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第十二讲

上一篇   下一篇

迫害使福音廣傳(一)

 
經文:使徒行傳十一:1—30

使徒行傳第十一章也是基督教會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獻,這一章告訴我們兩件重要的事;其一,是關於彼得到哥尼流的家去談耶穌基督的事蹟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在耶路撒冷的信徒中掀起了爭議。雖然在第十一章這裡說這種爭議很快就得到平息,其實,我們若是繼續看第十五章,就會發現這種關於外邦人信耶穌基督所引發的文化傳承問題,並沒有獲得真正的解決,因為後來他們聽到使徒保羅和巴拿巴到外邦地區去傳福音而沒有要求信徒先守割禮時,就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其二,這些從耶路撒冷因為閃躲迫害而到外地去的信徒,他們傳福音的地區範圍繼續擴大,使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因為信徒的四散,而有美好的見證。這兩個事件對今天的基督教會來說,仍然是很好的教材,值得注意和探討。

我們可以從第一件事所引發的課題,得到很好的反省機會,因為這牽扯到有關基督和文化的問題。二十世紀開始,有不少地區針對過去西方宣教師強勢的態度,特別是對宣教地區文化的藐視,做了很深切的反省,認為他們傳揚耶穌基督時,也把許多傳統文化的價值給否定了,讓人民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西方都是好的,西方的文化都是最有價值的,西方就是世界的中心。但是,我們應該了解這樣的世界觀是錯誤的,且嚴重地傷害了西方世界以外的民心。有許多地方的宣教地區因為人民的反省,不但對宣教師採取厭惡的態度,也影響到人民對耶穌基督福音的接受。在中國,十八世紀宣教工作受到阻礙就是跟這種否定(或是說不了解)當地文化價值的態度有密切的關係。一位在台灣的出名農業學者蔣夢麟博士,在他所寫的書—西潮—曾說過這樣的話:「釋迦摩尼是騎白象到中國來,耶穌是乘坐大砲到中國去。」這樣的比喻已經夠清楚描述,西方宣教師在中國所引發的文化衝擊。

另外,這一章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資料,就是使徒保羅開始加入了傳福音的團隊。他跟巴拿巴到安提阿去傳福音,結果有很好的見證,因為「基督徒」這個名稱就是從這個城市開始的。這讓我們看出,安提阿城在他們的努力下,已經有了很好的成果。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的內容:

第一至三節:使徒和在猶太全境的弟兄們聽見有些外邦人也接受了上帝的道這件事。因此,當彼得到了耶路撒冷的時候,主張外邦人也必須接受割禮的人批評他說:「你竟在沒有受割禮的外邦人家裏作客,甚至跟他們一起吃飯!」

第十章記載彼得在上帝啟示下,親自向羅馬軍官哥尼流傳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現在這一章一開始,就記載彼得這個行動引起在耶路撒冷的信徒們很不諒解,因此,彼得對耶路撒冷的信徒們解釋,他之所以向外邦人哥尼流等人傳福音,且沒有要求哥尼流和他的親友必須接受割禮的原因。

我說過第十章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信息:真正的信仰應該是超越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的,這種隔閡是來自人的傳統、地理、歷史、文化、價值觀念等等。在第十章四十八節記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他們又要求彼得跟他們一起多住幾天。」我們不要小看這句話,必須將這句話比較第十章廿八節彼得親自對哥尼流所說的話:「猶太人是不許跟異族人密切來的。」二者對照起來就很清楚,原來猶太人不准與外邦人來往,雖然像哥尼流這樣在信仰上敬虔,且愛猶太人的羅馬軍官,也是猶太人列為拒絕來往的對象。但彼得因為有上帝異象的特別啟示,他不但來到哥尼流的家,並且住在那裡,跟他們一起吃飯、生活。這件事很快就傳揚出去,且是傳到了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們。

有外邦人皈依耶穌基督,在當時並不是第一件,但在這裏卻是初代教會宣教史上最為受重視的一件,因為這一節特別提及猶太全境的兄弟都聽到這件事。有可能是因為此次皈依基督的人是統治者羅馬軍官和他的親朋好友,不過,我想最主要的乃是與第二至三節所強調的割禮之傳統有關。這也就是為甚麼作者路加用第十章那樣多的篇幅來描述彼得在約帕得到異象的主要原因。

照理說,第一節提到「有些外邦人也接受上帝的道」,這應該是件值得慶幸和安慰的事,但是,卻有人為此大大不悅,且怪罪彼得的用心。這些人就是「主張外邦人也必須領受割禮人的」,所謂的「割禮派」的成員。我們可以了解一件事,就是早期教會開始的時候,信徒幾乎是清一色的猶太人,他們生下來第八天就施行割禮,因此,對他們來說,守割禮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在他們意識裡,無論是誰,要成為耶和華上帝的信仰者之前,必須先經過割禮這個關卡,因為根據聖經的記載,割禮乃是與上帝之間生命之約的記號(創世記十七:9—14)。因此,這些人雖然已經接受了耶穌作為他們的救主,他們還是不改這種態度,認為外邦人若要成為基督徒的信仰團契之一員,就必須先接受割禮。如今,彼得在這些人尚未接受割禮之前,就跟他們一起吃、喝、生活,在這些「割禮派」的人看來,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大事。

我們先回頭看第十章四十五節所記載的:「那些跟著彼得從約帕來的猶太信徒,看見上帝把聖靈的恩賜也傾注給外邦人,都很驚訝。」這一節很清楚就可看出他們當時心態上的反應,他們雖然已經信了耶穌基督,但是仍然存著一種思想:上帝的靈只會給猶太人,不會給外邦人。但是,現在他們親眼看到的上帝的靈也降臨在他們所藐視的族群裏,因此才會有驚訝的反應。

在第二節這裏進一步描述那些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他們並沒有因信耶穌基督而把人都看成平等,或是消除對別的族群鄙視之心,所以對彼得的處理方式─與外邦人同住、同吃喝─大表不滿。他們似乎關心受割禮的傳統,遠超過對耶穌基督的信。換句話說:他們關心傳統習俗遠比關心人對信仰的實踐更重要。這些人很強烈地向彼得提出他們的憂慮,因此才會說出這種話:「你竟在沒有受割禮的外邦人家裏作客,甚至跟他們一起吃飯。」

第四至十七節:彼得就把整個事情的經過一一向他們解釋。

他說:「在約帕城裏禱告的時候,我得到一個異象。我看見有一件東西從天上降下來,好像一大塊布,布的四角綁住,停落在我身邊;我仔細察看,裏面有飛禽走獸,又有爬蟲。接著,我聽見有聲音對我說:『彼得,起來,宰了吃!』我說:『主啊,絕對不可!任何污穢不潔的東西,我都沒有吃過。』從天上來的聲音又說:『上帝認為潔淨的,你不可當作污穢。』這樣一連三次。最後,那件東西就被收回天上去了。剛好在這時候,奉派從凱撒利亞來找我的三個人到了我居住那家的門口。聖靈指示我跟他們一道去,不必猶疑。從約帕來的六個信徒也跟我一道去。我們都到了哥尼流家裡。哥尼流告訴我們,他怎樣看見一個天使站在他的屋子裡,對他說:『你要打發人到約帕去,邀請一個名叫西門?彼得的人來。他有話要對你說,使你和你的全家得救。』當我開始講話的時候,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正如當初降臨在我們身上一樣。於是我記起主曾經說過:『約翰用水施洗,但你們要領受聖靈的洗禮。』很顯然地,上帝把這恩賜也賜給這些外邦人,如同我們信了主耶穌基督時,他賜給我們的一樣。我是誰,能夠阻擋上帝的工作嗎?」

第四節說彼得將整個事情經過「一一向他們解釋」,其實這個解釋比起第十章的記載是簡單多了。我們也可以發現這段經文幾乎可以說是重複第十章所記載關於彼得看見異象,和後來前往訪問哥尼流的事件經過。在這段經文中,彼得強調三件事:一是他去探訪哥尼流,並且與哥尼流和他的親友談論有關耶穌基督的事蹟。更重要的是,彼得的這項行動是來自聖靈的啟示,不是自己的決定。二是在第十二節提到跟他一起從約帕到凱撒利亞去的六位信徒,可以為此事做見證。三是聖靈不但在猶太人中作工,也在外邦人中作工,彼得強調聖靈的工作並不是人的能力可以阻擋的。

這件對上帝所賜食物的潔淨與不潔淨的問題,也同時是在暗示守割禮與否的問題。一個人有否守割禮,並不表示此人是好是壞,或是表示能否蒙上帝的賜福。我在前面一講已經說過,以此區別好壞,往往是來自人的價值觀念,而不是上帝的心意。其實,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問題帶入有否受洗的事上去思考;一個受過洗的人,並不表示他比那些尚未受洗,或是沒有受過洗的人更潔淨,若要說受洗在信仰上的重要性,我們應該這樣說,受洗,只是在表示要開始踏入信仰之旅的第一步,且知道本身的罪比別人更重,而不是比別人更潔淨。

第十八節:他們聽見了這話,就不再批評,都頌讚上帝說:「上帝把因悔改而得生命的機會也賜給外邦人了!」

從這一節可以看出,這些主張外邦人必須先受割禮的人,最後可以會接受彼得的解釋,是因為彼得強調他是受聖靈的指示而去和哥尼流接觸,讓他們了解到聖靈的力量實在超越了人所能理解的範圍,更不是人的能力能阻擋的。其實在他們最起先的經驗中,也是因為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使他們的見證大有能力(使徒行傳二:1—12),而逐漸發展出現在的基督徒信仰團契的。這些原本與彼得爭論割禮的人,現在不再爭論了。

第十八節提到「悔改」,這是整個宣教的主題中心,呼籲大家要悔改也是傳福音的主要內容。只要悔改,就是上帝所喜悅的,因此,重點不是在有否割禮,重點是在有否悔改。

第十九至廿一節:這時候,信徒們因司提反被殺事件所引起的迫害而分散到各地去;有的遠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他們只把信息傳給猶太人。但是,另有一些塞浦路斯和古利奈的信徒到了安提阿;他們也向希臘人傳傳講有關主耶穌的福音。主的能力跟他們同在;有許許多多的人信了,歸向主。

從第十九節開始到三十節,可以說是教會歷史上很重要的文獻資料,尤其是在第廿六節告訴我們「門徒被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開始的。」

第十九節也可以說是再次延續第七章司提反殉道後,整個宣教事工發展的狀況;作者路加在告訴我們,雖然有信徒因為信耶穌基督受迫害至死,但是他們並不是死,而是復活,這復活的力量正在各地擴散著。約翰福音第十二章廿四節記載耶穌基督的話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司提反的死,正好說明這句話是確實的。我們在使徒行傳第七章看到司提反殉道,然後在第八章讀到這些信徒因為受到迫害而四散到猶大、撒瑪利亞各省和凱撒利亞去,第九章就說這些四散的信徒不是去避難,而是四散去傳福音;他們甚至到大馬士革、大數、加利利、呂大、約帕。

第十九節甚至告訴我們還有許多新的地方都是信徒們因避難走過的地區,他們還是跟先前記載的那些地方的信徒一樣,四散是為了要傳福音。他們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等地。看,主耶穌復活的力量正在擴散,同時,我們也看到福音的擴散是與司提反的殉道有密切關係,若是當時沒有司提反殉道,可能不會如此,福音也許只會停留在耶路撒冷和附近的鄉村而已。從這裡我們可以學習到一個很重要的認識:遇到苦難,不一定是壞的事,往往有上帝美好的旨意在背後等待著。福音之所以會往外傳開,就是在受迫害的苦難之背景下完成的。

我們要特別注意作者路加在第二十節提醒我們的,這一節也是初代教會整個宣教事工最為重要的一節經文,這一節告訴我們這些四散的信徒當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的信徒到了安提阿,他們「也向希臘人傳講有關主耶穌的福音」,把這句話比較第十九節所說的「他們只把信息傳給猶太人」,有極大的改變。換句話說,起先福音是只傳給猶太人而已,後來才由這些人傳到外邦人中,這是一種「集體性」的傳福音事工,跟彼得、腓利那種單打獨鬥的方式很不一樣。使徒保羅在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說過這樣的話:「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先是猶太人,而後外邦人。」(羅馬書一:16)他說出了整個傳福音方向轉變的過程。我們也從這些信徒們看到非常美好的信仰見證,就是他們即使是在患難中,也在見證主耶穌的福音。這一點真的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信仰功課。

安提阿,這是羅馬帝國統治下第三大的城市,僅次於羅馬城、亞歷山大城,在這城市也有一個規模不算小的猶太人社區。當有人只向猶太人傳福音的時候,另有一批人則是向希臘人傳福音。我們感動的地方是作者路加並沒有告訴我們這些人的名字,但他們在教會歷史上的貢獻是無法忘記的。安提阿,這個城市在當時是敘利亞通往巴勒斯坦以及近東的主要通道,往來的客旅、商賈隊伍相當多。可以了解這是個當時中東地區文化、藝術、學術、宗教的匯集地,同時也因為經濟繁榮,以致色情的行業上很興盛。有人說哥林多是個色情城市,其實,安提阿在這方面也是出名的。後來,安提阿城成為基督教很重要的重鎮。早期的教父例如伊格那丟(Ignatius)、屈梭多模(Chysostom)都在這裡出身。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在最早選出來的七位在信仰上被肯定的執事中,有一位名叫尼哥拉,就是來自安提阿的猶太教徒皈依耶穌基督的人(使徒行傳六:5)。

第廿一節可以說是作者路加要提醒我們注意的,「主的能力跟他們同在」這句話說出整個宣教工作的背後,乃是上帝的聖靈在作工。這句話也是使徒行傳這本史書的主軸,它告訴我們:如果不是主的能力,想要靠人的力量來成就福音的事工,是枉然的。

第廿二至廿六節:這消息傳到了耶路撒冷的教會,他們就派巴拿巴到安提阿去。巴拿巴到達的時候,看見上帝賜福給那邊的人,就很高興;他勸勉他們,要大家專心一意地信靠主。巴拿巴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有堅強的信心。於是有許多人信了主。

後來,巴拿巴到大數去找掃羅,找到了,就帶他到安提阿。有一整年的時間,兩人跟教會的會友相聚,教導許多人。門徒被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開始的。

我們再次看到耶路撒冷教會的信徒,仍然關切外邦人加入教會的問題,於是派巴拿巴去了解安提阿教會情況。這節也讓我發現耶路撒冷的教會已經成為一個很有影響力的決策中心,它不但可以派人去察看其他地區信耶穌基督的人的信仰,在第十五章甚至讓我們看到在耶路撒冷教會具有審核他人信仰是否「純正」的權威教會。

巴拿巴,作者路加特別提及巴拿巴「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有堅強的信心。於是有許多人信了主。」福音書的作者也告訴我們,有信心的人會幫助別人得到上帝的賜福(馬可福音二:1—5),上次帶掃羅去見使徒的就是巴拿巴。他也是個能信任人的人,他去大數找掃羅,邀他一起到安提阿城,兩人就在這裡同工一年時間,結果打出了信徒的名號—基督徒。

我想這個名稱除了在說明信徒們是四處在傳耶穌基督外,另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必定在某方面顯得突出,可惜這裏沒有記載,很有可能是他們如同最早在耶路撒冷教會一樣,大家過著共同團契的生活,在等待耶穌基督的降臨。另外一點,就是這個名稱原本是帶有輕蔑的語意,因為耶穌基督是被羅馬政府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所以「基督徒」這個名稱是指安提阿城的人在談論著:這些信耶穌為基督的人,他們怎麼會相信一個被政府判刑釘在十字架已經死了的罪人復活呢?而且相信他就是救主?使徒行傳第廿六章廿八節記載亞基帕王對保羅說這樣的話:「你想用幾句話就會說服我作基督徒嗎?」很明顯地,他說這句話是帶有「不屑」的意味在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在早期大城市的知識份子通常都有這樣的心態,輕藐耶穌是基督,猶太人如此,外邦人更是這樣。使徒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裡,就這樣寫著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信的人。」(羅馬書一:16)從使徒保羅的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當時在羅馬城的人是以怎樣的態度看信耶穌基督的人。彼得前書第四章十六節說:「如果受苦是由於作基督徒,不要引以為恥,卻要因披戴著基督的名號而榮耀上帝。」可見,在當時要當基督徒還得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當時安提阿城的居民把信主耶穌的人稱為「基督徒」,是一種帶有輕視、戲謔的含意!其實,台灣早期的基督徒就常被謔稱為「落教仔」,然後說「落教仔,死沒人哭」,這種詞句已經扭曲了信耶穌基督的人對族人去世的態度,認為信耶穌基督的人,對於親人的過世,態度極為不敬,或是不孝。這使早期信耶穌基督的人在族人中壓力甚大,甚至有許多人就是因為信耶穌基督而被家族逐出家門。

再者,這裡所說的「基督徒」也有可能是為了要區隔與猶太教徒之間的差別。因為在當時猶太教是受到羅馬政府認可的宗教,受到保護。例如,羅馬政府允許猶太人為了維護耶路撒冷聖殿的聖潔,可以將那些被認定污穢聖殿的人逕行逮捕,且判處死刑(參考使徒行傳廿一:27—36)。原先,基督徒都是利用猶太教的會堂或是耶路撒冷聖殿聚會,他們傳講福音的對象也是以猶太人為主要目標,因此,常常被看成是猶太教的另一個新的派別。現在用「基督徒」稱呼他們,所表示出來的是,大家已經發現這些信耶穌基督的人,與猶太教所表現出來的非常不相同,傳講的內容乃是猶太教徒所不屑聽到的。

第廿七至三十節:在這時候,有幾個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安提阿去。其中有一個人叫亞迦布;他得到聖靈的指示,站起來預言天下將有嚴重的饑荒。(這事到克勞第在位年間果然發生。)於是門徒決定每人按照自己的能力,捐錢救濟住在猶太的信徒們。他們就這樣做了,託巴拿巴和掃羅把捐款帶給教會的長老們。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裏突然又出現先知,新約聖經的作者並不注意先知的角色,而是將重點放在使徒的宣教事工上。不過這裏也讓我們看到比較特別的一點,就是在早期教會中也有先知的存在,或許是因為聖靈的降臨,有許多人因此得到上帝的特別啟示吧。作者路加似乎有意藉著先知到安提阿訪問教會表明一件重要的訊息:基督徒的團契與舊約聖經的承傳有了關係。也就是說,舊約聖經延續下來的耶和華上帝之傳統,不只是在猶太教中,也在非猶太教徒的基督徒中。

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看到早期教會與教會之間,在學習彼此分享或支援,且這門信仰功課是由外邦人的安提阿教會首先見證出來的。相對的,扮演著信仰「權威」的耶路撒冷猶太人教會卻只知查看有沒有「守割禮」,而不是在注意信仰的實際內涵,這實在是極大的不同。如果把有沒有守割禮和分享所得、分擔苦難的信仰擺在一起,會讓人更清楚了解信仰的真諦是甚麼,而安提阿教會的兄姊們確實是有很好的見證。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章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苦難,對基督徒信仰並不是一件壞事,我們深信每一件事的背後,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在等待著我們。

我們看到作者路加提起因為司提反的事件,耶路撒冷的教會受到極大的迫害,緊接著就提到這些因為受到迫害而外流四散的信徒,到各地去傳福音。換句話說,他們並沒有因為受到迫害而放棄信仰,相反的,他們是用更多、更好的方法在各地見證耶穌基督的福音。也因為他們勇敢地見證福音,上帝的能力與他們同在,使他們傳福音的工作有好的成果。

這讓我們學習到一件很重要的信仰功課:我們的生命中,特別是在信仰的生命裡的苦難,背後必定有上帝美好的旨意等待我們去成就。基督徒對苦難的態度應以順服的心、去了解、接受。英國有名的學者路易士(C.S.Lewis)對苦難做出這樣的解釋:

「一塊石頭要成為亮晶晶的寶石,就必須用更多的刀、石去雕琢。在這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火花,和尖銳的聲音,苦難就像這些火花和尖銳的聲音。但是,磨得越厲害,寶石越漂亮、美麗。信仰也是這樣;美好的信仰見證,都是因生命經過了苦難的打拼,產生了火花,也發出尖銳的苦難叫聲。結果也是因為這樣,使更多的人認識了上帝拯救的愛。」

有很多時候,我也這樣想:如果台灣真的遇到大災難,對基督徒來說並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樣才能使基督徒重新思考信仰的真諦是甚麼。我也常常在反省一件事:今天台灣的基督徒物質生活如此優裕,但信仰品質卻是日趨低落,是否因為缺少了苦難的經驗?這也就是為甚麼我常常對一些基督徒大學生團契發出這樣的呼聲,希望他們不要等到大災難來臨的時候,才學習怎樣接受苦難,而是在平時就要有接受艱困生活的挑戰、訓練,讓自己生活在「缺乏」的環境中,這樣或許會有益於信仰內涵層次的提升。

二、信仰是幫助我們學習彼此相互分享和分擔,而不是要將強勢文化硬套在弱勢者身上,強逼其接受。

我們看到安提阿的信徒,在耶路撒冷教會於飢荒中有困難時,提供了他們能力所及的,捐助錢財救助在饑荒中受苦的耶路撒冷教會信徒,這是在見證上帝的愛。但是,相對的我們卻看到耶路撒冷教會所關心的是這些外邦人有沒有接受猶太人傳統的割禮。在他們的看法裡,割禮是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與上帝之間所訂立的生命契約,是得救的記號。但是他們忘了,真正能使人得救的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拯救的愛,而不是割禮。

使徒保羅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中這樣說:

「當我們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裡的時候,受割禮或不受割禮都沒有甚麼關係,唯有那以愛的行動表現出來的信心才算重要。」(加拉太書五:6)

看吧,安提阿的教會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愛心,因為當耶路撒冷的教會遭逢饑荒的困境時,他們馬上伸出援手救助他們。可是耶路撒冷的教會卻在意那外表的記號,割禮。二者之間的差距是多麼大啊!

今天的基督教會應該從這裡好好反省和學習;到底我們的信仰所重視的是甚麼?是實踐聖經給我們那在基督裡愛的教訓呢?還是拘泥於許多傳統的規章呢?有一例子是最近常被提出來的,就是一個被法院判過刑的人,我們可不可以接受他進入教會?如果可以,能不能接受他成為長老、執事?我常常得到的答案是:要這個人先悔改後才可以進入教會。但是,我總是喜歡這樣反問:當這個人在監獄中服刑時,我們有沒有去看過他?探望他?關心過他和他的家人?如果沒有,那我們有甚麼資格要求這個人先悔改?我們又有甚麼條件拒絕這樣的人進入教會?如果在我們的身上沒有愛,其他的要求都是多餘的。因為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愛的記號,如果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就必須從愛的觀點來看問題,失去這一立足點,就等於失落所有的基礎。


(講於一九九八年八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