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
约翰九39-十21
这一段开始于「耶稣说」,紧跟着的是那一个眼睛得开之人对主的敬拜,以及他因此所作的教训。
在教训方面,这一段里面有两个话语方面的兆头,也就是有两个耶稣说的「我是」:「我就是门」和「我是好牧人」。我们最好是从他所作的事,来看他所说之事的意义。魏斯科主教说得好,「当那一位犹太人所弃绝的人,俯伏在这位人子脚前时,老旧的宗教与新约之间的分野,划分得最为清楚。」
在这一段里面有两部分:头一部分是第九章第三十九至四十一节,乃是主亲自讲的一般原则。然后第十章第一至第二十一节是主这一段话的特别应用。
耶稣在那位被宗教组织所弃绝,但被他所接纳的这人面前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耶稣对尼哥底母说话时,曾说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三17);他也曾教训说,「我不审判(判断)人」(八15)。可是现在他说,他为审判到世上来。但是在这两种说法之间仍然没有冲突。他此处用的字是Krima,不是Kriais,说的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行动。他来不是要作审判的事。但他的来到产生了一个决定性的关键。
接着他解释了那种审判的性质:「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这句话里面「不能看见的」乃指那些知道自己是瞎眼的人。他来是叫这种人能看见。有的人是瞎眼的,他也知道自己是瞎眼的人。但他能看见了。这是肉身的事实,但我们的主在此以物质的事情来说明属灵的事情。就这人的情形而言,在他肉身上显
的神迹正与属灵上的神迹一致。他曾经在属灵上是瞎眼的,但他看见了。开头他说,「有一个人名叫耶稣」;接着他说,「他是个先知」;后来他明说,他必是「从神来的人」;最后他拜他。这个生来瞎眼的,知道自己是瞎眼的,却得以看见了。另一面,那些看见的人,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看见的人,自以为是知道的人,这些在主周围批评的人,基督就说,他的来到对他们而言,是叫他们瞎了眼。
我们的主在其他地方的教训,也有同样的原则。马太第十一章里面,耶稣在困境中发出一个奇妙的呼声,「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就是那些自以为看见的聪明人。)向婴孩就显出来。」
那些法利赛人立刻提出抗议。「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这是很引人注意的一句话。他可能指那些承认是信他的人,也可能仅仅指那些当时在他旁边的人。若是前者的话,他们还自称是接待他并接受他教训的人,因此他们反对他这话的含义。他的回答则表明他们的信仰没有价值。这里的「法利赛人」也可能是指那些当时与他在一起的人。不管是那一种情形,他们所提出的,是一个抗议的问题,「我们也瞎了眼么?」不管这些法利赛人是谁,很明显的,他们明白他话语的属灵含义。
他给他们的回答是很有启示性的。「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他这句话等于在控诉他们存心拒绝。若是你们真的瞎了眼,若是你们真的不明白我方才说的话,以及我方才给的教训,你们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我一读到这里总是觉得,不管这些法利赛人是谁,他们清清楚楚明白他教训的属灵意义。「你们若瞎了眼,
你们就没有罪了,但因为你们明白了,而仍在拒绝你们看见的事,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他说了这个一般性的话,且回答了他们所提的抗议之后,他就再使用那使人注意的句式「实实在在」把他刚才说的一般性的话加以特别的应用和解释。
他先说一个比喻。「耶稣将这比喻告诉他们」(十6)这特别是个东方式的比喻,若是我们要跟上主这声明所应用的意思,我们就必须明白比喻中东方人的意义。这是一个说到牧 人,羊圈与羊群的比喻。这些是东方人说话时常用的比方。牧人总是代表君王完满并终极的权柄。荷马曾说,「所有的君王都是百姓的牧人。」这句话代表东方人的思想。牧人就是君王, 君王就是牧人,他的权柄是建基于他对羊群的照顾上。
羊圈代表牧人所统管国度的整个制度。羊群乃是指他所管理的那些人。所以这个比方是耶稣用以说明他来所要建立的新秩序。
底下他说,「我就是门。」门是羊进入羊圈的地方。他们已经把那人从一个羊圈中赶出去,但耶稣把他领入另一个羊圈。门代表进入的道路,牧人代表管理凡从门进来之人的权柄。
他们使用权柄赶出了一个人,但基督又藉着权柄收纳了他。这件事说明了他所作之双重声明的价值。他说,「我就是门。」我就是进入生命之真实等次的道路。关于这一方面他说,「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这句话给一些人引起了颇大的困扰。难道他在说施漫的约翰、先知们以及摩西是贼是强盗么?显然不是,他指的是那些作过这声明的人,那些出现过的假基督,那些声称有权柄能接纳人进入生命之最终等次的人。
因此他是站在分岔的路口上说,「我就是门。」他藉此强调,藉着他,也惟独藉着他,人才能进入最终的等次,得到完全的自由。他们可以「出人」。不止这样,他们还有充足的供应:「得草吃」。这些是何等有诗意,何等荣耀的光景!说到他来此所要建立的新等次,是宽广、美丽和慈仁的。请注意他意念的普遍性:「凡」从这门进入,来到我这里的,他就能找到进入这真实等次的道路。
我们现在来看第五个「我是」,「我是那牧人,是好的一位。」这是按希腊文直译的。我喜欢保持希腊文的成语形态,因为他提供了一个对比。「我是那牧人,是好的一位。」「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与此对比的乃是,「我是那牧人,是好的一位。」然后他说出他的良善,他启示出他为什么是「好的一位」。「好牧人为羊舍命。」意思是说,好牧人为羊死。后来他又说了同一句话,他说,「我为羊舍命。」这是应用在别的地方,其意思不仅是「死」而己。他说出,他所舍的命是任由羊支取的。首先是,我为他们舍命,是为着他们的。其次是,我为他们舍命,是要叫他们能得着我的生命。在与狼的争战中他死了;并藉着死他释放了他的生命,为要叫羊有分于这生命;既有分于这生命,就得着能力使他们在毁灭狼的事上得胜有馀。在这方面他启示了他旨意的范围。「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那是更大的远景。在第十一章里面,我们将看到出自约翰手笔所写之相同观念,是最引人注意,又奇妙的解说。该亚法在对官长们说到耶稣时,曾说过,「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这句话本是出自魔鬼的,是可恶的计谋。但约翰藉此写出了一件奇妙的事,「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意思是,该亚法说的比他知道的更多,更好。当他说出有关政治利益的话时,他也说出了一个深奥的真理。「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他必须死,使他能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
当主在说明好牧人的时候,他所声明的乃非常人所能明白的,并启示出他自己与父之间完全的交通。这件交通的事实是以这样的话表达的,「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底下的话就不是常人所能明白的,「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他以前所说过的事没有一件比这件事更伟大。「没有人夺我的命去。」但是他们岂不是夺了他的命吗?从来没有。他们所作的,只是毁坏他的身体而已。这是他曾说过的。他们从未摸着他最深奥的生命。而这最深奥的生命是他所舍弃的。那是个奥秘,又是救赎的中心。为羊死,在他这一边是甘愿的,不是人类的敌意摧逼成的。「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在全本约翰福音中,只有这件事是耶稣声明他凭自己作的。但底下的话又显示出,这件事也是与父同作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什么权柄?「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因此其间没有矛盾。他是自己愿意死的,为要把生命分赐给羊群,但是这种行动的权柄是直接从父那里接受的。
耶稣这一篇话产生了分争,是尖锐而又苦毒的分争。有些人非常生气,就说,「他是被鬼附着,而且疯了,为什么听他呢?」有的人感觉相反,就说,「这不是鬼附之人所说的话;鬼岂能叫瞎子的眼睛的了呢?」
整个故事是有启示性的。我们看见过一个人被旧的制度,也就是神从前所创立的制度所赶逐。过去的制度是从神来的。但是即使是神所创立的东西,若是失去了神圣的气息,神也要弃绝。虽说是他所安排的制度,若是流于虚空无益的话,他也要扫除。「他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为什么呢?因为首先的已经败落了,一事无成。
在此乃是耶稣工作的一个转折点,他藉着一个举动,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门,并执行了他的权柄。这个可怜瞎眼的乞丐缺少属灵的看见,耶稣开了他的眼睛,且藉着这种在肉身上发生的事,引导他一步一步的认识到,成就这件事的是谁,叫他因此能敬拜他。他接受了这个敬拜,并藉此举动开启了新时代的门。这人从这门进入了新的制度。从此他是在真实权柄的管理之下,这权柄就是这位牧人自己。
以东方人生活的眼光看来,这里的两个「我是」--门与好牧人,彼此奇妙的交织在一起。我个人有幸,在一次横渡大西洋的船上,能与一位熟悉东方的学者同坐。他谈到了他所熟知的东方,他告诉我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他与一个向导同行,路上遇见了一个牧人和他的羊。他就和他聊起来了。那人指给他看夜晚时羊安歇用的羊圈。他四面有墙,只有一个进入的通道。他问牧人说,「这就是羊群夜晚进去的地方么?」牧人答道,「是阿,并且当羊群进到那里面的时候,他们就绝对安全了。」他再问说,「可是没有门阿?」牧人说,「我就是门」。他并不是个基督徒,他也不是在引用新约的话,他只是按阿拉伯牧人的观点在说话。他看着牧人又说,「你所说的门是什么意思呢?」牧人说,「当天色变黑,所有的羊都在里面了,我就躺在那空处,因此没有一只羊出去是不经过我身上的;也没有一只狼进入是不经过我身上的,我就是门。」
就让这故事本身来解说耶稣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