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8

约翰八31-59

 

 

    第三十一节开头的「因此」(中文圣经缺「因此」)再一次让我们知道前后的连续性。在他说了「我是世界的光」之后,跟着有了争论,而那争论的结果产生了对他有利的反应。这一段就让我们看见,这种反应是多肤浅,因为这一段记载了我们的主如何对待那些信他的犹太人。

      「(因此)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而这一段的末了却说,「他们拿石头要打他。」这里他一直都是在对付群众里面那些倾向他的人。我再说,当我们往下看时,我们就要发现那种反应是多没有价值。我们看见他一路上极威严、庄重地前行,却越来越孤单,被孤立,直到最后他完全被孤立,没有人和他站在一边。

    这一部分可以按照叙述与回答分为七个层次。我们就以这种方式来看这故事。

    第一小段是第三十一至三十三节。「(因此)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这是头一幕内容。我们的主把作门徒的条件清楚又简要的教训那些受吸引的犹太人。作门徒的一个条件并不是他们所感受之情感上的吸引,而是遵守。「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并不是对他的倾心,那只能产生景仰;乃是完全的降服,才能遵守他的道。他也说出这种遵守将产生什么结果,「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也就是「认识」与「完全的释放。」

    他们立刻反对他所说可能有的自由,声明说,他们本是自由的。他们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

      他们回答得好,这回答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对的。他们说,他们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是什么意思呢?他们曾经受过捆绑,他们在埃及受过捆绑,他们在巴比伦受过捆绑,他们受过亚述人的捆绑。他们当时也在罗马人的捆绑底下。而他们竟然这样说。但是实际上他们从未被征服过,不管是埃及,不管是巴比伦,不管是亚述,不管是罗马,从来没有折服过犹太人的灵。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对的;而我们的主在回答他们时,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并没有否认他们所说的。

      第二小段是从第三十四至三十九节的第一句话。「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

      「他们回答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

      因此当他回答他们认为自己是自由这问题时,他并没有在这方面多加辩论。他在某一方面承认这件事。他承认他们的灵从未被折服过。他们从未被征服过,他们从未向任何外邦政府低过头。但是他立刻把整个注意力转移到道德方面,并让他们知道,他想到的,根本不是在物质的范围内。他们所想到的,不管是弥赛亚,或神的国,都是在属地方面的;而我们的主总是要把他们的思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乃是属灵的层次,也是公义的层次,或道德的层次。他对他们说的话,可能含有这个意思,「你们从未被任何外邦国家征服过,但是你们一直是罪的奴仆,现在仍然是罪的奴仆。」他又告诉他们,罪的奴仆是不能住在家里,而这家的存在,是为着神整个的计划。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到「儿子」、仆人、和家都是指这方面。而在此耶稣说,罪的奴仆是要被赶出家门的。但「儿子」是住在家里的,并且凡是这位「儿子」所释放的,也住在家里。他说,他们都是亚伯拉罕肉身的子孙,但他们却拒绝这位「儿子」。他说话是按着父的指示说的。他们的举动是出自他们的父,他们所表现的,与他们所说与亚伯拉罕的关系相违背。他们虽未屈服于外在的力量,但却被罪所管辖,因而失去了与神的接触,以至于当这位儿子按着父亲的意思向他们说话时,他们无法明白。

      他们再回答时,仍以肉身夸口。他告诉他们,他们是属他们的父时,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

      下一小段是从第三十九至四十一节。

      「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

      「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

    我们的主曾经承认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这是肉身的关系;而现在他说他们不是亚伯拉罕的儿女,这是属灵的关系。在罗马书第九章第六节有这样的话,「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使徒的这一段话印证了我们的主当时对那些人说的真理,这真理是许多肉身的以色列人不明白的,并且似乎许多基督徒也不明白。今天有不少基督徒仍然像以色列人一样的有属肉体的想法。除非有属灵上的关系,肉身的关系是没有价值的。属灵的关系是从行为上得着证明。我们的主说,他们是藉着他们所作出来的,证明他们的关系。

      很明显的,那些听他说话之人领会了他所作之事的意义。他们看出,他是在强调:属灵上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而不是肉身上的关系;并且即使没有属肉身的关系,仍可能有属灵的关系。因此他们虽然表明是接受他的人,他们还是否定了他的意思。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的父就是神;这些话是想要强调他们的属灵关系。但除非他们与亚伯拉罕有属灵上的关系,他并不承认他们与亚伯拉罕肉身的关系有何价值。除非他们所作的工作能说明一个事实,就是他们和亚伯拉罕一样,与神有属灵的关系,并以实际行为作证明,否则他们肉身的关系一点价值都没有。他们很有把握的回答他的话:我们都是神的儿女,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这样的话就证明了他们并不知道他所一直强调的意思:属灵和道德的关系是最重要的。

      下一小段是从第四十二节直到第四十八节。其严肃性是令人害怕的。

      「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神。」

      耶稣这样清楚的回答,使人对这些事再不会有什么怀疑。请先注意他的声明,「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后来当腓力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时,他回答说,「腓

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么?人看见了我,就看见了父。」你试想想看,若有任同其他的人,说了一件像这样的事:倘若你们认识神,你们就必爱我,你作何感想?这就是他非常清楚对他们说的话。然后他又告诉他们,他们之所以耳朵发聋、发沉,眼睛看不见,昏花,其背后原因是什么,是因他们的父是魔鬼;他们在属灵上是与地狱有关系的。

      于是在第四十四节里面,我们的主很清楚的说到魔鬼是怎样的一位。他说到两件关于他的事。他是杀人者,他是说谎者。这就说明了一切。魔鬼从起初是说说的。我们再回到这本福音书开头的话。当约翰回顾他所跟随过的这位耶稣时,就说,「我们见过他的荣光,……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换句话说,神是怎样的一位,撒但就不是那样。神是恩典,魔鬼是杀人者;神是真理,魔鬼是说谎者。所以我们的主让我们看见,一个人的关系是从他的行动得着证明。若是他们是属神的,他们就必看见恩典,而对他有反应;也必看见真理,而爱他。但他们想要杀他。他们心中有仇恨,他们也是虚假的。这样的表现就说出了他们的关系。他们是属于他们的父魔鬼。

    因此他再强调,道德的表现是属灵光景的证明。他们的邪恶行径乃是他们与撒但有关系的说明。若与神有真实属灵的关系,就必产生像神那样的作为。

      「犹太人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这话岂不正对么?」他们生气了。他们感觉到他所说他们那可怕光景的冲击力;于是他们就开他是撒玛利亚人。在他们看来,撒玛利亚人是绝对与犹太人对立的。对犹太人而言,撒玛利亚人是反对他们的地位、种族和国家的具体代表,所以他们就说耶稣是一个撒玛利亚人,并说他是神经错乱的人。

    第三小段是从第四十九节至第五十三节。「耶稣说,我不是鬼附着的,我尊敬我的父,你们倒轻慢我。我不求自己的荣耀。有一位为我求荣耀,定是非的。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见死。犹太人对他说,现在我们知道你是鬼附着的。亚伯拉罕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还说,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尝死味。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大么?他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将自己当作什么人呢?」

      我们的主先是用庄重的语气,简单地否认他们所说的话,「我不是鬼附着的。」然后再说明他自己的情形,「我尊敬我的父……我不求自己的荣耀。」接着再说出他那最高超的话,  「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见死。」

      他们对他的话只能按照物质的观点来解释。我们的主说「永远不见死」,是什么意思呢?后来他也对马大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不管他是在这里,或对马大说的话,都是在属灵的境界里说的。他的意思并非说人的肉身可以不死。他现在所说的,乃是指凡遵守他道的人,可以不受任何能破坏他生命或蚕食他生命的力量之影响,他永不见死。他们无法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说,现在我们知道你是被鬼附着了,亚伯拉罕死了,众先知死了,你将自己当作什么人呢?

      现在我们来看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七节。

      「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但我认试他,也遵守他的道。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

      因此犹太人就对他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

      如果我们不因对圣经太熟,以至感觉迟钝的话,那么当我们听见他所说的事时,必然会惊讶。他们说,「你将自己当作什么人呢?」他马上这样回答说,「我并非把自己当作什么人,我一点不荣耀我自己。我的父荣耀我。」然后他再说的一件事叫他们一时呆住了,并引起他们不屑的讥笑。「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他是什么意思呢?对这句话的几种解释颇为有趣。有人说,他必是指亚伯拉罕还活在灵界里,并且那时正在看着他。他说话岂不是出自他对永世的知觉么?这是他经常显露出的。他岂不

是在说,「我的日子并非始于我降生之时。我的日子必须向后推算起,包括过去的永世。包括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看见我的日子。」

      但是我相信,在这句话里面有其历史性的应用。我始终深信麦基洗德之出现,乃是基督在旧约里向人显现的一次。圣经称他为「仁义王,平安王」。当亚伯拉罕杀败诸王回来的时候,麦基洗德遇见他,并给他祝福,位分小的总是受位分大的祝福。我相信,当麦基洗德遇见亚伯拉罕的时刻,就是历史上亚伯拉罕与基督面对面相会的时刻。

      底下我们就听见犹太人对他的无礼嘲笑。

      「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

    我每一次读这句话时,总难免想到他看起来一定很老。但是他只有三十二岁。我若是一个艺术家而要画他面貌的话,我必不会把他的脸画成很年轻的样子。我想他脸上所告诉我们的,乃是多年来压在他身上沉重的忧患。

      这句话把我们引到最后一小段,第五十八与五十九节。这一部分是本书在话语方面的第三个大兆头,第一个是:「我是生命的粮。」其次是:「我是世界的光。」请你注意,我们的

主在此引进这句话,乃是使用了他每次要特别引人注意时的语式,用以强调他所要说的话之重要性:「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这是强调他神性的最高声明。

也许这就是在他一向所使用的一个古老而伟大「我是」之句式中,最简单并最伟大的一句话。这话直译是,「亚伯拉罕还没有生下来,我就是。」并不是说,「我曾经是。」后者只标明居先性,只是存在的居先性。但是「我是」这句话乃说出他存在的永远性。是早于整个希伯来政权之前,在永远里就已存在了。这些话若不是最厚颜亵渎之辈所说的,就必是道成肉身的

神所说的。

      结果怎样呢?「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注意「于是」两个字,他们之拿石头要打他是因为他说的话,是因为他的「亵渎」。他们仇视他最重要的原因,乃是他说了亵渎的话。如果他说的事情不是真的,他们那样作是很对的。「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

    请注意最后一句话所表明的他那安静中的庄严,「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

    那一天从头到尾都是很奇妙的。这一章里面所提供的,是对主耶稣一个非常好的启示。这是记载着冲突、明显的敌意,以及不信的一章。其中记载了一些人对属灵事情的瞎眼,对道德意义的死沉。另外我们却看见「道」在此的举止,我们听见他在此的宣讲。当我们注意看过程时,就看出他行动的原因,并摸着他话语中的灵感。

他如何举止呢?乃是显在对待那妇人的事情上。我们听见他如何讲论呢?他说,「我是世界的光。」「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我们如何解释这一切呢?其关键何在?请再倾听,从他自己的话中,我们得着一切事情的答案,「不是我一个人在这里」,「我和我的父」,「我是从上头来的」。

 我想我们可以用约翰自己的话来结束这一章:「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