上也說:『凡靠著祂進到上帝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常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來7:25)。我們實在要感謝、讚美主!因為祂是愛我們到底的主,也是能拯救我們到底的主!

 

     (二)主耶穌藉著為門徒洗腳的事,也教導我們一個重大的真理:在上帝的國中究竟甚麼才是真正偉大?我們看到主耶穌雖然為萬有的創造主、統治主和我們人類的救贖主,然而主卻謙卑地像僕人一樣為門徒洗腳,甚至為出賣祂的猶大洗腳。由此可見,真正的偉大在於謙卑,在於獻身為別人服務。主耶穌先前在教導門徒時就已闡明了這些教訓。當時,『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那一個可算為大。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裏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麼?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22:24-28)。另一次,主耶穌也在相似的情況下教導門徒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20:26-28)。主耶穌這一次在為門徒洗腳的事上,又以身作則地顯明了這些教訓。

     主為當日門徒留下的以上榜樣和教訓,對今日的傳道人和信徒仍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傳道人和信徒義工中的領袖,更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腓2:3.弗4:2,3)。遇到同工同道之間對某些問題有不同看法時,應彼此幫助,互相代禱。能取得一致意見更好。如未能取得一致意見,也仍應彼此尊重、體諒和代禱。決不可上綱上線,攻擊對方,搞分裂,使主名蒙羞,聖工受損,信徒絆跌。一個喜好攻擊其他主的僕人,熱衷搞分裂活動的人,實已失去了基督謙卑、仁愛的精神,而陷入了紛爭結派的泥坑。

  我們也特別注意到,主耶穌對出賣祂的猶大也充滿了憐愛,用愛心為他洗腳,一心想要挽救他。主耶穌也從未斥責他為叛徒。我們豈可任意斥責和我們有不同觀點的主的僕人。

 

     (三)主耶穌藉著為門徒洗腳的事,也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彼此謙卑,彼此服事,彼此幫助,彼此相愛的榜樣。正如主所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我們也常看到、聽到有的弟兄或姐妹,病重住院,家中缺人照顧,弟兄姐妹們就主動去輪流值班,服事照應。這實際上也是實行了彼此洗腳──彼此謙卑、服事、相愛、相助的教訓。

 

     (四)主耶穌藉著這次為門徒洗腳,也為我們設立一個謙卑洗腳的禮節。在接下去的晚餐中,主耶穌又為我們設立一個聖餐的禮節。因此謙卑禮是要放在聖餐禮之前進行的,是為舉行聖餐禮而作的一種必要的心靈準備。

     主耶穌當時看到門徒心中仍在爭論誰為大,各人心中都被驕傲、嫉妒、紛爭的意念所纏繞,在這樣的情況下,又怎能領受晚餐,吃主的餅、喝主的杯、紀念主的捨身流血的救贖大功呢?因此主必須藉著洗腳禮,以洗除他們心中的驕傲、嫉妒和紛爭,讓他們藉著悔改認罪而因信稱義,得蒙潔淨,這樣他們才能更好與主相交,領受主的聖餐。

     我們今天也是這樣,在舉行聖餐禮之前,要先舉行謙卑禮,弟兄與弟兄彼此洗腳,姐妹與姐妹彼此洗腳,靠著主的靈、主的血,洗去我們各人心中的驕傲、紛爭和不睦,或是其他一切罪污,讓我們能有一顆美好、潔淨的心靈,可以在聖餐禮中和主親密相交,紀念祂的捨身流血的洪恩大愛;不斷喝主的血、吃主的肉,追求完全稱義成聖;不斷獻身為主服務,直到主來接我們到天國一同喝新杯的那日子。

     在『歷代願望』一書中對此提到:『這謙卑的禮乃是基督定為參加聖餐的準備。我們心中若存有驕傲、紛爭和爭先的意念,就不能與基督相交。我們沒有準備好去領受祂的身體,和祂的寶血。因此耶穌才指定要先遵守這紀念祂謙卑的禮。』

     『聖潔的守望者也要從天上來參加這個聚會,使聚會成為自省、悔過和蒙恩赦罪的良好時機。基督要帶著祂豐盛的恩典臨格,..我們也必放棄一切罪惡的意念,和誹謗的言語。於是罪惡都已承認清楚,而且蒙了赦免。基督馴服人心的恩典必臨到各人,而基督的愛也必使眾人團結一致了。我們學習了這預備禮的教訓之後,就會燃起新的願望,要度更高的屬靈生活。..然後來參加聖餐禮時,基督公義的日光,就必充滿我們心靈的殿。我們就能看到那「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的羔羊」了。』(660,661-662頁)。

 

三,聖餐禮

 

     主耶穌受難前夕在最後一次逾越節的晚餐上,先為門徒洗腳,以洗去他們心中的驕傲、紛爭和不睦,並也藉此為教會設立了一個彼此洗腳的謙卑禮,要門徒以後時常遵守。接著,主耶穌又將這最後一次逾越節的晚餐,轉變為聖餐,藉此又為教會設立了另一個禮節,就是聖餐禮。

 

設立聖餐禮

     路加福音記載當時的情況說:『時候到了,耶穌坐席,使徒也和祂同坐。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吃這筵席,直到成就在上帝的國裏。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上帝的國來到。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路22:14-20)

     馬太福音也記載當時的情況說:『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太26:26-29)。

     使徒保羅也特別提到主耶穌所設立的這一聖餐禮節:『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所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11:23-26)。

     由以上的經文記載可見,聖餐禮是由主耶穌親自設立的,而且是在最後一次逾越節的晚餐上設立的。實際上主耶穌是要以聖餐禮來取代逾越節的禮節,『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即將在十字架上『被殺獻祭了』,從此不需要再獻羔羊為祭了(林前5:7)。於是主耶穌設立了聖餐禮,以聖餐禮中的無酵餅和葡萄汁來紀念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捨身流血。

     由此可見,聖餐禮和逾越節的主要屬靈象徵意義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逾越節是預表基督將要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身流血,完成贖罪大功。聖餐禮是紀念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為我們完成的贖罪大功。

  在主耶穌設立的聖餐禮中,主耶穌以無酵餅代表祂的身體,為我們捨了;又以葡萄汁代表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流的寶血。因此聖餐中的無酵餅和葡萄汁也像逾越節的羊羔一樣,是象徵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捨身流血的。

  聖餐用的餅,必須是無酵的餅。因『酵』是代表罪惡的。(參林前5:7,8)。因此無酵餅也是象徵基督是完全聖潔無罪的。無酵餅製作的過程也是很有意思的。它的原料是麵粉,平常家中所吃的麵粉,或市場上買來的麵粉都可以。麵粉最初是從小麥磨成粉,再經過細的篩子篩,就成了麵粉。照樣,我們的主耶穌在祂短暫的人生中,也經受了一切的磨難、考驗和試探,度過了完全聖潔無罪的生活,才成為可以製作無酵餅的麵粉。最後製成餅後,還要在火爐上烤熟,才可食用。照樣,基督最後也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身流血,好似忍受了火刑的慘痛,才為我們成就了救贖的洪恩。

     同樣,葡萄汁也必須是沒有發過酵的,象徵主耶穌是完全聖潔無罪的。葡萄汁也是由葡萄經過壓榨的過程而製成的。照樣,基督的一生也是為我們多受痛苦,常經憂患,最後又為我們受折磨,被毒打,捨身流血,慘死在十字架上。

 

聖餐禮有那些屬靈的意義?

     現在再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一下,主耶穌所設立的聖餐禮,具有那些屬靈的意義。

     首先,是為了讓我們時常紀念並不斷信靠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身流血所完成的救贖大功。我們不但要在舉行聖餐時這樣紀念和信靠,而更要在我們日常靈修、生活和工作中時時不斷紀念和信靠。這樣必能使我們的信心、愛心和熱心大為加強,使我們在追求成聖,作成聖工,得勝考驗上更有力量。

     懷愛倫在『歷代願望』一書中建議我們:『我們最好每天用一小時的時間來默念基督的生平,將祂一生的事蹟一一加以研究,用想像力把握住每一幕景象,尤其是祂的臨終大事。我們這樣詳細的思索祂為我們所作的重大犧牲,我們對於祂的信心就必更加堅定,愛心就必振奮起來,並能更深的為祂的精神所感化了。如果我們最後要得救的話,就必須在十字架下,學習痛苦謙卑的教訓。..如果我們是屬於基督的,則我們最親熱的思想也必屬於祂。我們就必喜愛談論祂,而且我們彼此述說祂的愛時,我們的心就要被神聖的感化力所融化了。我們既看出祂品格的榮美,「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林後3:18)。』(歷代願望第八章,79頁)。

 

     第二,也是為要時常提醒和教導我們,要天天不斷,甚至時時不斷吃主的肉,喝主的血。正如主耶穌親口教導我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6:53-54)。

     喝主的血的意思,簡單地來說,也就是要天天不斷靠主恩助,省察自己,悔改認罪,懇求主的的聖靈使我們全然成聖,懇求主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經上說:『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一1:6-9)。

  我們不單在每天早晚,或早午晚二三次的定時禱告中,不斷在主面前省察自己,不斷深切悔改,靠主全然成聖,不斷靠主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也不單在感到有罪的時候,隨時隨地在主面前認罪悔改,求靠主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而即使我們沒有明顯感到自己有罪的時候,即使我們在主裏品格再成聖,我們也不敢絲毫依靠自己的義。我們仍應完全信靠主的寶血功勞而稱義。

     吃主的肉的意思,簡單地來說,也就是要天天不斷研讀聖經,默想主的話,把主的話當作食物一樣吃下去,特別是要天天不斷默想基督的生平事蹟和教訓,以致我們能時時不斷愛慕基督、默想基督、效法基督;同時我們也要天天不斷禱告,時時不斷住在主的裏面,和主連為一體,接受主的靈,主的性情,主的力量,使我們能不斷仰賴基督,成聖成義,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第三,也是要我們時常盼望、等候基督復臨,接我們到上帝國裏,和基督一同喝新杯的歡樂的日子。正如主親口應許我們的:『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

  主耶穌即將離世前曾賜給我們極其激動人心的應許:『我去原是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那裏,叫你們也在那裏。』(約14:2-3)。

  主耶穌在表彰羅馬百夫長的巨大信心時,也曾發出激動人心的應許:『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太8:10-12)。 

 

甚麼人可參加,應作甚麼準備?

     接下來再講一講甚麼樣的人可以參加聖餐禮?按照聖經的教訓,必須是信主、受過浸禮的人才可以參加聖餐禮。主耶穌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約13:10)。可見,受過浸禮的人才可以參加彼此洗腳的謙卑禮和聖餐禮。至於沒有受過浸禮的信徒可以觀看,但不要參加謙卑禮和聖餐禮。

     那麼參加聖餐禮的人事先應當作好甚麼準備呢?首先是『應當自己省察,以預備好自己的心靈。正如使徒保羅所教導:『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11:27-29)。

  同時也要通過謙卑禮,靠著主的寶血和恩助,除去心中一切的驕傲和污穢,除去自己同弟兄姐妹之間的一切紛爭和不睦,以及和上帝之間的一切罪的阻隔。

  然後存著感恩、讚美的心,領受主的餅、主的杯,紀念主為我們捨身流血的無限救贖的洪恩大愛,並不斷喝主的血、吃主的肉,追求完全稱義成聖,不斷獻身為主服務,直到主來接我們到天國一同喝新杯的那日子。我們如果能這樣舉行聖餐禮,並不斷思想、實行聖餐禮所給予我們的寶貴、重要的教訓,就能使我們從聖餐禮中獲得最大的靈性幫助!(根據『聖道專題研究』第四部分信仰和生活第八到十題改編) * 路光 *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