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段 结论 15章14节至16章
 第八段 结论 15章14节至16章

 

保罗已从不同的角度 - 教义性的和实用性的 - 探讨过本书的主题,接着就是结论。首先,保罗解释他自己在属灵方面对教会的责任及公开他到罗马去的计划,然后,他更仔细详尽地带出对罗马基督徒的问安,并以祝福为总结。我们会在下面简单地讨论到这些结语。

 

一、使徒对其使命的陈述(15:14-33)

    罗马书的写成揭开保罗传道生涯新的一页。在异象中他看见世界正等待福音,而罗马城就是将福音传遍罗马帝国西边地区的重要据点。保罗的信和计划不单是为个人,乃是出于对福音使命的热诚,是神所特派的,与神差他往外邦人中间传福音的计划有紧密关连。第十五至三十三节提到使徒使命与罗马教会有关的四方面。

 

1.执笔写书的原因(15:14-16)

  保罗很婉转地解释自己并无任何轻蔑罗马人属灵警觉性的意思(14)。保罗对他读者信心真诚的欣赏带出写罗马书的两个目的。

 

a.提醒罗马信徒他们所相信的是甚么(1415节上)。保罗个人相信这些信徒都是「满有良善」的真基督徒,有些地方「写得稍为大胆一点」(15节上)以警戒和责备他们,但他的用意只是要提醒他们那些已经知道,却可能疏忽的事。保罗是要申明教会信仰的基础(在这方面他有丰富的知识)和装备教会面对那摆在前面的使命(他们并非未曾受过教导)。

 

b.指出他向罗马信徒作了福音的祭司(15节上、16)。这封信背后有神差遣他到外邦人中间工作的使命作支持。「作了神福音的祭司」(16节中)这句话描绘保罗好像旧时的利未人,站在神的祭坛前,作福音的祭司,而他所献上的就是外邦的教会。这祭是神所悦纳的,因为已经「靠着圣灵成为圣洁」(16节下)

 

2.到外邦人中间传福音的结果(15:17-21)

  神很祝福保罗在外邦人中的工作,因此他在写信给罗马信徒时可以充满信心。在基督耶稣里,保罗觉得自己「在神的事上有可以引以为荣的」(17)。保罗这「荣耀」应与第十六节连起来解释;他是在事奉神的事上有可夸之处(17)。梅利认为:「他的夸耀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乃是在神恩典中夸耀,所以其形容不是过份的」(Murray,II 211)。除了基督借着他所作的事之外,别的他都不敢说(18)。基督藉保罗所作的事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

 

a.神迹奇事印证了外邦人悔改的事实(18节上、19节上)。保罗用「神【使人得救】的大能」(1:16) - 就是基督藉福音所彰显的拯救,来说明外邦人的顺服。以下是三方面有关福音拯救大能的论述:以人作媒介 - 「用言语和行为(18节下),即保罗讲道的职事、以神迹佐证 - 借着神迹和奇事的大能(19节上),及以属天的能力 - 因着「圣灵的大能」(19节上),即圣灵借着所讲的道在人心中作感动的工作(参林前2:4)。这样,神拯救外邦人的大能乃透过传道而宣讲,藉神迹奇事加以印证,并藉圣灵而赐下。

    值得注意的是,保罗在论述神藉福音施行拯救时所带出的三一神论思想:「基督耶稣的仆役...()福音...靠着圣灵成为圣洁」(16);「在神的事上...基督借着我们所作的事...圣灵的大能」(17-19节;参林后13:14)

 

b.遍传福音,完成在东面的使命(15:19-21)

   「都传开了」就是说在地中海东面的地区。首先,保罗指出了他传福音所到之处的东南和西北面的范围 - 「从耶路撒冷直到以利里古」(19节中)。很可能就是在第三次宣教旅程中,在马其顿及亚该亚逗留的十八个月里面(参林后2:12,13;20:1-6),保罗将福音从耶路撒冷带到以利里古的边界(亚底亚海东岸的罗马省份)。当然保罗并没有向每一个人传福音,但他却在上述范围内的每一个省份播下了福音的种子。另一方面,他往东面传道是按一个原则来决定他的范围:「我立定主意,不在宣扬过基督的地方传福音」(20节上)。保罗这个立下根基然后等别人去建造(林前3:10)的宣教策略并不是为了避免竞争,而是要使更多未认识神的人得以听闻福音。

 

3.未来宣教事工的计划(15:22-29)

   保罗他既然在东面的省份「再没有可传的地方」,所以便准备要到罗马去(2223)。使保罗逗留在东面的福音事工已经完成(23节上),现在他可以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愿望。保罗看见一个新的工场,于是便说出他的行程,其中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a.往西班牙去(2428节上)是保罗扩阔工场的目标(参林后10:15,16)。虽然西班牙可能有其他值得去的理由,但看见东面的工作已完成而罗马又已经有教会,西班牙便成为保罗最顺理成章的开荒工场。我们没有确定的证据可以证明保罗曾到过西班牙。最大的可能就是保罗在罗马居住的一段期间(28:1630)。亦即是说,那大概是在他写教牧书信的时期。

 

b.罗马在策略上的重要性(24节中、29)使当地教会成为保罗行程中关键性的一环。在往西班牙的路途上,保罗会经过罗马,与他们见面(24节下,1:11,12),分享基督丰盛的福份(29)。「由你们给我们送行到那里去」(24节下),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罗马教会将以同工的身份分担一些西班牙的福音工作(参林前16:6;林后1:16;15:3;3:13)。保罗的访问要使罗马成为一个宣教中心,这封信就是为此项任务铺路。

 

c.为外人带捐项到耶路撒冷(25-28节上)是保罗计划中的当前要务。为「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而筹募的救济款项(26)当然不是普通的募捐运动,否则,保罗何需带同一大群外邦信徒的代表(20:4),又何须为此事而冒生命的危险(31节;参徒20:22;21:13)?这从「马其顿和亚该亚」(26)、加拉太、以及小亚细亚(参林前16:1-4)所收集得来的捐项乃是弟兄相爱的自然流露(27)。外邦基督徒借着这捐项来偿还他们对耶路撒冷教会属灵上的亏欠(「也算是所欠的债」,27)。但在保罗自己的眼中,这捐项必要有他个人的印记(28节上)

 

4.保罗要求罗马教会为他代祷(15:30-33)

  保罗这次往耶路撒冷的旅程已可预见重重障碍,前途暗晦不明、满布危险,实在需要恳求罗马教会为他逼切代祷。保罗的要求是基于基督的主权和圣灵的慈爱。这代祷的要求牵涉到一共同的争战 - 「和我一同竭力」(30节下)。「竭力」(或可译成「劳苦」)这词是一个意思很强烈的含意,原用于运动竞技上,亦曾用以形容我们的主在客西马尼的痛苦情景(22:44;26:42)。罗马教会「借着为他向神祈祷」就有份于保罗的争战。

  这要求有三重的用意。第一是关系到个人的安危 - 「救我脱离犹太地不信从的人」(31节上)。第二是关于耶路撒冷教会的接纳:「使我带到耶路撒冷的捐款,可以得到圣徒的悦纳」(31节下)。这两方面带出关乎罗马的第三重用意:「使我照着神的旨意,高高兴兴的到你们那里去,好和你们一同得到安息」(32)。为了得胜这场争战,保罗在他的要求之后再加上自己的祷告,好叫他的代祷勇士能得到平安(33)

 

二.保罗个人对罗马信徒的问安(16:1-23)

 

  保罗通常在书信的结尾都会加上几句个人的说话,好像举荐(林前16:10-17;西4:7-9)、个别的问安(林前16:19,20;西4:10-15),和警告(西4:17;帖前5:12-22;提前6:20,21)。这章主要都是向在罗马的信徒致以个人的问安;即使是这样,本段亦很明显分为四部份:对非比的推荐(12)、向在罗马的朋友问安(316)、慎防假师傅的警告(17-20),以及保罗同伴的问安(2123)

 

1.对非比的推荐(16:1-2)

  当信写完后,负责将信带到目的地的人肯定就是非比。她是坚革里教会的成员,而那地方就在哥林多以东九里的沙仑湾(参徒18:18)。保罗向罗马教会推荐非比,要他们以信徒相交之礼去接徒她。教会有责任去实践爱的律法,以接待主内信徒的态度去欢迎她。虽然保罗曾说他并不需要这样的荐信(林后3:1)。这样的介绍和推荐信在初期教会十分普遍(18:27;林后8:18-24;3:9,10)。当然,推介信最主要的目的是教会必须清楚那来到他们当中,而又期望以主内信徒身份被接待的陌生人真是教会的一份子,而不是异端份子或来搞破坏的人。保罗嘱咐罗马教会「无论她在甚么事上有需要...都帮助她」(2节下),暗示到她在罗马必有一定的任务。

  保罗对非比的推荐是基于她在基督里的生活;她有三方面的凭证是值得注意的:她是一位「姊妹」(1节上),表示了在主里属灵的关系(参林前7:1-5)。非比被称为教会的「执事」(希腊文diakonos),按一般的意思来说就是「在教会中担任职务的人」。这个字在罗马书是否代表了正式的职任或职务则颇成疑问(13:4;15:8)。哥林多的司提反一家人(林前16:15)「专心的去服事(diakonos)圣徒」,很自然这样被人称呼为执事。最后,保罗形容她「曾经帮助许多人」(2节下)

 

2.向在罗马的朋友问安(16:3-16)

     在第二至十六节所提到的二十六个人,其身份必须留待较专门的研究去探讨。对于我们来说,这问安的名单使我们看见第一世纪教会的生活是怎样的。保罗对这些信徒的问安和见证,至少部份的用意是为了要激励他们。这些经文都间接地告诉我们不少有关他们的为人。

 

a.这里提到这么多不同型的人,可以看见他们相交生活的充实。这名单混合了犹太基督徒如百基拉和亚居位(3;参徒18:2)、安多尼古和犹尼亚(7节「我的亲族」),及外邦基督徒如以拜尼土那「亚西亚省第一个归入基督的人」(5节下)、耳巴努(一个普通的罗马名字)、和士大古(与皇室有关连的一个稀有名字,9)。女人在男人当中也有颇重要的位置:百基拉、马利亚、土非拿、土富撒、彼息、犹利亚以及两位不知名的母亲和姊妹。有一些是奴隶常用的名字(暗伯利、鲁孚、黑米、非罗罗古、犹利亚),有些是杰出的被解放的奴隶(拿其数、亚逊其土、八罗巴),又有不少是属凯撒家的人(如:安多尼古、亚比利、尼利亚)。亚利多布(10节下)与希罗天(11节上)很可能属于犹太贵族;「彼息」(12节下)这名字是「波斯妇人」的意思。这一切都暗示到他们的相交是超乎所有种族、文化、和性别的藩篱;他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体了(加三28)

 

b.这里提到多个庭及其有关成员,暗示到他们在信仰上互相影响。保罗向那在百基拉和亚居拉家中的教会问安(5节上)。我们必须记得,最初期的新约的基督教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又因为那时没有礼拜堂,所以教会都是在信家中聚会(参徒12:12;林前16:19;西4:15;2)。事实上,我们也见到有全家一起归主的(10:44-48;16:15,30,34;18:8;林前1:16)。这个以家庭为教会组织基要单位的情况与教会被称为「神的家」(2:19)或「信徒一家」(6:10),并信徒被称为神的儿女,主内弟兄姊妹也非常切合。除了百基拉和亚居拉之外,在第十四、十五节亦提到两个家庭教会,分别都是五人一组;同样,基督徒聚会也以亚利多布家(10节下)和拿其数家(11节下)来称呼。再者,请注意其中的亲属关系:(1) 百基拉和亚居拉是夫妇、犹利亚和非罗罗古大概也是;(2) 土非拿(「优美」)和土富撒(「娇弱」)可能是孪生姊妹;(3) 鲁孚与他母亲并称,尼利亚与他姊妹并称。这样密切的家庭关系使早期的基督教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c.他们工作的果效表现出他们对基督完全的委身,如果我们问在这名单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甚么,答案非常明显:就是「为了基督」,「在基督里」、「在主里」、「属基督」等。保罗这些朋友都同样将自己委身基督;他们是置生死于度外的同工(4节上),为主工作(12),甚至竭尽其所能(612)。有两个是比保罗先信主(7节下)、「圣徒中有名望的」。在这团契里,我们看见「在基督里蒙称许」的人(10)、「在主里蒙拣选」的人(13节上)、保罗在主里的「母亲」(13节下),和他所「亲爱」的信徒(5节下,8节上,9节下,12节下)。他们以「圣洁的亲嘴」所印证的友谊(16节上;参帖前5:26;彼前5:14)使所有外邦教会都甚为欣赏(16节下)。「亲嘴」是当时犹太人,也是罗马人的问安方式。

 

3.慎防假师傅的警告(16:17-20)

  继一连串的问安之后,保罗突然提出那些威胁到罗马教会的扰乱份子。对于这段警戒背后的实情,我们只能大概臆测,但这里所用的语气和笔法在这信中却不陌生。罗马信徒要随时辨认出和提防这些扰乱份子的出现(17)。保罗指出假师傅三方面的特征:() 他们挑拨离间,绊倒别人(17节上,参加5:20)() 他们不是基督的奴仆,而是「自己肚腹」的奴仆(18节上;腓3:19)() 他们用「花言巧语」去欺骗那些老实的人(18节下)

   我们可以说,这些扰乱份子与腓3:17-21和西2:20-3:4的份子行径是相同的。罗马书写成数星期后,保罗在米利都向以弗所教会长老训勉,亦暗示到相似的背道情况(20:2930)。在这里也是一样,无论真正的威胁如何逼近,保罗都要他的读者提防,在善事上有智慧,在恶事上毫不沾染(19节下)。使人不和是撒但的工作,但保罗知道倘他们立定心意,「和平的神」(不是叫人混乱的神;林前14:33)必会使他们速速得胜(20节上)

 

4.保罗同伴的问安(16:21-23)

  提摩太是在使徒传道旅程中一个年轻的同工(16:1-3),他在往哥林多之前已在马其顿与保罗会合(林后1:1)。其他的三个人则不能确定其身份,有些人认为路求是散林人路求(13:1)或路加医生;耶逊是在帖撒罗尼迦接待保罗的人(17:59);而所西巴德则是比里亚人所巴特(20:4)。在这里,代书人德丢似乎也替自己加了一句(注意其第一身的自称)。保罗通常都用书记代他执笔(林前16:21;西4:18;帖后3:17;6:11)。该犹的名字是提多犹士都,是保罗第一次往哥林多时接待他的人(18:7)。以拉都是哥林多城的司库,从城中曾掘出一块第一世纪的拉丁碑文,上面有这个名字。由于括土是拉丁文的「四」字,而德丢是「三」字,会不会「括土是德丢对下一个弟弟?」(F. F. Bruce281)

 

三.末了的称颂(16:24-27)

  这段称颂的话是不寻常的,这不是因其平稳的语调和崇高的意境(3:21;4:20;提前1:17),而是它是归纳整卷书信主要思想的手法。书信本身的内容就是这段称颂的最佳注释:「能...坚定你们」(25),「依照我所传的福音」(25节上),「耶稣基督所传的信息」(25节中),「奥秘的启示」(25节下),「已经向万国显明出来」(26节下),「众先知所写的」(26节上),「永恒的神的谕旨」(26节中),「相信而顺服」(26节下),「独一全智的神」(27)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