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课

第二十一课

上一篇   下一篇

经文  使徒行传21:1-26

 

主题  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结束

 

焦点  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执行神的旨意

 

大纲

三.   直到地极的见证(13:1-28:31)

[教会扩展至已知的全世界]

4.      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18:23-21:26)

6)      回到该撒利亚(21:1-14)

7)      重聚在耶路撒冷(21:1-26)

 

介绍:

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将在耶路撒冷结束。尽管他的同伴们对他去耶路撒冷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但是保罗心里知道这是圣灵的引导,要他去耶路撒冷,而且又要再一次面对在犹太教的中心的逼迫的烈火。

 

 

 

 

 

观察与注释

 

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18:23-21:26)

 

回到该撒利亚21:1-14)

1.      对于这次旅程的描述是如此地详细,说明作者一定是亲自与保罗同行的伙伴和见证人。不仅第21章如此,第22章也是。

他们这次的路程是从居比路(赛浦路斯)的南面绕过去,到达推罗,在那里船要卸货(21:1-3)。

 

2.      保罗在推罗与门徒们在一起待了七天,那时所有的人都警告他不要回去耶路撒冷。

 

他们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21:4)

 

到底谁对──是门徒们还是保罗?有人说:因为保罗被呼召是去向外邦人传福音,但是他执意违背了圣灵的旨意,还是去了耶路撒冷(21:4)。不过,从整个使徒行传的教导来看,似乎保罗去耶路撒冷是神的旨意,要他通过那里去罗马(徒9:15-16;19:21;20:21-25)。而这些人和其它人,也是通过圣灵,知道保罗回去的后果,就对他提出警告。他们仅仅是出于对保罗的个人安全的考虑,就象彼得对耶稣一样(见太16:21-28)。他们是在为人的利益着想,而不是为了神的!

 

3.      保罗和他的同伴们在推罗的海岸边与那里的门徒们又有一次热泪盈眶的道别(21:5),然后就坐船去多利买,从那里去该撒利亚(21:6-7)。

 

4.      在该撒利亚,保罗住在传福音的腓利家里,他是原来的耶路撒冷教会的七个执事之一(见徒6:5和8:5),现在有四个女儿,都是女先知(和合本:说预言的)(21:8-9)。

在腓利家,一个名叫亚迦布的先知从耶路撒冷来,报告一个坏消息,就象他在上一次(11:27-30)所作的一样。那次的结果是保罗去耶路撒冷传送赈灾的款项。

亚迦布用形象化的方式演示出保罗去耶路撒冷后肯定会遇到的“命运”(中文版注:基督教思想体系中没有“命运”这个概念,因为它是一个泛神论的思想,是一个无位格的、铁打的、不可更改的、掌管历史的力量,就象印度教中的“业力”、共产主义中的“不可阻挡的历史车轮”等等。圣经中的神是一个活神,他有主权和“旨意”,但他也常常听人的祷告,并因此改变他的安排。尽管他的旨意所定下的历史的大图象不会因此而改变。基督徒使用“命运”这个词纯粹是为了修辞的缘故,因它已经在人类语言中占了一席之地。),他的知识也是从圣灵而来(21:11)。看来,保罗不是再一次拒绝圣灵的引领,而是神,通过揭示顺服神的旨意所带来的后果,在试炼保罗的决心和委身程度。就象耶稣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被犹太人交到外邦人手里一样,保罗也是如此(21:11)。

 

5.      人们出于对保罗个人安全的考虑,而且也不愿失去这位伟大的使徒,就劝他不要去耶路撒冷(21:12)。

 

但是保罗在21:13的回答揭示了他的内心──

 

你们为什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21:13)

 

6.      保罗不愿因为人的劝说而避开神对他的清楚引领。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

 

愿主的旨意成就。”(21:14)

 

只有被印证的、确知的神的旨意,才能使一个人在能够避开死亡时,还要走那条肯定会面对它的路。

 

重聚在耶路撒冷21:15-26)

7.      于是保罗和一组门徒们一起去了耶路撒冷(21:15-16)。

 

8.      保罗在耶路撒冷受到那里的“弟兄们”的最初接待是热情和友好的(21:17)。

然后保罗就去向雅各和长老们作报告(21:18)。他的事工报告显然是很长很细的,因为保罗“将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的事一一地述说了”(21:19)。它一定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报告,因为每个人都开始“归荣耀于神”(21:20)。

 

9.      但是,事情很快就显出不是那么简单。犹太人仍然对把福音传给外邦人感到不满,更不要说保罗的教导,就是信耶稣的犹太人不再需要在律法以下生活了。

犹太人可以接受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即外邦人信耶稣不必成为犹太人就可以得救;但是对保罗教导说犹太人不必再生活于犹太教的束缚中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10.   他们告诉保罗说,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都“信了”──

 

而且都为律法热心。”(21:20)

 

显然,犹太基督徒还有没能看见律法与恩典的不一致性──凭恩典得救,却要凭律法成圣?现在就可以明显地看出保罗为什么要花很多时间在罗马书和加拉太书中纠正犹太人基督徒中的关于律法的错误观念了。

 

11.   对保罗是如何教导关于犹太基督徒和犹太教的问题,在耶路撒冷已经传出话来──

 

他们听见人说,你教训一切在外邦的犹太人离弃摩西,对他们说,不要给孩子行割礼,也不要遵行条规。”(21:21)

 

注意,保罗没有否认他曾告诉犹太人不再跟随犹太教!尽管这样,根据他的后来的行动,不清楚是否他想否认这个指控。

 

12.   22节设定了将要来临的冲突的场面──

 

众人必听见你来了,这可怎么办呢?”(21:22)

 

13.   很明显,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基督徒,包括雅各和长老们,都预先想好了一个软化保罗的教导的方法,以防止他被人伤害。

这个计划就是:与另外四个人一起去发一个作拿细耳人的愿(见士13:5;施洗约翰和耶稣都是拿细耳人),并且也替那些人出这样作的费用。这件事保罗真的去照章执行了(21:24,26)。保罗在早些时候也发过这样的愿,就是在他的第二次宣教旅程的时候(见18:18-19)。

 

14.   这是不是保罗用一个行动来妥协他的信仰?这话可以两面说(见加2:1-21;与林前9:19-23项对比)。

请再次注意,保罗并没有否认他的教导,但是也发了作拿细耳人的愿,而且不认为这两者有什么不一致性,就是既坚持基督教的原则,又不放弃任何或许能多赢得一点犹太人的机会。保罗的行动是为了表明他没有放弃和背离犹太教。

 

15.   或许这一段中最惊人的就是那个错误观念了,即外邦人可以不受律法的限制,但是犹太人还必须受(20:25)!

 

 


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的总结

(使徒行传18:23-21:26)

 

地方

强调

1.      以弗所

?         亚波罗被亚居拉和百基拉纠正(然后去了哥林多)

?         保罗教导和讲道了两年──成功的事工

?         假冒的犹太赶鬼人

?         保罗心向罗马

?         底米丢和以弗所的银匠抗议和闹事

?         福音对拜偶像的社会起了影响

 

2.      马其顿/希腊

?         保罗劝勉信徒和坚固教会

 

3.      特罗亚

?         犹推古在保罗讲道时从三层楼上摔下

 

4.      米利都

?         保罗急着要去耶路撒冷

?         对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告别

 

5.      推罗

?         门徒们求保罗不要去耶路撒冷

 

6.      该撒利亚

?         停留在腓利家

?         亚迦布的预言──保罗“被捆绑”

?         愿主的旨意成就

 

7.      耶路撒冷

?         保罗向雅各和长老们汇报

?         为取悦犹太人发拿细耳人的愿

    哥林多前、后书可能就是保罗在这次旅程中所写的。保罗的三次宣教旅程对基督教的扩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短短的8-10年过程中,许多的事情被成就了。

 

 


指导研经题 

 

使徒行传21:1-26

 

1.      为什么在保罗的一路上有这么多门徒们劝说保罗不要回去?

 

 

 

 

2.      为什么保罗要提到腓利和他的四个作女先知的女儿?

 

 

 

 

3.      亚迦布的预言的意义是什么?

 

 

 

 

4.      什么对保罗去耶路撒冷是决定性的因素?

 

 

 

 

 

 

 

5.      是什么使人们确信这是“神的旨意”?

 

 

 

 

6.      犹太人对于神在外邦人中作工的报告“欢喜快乐”是否是真心的?

 

 

 

 

7.      为什么犹太人对离开犹太教和律法感到如此地难?

 

 

 

 

8.      耶路撒冷大会的决议是否已经真的被犹太人接受?

 

 

 

 

9.      犹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限制了耶路撒冷大会的决定?这揭示了什么?

 

 

 

 

10.   说保罗教导犹太人忘掉犹太教的指控是否是实?保罗有没有否认?

 

 

 

 

11.   你对犹太人要保罗发一个作拿细耳人的愿有什么看法?

 

 

 

 

12.   保罗有没有犯前后不一或双重标准的错误?

 

 

 

 

13.   保罗发拿细耳人的愿和为他人付发愿的费用,目的何在?这是否是对信仰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