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课
 第二十六课

 

经文:约18:1-19:16

主题:邪恶当道──被捕和受审

焦点:甘愿受苦的仆人

大纲:

四.受难(18:1- 20:29)

(道在完成使命中被实现)

A. 被捕(18:1-11)

B. 受审

1. 在亚那面前(18:12-23)

2. 在该亚法面前(18:24-27)

3. 在彼拉多面前(18:28-19:16)

观察和注释:

基督的公开事工(1-12章)和私下事工(13-17章)已经完成了,约翰现在开始记述基督的受难(18-20章)。值得注意的是:约翰特别选择了包括某些素材,而忽略另一些,都是为了突出他的主题。

约翰实际上对宗教审判只字未提,删除了整个在公会面前的听证。他也忽略了在希律王面前的审判,而着重讲述在彼拉多面前的民事审判(会面)。另外,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的痛苦的祷告和治好仆人的耳朵两件事都没有被记载。约翰似乎想要强调的是:神的预定计划被成就了,是那位道成肉身的神按这计划实现了神的旨意(见徒2:22-24)。要对耶稣的被捕和受审的本质和内容做更为详尽的研究,请参考《系统查经》系列中的《路加福音》一书的第23和24课。

作为综览和背景,请谨记以下关于受审的要点:

宗教审判

1. 亚那(初审,阐释起诉理由的听证会)

2. 该亚法

3. 公会

论题:你是神吗?

判决:渎神罪(亵渎)

民事审判

1. 彼拉多

2. 希律

3. 彼拉多

论题:你是王吗?

判决:叛乱罪(造反)

虽然约翰福音对这两个论题都有所提及〔渎神罪(19:7)和叛乱罪(18:37)〕,然而最关注的还是基督的君王身份。

耶稣的被捕(18:1-11)

1. 约翰福音几乎是以一种平铺直叙的态度记述了耶稣的被捕,而对犹大的角色却是轻描淡写(18:5)。约翰想要强调的是:被捕的那位正是道成肉身的神──“我就是”(18:5,8)。

2. 一个由几百名士兵组成的罗马兵团,带着“灯笼、火把、兵器”(18:3),与犹太人领袖一起来到花园,为了逮捕一个人。其实就算来了一万名士兵也不会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耶稣为了成就神的旨意而允许这事发生,他是绝不会被捕的(见太26:52-56)。

3. 约翰福音在这里的独到贡献是耶稣的“我就是”的宣称,它使来抓耶稣的人无法抓他──“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18:6)。这是一句显明能力、荣耀和地位的话语,它表明其实是耶稣在控制局面,而不是那些犹太人和罗马人。神学家潘特科(Dr. Dwight Pentecost)指出,希腊文的“倒”字可以指──

“在战斗中被强者征服”(路21:24)或是

“ 在高官和神面前的伏拜”(太2:11;启5:14)。

基督也许在这里彰显了一点他的荣耀,这荣耀体现在他的名“我是”(耶和华)当中。

4. 不管怎样,是耶稣开始了对话,提出了问题(18:4-7)。他允许自己被带走,但是必须按照他的条件──“让这些人(门徒们)去”,为了应验经上的话(18:9)。这使得17:12所说的“因你所赐我的名保守他们”的意思十分明了。这里也是对15:13中所说的“人为朋友舍命”的切实例证。

5. 耶稣甚至也控制着门徒们的行为,尤其是试图反抗的彼得(18:10-11)。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耶稣喝下“我父所给我的那杯”。耶稣也想保证在后来的民事判决中加给他的叛乱罪是毫无根据的(见18:36)。

即使在被捕时,耶稣也在戏剧性地见证他自己是谁!

宗教审判和对彼得的试炼(18:12-18:27)

6. 约翰颇为简略地记述了宗教审判,直到在彼拉多面前受审时,约翰才讲出了犹太人的宗教判决──渎神罪(19:7)。

7. 耶稣在夜里被非法地带到亚那面前,他是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和幕后操纵者(18:12,13)。约翰提到了该亚法早先所做的一个并非自觉的、但却是预言性的神学声明(18:14),说耶稣必须替百姓死。

8. 穿插在宗教审判当中(19节又开始)的是在门外进行的另一场“审判”──对彼得的试炼(18:15-18,25-27)。耶稣早些时候预言了彼得的不认主(13:34-38),我们现在就一目了然了。注意在21章中彼得将得到三次承认基督的机会(21:15-17)。

9. 在亚那面前听证的时候,约翰似乎指出他与耶稣一起进入了大祭司的院子,而且把彼得也带进去了(18:6)。但是彼得在第一次否认主之后没有在那里呆很长时间(18:17),因为我们发现他在门外的炭火旁(18:18)。彼得的后两次否认主发生在亚那面前的听证之后,大约在耶稣被带到该亚法那里去的时候或之后(18:24-27)。

10. 在亚那面前,耶稣被问及他的门徒和教训,耶稣回答如下:

1) 他的教训是公开的──即,他们知道他教导了什么。

2) 为什么不找证人来作证呢?(18:19-20)

11. 耶稣在18:21里的提问和陈述并不是对大祭司的不敬,只是被非法打耶稣的那个差役解释成那样(18:22)。耶稣所说的总是真理(18:23)。

12. 约翰没有记载在该亚法面前发生了什么事(18:24),但在18:28恢复话题时讲耶稣从那里被带去罗马衙门,在彼拉多面前受审。这是在星期五的清晨。

民事审判(18:28-19:16)

13. 不可思议的是,犹太人当权者不能进入“外邦人的院”(这里指罗马衙门),不然他们会在逾越节成为不洁。所以彼拉多就“出来,到他们那里”,询问控告的性质是什么(18:28,29)。犹太人一面担心自己变成礼仪上不洁,一面却在撒谎,试图谋害一个无辜的人──彻头彻尾的伪善!当你想到这一切时,你是否觉得很荒谬?

14. 犹太人知道罗马不会为宗教信仰问题钉死一个人,即使那罪是亵渎神,因为罗马人承认很多的“神”。于是他们含糊其词,试图掩盖真实问题,称耶稣为“做恶的”。他们显然想让彼拉多不经亲自查核就执行他们已经作出的判决。犹太是在罗马的主权统治下的一个“圣殿国”(宗教性的自治国),未经罗马人批准不能执行死刑。在保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罗马的司法制度是很“公正”的,采用无罪推断的原则(在被证实有罪之前,嫌疑犯仍是清白的)(18:30-32)。

15. 显然,彼拉多压犹太人讲出了指控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他回到耶稣那里时,提的问题是──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18:33)。

叛乱罪就是犹太人想用来杀死耶稣的判决(见19:12,15)。

16. 耶稣和彼拉多的对话既有意思,又很丰富。彼拉多首先确认了耶稣已被犹太民族弃绝的事实,他想知道的是“你作了什么事呢?”。 耶稣可以准确地说他在那时并不是来建立一个地上的国,因为犹太人已经拒绝了他作王(见路20:9-18)。

耶稣在此作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重要声明:

1) 我的国不是你所知道的那种〔它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会争战──见18:11〕(18:36)。

2) 我的国另有出处(18:36)。

3) “我是一个王。”

4) 耶稣承认了他至高君王身份(见诗2;腓2:5-11)(18:37)。

5) 我的国专以真理为特征(18:38)。

17. 彼拉多的草率声明/问题“真理是什么呢?”是对耶稣在18:37的话的反应。彼拉多是在说:谁有可能知道终极的真理呢,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彼拉多当然不能明白真理,因为真理只给那些“听见”〔听且从〕我的声音的人(18:37)。彼拉多不能看出耶稣就是真理的本体以一个人的方式体现(18:38)(见1:17;4:23-24;8:31,32)。

18. 对耶稣的叛乱罪指控很清楚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彼拉多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18:38)。彼拉多显然以为耶稣是一个无害的,走火入魔的宗教狂热分子,是某种属灵(精神)国度的“王”,对罗马绝对毫无威胁。

19. 彼拉多提出遵照在逾越节释放一个囚犯的规矩办事,原本是想息事宁人,把这件事私下了结了(18:39)。当犹太人大喊着要求释放那个已被判定有罪的强盗(叛乱分子)巴拉巴的时候(18:40),他一定是大吃一惊。

20. 彼拉多也希望鞭打(39鞭)和羞辱(戴荆棘冠冕、穿紫袍、“恭喜”、用手掌打)耶稣能使犹太人心满意足,好平息这件事(19:1-4)。 但这只把犹太人的气焰越挑越旺(19:5-6)。

尽管如此,这件事的确应验了圣经的预言,证明了耶稣就是弥赛亚(耶和华的受苦的仆人)(见赛53:1-12)。

21. 在犹太人叫嚷着要“钉死”耶稣的情形之下,彼拉多再次试图申明耶稣的清白(19:6)。

22. 在19:7里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犹太人的角度看对耶稣的实质指控是什么──亵渎神。“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神的儿子。”

23. 彼拉多现在意识到了他手里是一个着实棘手的问题,就“越发害怕”(19:8)。虽然彼拉多的害怕可能会来自好几种因素,但他在第9节里向耶稣提的问题──“你是从哪里来?”──似乎指出他害怕是因为他有点意识到耶稣所说的可能是真的,至少他可能是种超自然的存在或神灵。

24. 19:10-11强调了神的主权和以下的事实:尽管彼拉多认为罗马的权柄是至高无上的,但他其实不过是在行使神所分派(代理)和允许的某种权柄而已。耶稣仍然是在掌权和控制局面。

25. 彼拉多越来越惶惑不安,试图把耶稣给放了,但是犹太人给他的威胁和压力使他不得不为了他个人的政治利益而屈服。犹太人又转而回到叛乱罪的指控(19:12)。

26. 在彼拉多把耶稣交出去钉十字架的时候,犯亵渎神的罪的正是这些犹太人,因为他们宣称:“除了该撒,我们没有王”(19:13-16)。

犹太人在把耶稣押去钉十字架时,以为让他经历这样屈辱、低贱的死法可以让他们的问题一了百了。但事实上,这只是应验了耶稣对自己将怎样死的预言(见3:14;12:32)。

27. 所以,约翰对耶稣被捕和受审的记述强调了:

1) 他是谁──弥赛亚(以肉身显现的神)

2) 神的主权

3) 耶稣的清白无罪

4) 犹太人的假冒为善

即使是在这里,约翰也力图按他在20:30-31的目的声明来叙述事实。

指导研经题

约18:1-19:16

1. 从18:1-11里,你能找出哪些支持10:18的因素来?

2. 为什么耶稣不让门徒们保护自己?

3. 你个人有没有和彼得一样否认耶稣的时候?在今天,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否认和背叛耶稣?

4. 根据18:35-36,耶稣是来建立一个字面的、实物的国度吗?

5. 彼拉多发现耶稣无罪,这一点的神学重要性何在?

6. 从哪种意义上说,犹太人和彼拉多是在神的主权控制下行事?从哪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凭己意行事,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7. 18:28和19:15如何揭示了审判耶稣中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讽刺性?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