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約翰福音12:1-26

拉撒路:之三 ─ 結果

1  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
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里復活之處。
2  有人在那里給耶穌預備筵席。
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

3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
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發去擦。
屋里就滿了膏的香氣。
4  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5  說:“這香膏為什么不賣三十兩銀子周濟窮人呢?”
6  他說這話,并不是挂念窮人,
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7  耶穌說:“由她吧,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9  有許多猶太人知道耶穌在那里,
就來了,不但是為耶穌的緣故,
也是要看他從死里所復活的拉撒路。
10  但祭司長商議連拉撒路也要殺了。
11  因有好些猶太人,為拉撒路的緣故,回去信了耶穌。

12  第二天,
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
13  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說:
“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詩篇118:26
14  耶穌得了一個驢駒,就騎上,如經上所記的說:
15  “錫安的民哪(‘民’原文作‘女子’),不要懼怕,
你的王騎著驢駒來了。”撒迦利亞9:9
16  這些事門徒起先不明白,
等到耶穌得了榮耀以後,纔想起這話是指著他寫的,
并且眾人果然向他這樣行了。
17  當耶穌呼喚拉撒路,叫他從死復活出墳墓的時候,
同耶穌在那里的眾人就作見証。
18  眾人因聽見耶穌行了這神跡,
就去迎接他。
19  法利賽人彼此說:
“看哪,你們是徒勞無益,世人都隨從他去了。”

20  那時,上來過節禮拜的人中,有几個希利尼人。
21  他們來見加利利伯賽大的腓力,
求他說:“先生,我們愿意見耶穌。”
22  腓力去告訴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訴耶穌。
23  耶穌說:
“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
24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
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25  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
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26  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
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
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問題討論

vs 2-3 馬大和馬利亞在這里所扮演的角色還如何在路加福音10:38-42里反映出來的?
馬利亞的行動與路加福音7:37-38里的那個有罪女人有什么關系?
vs 4-6 鑒於猶大在此所說的話和他的動機,他代表今天的哪種人?
vs 9-11 參考財主和拉撒路的寓言在路加福音16:31里所作的結論和拉撒路的復活,為什么宗教領袖不信呢?
vs 12-19 你說眾人所期望的是什么呢?
vs 20-26 耶穌對他所得名望的反應是什么?
為什么在被告知希利尼人想要見他的時候,他預告了他的死?
他所說的死和結出子粒與現實生活有什么關系?
跟隨他意味著什么?


注釋

vs 2-8 這里我們看到馬大和馬利亞在路加福音10里所扮演的不同角色:馬大忙著伺候,馬利亞待在耶穌跟前。馬大是個忙忙碌碌的人,她認出并且承認耶穌就是基督,這是很可嘉的。但馬利亞更擅於思考,她得出了她的信更深遠的應用。

盡管我們只能推斷她行動的動機,但我要說,她把香膏抹在耶穌的腳上,又用自己頭發去擦他的腳與路加福音7:37,38里那個有罪的女人所做的相呼應,在那里那是一個悔改的舉動。的確,馬利亞也許就是那個女人,這要看我們如何解釋約翰福音11:2。無論如何,馬利亞與那個女人認同,覺得她自己也是個有罪的女人,需要饒恕。這里耶穌還指出,她所做的是為他的安葬做准備。但為什么只膏抹腳呢?更進一步地說,她是在何種意義上看基督將面臨的死呢?是不是單單因為別人在俟機殺他,所以她預見到他最終會遇害呢?還是更多?我認為,她不但認出他是基督,更認出他就是要替世人的罪而死的,神的羔羊。動物祭牲是猶太教敬拜的核心。但比人低級的動物居然能夠贖人的罪,這不大說得通。義人會得出,這不過是將要發生的事情的一個像征──基督要把他自己獻為燔祭──這具有更高的價值。馬利亞膏抹主不是為了防止尸體腐爛,而是把油抹在燔祭上。這在摩西律法里是很普遍的做法。例如:“你們要把一歲沒有殘疾的公綿羊羔獻給耶和華為燔祭。同獻的素祭,就是調油的細面伊法十分之二,作為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同獻的奠祭,要酒一欣四分之一。”利未記23:12,13馬利亞用的是真哪噠香膏“由一種纈草屬的東印度植物的頭或穗所產出的芳香液汁,古人將其(純的或混合的)用於最貴重的膏抹”OLB

猶大把這看成是浪費。這是他暴露出他真實本性的罕見例子之一。因為猶大是麥子里的稗子。還有如耶穌先前指著他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嗎?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耶穌這話是指著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他本是十二個門徒里的一個,後來要賣耶穌的。約翰福音6:70,71所以當別的“基督徒”批評你按你的方式奉獻主的時候,你要當心,他們也許正在顯露他們作為羊群里的狼的真實本性。別人也許會批評你在屬靈上的花費太多,而在物質上的花費太少。誠然,這些要有平衡,但不屬靈的人,既使是在考慮他們不需要的、別人的物質所需的時候,也趨向於完全否認屬靈的價值。在此我們看到猶大假裝關心窮人,其實是想染指這些錢。保羅也警告我們當心基督徒里那些貪婪的人。“我們不像那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道。”  歌林多後書2:17 特別是在選擇管事的人時,不要選貪婪的人。提摩太前書3:3,8提多書1:7盡管這些事實,耶穌還是選擇把猶大放在這樣的位置上。但他這么做也許是要表明豺狼的確存在於基督教的宗教領袖當中,如保羅所肯定的那樣:“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凶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 使徒行傳20:29,30

至於窮人,總有機會來滿足他們的所需(另見慈善網頁),但一切都有定時。耶穌以人的形式在世上暫居以完成他的使命。那是當時最主要的。就是考慮到窮人也有主次之分。因為,如果我們滿足他們物質上的需求,而最終他們還是進了地獄,那不是一場空嗎?所以在物質的和屬靈的需求都需要滿足時,屬靈的需求是主要的。

vs 9-11 我想猜想,如果耶穌不行神跡的話,他會有多少聲望。也許,他的聲望會與今天的普通基督徒差不多。還有,因為他冒犯了宗教權貴,他也許會被稱作異端被人回避。但他當然因他行的神跡贏得了人心。誰不想見一個從死里復活的人和那個使人復活的人呢?但祭司長沒有把這個概念搞清楚。如果他們想知道真理的話為什么要毀掉証據呢?其實,他們的態度甚至在基督徒里也并不罕見。因為許多人在各種事情上抱定人的教條,而忽視或試圖歪曲事實,甚至捏造他們自己的事來宣揚他們的教條。

在他講的財主和拉撒路的寓言里耶穌說的要點是路加福音16:31 “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里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在此,我們看到了其應用。還有在約翰福音5:46里,他說:“你們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為他書上有指著我寫的話。”這些不信的猶太人的問題不在於他們沒有看到足夠的証據,而是他們不信摩西和先知。今天,拒絕承認基督是彌賽亞的猶太人其實是不愿以神想要的方式信摩西和先知。他們不以神想要的方式讀他們的話。“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只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希伯來書4:2 但他們為什么不信呢?猶太人和外邦人,在有了足夠的証據以後,還是不信的主要原因是“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約翰福音3:19“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羅馬書1:28這樣,他們就變得不合理、不講道理,他們的良心也敗壞了。

vs 12-19 這個節就是逾越節。這包括兩件事。首先,是用逾越節羔羊獻祭﹔接下來,是歷時七天的無酵餅節。取決於上下文,“逾越節”也許是指羔羊被獻祭和喫掉的第一天,也許是指接下來的七天。馬利亞把她獻祭的油抹在祭物上。而摩西律法里另一種獻祭的方式稱為“搖祭”。它不是用來作為贖罪祭,而是用來感恩的。這些人搖著棕樹枝是為王的到來而感謝神。但他們也許沒有意識到,他們同時也在為獻給神的祭物獻搖祭。我們還可以在啟示錄里看到這種習俗:“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愿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 啟示錄7:9,10 還有在利未記關於住棚節的經文:“第一日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并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七日。” 利未記23:40

第13節引用了詩篇118:26,那節經文說:“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而詩篇同一章賦於預言性地寫到:“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詩篇118:22這一章還提到光,耶穌說他是世上的光,而且還提到了活祭。“耶和華是神。他光照了我們。理當用繩索把祭牲拴住,牽到壇角那里。”詩篇118:27 (祭牲一般說來在獻祭之前已經殺了,所以不需要用繩索拴住。因而這里指的是活祭,基督則是它的實現。)新國際版把這一節譯作: "The LORD is God, and he has made his light shine upon us. With boughs in hand, join in the festal procession up to the horns of the altar."這里boughs指的是棕樹枝,并且隊列會延申到祭壇。在這里,祭牲就是耶穌基督。

第15節所引用的經文的全文是:
“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里。他是公義的,并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撒迦利亞9:9他騎在驢駒上而不是騎在高頭大馬或馬拉的車上,這代表了他的溫順和謙卑。他來不光是為了統治,更是為了拯救。

vs 17 這里我們看到,使拉撒路復活如何使他贏得了眾人的心。

vs 19 宗教權貴因為他日益增加的聲望而感受到威脅,後悔他們沒有趁有機會的時候對他采取更直接的行動。雖然他們後來在捉拿他時假稱要對他進行公正的審判,但事實上他們已經拿定了主意,而且不會聽也不愿考慮這些神跡意味著什么。

vs 20-26 這些希臘人(希利尼人)也許就屬於那些耶穌所說的:“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里的﹔”約翰福音10:16  但他在世上傳道時集中在猶太人那里,如他所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馬太福音15:24  他在外邦人里的事奉始於他復活升天之後,他派聖靈來教牧信徒把福音傳到萬國去。

我們還在此學到一件有很有意義的事。正當他被猶太人和外邦人稱頌,他在世上的榮耀達到頂峰的時候,他說到了他的死。有些人以今生的事為榮耀。他們成功,成名,為自己修築大廈,建立機構。許多人以為耶穌也會那么做。他們期望他成為王,殺滅他的敵人,建立一個機構政府。基督徒也同樣常常誤解我們的使命和耶穌要我們做的事。耶穌沒有教我們愛我們自己的生命,而要恨惡自己的生命。名望不是衡量成果的尺度。要想富有成果,我們先要讓我們的誤解死亡。死也許包括羞辱,也許是我們的期望的死。它也許是指一個事奉的死,以使別人在我們的地方成功,如施洗約翰所說的那樣:“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約翰福音3:30  它還可以指肉體的死亡,如俗話說:“烈士的血是教會的種子”但注意到如果按字面意義講的話,耶穌說:“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是不對的。因為如果它真的死了,就不會結果了。但一粒種子并不真是死了,它還會發芽,而這纔是耶穌所指的。它死了而成為一粒種子。讓我們喫進神的話,讓它從我們的殼里長出去,通過把它應用到我們的生命里來滋養別人。做基督徒不光是認同一套教條,而是要跟隨耶穌。如果我們自稱在事奉主,我們就應該學習他的榜樣。

 

 

約翰福音12:27-50

光的傳遞

27  “我現在心里憂愁,我說什么纔好呢?
父啊,救我脫離這時候。但我原是為這時候來的。
28  父啊,愿你榮耀你的名!”
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
“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
29  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
就說:“打雷了。”還有人說:“有天使對他說話。”
30  耶穌說:“這聲音不是為我,是為你們來的。
31  現在這世界受審判,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
32  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33  耶穌這話原是指著自己將要怎樣死說的。

34  眾人回答說:
“我們聽見律法上有話說,基督是永存的。以賽亞書9:7
你怎么說:‘人子必須被舉起來’呢?這人子是誰呢?”
35  耶穌對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
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
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
36  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
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

耶穌說了這話,就離開他們,隱藏了。
37  他雖然在他們面前行了許多神跡,他們還是不信他
38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
“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主的膀臂向誰顯露呢?”
39  他們所以不能信,因為以賽亞又說:
40  “主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
免得他們眼睛看見,心里明白,
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
41  以賽亞因為看見他的榮耀,就指著他說這話。
42  雖然如此,官長中卻有好些信他的,
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
恐怕被趕出會堂。
43  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

44  耶穌大聲說:
“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
45  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
46  我到世上來,乃是光,
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
47  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
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48  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
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
49  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
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什么,講什么。
50  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
故此,我所講的話
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


問題討論

vs 27-28 感到不太愿做神要我們做的事情是罪嗎?
如果連耶穌都不能靠他的感覺來確定神的意愿,
我們怎么能夠知道神要我們做什么呢?
良心起的作用是什么?
第31節里他說:“現在這世界受審判”,但在第47節又說他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如何解釋這個佯謬?
vs 31 誰是這世界的王?他要怎樣被趕出去?
vs 32 “被舉起來”的兩種不同涵義是什么?
我們如何用它們來把人引向耶穌?
vs 34 這些人對基督的誤解是什么?
vs 37-40 這個預言是在預見還是在說明原因?
vs 42-43 如何形容這些官長信心的質量?
今天有哪些類似的妨礙信心的障礙?
vs 44-50 那么其它那些自稱信神,但拒不接受福音的宗教真的信神嗎?
比較你對父神和子的認識,他們有什么不同?
耶穌在這里說有哪些區別?


注釋

vs 27-28a 這里我們看到在客西馬尼的禱告里所反映出的:“我心里甚是憂傷,几乎要死。……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有時,神會要我們做我們不愿做的事情。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一個人的服從和順服程度受到考驗。雖然基督徒多愿被稱為仆人,但他們常常不愿被待為仆人。

vs 28b-31 神從天上說話又一次向我們肯定這個福音。“這世界”受審判是在十字架上完成的,耶穌為這個世界的罪付出了贖價。“這世界的王”指的是魔鬼撒但,他還在約翰福音14:30約翰福音16:11里被稱作“這世界的王”,在以弗所書2:2里被稱作“空中掌權者”。“趕出去”與趕鬼用的是同一個詞。撒但將被從神的民中趕出去,使他不再能用對死的懼怕來統治他們。經上說:“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并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仆的人。”希伯來書2:14,15

vs 32,33 耶穌在此之前曾對尼哥底母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或作‘叫一切信的人在他里面得永生’)。”約翰福音3:14,15 “被舉起來”有兩種涵義。按照第32節的用法,它可從字面上理解為在釘十字架時,被從地上舉起來。因而釘十字架是福音的中心。但它也有“被尊崇”的意思。我們尊崇耶穌基督就可將各種人引向他。有些人,如學院派的和自由派的神學家,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歷史上的耶穌,甚至承認他被釘了十字架,但他們不按他是誰尊崇他。這種人不是在把人引向基督。

萬人的“萬”譯自希臘文“pas”一詞,這個詞常用來表達“各種的”意思,而不示指全世界的每一個人。的確,在他被升起後,各種人都被引向他。

vs 34-36a 律法里沒有提到基督是永存的,但他們是指著舊約說的。以賽亞書里寫到:“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 以賽亞書9:7 但他們沒有全面的完整圖像,也不知道將要發生的一切事情。許多抱定目光短淺的神學假定的基督徒也有類似情況,他們教條地認為如此這般這般一定是對的,因為聖經這么說了,結果誤解了聖經的真正意思。

耶穌是把我們引向神的光,正如太陽光把我們引向太陽一樣。信是成為光明之子的先決條件。開爾文主義把這個顛倒過來,認為人必需先由神生──重生──之後纔能信。但聖經說任何人只有在信了和接受基督之後纔有權成為神的孩子,經上說:“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翰福音1:12 另見信心和重生。做光明之子包括光明的態度和光明的行為。(以弗所書5)

vs 36b-43 這個預言是預見性的,正如預言所應該的那樣。它說的不是原因。它的意思是,因為出於他們的自由意識,他們選擇不信,所以他們的心就硬了。我們還可在羅馬書第一章里看到對這個因果關系的闡述,例如:“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這個因果關系又一次與開爾文主義所說的相反。開爾文主義把人描繪成沒有自由意識的玩偶,神將信或不信強加給人,而不在乎個人的任何選擇。神會對人所作的選擇作出反應,這是公正的。人只能對自己能力範圍內所做的負責。否則神就不公正了,而且如果他象控制玩偶一樣控制人,因而應該對人罪惡行為負責的話,那么甚至連他自己也是有罪的了。但神的無上的計划照樣能夠完成,因為神預知人會怎么做。把這種知識溶匯到他的計划中,就既維護了他的主權也保障了人的自由意識。

我們還注意到,這個預言應按“一般說來”理解,而不是沒有例外。因為雖然有些人只在一定程度上信,但的確有人真正地信基督,如保羅寫到:“我且說,神棄絕了他的百姓嗎?斷乎沒有。因為我也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屬便雅憫支派的。”羅馬書11:1  至於這些“信”了的官長,我們注意到他們的信的質量是很低的。他們的信只是一個看法,而不是確定的信。因為如果是確信的話,他們就會承認的,經上說:“但我們既有信心,正如經上記著說:‘我因信,所以如此說話。’我們也信,所以也說話。” 歌林多後書4:13  但這些官長沒有那種信。他們的信不是能夠使他們得救的信,因為沒有行為的信是徒有虛名的死的信。還有“你若口里認耶穌為主,心里信神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9 所以只有勇於承認的信纔能使人得救。耽心別人對你的看法是發展使人得救的信的主要障礙。所以,那些迎合眾人的和注重他們的社會地位的人是最不愿意來信基督的。

vs 44-50 世上有許多信教的人自稱信神。但如果在聽了福音後他們還是不信福音里所說的基督的話,那么他們本來并不信神。他們所信的不是造物的主。如果他們想知到神是什么樣的,就應該仔細地看基督。就連基督徒里也有人認為耶穌是一個謙和溫順的人,而父則是非常不同,是充滿了忿怒的和可怕的,如舊約里有時描繪的那樣。但父就像子一樣,子就像父一樣。從來如此,永遠如此。子也是充滿忿怒的,如我們在啟示錄里關於他的第二次來臨描寫所看到的那樣。而父也充滿了慈愛。

現在不是像最後的審判那樣審判人的行為的時候。現在是拯救的時候。那些對耶穌的道做出正確響應的人將會得救。因為他的道就是生命。“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羅馬書10:17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