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經文:羅馬書118-17

 

 「雙重預定」的問題

118,「如經上所記:神給他們昏迷的心,眼睛不能看見,耳朵不能聽見,直到今日。」

我們還是碰到這老問題,就是所謂的「雙重揀選」或「雙重預定」Double Predestination 。一個是神預定我們得到永遠的祝福,另一個是神預定有些人受到永遠的咒詛。這始終是我們心裡上很難過關的地方,希望不但由聖經的經文,也是聖靈的光照讓我們看得完整,不陷入宗派之爭,也不陷入意氣用事。

有些人不願意接受加爾文他們善意的解釋,像馮蔭坤先生就會說,這跟前面法老的心硬一樣,人是自己心硬到一個地步,神才讓他們心硬。這都是要讓神看起來比較沒有那麼罪大惡極,不要讓神為罪惡負責任的說法,都是我們人咎由自取。

但因為經文是那麼的清楚,的確是神讓他們心硬,但那次序上好像也是法老自己的心硬到一個地步,神就讓他硬了。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也有說,他們不順從真理,所以神就給他們一顆頑梗悖逆的心,「故此,神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帖後211)是他們先不好,神再讓他們繼續不好。就經文來看是這樣,但我們不太能夠說時間上也是這樣。也就是,是人要負責任,各位總要記得,這些非加爾文宗的解經家在解的時候,他們通常會說,好的是神預定的,你願意信耶穌,這是神預定的,但你離棄神,這不是神預定的。就是好的事是神做的,壞的事就是人自己壞到某個地步,神就讓他繼續壞下去,甚至神就使他繼續壞下去。

我們的想法仍然是不僅神預定了一切(雖然有不多的經文講,但這些經文應該是基礎),而且就我們的邏輯來想,為什麼神做好的,不做壞的?壞的事就是人不得救、選擇跟隨魔鬼,如果神沒有做這事,為什麼要讓這事發生?祂可以讓人繼續的不信下去,祂為什麼不讓人悔改、信下去?而明明有些人是這樣,像尼尼微城的人,本來不好,神讓他們有悔改的心。為什麼神不早一點讓他們這樣,為什麼神不讓他們這樣?好比如果一個醫生有能力醫好一個病人,我們為了不要把這醫生說得很壞,就說是這病人一直不肯就醫,醫生最後就給他壞的藥吃,讓他壞到底。而果醫生是這樣,也還是壞。如果你要救上帝的話,你就非得把這些經文都否認不可,不管祂是什麼時候讓這些人頑梗的,開始也好,中間或到末後也好,因為祂既讓人頑梗,你說祂後來才讓人頑梗,跟祂開始(或中間)就讓人頑梗,不是都一樣?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因此這並不能替神有什麼開脫,事實上好像反而還把神講得更壞。我的看法(或加爾文宗的看法)還是說神一直都在做這事,只是神的榮耀、良善不能被打折扣就是了。

這裡是講到以色列人的頑梗,就跟前面第9章法老的頑梗是一樣的。他的意思還是,不管是血統、肉身的以色列人、外邦人,他們的不得救並不是說神讓他們,因為神沒有棄絕祂預先所知道的,如同神要棄絕那祂預先所拒絕的。我也總是一再講,這是從神那邊來講,我們進不到這奧秘的地方,就不要去管它,我們人能看到的這些的確是人自己在做的選擇,就求主讓我們做一個正確的選擇。當我們做、在良善中的時候,就非常感恩神對我們的保守。

「神給他們昏迷的心」這在以賽亞書2910,(以賽亞書第6章還有我們熟悉的經文:神讓他們昏迷。)「因為耶和華將沉睡的靈澆灌你們」,使你們這些先知迷惑。我們當然以可以說,從人來看都是人自己製造的,是先知要逢迎百姓,就說他們想要聽的話,因此人這方面的責任我們非常清楚,也不要給自己找任何藉口,不管是原罪或上帝的預定,我們都不可以說是神使我如此,因為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神到底使你怎麼樣,你只知道神對你是善良的,神希望你在祂的恩典和慈愛中選擇跟隨、信靠祂,這是你知道的。我甚至要說就你的感覺,這是你自己要做的選擇。當然這後面的一切,你做得對、錯,都在神的手裡,這我們也承認,只是我們不去思想那個部分,因為那部分是我們不能進入的,我們知道,因為神告訴我們有這樣的事。

他們「眼睛不能看見,耳朵不能聽見,直到今日。」「直到今日」就是以色列人沒有悔改的時候,那「今日」就是現在。或者這樣講,神的權柄一直到今天,從永遠到永遠在每個受造物上,都不會停止,直到今日,不管是得救或不得救的事,但在這裡很顯然是在講他們昏迷的心。

這是從以利亞在控告以色列人講起,各位還是要想到我們討論的最基本的問題:「以色列人是不是被棄絕了?」或「一次得救是不是永遠得救?」答案各位現在應該都知道了,神所揀選得救的,就永遠得救。從人來看他可能有起起伏伏、進進出出,神所揀選的真以色列人就一定得救。

這個答案是非常安全,而且完整的維護了神不會撇棄祂所知道的人,但這對我們也許不一定有幫助,因為我們並不知道誰是真正被揀選的,我們知道被揀選的一定被保守。加爾文他們也非常強調這一點,說真正屬神的人,聖靈會在他心中作印證,讓他確知。這我們在第8章也看到,當然我也希望這成為我們的安慰和鼓勵,只是我們就人來講仍然會軟弱,我們常常很有把握的時候,覺得聖靈真的在我心中有印記,但那把握到底是聖靈,還是我們的心理作用、自己安慰自己,我們不一定能分得很清楚。聖靈是很清楚,但我們人並不是很清楚的。那不是神所揀選的以色列人,就不是真以色列人,他們被棄,神也沒有違背祂自己。

有關「咒詛詩」

119-10,「9大衛也說:願他們的筵席變為網羅,變為機檻,變為絆腳石,作他們的報應。10願他們的眼睛昏矇,不得看見;願你時常彎下他們的腰。」

可能對各位來講,問題不在預定論不預定論,這節經文對你們(或詩篇的讀者)來講常有的問題,就是所謂的「咒詛詩」。我們基督徒在讀的時候實在覺得很臉紅,怎麼會有這麼「惡毒」的咒詛詩,也還不少。基督徒、神的僕人怎麼會這樣用?你說,這是舊約時代。但這種都不是好的答覆,把新約、舊約割裂,說舊約是比較落伍、殘忍的,這都不是辦法,我深深相信如果你一定要維護神、聖經(神不需要我們維護)的話,維護一部分就等於沒有維護,維護百分之99也是沒有維護,要就是百分之百,這中間不能有灰色地帶。人間、受造物每件事都有灰色地帶、不清楚的地方,但神不能有。我是相信這些經文不是只有在舊約才有,新約一樣有。耶穌對法利賽人的咒詛並不小於這些,更何況這非常強烈的咒詛是保羅在羅馬書引用的,而且把這對那些上帝不揀選的人的咒詛連在一起。我們怎麼解釋?

我們當然也記得聖經上說「只要祝福,不可咒詛」(羅1214),在登山寶訓也看到這樣的話。當然新約、舊約絕對沒有衝突,耶穌、保羅也沒有衝突,我們的理解就是當我們也有這種咒詛的時候,我們的意思是作一個合神心意的人,神的心意對那些邪惡、不肯悔改的人,是極度、永遠的恨惡,我們也有這樣的心。我想抓住這一點就好。

至於說不可咒詛,那也很簡單,就是如果一個人是在神永遠的咒詛之下,我們絕不做違反上帝的事情,我們也為這些惡人的被消滅歡喜快樂。真的是這樣,在啟示錄有這樣講,看到大巴比倫被消滅的時候是喜悅的。這一點要小心聽,我也要小心講,求聖靈保守我們,就是我不知道我們在天上能不能看到地獄,但起碼在啟示錄看到大淫婦巴比倫被消滅時,聖徒是非常歡樂的。好像這些都跟我們一般的教訓、想法不大一樣,我們好像應該哀矜勿喜,的確也是,在聖經裡又有提到(包括詩篇有講)包括仇敵遭報時我們不可以很幸災樂禍。這些都看起來是矛盾的,而我的解釋還是,就我們跟神的心要相同,神咒詛的我們咒詛,神恨惡的我們恨惡,神喜悅的我們喜悅,這一定的,但就我們是受造物,我們並不知道哪些是永遠被咒詛的,起碼在今天我們不知道,將來在天上看不看得到,我也不曉得。

這也會引起很多問題,我稍稍刺激你們一下,如果你最愛的親人是在地獄裡,你將來在天上看到他時會怎麼樣?你很高興他受咒詛嗎?這問題其實不是很小的問題,或也不是什麼學術上的討論,在我們牧會上也會碰到。所以我們想得深是很對的。

林道亮院長曾經跟一個孝子談話,那人真的很孝順,但不信耶穌,理由就是他媽媽死的時候還沒有信主,他說將來要到地獄陪他媽媽。這很像目蓮救母,很感人,他有這麼好的心。這時候你都需要有話跟他講,而你講什麼?我們的前提總是一切跟隨上帝。林院長講得很好,他引的經文是路加福音,財主在地獄裡。他說:「你看這段經文,在地獄裡的人不希望有人來地獄。財主不是說你去請拉撒路去跟我哥哥講,免得他們也來這裡受苦。」這話是很真實,你也必須相信神話語的能力、聖靈的感動。林院長自己也是非常被是靈充滿,他說:「弟兄,你母親不希望你去地獄陪他。」我覺得這話既合邏輯,又合親情。那弟兄後來就信主了。當然我們還是不知道將來在天上你看不看得到或知不知道。

周功和老師也回答過這問題,也解得非常好。我還是說這不是什麼很抽象的神學問題,是你在牧會上會碰到,我們需要給答案的。我們只能講到聖經和邏輯允許我們講的地方,不能就我們的感情來推。老師也有說,一個在天上的人會不會有對他沒有上天堂的親人的思念、懷念?答案是會。他說他會思念那親人被神所造的那些美好。這我覺得非常合聖經,天主教、基督教神學都是說神所造的那些美好是永遠不會被破壞,神所做的不會被破壞,在撒旦身上的也不會被破壞。譬如撒旦的能力、聰明,這不會被破壞的。那敗壞的部分當然是罪惡,但那美好的部分也還有,只是我們不會把它解釋成美好和敗壞的部分並存,不是的。在地獄裡,就某個意義來講,那美好都被敗壞了。但就某個意義來講,那敗壞不能掩蓋神原來創造的美好,所以仍然會思想到他的美好,但就不會思想到他敗壞的部分。老師這回答我覺得也非常合聖經。

事實上,C.S.Lewis講到天堂、新天新地時也講,這一個新的創造表示是嶄新、不邪惡,跟舊世界不一樣,但從一個角度來講又是舊世界的更新,所以納尼亞在天堂有更好的納尼亞,而不是一個完全不認識的納尼亞;在天堂有更好的獅子,而不是一個完全不認識的獅子,就跟耶穌復活後跟祂原來還是有相似的地方一樣。

我們是在講到咒詛是應當也合理,因為聖經講的,所以在大衛的咒詛詩(或聖經裡許多咒詛)裡只是表示,神恨惡的我們也恨惡,但我們並不知道誰是神恨惡到底的,所以在今生時我們也只能就我們所看到的,當我們在咒詛或讓人受到打擊的時候,我們還是希望他是悔改的。所以我們甚至還是可以很誠實、臉不紅氣不喘的說,當我們在用咒詛詩的時候,我們仍然是用愛心的。這看起來很矛盾,我覺得並不矛盾,就如同最粗淺的「打是愛、罵是情」,耶穌也會責備,甚至嚴厲的責備;甚至浪子的父親對他好像完全不顧、不理,都是愛的表現。這些事從心中發出的,外面的行為都不能叫我們判斷他一定是愛或不愛。我們還是說神是看內心的。

講了這麼多其實就是為解釋詩篇69篇這段非常強烈的咒詛鋪路,詩篇6922-23,「願他們的筵席在他們面前變為網羅,在他們平安的時候變為機檻。願他們的眼睛昏矇,不得看見;願你使他們的腰常常戰抖。」你叫人家吃飯的時候突然被逮?眼睛得青光眼?這是什麼心?而你要想到當神給他們豐盛筵席、銳利眼目的時候,他們用那筵席、眼睛去犯罪,這時候你若愛這人、這眼睛,所能做最好的就是讓那眼睛不發揮功效,所以這樣禱告是咒詛,但不是也很應該?

我再次希望我們在用咒詛詩的時候是臉不紅、氣不喘,一點沒有很羞愧,因為那一樣是聖經裡「神愛世人」的話的一部分。我們如果在今世用這些,是希望他們悔改,永世我們不知道會不會用這些經文,如果用的話,意思就是:我們也完全阿們主永遠的忿怒,就如同也阿們主永遠的喜樂一般。24節,「求你將你的惱恨倒在他們身上,叫你的烈怒追上他們。」也都是一樣,他們是如此的邪惡,現在沒有任何辦法來叫他們停止邪惡,那就求主用很重的刑罰叫他們停止,這對他們好,對那些被他們逼迫的人也是好,所以這沒有不好。

我們回答了咒詛詩,但仍然不是今天要講的主題,我們在講羅馬書11章,在講耶和華使人心硬。耶和華使人心硬的同時,為什麼保羅會引大衛的詩?就是因為不是耶和華心硬,是大衛求耶和華使人跌倒。就是保羅引的詩跟他要表達的好像沒有關係,他要表達的是神讓某些人心硬,但他引的詩剛剛好就不是神已經讓某些人心硬,而是他求神讓某些人心硬,這就太妙了。

又像前面講的,從神來看,一切都是祂預定的,所以已經既定好了,而從人來看我們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所以我們求主讓這事、那事發生。這就針對我們常講的一個錯誤的推理:「神都已經預定好了,我們就不必禱告,也不必求,也不必做事了。」胡說八道,誰說的?你要好好的預備,好好的傳福音、跟進,然後你說這些都是神預定的。但,是這樣而已嗎?不是,當你希望神咒詛別人的時候,你也一樣求神咒詛。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神預定人得救,不排除(甚至加強)人在幫助人得救的事上努力,同樣,難聽的就是神預定被咒詛,人也在這方面配合:「主啊,你就咒詛他吧」。

保羅選大衛作例子,實在選得也是太妙。所以這段經文一方面有講到神的預定,一方面又講到一切的開放和人的責任。而這責任(抱歉,跟傳福音是相反的)是讓人被咒詛。理由,我前面鋪路時已經講了很多,希望各位能瞭解。這是很大一個圈子,簡單的來看就是神在一切事上都在做事,神所喜悅的僕人在神所做的一切事上也都配合,人不是呆著不動,在良善和懲治惡人的事上,人都有分,包括咒詛詩、包括求神咒詛他,如同我們求神拯救他一樣。

我猜這段經文,還有很多聖經裡負面的這些話,都是我們比較刻意要忽略的,這要忽略的理由是好的,因為我們不希望作那些惡人,但聖經既然有,我們就要很嚴肅的照著聖經的吩咐去做,而做的時候又跟其他我們很熟悉的不矛盾。希望我這樣解釋各位可以瞭解。我們尊重神的話,也完全希望活出慈愛、良善,但在罪惡世界裡,包括對人的咒詛、包括神使人心硬,雙重的預定,一方面預定人得救,一方面預定人不得救,都是真實的,聖經裡有這樣講。

神並未棄絕以色列人

我們在看聖經時,包括保羅思想這麼豐富,我們抽絲剝繭,常常一個問題要繞好遠再回來。而每次繞得很遠時,我還是提醒一下不要忘記我們的目標。現在在這裡,我們的目標不是預定的問題,而是「神有沒有棄掉以色列人」?預定的問題暫時算是解決,現在是「神有沒有棄掉以色列人」?那就不是預定、神永遠計畫的事,(當然這都包括)而是歷史上的事。

以色列人的被棄絕,是歷史的事實,一直到保羅的時候還是,這叫保羅傷痛無比。我們也一樣,親人若被棄絕我們也傷痛。保羅要回到這問題,他講以色列人被棄絕,講到預定、揀選、神預定人心硬和預定人得救,事實上恐怕他花的篇幅比較多的還是預定人心硬,這都是我們刻意要忽略的東西。

以色列人失腳,我們也想到以色列從曠野開始,到進到迦南地,士師的時候,到掃羅的時代,大衛是曇花一現,到所羅門時候,然後國分裂,整個歷史中他們順服的時候是少數又少數。耶穌的時候也是這樣,少數又少數。到保羅寫這封書信時,他還面對另一個很大的痛苦,就是顯然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人跟真道是遠離的。歷史的發展是這樣,在使徒行傳、寫羅馬書時是這樣,整個這麼長的歷史,我們不談神的預定,就從人正常的觀點來講,這以色列人實在太爛,但應該也推到一點:以色列人爛,那神選得、做得也太爛了。

就像一個姊妹嫁給一個無惡不做、壞透了的男人,這姊妹可憐,但這男人越壞一方面顯出那姊妹可憐,一方面也顯出這姊妹也太笨了一點,這麼壞的人你怎麼當年要嫁他?不管什麼理由,總是你自己挑的。這就把人的嘴堵住。

所以你說以色列人很頑梗,我們可以同意,但你說神揀選他們,好像神又有一點差勁。保羅絕妙的邏輯又出來了:你說神差勁,因為祂選了一個太爛的以色列人。(事實上要說祂選了一個太爛的妻子也不錯,因為聖經上是這樣講的,這妻子是人盡可夫、非常淫蕩,不忠於自己的丈夫。)但是保羅說,他們的跌倒,造成更大的好處,11節:

1111,「我且說,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嗎﹖斷乎不是!反倒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要激動他們發憤。」

「我且說,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嗎﹖」失腳其實跟跌倒是一樣的意思,失腳就是腳步不穩,摔一跤,跌倒。只是在這裡的意思,失腳好像是比較小、短一點的失敗,跌倒是長、久、大一點的失敗。或者這樣講,他們暫時的失腳是要他們永遠的跌倒嗎?他們少數人歷史上的失敗,是要讓他們所有的人永遠的失敗嗎?注意,這時候的少數人和多數人就不是只按外面肉體來分,要記得什麼才叫做「以色列人」?裡面做的才是。所有真以色列人一個都不會失落的,不過這現在不談,我們談歷史上發生的事。

「斷乎不是!」他們的失落不會叫他們永遠失落。他們失落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反倒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這一點我們在第1019節講過,以色列人拒絕了神,神就把福音傳給外邦人,因為神是愛,祂不能讓祂的愛沒有對象,以色列人不願意成為祂的對象,就愛到外邦人。感謝主,以色列人的犯罪、頑梗,救恩臨到外邦人。所以,犯罪得好,跌倒得好!因為他們跌倒,我們就有福氣了。

這在我們生活中也是有,就像耶穌、保羅傳福音一樣,這個城不聽,就到另外一個城去傳,另外一個城得到福音,都要歸功於這個城的不聽,不然他要花很多時間在這城牧養,那城就比較晚一點聽,甚至沒機會聽了。就是這個城不聽,所以他就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這事實是真的,但覺得好像有些不大對。我只是要表達一件事,希望我能講得清楚。這不複雜也不困難,當這個教室是開放的時候,很多人想要來聽,如果有個有位置的人不聽,別人就能補上他的位置,他也可以說感謝那人不聽:「都是因為你不聽,所以我才有這位置」。

救恩臨到外邦人,這是第一個好處。第二個好處是,「要激動他們發憤」。外邦人得到好處,以色列人就嫉妒了:「原來我拒絕了上帝、耶穌有這麼多好處?真是可惡,我為什麼那時候沒有來信耶穌,為什麼不來聽耶和華的話?現在看到人家聽了耶和華的話,又中了樂透(這是開玩笑的),又什麼都很好,早知道我也要一直跟隨耶和華了。」

一個失敗,造成兩個好處,神要你得到祝福,你因著種種原因而拒絕了,於是神就不得已只好祝福其他民族,其他民族因著你的拒絕得到好處,這是第一個好處。然後你一看信耶穌很好,就被激發起來,也要信。這是第二個好處。其實整個前、後都是這個論點。

1112,「若他們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他們的缺乏,為外邦人的富足;何況他們的豐滿呢﹖」

「若他們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這都講得很簡略,所以羅馬書要花那麼多時間講就是因為保羅一句話、一個字裡有那麼多歷史。「過失為天下的富足」當然需要解釋,剛才已經講了,以色列人不信,然後福音傳到全世界。可以說從耶穌時候開始,更具體的從使徒行傳就看到,更更具體的是每次看到保羅出去傳福音時都有這現象。他一定是想盡辦法先到猶太人的會堂,猶太人不聽,他就到外邦人那裡,外邦人就歡喜快樂接受。使徒行傳還有這樣的話,「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神的道」(徒1348。那一直到今天。如果我們從一句絲毫不誇大的話來講,今天福音包括到景美這個地方,起因還是要歸功於猶太人的不信。

你說這邏輯還是不太對,不太對在哪裡?也不是不太對,是還不夠完全。保羅就繼續講,因為他們做錯了,他們拒絕了福音,福音就臨到天下,那如果他們做對了呢?也就是剛才那「拼圖」好像有一塊很重要的沒有放進去。的確是這樣,神並不希望他們犯錯,只是神藉著他們的犯錯,成就了天下的富足,而且神還要成就以色列人的富足。如果他們富足,那是多棒!「何況他們的豐滿呢﹖

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浪子的墮落、敗壞、遠離上帝、邪惡,顯出了他父親的慈愛,那麼浪子的悔改,該顯出他父親更大的偉大才對。如果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在一個醫生手下被醫好,他的病越重,顯出醫生的醫道越高明,而若這病人是在健康當中,則彰顯出那醫生多大的醫術呢?你的答案會是「不」,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健康的人能顯出醫生的好,最多他原來不好,被醫生醫好,但保羅的推論就是:他不好的時候可以顯出醫生的高明,他好的時候可以顯出醫生更大的高明。不過我們不能繼續比喻下去,因為醫生不是這樣,他只是醫病人,不是叫健康的人更健康,但我們的上帝不是只是醫生。

所以這推理實在太妙了,猶太人的失腳其實又跟因信稱義有點像,猶太人的罪惡讓外邦人蒙福,前面在第3章保羅就已經講過。我再作一下對比請各位想想:

猶太人的頑梗使外邦人蒙福,而我們的推論是不是:猶太人越頑梗,外邦人越蒙福?類似的推論就是:若我們的不義顯出神的義,我們是不是要更多的不義,就可以顯出神更多的義?這並非很荒唐的推論,我已經舉過例子(現在講的是第35節以後那段話):越狡猾的罪犯如果被逮到,越能顯出偵探的聰明;越頑梗的病越能顯出醫生妙手回春的醫道。我們的比喻也只能停在這裡,越健康的人能顯出醫生更厲害;越守法的公民越顯出偵探的厲害嗎?沒有,大家都守法的話,偵探就失業了。但上帝不是只是偵探、醫生。

我絕對相信天堂更加顯出神的榮耀,而不只是在地上神對人的拯救顯出神的榮耀,這就是我們的想像力要停下來的時候,因為我們不太會去想。不信去想想天堂有多棒?大家都不太想得出來。黃金街、碧玉城,也很無聊,那金子,走在上面還滑的,還沒有綠草如茵好。我們不大能夠想像。

當然保羅還有一個推論,就是在第3章講的,「那我們就作惡以成善,多多作惡顯出神多多的偉大?不可以的。」也就是惡顯出善,不應當有多作惡的推論,而應當有個推論是:如果我們不作惡可以顯出神更大的榮耀。只是那推論我們實在不太會推,因為我們不太會想像那美好,我們太可憐了。即使重生得救,在想像神的美好時,最多也只能想像神拯救罪惡很棒,至於神如何讓義人更發光,我們就不大想得出來。

我也求主幫助大家,也許這是未來神學的走向,你可以想到神在榮耀的世界、教會裡可以顯出祂更大的榮耀,而不只是拯救罪人。拯救罪人這是太偉大,簡直歌頌不完,但怎麼樣讓義人更棒,我覺得也許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去多努力想。

所以12節是很棒的一句話,這句話也叫我們淚流滿面、肝腦塗地的讚美神。但這句話如果沒有信心,當然也很難相信,「他們的過失,叫天下都富足」。神太奇妙,這話可以跟耶穌的十字架相比(當然跟耶穌的十字架不能比,但就類似,因為耶穌也有點像個猶太人):「他們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耶穌的死,為天下的和好」。那麼,他們的豐富呢?

其實前面保羅也用過類似這樣的話:神既不愛惜祂的獨生子,豈不也怎樣、怎樣;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人死;我們現在靠著祂的血稱義,將來更要如何、如何。不管是一個比較小的比一個比較大的,或一個比較大的比一個比較小的,總的來講都是越來越美好:我們既就要更;我們作仇敵的時候尚且跟神和好,現在跟祂和好以後會好到什麼地步,那更是難以想像,「何況他們的豐滿呢」。

但是,講這事情時,你也要想到現實的世界,以色列人現在並不豐滿。所以我再次要說保羅實在太天才,我是越教羅馬書越感動,他是從一個很悲哀的情緒中在講的,他痛到寧願下地獄讓以色列人上天堂(這是第9章一開始的話),他痛到不能再痛,而現在是喜樂到不能再喜樂。難以想像!

1113,「我對你們外邦人說這話;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原文作:榮耀)我的職分,」

 我自己在想,保羅在寫的時候(當然有德丟替他代筆),不知道一面寫一面有多少的敬拜讚美,那比我們現在要多億萬倍,因為是聖靈在感動他,我都懷疑那信怎麼寫得完,因為太多要打岔來感謝讚美主了。

他現在講:「我對你們外邦人說這話」。他是想到猶太人、外邦人。各位,我們想到猶太人、外邦人、我們教會、最心愛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兒女嗎?如果你想這些要榮耀的話,你非想到上帝不可。在上帝面前這一切都渺小,也在上帝面前這一切都才偉大,沒有上帝,什麼都不是了。

「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敬重(原文作:榮耀)我的職分」我是外邦人的使徒,神叫我作外邦人的工作,所以我敬重我的職分。「敬重」的原文是榮耀,我以此為榮,所以我盡心盡力;我太喜歡這工作了,所以我非常盡心盡力作這工作。這是我榮耀我職分的意思。

但這句話就只是一句很感性的話嗎?不,他在講一個很重要的神學。外邦人的使徒,意思應該就是:所以我並不關心猶太人的得救。就如同你今天的工作是作穆斯林的,所以對佛教徒沒那麼關心。當然我不要這樣負面的來攻擊一個人,但從現實來講,如果有人作的是穆斯林的工作,當然他想的、關心的、叫他心痛、扎心、喜悅的都是跟穆斯林有關的。如果你的工作是中國人、佛教徒、勞工,你的心就放在這上面。所以保羅說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我敬重我的職分,應該就是說我傳福音給外邦人,但他從第9章就在講猶太人。而這告訴我們什麼?這告訴我們一個真正屬神的人,即使有他特定的目標和方向,他還是有神的心,沒有忘記其他任何一個人。只是因著我們人的限制,總有我們的時間、精神所放的對象。但我就很希望我們也是這樣,有主的心。

現在看到很多跟以色列人傳福音的,這一百年來,特別二次大戰後基督徒對猶太人有很多虧欠,因為所謂的基督教國家德國,殺了這麼多猶太人,路德也有很多罵猶太人的言論,我們覺得很虧欠,所以很多人就力挺猶太人。在這傳福音給猶太人,或力挺猶太人的同時,就不免忽略(甚至敵對了)巴勒斯坦人,我覺得這不對的。反過來說也是一樣,有些人就力挺巴勒斯坦人而非常仇恨猶太人,我覺得也不對,正是種族、歷史上的因素,有它存在的理由,甚至你覺得要為巴勒斯坦人、猶太人、世上弱勢、被壓迫的民族打拼,很好,感謝主,但我希望你有的是主的心。

這是我們在宣教時都碰到的問題,有人跟中國宣教,就有本地的人說不對:「你在台灣,怎麼不愛台」?傳福音也變成政治化不好。相反的也是一樣,有人非常覺得中國很需要福音,喜歡到中國宣教,就說:「你缺少國度的胸懷,怎麼這麼缺地域觀念」?這些我覺得都不是太理想。你針對某個族群,神給你某個負擔是很好,但我覺得若真的有主的心,應該像保羅一樣,他那麼愛猶太人,他說,「我是外邦人的使徒」;他那麼關心外邦人得救,他為他的骨肉之親,自己的名字可以劃掉。這真是太棒了,但這重點都在於神。

1114,「或者可以激動我骨肉之親發憤,好救他們一些人。」

前面已經講過這「發憤、激動」,我原來用的是「嫉妒」。好像是這樣,當父母的愛小孩不領情,不要的時候,他就去抱別的小孩,而人常常很發賤,你抱他的時候他不要,一旦去抱別人就,「怎麼不抱我」?嫉妒了,猶太人就要來求抱抱。這是激動。

但在這裡的「激動」可能再廣一點,不只是說激動他們嫉妒,而是希望猶太人也被我感動。就是不是從外邦人信主有好結果使得猶太人嫉妒,而是保羅傳福音使猶太人有點被感動:「這人為什麼一直這樣在傳福音給外邦人」?讓他們也稍稍會從這裡想,想到外邦人的沈淪,想到保羅對他們講的。而保羅講的其實不只對外邦人,也對猶太人,都是一樣,大家都是因信稱義。所以可能可以激發一下猶太人。

然後他繼續講以前講過,我們也很熟悉的:  

1115,「若他們被丟棄,天下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嗎﹖」

這些話我們都已經看過好多次,一個對比,有時是很強烈的對比較弱的,有時是很重要的對比較不重要的,或很大的對比較小的,或倒過來也是一樣,有時是兩個差不多的。

「若他們被丟棄,天下就得與神和好」「與神」兩個字有打點,原文沒有。這話其實很悲哀,但又有一點像耶穌。哪裡有被丟棄使別人和好的?如果照字面來看的話就是:「我們外邦人高興得不得了,都是因為神丟棄了以色列人。」這是怎麼說呢?但同樣更強烈的:「幸好耶穌被殺死了,祂被殺死我們才得救。」若你還不能懂那強烈,就這樣說:「我們真是要感謝猶大,他不賣耶穌我們就不得救」。我要把那很強烈的對比講出來,因為單看這文字不大容易看得出來,怎麼有丟棄和和好可以連在一起的?怎麼有人的丟棄造成人的和好?如果是這樣,被丟棄的就是悲情。

各位,保羅講的是他們沒有被丟棄,這偉大,這就是上帝預定、奇妙旨意的地方。當然你也知道,就那拒絕神的人,他們還是被丟棄了,但就真以色列人來講,他們沒有被丟棄,他們短暫的被丟棄,使所有(包括他們自己)人得到拯救。

當然你的邏輯再清楚一點會說:「可能是十八代以前的祖先被丟棄了以後,十八代後的子孫被拯救,這兩個還是不一樣,被丟棄和被拯救的要是同一個人才公平。」不過這些就不去討論,只能說總的來講是這樣,神是讓一切的事最後有個美好的結局。你一定要英雄救美、救那可憐人,一直在那裡想「那些被棄絕的呢?神太不公平了。」的話,也要小心,你這種同情心不要讓你最後變成被棄絕的。我只能求主讓你不要這樣去想。剛才已經講了,我們咒詛神所咒詛的,喜悅神所喜悅的,這是合理、合情、合愛的。

「天下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嗎﹖」,「他們得與神和好,被神收納」的偉大,就好像死人得以復生一樣。我是覺得保羅在寫的時候有意要把猶太人跟耶穌的拯救作一個類比。猶太人當然不是耶穌,但類比的時候很多非常像:猶太人是被咒詛,耶穌也是被咒詛;猶太人等於已經死了,耶穌真的死了;猶太人會復活,如同耶穌復活了。當然不一樣的地方也非常多,猶太人是罪人、受造物。

1116,「所獻的新麵若是聖潔,全團也就聖潔了;樹根若是聖潔,樹枝也就聖潔了。」

這話不大好懂,我們同樣總是看看能不能抓住那大方向。大方向跟前面第5章有點類似,就是「一」影響到「多」。「所獻的新麵」就代表(或代替、代)「全團」,「樹根」就代表(或代替、代)「樹枝」。

「獻新麵」的經文在民數記15章,從大方向來講我們還是可以瞭解。各位不是奉獻十一?相信你們也有這樣的教訓,當你在奉獻十一時,誰說神有的只有十分之一?那十分之九不也是神的嗎?都是神的,只是我們好像有十一是比較直接放在教會的工作上,其實其他的十九都是神的,連你這人都是神的。若要再說,獻也不是用你的東西在獻,那東西本來就是神的,奉獻十一只是神給我們這些罪人一點勉勵和提醒。所以都是神的,但要讓你有一些提醒。你吃喝也是獻給神,你今天拿了一萬元交在教會奉獻袋裡是奉獻,你一萬元跟你的朋友一起去旅遊,那就不是奉獻了嗎?你說:「康牧師,那不是奉獻,那是體貼肉體」,那你就不要旅行,不要看電視,若你覺得是體貼肉體。我們或吃或喝,不都是主的人?所以不要覺得那不是奉獻,也有這樣的心才對。

我們所有一切都是獻給主,因為本來就是屬主的。但是,我們人是軟弱、罪惡,需要有一些代表性的東西,所以就把所謂的十一、最好的時間、力氣等等好像是為主用,其實每個時候都是為主所用。而那分別出來的部分其實應該是代表也是代替了全體,因此在以前奉獻的時候,包括在舊約時,有錢沒有幣,紙是很晚才發明的,以前的幣不是紙,錢是金子、銀子或銅錢。這些東西在舊約時恐怕都不是那麼普遍,記得更早時是用貝殼來交易。因此你獻給神的這些東西可能不是那麼方便實用,那就獻農產品,初熟的五穀、頭生的牛羊。頭生、初熟都表示好的、寶貴的、你勞碌第一個得來的獻給主。「新麵」不是新麥,有點像唐詩三百首的「先給小姑嘗」,媳婦為公婆做的菜,先給小姑嘗一嘗。我們是先給上帝嘗,最新的先給上帝,那就「新麵」。

講了這麼多其實在講一件事,「獻新麵」不是只獻新麵給上帝,全部都是給上帝,你有這樣的心,就是把全團都獻上,全團就都是好的了。這還是「一」代表所有的。

保羅在這裡不是在講奉獻之道,而是在講以色列人得救。「新麵」原文好像是「頭一塊麵」,我們可以推想一下「頭一塊麵」應該就是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就是列祖。這蠻複雜,保羅的論點又不大一樣,又轉了一個彎。他用我們熟悉的來推到更前面。

再回想那大目標:以色列人的得救。以色列人有沒有得救?保羅說,一個得救,就是所有的都得救了,「新麵」是個代表。剛才說他用的觀念是:我們人的奉獻,就代表了我們人的所有,他現在把它倒過來,神的揀選一個,就代表所有的被揀選,那麼「新麵」應該是指列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列祖所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但他們所生的裡面有真以色列人,真的是蒙拯救、揀選的,但血統也不能說一點都不重要。就如同說真教會跟建築物沒關係,但建築物也不是一點不重要。就如同我們基督徒我們的肉身沒有那麼重要,「叫人活的是靈、神的話」,但我們也不能說肉身不重要,我們肉身一切都表現出我們對主的愛,包括金錢等等。

所獻的是我們,但這裡保羅的論點要從我們獻的講到「所揀選的」,所以那「獻」有雙向的意思:我們對神,和神對我們。

「樹根」的意思恐怕也是列祖,「樹根若是聖潔,樹枝也就聖潔了」。而「全團」和「枝」應該就是指子孫。而我們還是要看到那大方向:以色列人都得救了嗎?不是,是真正的子孫,而又是那蒙揀選的,但這蒙揀選的的確在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肉身的後裔當中。還要再想:有沒有肉身以外的?有,你我就是,但那是比較後來的發展。那是重要的,但原來肉身的部分不是不重要。

現在繼續講到歷史:

1117,「若有幾根枝子被折下來,你這野橄欖得接在其中,一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

我也不知道保羅在講這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態,我覺得他又是哭著講這些,因為你說得簡單「折下來」,這就不知道是千千萬萬多少他的同胞的死了,而且是永遠沈淪。

這時我們又進到歷史裡的事情,當然跟預定不能分開,但我們就不談那預定。「以色列人的被折下來」,剛才用的是,「以色列人的被丟棄」,前面用的是,「以色列人的心硬」,都是一樣的。從人來看,是人的心硬,從神來看,是祂把他折下來。神在採取主動,人在採取主動,都看從不同的觀點來講。當然說從人來看就比較好解釋:以色列人頑梗、悖逆到最後,實在不結果子,神就說你把他折下來。從神來看,神當初就預定他不結果子,然後在某一個時候就把他折下來,折下來的目的是要把你接上去。

這又跟耶穌有點關係了,耶穌的死和被咒詛是要叫你蒙福的。就是這兩個類比總是不斷出現在我心中,我希望這類比是個正確的解釋。這不是一件小事,我們外邦人除了感恩和讚美,感謝耶穌為我們被咒詛,我們不太能感謝猶太人被折下來,但我們也只能感謝上帝的智慧了。「你是什麼?」這句話很難聽,保羅用了最智慧的話來講:「你這野狗、野孩子、私生子、被丟棄的」,不過他沒有用這麼難聽的話,他用「野橄欖」,很漂亮的話。

 

 

經文:羅馬書1117-32

野橄欖被接上

1117,「若有幾根枝子被折下來,你這野橄欖得接在其中,一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

保羅用橄欖樹來講。我也發個牢騷,很多解經家都講,保羅在這方面實在比耶穌差得太遠,耶穌對農業是真的很瞭解,不管是撒種的比喻、葡萄園、無花果都非常恰當,沒有講外行話。而保羅是在城市長大,就亂講話。

看起來好像保羅亂講話,因為所謂的「接枝」好像應該是好的枝接在爛的樹上面,因為爛的樹生長力比較強,但結不出好果子,而好的枝可以結出好果子。保羅好像是講反了,就是把爛的橄欖枝接在好的橄欖樹上。保羅是完全在講外行話。

我是覺得我們在對聖經任何批評時要小心一點,有些可能暫時跟你的科學知識是相反的。我們不要說謊,但要肯定一件事,就是聖經一定是神可靠的話。當它好像跟一些科學有違背的時候,有可能我們等待科學的修正,但也有另外一個可能。

我覺得在這裡就是跟科學沒有什麼關係,保羅非這樣講不可,重點不在好橄欖接壞橄欖,還是壞橄欖接好橄欖,重點在我們這些外邦人本來的確是野的,現在接在這棵樹上了。他用野橄欖形容我們去接在一棵好樹上,是非常正確的。這裡重點沒有講到好橄欖要結出多少果子來,當然也要結,但重點不是說這樣接會怎麼樣在生產上更棒,重點是我們是野種,根本應該被丟掉的,現在被接上去了。這個你抓住就好,說什麼保羅不懂?我是覺得保羅用的例子是最好。一方面用橄欖樹,一方面這接枝在愛琴海文化裡大家都熟悉。保羅就算笨也知道這些,也知道不是這樣接法,但他的比喻非這樣用不可,我們是野種,我們不是肉身的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裔。歷史上也的確因著猶太人的不信,福音轉向外邦人,這也是真的,所以用這樣來講我們被接上去,得著橄欖根的肥汁。當然列祖不能給我們什麼好處,是神跟列祖的應許就實現在我們身上。這樣講有什麼不對、無知?我覺得這樣的批評是很幼稚的。當然這種批評在我自己信心小的時候(不只是在解經)也常常會有。

保羅在這裡講這件事,可能也有個很重要實用的目標,就是對羅馬教會可能有的種族衝突(就是猶太人跟外邦人的衝突)也要有些提醒。有些聖經學者說這是寫羅馬書的主要目標,我想就錯了,因為你看整個羅馬書裡提到這個的份量不是很多,而提到的原因還是那最重要的因信稱義:人得拯救跟人的肉身、血統、行為(甚至人有沒有律法)沒有關係,是跟人的信心有關係,因此猶太人跟外邦人就不應該有什麼分別。

把這些用在羅馬教會裡也是很恰當,也姑且說是剛好羅馬教會有這問題。我說「姑且」就是哪個教會沒有這些問題?所以我不覺得是像現在很多學者說的,保羅是針對羅馬教會的種族問題寫羅馬書,我覺得那太狹窄、短視,根本是曲解聖經。保羅是在講到神永遠的救恩,但的確尤其是這句話應用在這裡,看起來可能有外邦人向猶太人在誇口。

基督徒在過去一千多年來的確對猶太人有很多不當的態度,我到今天才知道有的基督徒非常反猶。但我們也不能忘記猶太人的確有很多邪惡的地方,聖經(包括保羅)也很嚴厲的責備說,「神的忿怒在他們身上已到了極處」(帖前216)。

但這裡可能有人向舊枝子誇口,可能保羅聽到羅馬教會有這情形。如同保羅今天也可能聽到在台灣的教會裡,國語教會和長老教會都可能有一些衝突,就像台灣的國語教會裡在講話中對綠營有很多的批評,同樣,可能在長老會裡對藍營有很多批評。這些批評也許不一定不對,但如果因此誤傷,或有意傷到了其他弟兄姊妹,甚至有誇口、自大、貶低別人的,那就不好。歷史要講真相,這很好,社會要講公平,這也很應該,但在講這些時要小心,你的救恩總不要忘記那是上帝的。甚至保羅在這裡不是只講上帝,保羅在講你對肉身的猶太人,起碼對他們的祖先要有一份我想算是尊敬。

1118,「你就不可向舊枝子誇口;若是誇口,當知道不是你托著根,乃是根托著你。」

這裡我不太知道對那被折下的枝子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如果我們上一堂分析對的話,應該也是咒詛的態度,因為神咒詛他們,永遠的咒詛猶太人那些恨惡耶穌、把耶穌釘死的,我們應該是不能說對他們有愛。

我這樣講跟你們平常的教訓也許不一致,但我覺得在看到羅馬書時是這樣,對那被折下的枝子可能沒有什麼同情,但你不可以誇口。我們中文有加一個「不可向舊枝子」誇口,起碼我們不可向猶太人誇口。對於他該被咒詛,我們應該沒有什麼意見,但自大總是不對的。

如果你誇口、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保羅下面就轉了,所以他的重點可能不在折下的枝子,而在根。但枝子和根沒有關係嗎?打狗尚且看主人,你打兒子沒有想到他父母嗎?你今天對猶太人不公正或誇口的時候,是不是也多多少少在向根誇口?那根可以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而這裡更重要的恐怕可以說是神對那根的應許,也就是神。誇口有好的意思,就是歸榮耀給誰,但誇口也有不好的意思,就是歸榮耀給自己。如果你歸榮耀給神,或給一些當有相對的稱讚,是應該,(誇口也有稱讚的意思),如果你是在稱讚自己、沾沾自喜,要知道,「不是你托著根,乃是根托著你」。這「根」不管是指列祖或神,都對我們有些提醒。

我從小在長老會長大的,和平長老教會的國語部,我對他們的態度應該是如何?如果那「根」就是指著當時的牧師、長老、主日學老師,用這裡的話來講就是他們托住我,我的信仰是在那裡開始。而我怎麼樣向他們誇口?也許我會說:「那時這些長老會的老師等人,神學也不夠好,教得也不好,這也不懂、那也不懂,若那時我在別的地方受訓練也許就更好。」有些也許是真的,但我的態度如果是這種誇口的,就不好。

也不在講長老會,就是我們每個人過去的背景,若說:「我以前的教會,那牧師根本不知道在講什麼。」各位,這些都可能是真實,需要改進也可能是真的。長老會裡本省人、外省人中間慢慢有(或以前就有)的芥蒂,跟羅馬教會裡外邦人跟猶太人中間的衝突,可能也是真實的。不管對方可能有什麼缺點,保羅在講,他曾經托住過你,所以你最起碼有一件事,就是你不可以自高。前面講不可以誇口,後面講不可以自高。

 錯誤(包括別人的)去檢討,不一定是壞事,但自己不可以自高,因為最少人家曾經托住你。如果那「根」是指上帝,也沒有什麼不對,神藉著他在托住你,那你就更應該記得。這也就不是你過去成長的教會的問題,包括你的父母、老師。你說:「我今天身心靈有很多不健全,就是父母、老師的傷害。」我覺得也非常可能,我們也不是和稀泥,不看這些部分,但我們的確看到一個部分,就是在這些事上,神有使用他們。

你說:「包括神使用我的老師曾對我性侵犯?」這是前面講過,預定和神的權能是不能忽略的一件事,這些事都有神的手在其中。你過去的歷史是好或不好,造成傷害或都攙雜,我們不是和稀泥,但要不和稀泥,要解決問題,要還歷史清白,要對未來走得更好,你必須確定這都在神的手中,否則沒有辦法解決這些悲哀的問題。

不去談那些省籍糾紛、政治情結,我們在講你要知道神藉著這根托著你過。羅馬的外邦基督徒,如果你向猶太人誇口,甚至自大的話,你要小心。對,你會說一句話:

1119,「你若說,那枝子被折下來是特為叫我接上。」

各位,這句話要小心講,是神為了要把你接上去,所以把他們折下來?還是因為他們不信,所以把你接上去?這兩個不大一樣。一個就是神偏心,不但偏心而且殘忍,不但殘忍而且玩弄人。神讓一棵將來要被折下來,而且要被丟到火裡燒到永遠的枝子,曾經接在樹上而且長出來,若再講預定,神讓他也結不出果子來,然後神讓他折下來也很有理由。一講到這些,都會進到地獄裡去,因為會恨死上帝。所以我一再強調,這我們肯定,但你的推論要小心,最後不要進入那世界裡,因為那是神的世界,你進不去的,神只是告訴你有這樣的事情,你就感恩就好,你的命都是屬耶和華的。到底神為什麼要把你接上去?不必問,都很感恩,把我接上去就好。

你覺得困難的是,神為什麼把人折下來?你的答案是「特為叫我接上」,保羅也說不錯的,但保羅繼續說明時,又跟上面的不錯不太一樣。不是因為你要接上去,是因為他們不信,所以要被折下來。那當然就很合情合理,你一直不結果子,就把你折下來,留著你何用呢?所以,肯定神的預定,但不去追究裡面的內容,你需要想的是看得到的部分,不要去想預定。他們為什麼被折下來?因為他們一直不信、不結果子。

1120,「不錯!他們因為不信,所以被折下來;你因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懼怕。」

下面也沒有講你因為信被接上去,是說「你因為信,所以立得住」。就是這些用字,恐怕都有些微妙、講究的地方,我們常常就糊里糊塗的把它混在一起,也不要去深究。只是如果要想的話,神為什麼預定你得救?我們只能說不是因為你好,神的旨意就是這樣。但那是我們看不到,而神告訴我們的,我們現在只能看到的(當然也是神告訴我們的)是,你今天繼續在主裡,是因為你信。也就是決定在你,你信,又結果子,所以立得住。

「你不可自高,反要懼怕。」「自高」跟「信」就是一個衝突。你一自高,包括向其他的人誇口,這都會慢慢引到不信;不一定慢慢,但漸漸引到不信,所以你要懼怕。

「反要懼怕」這話也講得很妙。我始終同意(甚至是佩服)路德和加爾文的解釋,就是神預定了一切。因此加爾文和路德都講到說真正得救的人因著神的預定、神的保守就永遠安全;一次得救,永遠得救;永遠得救,一次得救;神保守的人,就保守、愛他到底。但那是神的預定,你看不到的,你看不到全面,神告訴你多少,你知道多少,你看到的是什麼?你的救恩並沒有把握。就神的揀選來講是絕不變,可以說有絕對的把握,就你能看到的,你沒有把握,所以你要懼怕。就如同你怎麼知道哪一根枝子要被折下來一樣。

注意,就人看到的你是知道哪一根要被折下來的;或起碼你有相當大的把握,知道就是這根枝子一直不結果子,就要被折下來;你常常就不信,就要被折下來。但就這根枝子為什麼不結果子、為什麼不信?是因為神的預定,那就是你看不到的部分了,因為你不知道神到底預定他怎麼樣。

各位我一再反覆的講,就是希望你的邏輯不要是很單方面,要在神的話語之下想得正確才好。

「你因為信所以立得住,所以你不要自高,要懼怕。」這些話當然都是聖靈默示的,但都可以去想。好像他應該講的是:「因著信,你立得住,所以你要感恩,要有平安。」那當然也是對的,但他用負面的來講,你要懼怕。我想保羅就在提醒羅馬教會的外邦基督徒:你不要得意,不要輕看人。

1121,「神既不愛惜原來的枝子,也必不愛惜你。」

「神既不愛惜原來的枝子」,這「愛惜」應該就是832「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的「愛惜」。我一再說,耶穌跟非常悖逆、被折下來的猶太人,好像保羅常常有意把他們作個類比。神不愛惜耶穌,我們說了,那只是在審判時候的不愛惜,對猶太人那些一直不肯悔改的,神也不愛惜。

不愛惜原來的枝子,當然他們從預定來講就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的。你說:「既然預定這樣,為什麼又把他們有一段時間看起來在這上面?」那些都是我們不要去問的,我們能問的就是,很清楚看到因為他們不信、頑梗、悖逆,所以他們應該被折下來,很公平。

下面這句話更是要你去想了,這不只是神學上很重要的而已,又是倫理和應用上很重要的:

神的恩慈和嚴厲

1122,「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長久在他的恩慈裡,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

「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他把這兩個放在一起,神有恩慈,也有嚴厲。你不能光說神是恩慈,神也有嚴厲。

下面這句話,我們從來講的是相反的。「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各位從來沒聽過這樣說吧?聽到的都是:「神對跌倒的人是憐憫、恩慈的。」的確我們可以找出很多經文,祂對跌倒的人非常恩慈、憐憫。 但保羅這裡講的剛好相反,向跌倒的人嚴厲的,怎麼解釋?

從上下文可以看出,這跌倒就是長期的跌倒,也是1111的跌倒,不是暫時的跌倒,暫時的跌倒可以起來,一直不信、一直頑梗就難了。你說:幾次叫做一直、長期?我們真的不知道。我不知道猶大跌倒幾次,起碼單就次數,我們看到的就是一次。彼得幾次跌倒?最少三次。三次的被挽回了,一次的沒有被挽回,所以就不是單純的從數字來說,就是大概有個大方向的概念。

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這話真是提醒我們,神有極大的恩典和慈愛,神要我們饒恕人七十個七次,但各位我提醒你,有時候神對你一次都不饒恕。我再次說不知道可不可以這樣說猶大,我不是要激發你們對猶大的同情和對神不公平的抗議,我只是說你要小心,不要因為神有那麼多的慈愛,你就可以任意,恐怕從某個意義來講,一次都不可以。對法老有幾次?十次、十一次?對法老和所有埃及人的長子有幾次?是不是一次都沒有,如果是剛生的嬰孩呢?這些都不要多提,我只是就經文來看,很嚴厲的經文你要小心,不要因為神極大的慈愛,和神有最大保障的救恩就自大,從人來看,你會失落的。

「向你是有恩慈的」,各位,為什麼向你有恩慈?因為你有信心,為什麼向你有恩慈?「只要你長久在他的恩慈裡」。注意,這又是保羅常常互換的一個用法。如果用預定論來講,就會這樣說:「向你是有恩慈的,因為祂已經預定你永遠在祂的恩慈裡。」但他不是這樣的,他是說,「向你是有恩慈的,如果你長久在祂的恩慈裡。」用預定來講,一切取決於神,用我們人這面來看,一切取決於人:你繼續信,就得救;不信,就不得救;不信,就從預定中失落(姑且講這矛盾的話)。所以兩派都對,只是加爾文宗是比較一致,把這當作全貌,這是對的。他們並沒有講到不要小心,神的話是叫你小心。願我們常在祂的恩慈裡。

「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所以到底我會不會被砍下?你說:「我知道我是一個得救的人,永遠得救。」對,如果你真是神揀選的,你不會被砍下,砍下也會再接上去,但你不知道神怎麼揀選,聖靈給你確據是真的,但你常常會把聖靈給的確據和你自己的感動連在一起,所以人一切都是沒有把握,只有神有把握。

而我喜歡路德就在這裡,他說:那你就繼續信下去,不管怎麼樣你都向神呼求,不論你有沒有反褻瀆聖靈的罪;你有沒有嘗過天恩的滋味又離棄神;你是不是一個被棄絕的人,就不要去想那麼多,只要願意繼續信主就好。這都是從這些讓有些人恐懼不安的經文中,我們希望能得到平安的方法。正確的神學希望能給我們正確的幫助,當然這還是聖靈工作。

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我想這是對羅馬教會,也是對我們這些外邦基督徒的提醒。各位不要看到那害怕的部分而已,那是有,而總的來講是正面的。也不要忘記那被砍下來的,被砍下來的怎麼樣?他就永遠的失落了嗎?

1123,「而且他們若不是長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為神能夠把他們從新接上。」

這句話很偉大也很好,不過我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瞭解。各位,這句話是在說猶大還可以得救嗎?這句話是說以前以色列人那些不信的(包括羅馬書、使徒行傳講的),他們還能被接上嗎?能,也不能。

說「能」的意思我們這樣講:神預定要接上,就一定接上,嚴格的說,他們也其實沒有被砍下來,只是看起來好像被砍下來。神預定不接上的就不接上,你不要去猜那些,就用你自己的行為證明你是被接上的,就是悔改、相信就對了。而別人呢?若他是活著的,就還有機會。

說「不能」的意思,就我們對聖經的理解,一個人死了還沒有信主,就不能被接上去了。所以猶大應該是不能接上去的,死前還是沒有悔改,那就沒有用了。這裡可能還有一點點的空間,就是我們並不知道他以前有沒有悔改。猶大我們知道他是一定沈淪到底,因為耶穌已經很清楚的講,其他人大概我們百分之99.999不確定,如果他真的是不信到底。

也因為這原因,自殺是一個最大的罪,在傳統上是這樣,不是我們不同情他,他一定很困難,就我們現在能知道的生、心理狀況,當扳機一扣,到他死的0.00幾秒鐘內,除非還悔改,否則自殺就是沒有悔改的機會,如果他成功而且是迅速的話。假如不是扣扳機,而是投水自殺,(抱歉不應該分析得那麼細,我們需要安慰死者。華神也有人自殺,這些都是牧師要做的事情,怎麼辦?)最後也死成了,他可不可能得救?我們會說有機會,可能比那扣扳機的機會大一點。因為他可能在最後快要死的時候求主:「主啊,赦免我,我不應該自殺的,我相信你的救恩。」應該他就得救,雖然他還是淹死。不過我們當然不能這樣講,否則有人在自殺時還以為可能得救,我們要盡量警告他不要自殺。

也許我推得太多,這是在想到得救的問題。各位要想到保羅想盡辦法在講,即使被砍下來的,還可能被接上去。這倒不是自殺不自殺的問題了,因為砍下來是個比喻的說法,並不是真的被砍下來。我們只能說,像這人不信耶穌了、作尼姑去了、公開咒詛上帝了、好像已經符合耶穌說的褻瀆聖靈的人,但這些都是比喻的說法,被砍下去到底是不是就完全絕望?我們大概只能說這句話很確定:如果他到死沒有悔改,就接不上去了,如果還沒死,就還有機會。我們只能這樣說,「因為神能夠把他們從新接上」。因為你不要忘了,保羅在這裡用了「死而復活」。

1124,「你是從那天生的野橄欖上砍下來的,尚且逆著性得接在好橄欖上,何況這本樹的枝子,要接在本樹上呢!」

「你是從那天生的野橄欖上砍下來的」這句話也很妙,你剛才只想到猶太人被砍下來,沒有想到你也是被砍下來,接上去的。我就不知道保羅在這一段的原意,有多少可以應用在我們生活中,最起碼從亞伯拉罕開始,應該其他人(包括挪亞他們)也是,包括你我,我們是被砍下來的,我們是被上帝的恩典砍下來,跟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甚至我過去的自我完全一刀兩斷,我恨惡我過去的一切,「人到我這裡來,不恨惡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兒女,乃至於自己的生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你若不重生,就不能進神的國」,這些都是類似的話,我們也是被砍下來的。

聚會所有很多術語,有時候我們不大同意,但如果懂,也有很正面的意思。他們以前喜歡說一句話:「你是不是厲厲害害的被得救?」不知道你懂不懂這句話。這句話有危險,就是好像你重生一定要有什麼大哭的經驗,那就變成「重生派」,這不但不好,是異端,又是律法、行為稱義,你要哭得夠厲害。這也叫很多第二、三代基督徒會很累:「我好像沒有重生經驗,我從小就在教會長大,或受嬰兒洗」等等。

但我能夠很肯定這話,「你是不是很厲害的得救」,你是不是真的有上帝拯救你的那確據。但這又要非常小心,不要變成一個經驗主義者,或行為主義者:「我有個很強烈的經驗」。各位,有很強烈的經驗但不信的也有,胡適之先生就是。他在美國也決志,淚流滿面,但後來他覺得完全被騙了,是心理作用,被set up設計的。很多人對佈道會的呼召也有這種感嘆,這可能也對,但現在不去談,就說這裡用的話:你是被砍下來的。

各位,這很厲害,亞伯拉罕是被砍下來的,而更討厭的是自己砍下來的,他不是被迫遷居,是神的呼召叫他離開父母。所以這從人這邊來看,又是你自己作的決定,自己砍自己,但這當然是神的恩典,那拿斧頭的是上帝。這又是剛才有人問的「雙重預定Double Predestination」,祂砍了兩個枝子,祂把那個枝子砍下來,叫他永遠沈淪,祂把這個枝子也砍下來,叫他被接在永遠的福份上。

你看這些真是心裡很激動,有時若不是聖靈感動,也是很忿怒:「神怎麼這樣做」?但起碼我們基督徒能看到的是要感恩,你是上帝把另外一個砍下,把你接上去的。更何況這枝子也可以應用在耶穌,祂這枝子被砍下來,叫你被接上去。猶太人被砍下來,叫你被接上去。耶穌可以從死裡復活,猶太人的個人,當然,死裡復活後再信耶穌這種例子,我看聖經裡是沒有提供,但民族裡有沒有將來可以得救的,我們不知道。

所以這話不是說猶大或某些不信主的猶太人還可以從死裡復活得救,應該沒有這個意思,甚至絕對沒有這意思,但對未來的猶太人裡,一定還可以有人得救,神有這樣的應許。

我們是「逆著性得接在好橄欖上,何況這本樹的枝子,要接在本樹上呢!」這很難解,就我們所知,你的腎接到你的腎應該不難,比較沒有排斥,你身體的免疫系統認識,但別人的腎接上都會有排斥,因為不認識。我這樣講也許再過廿年會有人說我根本不懂生理、亂解釋,但我的重點不在說排斥的問題,我的重點在解這經文。

保羅說想當然爾,如果我們可以逆著性子接到神透過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開始的啟示。這「逆著性」的意思就是我們非基督徒看聖經這些都不懂,我們懂的是孔子、孟子、本土、鄉土這些,但聖靈感動我們也懂了,被接上去了。理論上來講,猶太人就更能懂,猶太人完全懂這些。

這是保羅講的,但是等一下,是這樣嗎?你今天去跟猶太人傳福音,他們更不懂,包括在保羅的時候,他們更不能接上去。所以這「逆著性」保羅只是講一個概括的說法,就是他們過去曾經是屬神的兒女,將來神要做事,一樣可做到。只是如果把那「本性」想成我們墮落的天性的話,就不管是猶太人或外邦人,要信耶穌都同樣困難。

我反對本色神學就在這裡,我覺得本色神學目的好像是好的,但常常有個作法,好像貶低聖經的崇高性,總想從什麼中國文化裡找到什麼接觸點,我覺得那是很危險,甚至是錯誤的事情。我們信耶穌,哪裡一定需要懂得什麼中國文化?很多人現在也不懂孔子、孟子。本色神學的作法好像對一個吸毒的人,就把聖經裡吸毒的例子告訴他,這是不合理的講法。

我們要砍下來,其實就某個意義來講,猶太人也要被砍下來,才能夠再接上去。就是不管猶太人或外邦人(這又要回到羅馬書前面講的),我們都在亞當夏娃裡被咒詛,我們的本性都是罪惡的本性,我們都要逆著性接回去的,人若不重生,不能進神的國的。

只是保羅在說,好像猶太人的文化等等,讓他們應該懂耶穌是拯救者,但舊約的猶太人並沒有更加就信靠上帝,這是先知多次的嘆息,尤其以西結講的,「人子啊,我差你往悖逆的國民以色列人那裡去。」(結23),「不是往那說話深奧、言語難懂的多國去,他們的話語是你不懂得的。我若差你往他們那裡去,他們必聽從你。」(結36)我差你去猶太人那裡,你們沒有翻譯、文化的問題,但他們不懂、不信。耶穌也有這樣的感嘆,其他先知也有這樣的感嘆,今天也是這樣。一個基督教文化家庭、背景長大的,常常更不懂,更難接回去。不是嗎?這些歐洲的基督教國家要悔改,是更難。

所以這裡也沒有什麼很大的道理,只是我們還是說,如果歐洲這些更悖逆、更心硬、更新派的國家,起碼有個過去基督教的本性,也許神還是能做事,當聖靈工作的時候,本性就發揮他的功能,我們只能這樣說。

神揀選的都要得救

1125,「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祕(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祕」是什麼奧秘?用上下文來講就是以色列有一天全家要得救,保羅要他們知道。這一定也是他整個神學的一部分,但可能也是針對羅馬教會有些人對猶太人的鄙視或向他們誇口、自大,保羅要他們 知道猶太人還是會得救的:「你要小心,他得救你應該是很高興,但如果他的得救跟你的得救一樣,那你就悲哀了,你的得救是因為他的不信,他的得救也可能是因為你的不信。你一天到晚逼迫、傷害他,到最後你被砍下來,他又得救了。」

所以這裡要他們知道這奧秘,一方面讓他們很歡喜快樂,知道神的救恩會臨到猶太人,一方面你要對猶太的弟兄姊妹或不信的,都要有一個不可以自大的態度。一方面你自己也要小心,你的自大、輕看人,對你自己很危險。

這就是,「恐怕你們自以為聰明」,有點像18節說的,「向舊枝子誇口」。也可以是第20節的「自高」、「不信」。

「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這「幾分」英文是part,就是有些部分是硬心的。這又很難照字面來瞭解,因為如果從舊約到新約保羅寫的時候,到中世紀到今天,那part幾乎等於whloe,以色列人全家都不信主。你看以色列人信耶穌的比例,可能比回教徒還要低。

現在有傳福音給猶太人,我也覺得是非常危險,因為他們所謂的「本色」就好像本色到不需要耶穌,守律法就可以得救,這是很大的異端,恐怕在羅馬書時就有。今天的「新保羅觀」大概都有這種危險。為了愛以色列人,說他們不必信耶穌就可以得救,那跟我們的「本色神學」一樣。所以講「本色、本性」忘記了上帝的救恩,都是危險的。

以色列的心硬不是幾分,幾乎是所有的都心硬,很顯然保羅的意思就不是用字面來瞭解。這也不能說保羅是樂觀或說謊,因為明明是絕大部分,而保羅說沒有關係,神揀選的向來就是少數、餘數,那就夠了。

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這又是曾經講過的,有很多人喜歡在這數目上研究。譬如說所有得救的人數是多少?奧古斯丁講,就剛剛好是所有墮落天使的數目。他們這種西方人很精密的頭腦是這樣要求,我是覺得去算那做什麼?我覺得聖經沒有講,你就不要去算。這一方面的確講到神的拯救是非常仔細,一個不多,一個不少,一方面講到神的保守是完全的。而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你就千萬不要去算:「這一次葛福臨佈道會有沒有人太多?若人太多,超過數目,那叫神怎麼辦?」這都是錯誤的邏輯,不要這樣想;也不要想這次決志的人一滿了,主就再來了。

這是時代主義很喜歡講的,我不鼓勵你們看那些「末日決戰」之類的書,他們就常常在討論這些,然後就把聖經當作「燒餅歌」,來預言將來哪一天猶太人會復國之類的。我都覺得這些不是個很恰當的解經方式。保羅講的其實就是:所有該得救的都會得救,你不要輕看猶太人。今天有很多時代主義者,或很多對猶太人傳福音的人就很強調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我們都很強調因為這是神的話,但他們的解釋常常是很戲劇化的:在某年某月某日,如果不是某日,最少是某一個很短暫的期限中。

我有一次在電視看到,那書我非常不喜歡,他們忠於聖經、愛猶太人是很好,但解釋我覺得很不對。通常華人教會也很受這種影響,就是可能遲早有一天蘇俄(現在蘇俄解體了,所以這解釋要重新再改一改)大軍會來包圍整個以色列,以色列被包圍到最慘的時候,這在舊約(包括阿摩司書)有講過,以色列要完蛋的時候,突然耶穌降臨了,腳踏在橄欖山,橄欖山分開,以色列人進去通通被保守了,那些敵擋上帝的外邦人通通被消滅。在這之前好像教會就被提了,然後就開始千禧年國度。那時就沒有教會,所有以色列人都會信主,然後在地上治理。

那些部分都很戲劇化,時代主義在解的時候講好多的聖經。我很敬佩他們對聖經的仔細,但起碼我的或傳統對基督教的解釋不是這樣。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我們不必去猜在將來的哪一個時候,因著什麼巨大的事情,然後每個以色列人都得救。時代主義很強調字面的意思,說「全家」就是這意思,所以有一天,外邦人的時間結束了,數目添滿了以後,以色列人全家都要得救。

這「外邦人的數目添滿」當然也有很多,包括在啟示錄裡也有講,耶穌也有講這樣的話,所以我希望我沒有輕看、亂批評他們,有可能他們是對的。在路加福音2124,那裡不是講外邦人的數目,是講外邦人的日期滿了。而外邦人的日期滿了,和外邦人的數目滿了,又可以有個相反的解釋,外邦人的數目滿了,大概可以想到就是外邦人得救的數目滿了,哪些外邦人要得救。但是外邦人的數目滿了,如果把它瞭解成外邦人的日期滿了,那就不一樣,是啟示錄112,那日期就應該是三年半、四十二個月,可能就是一千二百六十天。這日期是什麼?「他們要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時代主義會解釋說在將來的某一個時候,以前講的是蘇俄大軍,現在可能講是歐洲那些不信上帝的國家的大軍,會侵略以色列。可能再過一陣他們又要改了,是中國所率領的軍隊來侵略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人要踐踏以色列這地方四十二個月,滿了,上帝就發脾氣,耶穌就再來了。

各位,這些我不敢說不尊敬,因為他們花好多力量仔細、生動的解釋,當然也有很多爭議,但我覺得我們要關心的恐怕不是這些。如果外邦人的日期和外邦人的數目是這樣講,然後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一個都不會漏掉,各位我再問你,假如說公元201011,那時候這世界上以色列人有五千萬,那一天五千萬以色列人通通都信耶穌得救了,這等於以色列全家嗎?你說:「這不等於,還有什麼等於」?各位,那從出埃及記開始,一直到保羅這時候,一直到公元201011之前,很多沒有信主的以色列人,是不是就不是全家了?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說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是指將來有一天有個很大、很戲劇性的叫那個時候的以色列人都得救的話,那還是沒有照字面講。以色列的全家應該指亞伯拉罕的後裔每一個人,照上面的說法明顯不是每一個人,明顯很多人沒有得救,所以這全家,我覺得不能只說將來有一天以色列人會大規模的得救。

可能是這個意思,可能有一天以色列會大規模的得救,但不管大規模、小規模,數目多、數目少,那都不是保羅要表達的,保羅要表達的以色列全家得救,其實很簡單,就是每個預定得救的都會得救,數目是多少,這不重要。就我覺得比較悲觀的講法來講的話,你說以色列人有一天會大規模的復興、信耶穌,我持一個保留的態度,我覺得有可能,但從現在來看,好像沒有那麼明顯。你說:「以色列不是復國了嗎」?我覺得以色列現在的復國,跟聖經所講的(包括但以理書的預言)也不一定要連在一起。傳統的解釋是不連在一起,這中間有很多爭執。

抱歉講這一段讓你們更混亂,我只是要講一件事情,我們相信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但這全家未必是歷史上有一次以色列會多少人得救,只是該得救的就得救就是了。

1126,「如經上所記:必有一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

這是以賽亞書59章的話,我們每次看到引經文時都好像有點跟保羅的講法不大一樣。以賽亞書5920「必有一位救贖主來到錫安」,這是耶和華說的,然後說,「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加給你的靈,傳給你的話,必不離你的口, 就是有個救贖主會來救錫安。時代主義者會說:「這正是我們說的,將來某年某月某日,以色列,就是錫安、耶路撒冷,受到大軍攻擊,可能是蘇俄、中國、或歐洲十國的,反正就是敵基督所率領的,很強大。然後字面的意思有個救贖主就是耶穌會來拯救他們。」可是這句經文難道不能瞭解成耶穌的第一次來的拯救我們?這句經文不能講到耶穌來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嗎?時代主義是非常強烈的說這經文不是指著教會,不是耶穌救教會,而是將來耶穌會救以色列人。我也尊重這種解釋,不過我相信傳統的解釋,就是這經文是說拯救就那麼一次,就是耶穌第一次來,道成肉身。如果說祂第二次來也是拯救,只是要持續第一次的拯救而已,要把第一次對所有人的拯救完成而已。就像我們今天一樣,我們已經被拯救,但主再來時,是一個完全的被拯救,那時候也包括所有的以色列人。

所以我還是說,今天基督徒跟猶太人傳福音是很好,但我不會特別看重這件事情,我覺得基督徒跟猶太人、回教徒、中國人、印度人傳福音都是一樣很重要,只是就感情來講保羅很關心猶太人那是對的,就我們外邦人來講,肉身的猶太人提供了太多我們蒙恩的機會和事實,我們不應該輕看,也是真實的。但如果這是真實的,我們又當輕看哪一個外邦人呢?

保羅在這裡引的很寶貴,有兩個很不一樣的解釋,就是剛才說的時代主義跟傳統的解釋,我想都不是新派,都沒有違背對聖經的忠心,所以我覺得都可以包容,雖然我接受的是傳統的解釋,就是耶穌的拯救,第一次已經成就,完成是第二次來的時候。這裡也不必太分猶太人或外邦人,就歷史上來講,猶太人是多半、絕大多數越來越心硬,但其中也有一些人被拯救、信耶穌了,那就很好,感謝主,到主耶穌再來的時候,這些該得救的就完全得救,不必在有一個很戲劇性的,突然以色列全家歸主。

1127,「又說:我除去他們罪的時候,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

我們中文合和本串珠式講這是以賽亞書279,還有耶利米書3134的經文。這句話意思是指「將來耶穌來的時候,猶太人會悔改,耶穌就除去他們的罪,然後猶太人就跟耶穌立了約,要永遠信靠祂」,還是「以賽亞書279,還有耶利米書3134的經文」?可能這兩段都有關係,我覺得還是用傳統的解釋,就是耶穌第一次來的時候,祂就在十字架上成全了救恩。至於每個人(或民族)的罪是怎麼被除去,祂在十字架上除去了,但從那個人來講,是那個人信耶穌的時候,他的罪被洗淨,他信耶穌的時候就進入這跟神立的約,猶太人、外邦人並沒有分別。只是就歷史上來講,的確猶太人的心好像越來越硬。

1128,「就著福音說,他們為你們的緣故是仇敵;就著揀選說,他們為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

「就著福音說,他們為你們的緣故是仇敵」就是說他們不接受、抵擋福音(現在猶太人還是這樣),是仇敵,保羅寫的時候是這樣,我們今天也是這樣。這話當然也可以擴大一點:就著福音說,我們不信主的父母、配偶、親人,跟我們是仇敵。有時候敵對的狀況強烈,有時候敵對的狀況很平和;就是有些不信主的人對我們很包容,但有些是非常強烈,說是敵人並不為過。我想一般情形下,除非神特別保守,都是很強烈的。是仇敵,猶太人也是這樣,沒有什麼分別。

「就著揀選說,他們為列祖的緣故是蒙愛的。」這話不太好懂,「就著揀選說」意思是猶太人中,當他們不信福音時,他們是外邦基督徒的仇敵,就神也揀選了有些猶太人,讓他們也能得救,特別是指耶穌、保羅以後的猶太人,跟外邦人一樣,有些還是被神揀選。這些被神揀選的,其實跟列祖被揀選一樣。列祖是被揀選的,只是他們肉身的後裔不是每個都被揀選。但被揀選的人跟他們列祖一樣,是蒙愛的。

你說這跟羅馬教會的人、今天的猶太人有什麼關係?有關係,你看不到誰是被揀選的,我們並不知道,他們可能通通都不信耶穌(起碼目前為止),但你還是應該愛他們、傳福音給他們,因為你並不知道誰被揀選,但你做你該做的事。消極的,你不可以自大,也不可以輕看、也不可以不信;積極的,你不但自己信,也應該繼續讓他們能夠成為是蒙愛的、能信靠神。被揀選的就是蒙愛的。

1129,「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

這是加爾文宗很喜歡引的「神不後悔」的經文,但我們也說,「神後悔」的經文也同樣的多,但沒有矛盾。就神那方面來講,祂當然沒有後悔,就人能看到的,是有很多的後悔,那也沒有什麼不對。神要拯救誰、憐憫誰、恩待誰、要叫誰信,都是沒有後悔的,但就我們來講,我們應該悔改、信主,我們的悔改、信主,可以叫神改變祂原來的心態(就我們人能看到的),如同我們的剛硬也可以叫神後悔揀選我們,而把我們砍下來。

1130,「你們從前不順服神,如今因他們的不順服,你們倒蒙了憐恤。」

就歷史來講,就是因為他們的不順服,福音就臨到你們,你們實在是非常有福氣。

1131,「這樣,他們也是不順服,叫他們因著施給你們的憐恤,現在也就蒙憐恤。」

所以一方面是你要感恩,神好像是因著人家的不順服而憐憫了你,但另一方面,你不是也要很緊張?你也要小心,你的不順服也可以叫人家再被憐恤。這都是叫你感恩,也是叫你警惕。他的不順服可以叫你蒙憐恤,所以你真是感謝主。而同時你真的要小心,你不要不順服。至終神的目標是要大家都蒙憐恤,他們不順服,你們蒙了恩典,你們蒙了恩典以後要把福音傳給他,叫他們也蒙恩典。

1132,「因為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特意要憐恤眾人。」

這又是預定論一個叫人討厭的經文,但的確是這樣。「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簡單的說就是猶太人、外邦人沒有不一樣。這可以回到羅馬書第8章,因為一個人犯罪,咒詛就臨到眾人。「神這樣很殘忍、很不公平?」這不是你可以說的,神的旨意是如此。但你可以說,可以看到的是歷史發展裡這種不順服、大家都有原罪、大家都在悖逆之中。

現在是一個大段落要告一段落,保羅很有智慧的要回到前面講的。各位,「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豈不就是他在第12章說完後的一個結論?就是39「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可是他講了這麼多以後,前面講的是罪惡之中,跟後面講的不順服之中是一樣的。前面講的是人罪有應得、自作自受,後面講這是神的「圈」,是神的帶領。

你不服氣,我只能求主讓你服氣,因為還有什麼比神的旨意更高的?但你應該很服氣,也應該俯伏下來感恩,因為祂這樣的「圈」,最後是要憐恤人。你能想得通,那最好,想不通,求主幫助你。

現在我們把兩個遙遠的目標又結合在一起了,一個是外邦人的得救,一個是猶太人的得救。一個是從第1章就開始講的,一個是從第9章特別講的,其實從頭到尾都在講:神要憐恤人。就是整個歷史我們要來看的是正面的:神要拯救人,只是在講這些拯救、憐恤的同時,他的確講到有些人,不是預定被拯救,是預定沈淪。

這不是我故意講的,是在羅馬書裡看到,他花了許多篇幅講法老的心硬,也花了很多篇幅講猶太人的心硬,他花了更多篇幅講,這是上帝的心意。但他的結論又非常奇妙的說,是正面的,要憐恤所有人。所以讓我們把這兩個都放在心裡。

 

 

 

經文:羅馬書1133-122

 

神的智慧極深

1133,「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

這是保羅結束一個大段落的討論的結論,我非常有同感,不知道你是非常的困惑哉還是深哉。

這裡「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當然是讚美,也恐怕是他整個大段的討論,包括因信稱義;包括罪人怎麼能在神面前站立得住;包括我們這麼邪惡,怎麼能被拯救;神這麼聖潔,怎麼還能赦免。這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但看羅馬書這整個一連串的描述,到第8章是一個結束:這太奇妙,因信稱義、神的拯救。然後第911章又是非常奇妙,他在講猶太人的悖逆,這是一個大家比較不敢碰的現實。就好像我們的牧師變成和尚了,我們不敢提這事,很丟臉的。但他就從猶太人的不信討論到上帝,記得剛才結束時說的,特地要憐恤眾人。

人的罪惡是很大,悖逆是很可怕,猶太人和外邦人的不信大家知道,但是在這一切裡面居然有神的智慧和拯救。所以這「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應該包括他前面所講的一切,不過也可能特別跟猶太人的得救有關係,他特別想到猶太人。所以看第9章一開始講的是很悲哀的,因為看到現實狀況,但想到神永遠的計畫時,就甚至連感謝都還不夠,而要讚美,神實在是太奇妙了。

「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各位小心,這經文我們很自然的解釋就是,神難以理解,包括預定論、神的揀選、神在歷史上的帶領,難以明白、難以知道。是,但即使在講任何一個聖經,包括在強調神這麼偉大,我們這麼渺小的時候,也要小心,不要有偏差,不要只看到一節經文。

有些異端,包括所謂的「新正統派」就有這情形,就是他們喜歡強調上帝是The wholly other,上帝是完全的另一位。這也對,就是造物主跟受造物之間完全的不同,祂是完全的另外一位,但他們的講法有點講成說是:「人對上帝就什麼都不知道,一切的邏輯等都不能應用在上帝身上。」從某個角度來講也是這樣,我們實在是很渺小,理性是有限的,但他們常常在講的時候忘記一件事情,就是哥林多前書121,是「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

從哥林多前書那裡來講到這裡就是,神的蹤跡、判斷,實在人找不到,但是人是知道的,因為神已經給人顯明了。人扭曲、故意在每件事上對抗這樣的知識沒有關係;不能說沒有關係,神就用人以為愚拙的辦法,這就是神的智慧。所以哥林多前書第12章,跟羅馬書第12章,跟以賽亞書第12章,跟很多書都幾乎是類似的,在呼應這位神的真實和可知,以及在墮落世界,人對祂的不貞、不知,以及神採取了人想不到的辦法來拯救人。

神樂意用愚拙的道理拯救相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所以這難理解、不懂嗎?愚拙的人就懂,也就是相信的人就懂,也就是謙卑的人就懂,也就是承認自己是愚拙的人就懂。這跟智商沒有關係。甚至如果智商叫你更驕傲,就更不能懂了。

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這些難以判斷、難以知道,你也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經文。這「豐富」其實在以弗所書第1章裡也講了很多神的豐富。「神的智慧和知識」當然在哥林多前書第12章都有講。

靈恩派也喜歡講「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若從哥林多前書來講,智慧就是神拯救人的道理,所以「智慧的言語」就是講因信稱義的道理。「知識」在哥林多前書也有講到,我們都知道,都有這個知識,就是偶像算不得什麼,只有一位神(林前8),所以「知識的言語」就是正確的神學,正確對神的認識。

這一點我非常不同意靈恩派弟兄姊妹講的,「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是什麼預言、方言。不是,就是講神的拯救之道。當然也包括人的墮落等等,都在其中。這是人靠著自己不能明白的。

保羅這裡其實也再引舊約的話。我對神當然是完全的敬畏和讚嘆,而也真是很佩服保羅,感謝神使用了他。詩篇366「你的公義好像高山;你的判斷如同深淵」這裡講到上帝的慈愛是那麼的豐富。約伯記也喜歡談這些問題,就是神為什麼使好人受苦?通常我們講這些話時都是有點不滿意,但保羅在這裡講是太滿意了,滿意到簡直不能懂,懂的就已經叫你夠滿意了。

他的蹤跡何其難尋!」在人間不只是神奇妙的拯救、安排、智慧難尋,我們當然也有約伯記的困難,包括我們在看揀選、預定的時候,「怎麼會這樣?神為什麼會叫法老心硬?神為什麼要把以色列人砍下來?神為什麼要把我們砍下來再接上去?」其實這些我們講了這麼久,我希望你多多少少都知道,我們不是故意用敬虔唬弄一件事情,你出自敬虔、敬畏的心,就越看越清楚,神的道路真是正確的。是,我們自己找不到,當祂來找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有救了;是,我不明白,但當祂光照我們時,我們就知道了。

他的蹤跡」在詩篇77篇裡也有講,19節,「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腳蹤無人知道。」你如果就看這節經文,以為就是文學性很強的一句話,就是神妙不可測、深不可測、難不可測。是嗎?再看看20節,「你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你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再看看19節上半句,「你的道在海中」,這件事情恐怕就在指以色列人過紅海,這件事情也是在講上帝的救恩,也是在講到猶太人當年在海邊時是發怨言的:「主,你為什麼把我們帶到這個地方來,讓我們前面無路,後有追兵?」

各位,這也是我們生活中神常常在帶領的道路。現在不講到預定那些,就講到生活中,有時候你覺得:「主啊,你的路我不懂」,結果你沒有想到在海中有一條路,那條路棒極了,不僅讓你走下去解了圍,而且讓你永遠的被解圍,埃及人淹死。神的道路奇妙不奇妙?是你在幾分鐘之前還在怨的,是你在過去整個晚上在怨的,沒有想到那條道路這麼美好,你找得到嗎?你知道主的心嗎?

1134,「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

以賽亞書40章(其實這一章一開始也講到神很奇妙的拯救)12節,是在講上帝的創造。上帝的創造你知道嗎?你如果看上下文,既有講上帝的拯救,也有講上帝的創造,上帝在我們人間、永恆中所做的帶領,我們有時候略窺一點,上帝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帶領,我們常常信心小,就說:「怎麼會這樣?」然後就抱怨。你不知道主的心哪!這句話用好笑的話來講,「你不知道那總統、壞人的心」,但你真不知道主人的心,主的心是怎麼樣。

哥林多前書216也引了這話,這話當然是在以賽亞書40章講的,約伯記裡也有講。約伯記的的爭執不多談,約伯講的並不都對,約伯的三個朋友並不都錯,但神又說約伯講的比較對,我們在理解這些事上時真是很複雜,但解決之道都是一個,就是敬畏上帝,信靠上帝沒錯的。你對上帝誠實也沒錯,約伯非常誠實,他的不滿都講出來,但他還是信神。整個的拯救,包括近的來講以色列人的得救,和遠一點來講,整個人的因著耶穌基督的救恩而得救,都是神的智慧,沒有人能作祂的謀士,沒有人能建議祂,這是祂的偉大。

1135,「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

這句話跟上面一句,「誰教祂的?以致於你好像比祂更聰明」一樣,很嚴肅,跟我們生活中也有關係,當然這是從創造到拯救,到每件事,我們這裡一定要回到預定論,就是神的旨意你絕不能夠(當然在神允許的時候我們可以)問,甚至質疑,但你沒有辦法挑戰的,祂的旨意是這樣。

有時弟兄姊妹碰到艱難時,我也不知道神為什麼讓我這麼殘忍、無情和勇敢。譬如一個母親請我為她得癌症快要死的女兒禱告。母親哭得死去活來:「牧師,請你禱告,神一定要救我的女兒」,這是她唯一的盼望。各位,我們當然同情人家的哭泣,我們與哀哭的人同哭。但很多時候我真的是這樣講(當然也是看人、看聖靈的感動她能不能聽進去):「我為你禱告可以,但我要你先有個態度,如果神不醫治你的女兒,你還是不是信祂?」有時我不能講,因為她受不了,有時我要講,因為她講得太強烈。

我在美國就曾經碰到過一個姊姊,他弟弟車禍快要死了(其實後來急救了差不多一個禮拜,還是死了)。那姊姊說了一句話,她說我在禱告,我一定要神救我的弟弟,如果神不救,祂就永遠沒有我,He lost me forever。我是不敢講,如果要講,我會說,如果是這個態度,你一定失去你弟弟。不過我們感謝主,多年後這位姊姊信主了。

各位你要有個態度,要跟人家講:我們愛他、也禱告,但主權在神。這就跟這句話有關係,你弟弟的命是你給神的,以致於神要還你嗎?不可以講這話,你沒有先給神任何東西以致於祂要還你,包括健康、包括永生。你給神只給了一個,就是震怒,祂要還你的只有一個,就是地獄,但祂沒有給。

這句話太重要了,你作任何禱告祈求,不管覺得多合理,你女兒的命、健康不是你給上帝,以致於上帝要還你的,你什麼都沒有,連你都沒有。你要抱怨上帝、對上帝不滿,你的抱怨(或抱怨怨的理性)都是從上帝來的。你沒有給上帝,祂不必還你。如果真的要講你給上帝的,就是罪惡,所以祂還你的也就應該是地獄的火,但祂沒有。你是虛空的,祂創造你;你是沒有的,祂賜給你。你沒有健康,祂給你健康;你沒有生命,祂給你生命,而且比這還多,你墮落了,你欠了祂一切的。這都回到羅馬書第12章,我們虧缺了神一切的榮耀,祂給你的是什麼?祂不愛惜祂的兒子,為你捨了。

在這很多的感動裡,你又有個非常不滿的,就是這一切都是神的計畫。你被拯救很高興,但你的正義感會說那些被定罪的呢?保羅就不能再講了,因為前面已經講了這是祂的旨意,你也不要進入那部分,你能進入的就是祂讓耶穌基督作的拯救,你就信靠祂,就傳揚,你能說什麼?所以最後就是神不欠你任何東西,神給了你一切。如果說神欠你,就是欠你地獄的火,但祂沒有給你,祂給你的是一切的美好。而你現在蒙恩了,你能給祂什麼?你也沒有給祂什麼,你能給祂的就是讚美。

所以這文學上很動人的話,其實是很重要的神學討論,也是很重要在生活中的應用。你什麼時候想過預定論是安慰人的話?各位,我跟人講的時候(很感謝主,有時候講出來了),有人就說,「神怎麼帶領,我都順服」,我就說:「那我為你禱告,求主幫助。」不管你有一萬個很強烈的理由,都不可以有那種「如果祂不醫我弟弟,祂永遠失去我」態度,不可以講這種話,這是褻瀆上帝,雖然我們同情,但我們基督徒不可以。雖然我知道我也會碰到這種情形,沒有一個能自誇,你再怎麼敬虔,會碰到一些事叫你受不了。約伯都會碰到,你怎麼能說你不會碰到?甚至我們說耶穌都會碰到,「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你怎麼能說你不會碰到?我們誠實,我們相信,求主幫助。保羅也碰到,「我三次求神挪去這根刺」答案是神不挪去,「我的恩典夠你用,你不要再求了」。摩西也求過,耶和華說:「罷了,你不要向我再提這事」。每個人都會碰到,不管你多敬虔,這一生都會碰到一些不能解釋、過不去的事,但你要信靠,如果仍能讚美就好了。

1136,「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

「萬有都是本於他」,一切都是祂所造的,羅馬書一開始就講了,「自從造天地以來」,萬有就是天地,祂造的。你能抱怨嗎?沒有祂,你連抱怨都沒有。我以前看很多無神論、恨神的人講的話,講得真漂亮動人,但保羅講的更漂亮,不是漂亮而已,這是真理,因為是神默示的。

「本於祂」是創造,「倚靠他」是護理,上帝不是造了一個世界就不管,祂造了世界仍然「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來13)。

最後就「歸於他」那是祂成全一切的時候。當然這關鍵是耶穌,也是「本於他」,如果沒有耶穌,就沒有創造,因為神曾藉著祂創造諸世界(來12);也是「倚靠他」,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也是「歸於他」,是耶穌的死拯救了。回到羅馬書第8章,祂的拯救不是對個人,萬物都「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羅819),所以最後就是榮耀歸給祂。這裡每件事就是只是讚美祂,直到永遠。

保羅非用這來結束不可,太偉大了。我們看一下羅馬書121,這一段是個對應,「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該死,他們不榮耀神,現在你呢?你當然就要榮耀神,「願榮耀歸給他」。

這句話我們都這樣講,講得很理所當然,但你知道那「理」有多豐富嗎?包括耶穌的救恩,包括神的預定,這是前呼121,後應121。如果祂是這麼偉大,你這麼讚美祂,那麼你應該做什麼?你不應該的是:「神都預定好了,我就不管了」,這是沒有瞭解預定論,你應該是更多感謝和讚美祂,更多的做下面所說應該做的事情。

獻己作活祭

121,「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弟兄們」,這是一個新的大段落,而你看看跟上面接得是多麼緊密!

因此我又再次說,當我們勸人信耶穌時(像佈道會),不一定講或懂那麼多大道理,但如果你真是重生得救,聖靈對你的生命裡包括剛才講的那些大道理,其實那些大道理還沒有包括一切,而且因為神的道理不是只限於羅馬書,雖然羅馬書我覺得是最精要的把它講出來。所以你在奉獻時,在作主工作時、在吃喝玩樂的任何一件事時,要記得這是榮耀神的,這是恩典。

保羅就勸了,「弟兄們」。這個「所以」是所有上面討論下來的「所以」。「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

羅馬書12章以後,大概一般解經書都不花什麼篇幅了。我以前講得更是快,我想就道理來講,也許也沒有那麼多道理,但是很重要,是個實踐,而這實踐是建立在神的慈悲上面。

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意思就是說,因著你們(和我)領受了這麼多慈愛,因為我們現在知道神是這麼慈悲。當然還可以用很多字來形容:我以神的權柄勸你們;我以神的旨意勸你們;我以神的恩典勸你們;我以神的拯救勸你們,都可以,他用「慈悲」,也許這字感情的意思很豐富:你們領受了這麼大的慈愛,所以你們就應該做一件事情:「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活祭」恐怕比較好的翻譯是「祭」。

你看到神的預定、神的揀選、神的旨意這麼奇妙,包括因信稱義,和這麼難接受的預定論,產生的是叫你恨惡、不信,我承認很多人是這樣。尤其在十八世紀英國背道時,包括雪萊等這些極聰明的人,都恨死上帝,就是因為他的背景是加爾文宗,他覺得神的預定他受不了,很恨惡。很多背道的清教徒也是這樣。但是希望產生的是另外一個相反的:你知道自己是那麼的虛空、無有、敗壞,而上帝預定你得拯救,那你就應該把自己獻上。你看,神的預定產生的結果,是勸你做好像神沒有預定的事:「你來做!你把自己獻給主」。

「把自己獻上當作祭」,這經文我們都太熟悉,所以不大去想它強烈的張力。各位,你不可能把自己當作祭獻上的,因為獻祭需要殺掉,你怎麼可能獻祭?一個初熟的果子不可能把自己摘下來,是要別人來摘;一頭牛也不可能把自己殺掉,需要別人來殺;以撒也不可能把自己獻上,需要別人來殺,你怎麼可能把自己獻上?

這又是我們講到的預定論(或自由)奇妙的地方,是神感動你,但在神做的最大、一切、完全出於祂的拯救時,你需要有回應(當然那回應也是出自神),你要信,信了以後你要獻,信和獻其實在這裡就是一樣的意思,把自己獻上。所以最大的預定論裡有最大的人的自由意志,你要自己獻,徹底的獻,你獻不了,因為你不能殺你自己,但神的恩典讓你把自己獻上,完全屬祂。

這裡都有很多的矛盾,神哪裡需要人獻東西?祭就是兩個,一個是為了罪,贖罪祭,一個是為了感恩。你獻你自己,能贖罪嗎?牛羊的血能贖罪嗎?不能,神需要吃你的肉、牛的肉嗎?所以感恩祭也好,贖罪祭也好,神也通通不需要。我們不太想到,這是神自己預備祂的兒子。但你領受了恩典以後,你應該有這反應,是獻自己為祭。我還是說這是不可能的事,你不可能殺自己的,但在神的恩典之下你就有這樣的反應。

而且,這祭是活的。這又很奇妙,祭已經死了,怎麼是活的,不但是活的,還是永活的,有生命的。因為在沒有被耶穌救贖之前,你是死在過犯罪惡中,根本都是死的。這世界不信耶穌的人不知道什麼叫活、什麼叫生命。因為生命和活裡包括愛、自由、能力、真理,世人只是在墮落的世界裡因為神的恩典略略知道一點這些東西,而且即使他很有智慧,很有能力,他也是敵擋神、不信神的。而你的活就需要是完全順服、信靠、彰顯神的,而這樣,也把我們人的生命活得更好。真的要把人活得好,是要捨己、活出神的。

「是聖潔的」這祭是活的,是聖潔的。聖潔,我們一般了解是道德上的,但聽了這麼多也知道,聖潔最重要的是分別。耶和華是聖潔的,所以要瞭解活、聖潔,要從神那裡來瞭解。聖潔最基本的意思是獨特的、分別的,跟別的都不一樣。只有神是聖潔的,因為神跟其他受造物都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祂有能力、聰明、智慧、愛,也就是說人(受造物)根本沒有這些東西,不從神那裡,根本不知道這些東西。所以聖潔必須是從神那裡來瞭解。當然也包括神的道德。我們今天比較瞭解的好像只有道德方面,其實在能力、聰明上,神都是聖潔、獨特的。

「是神所喜悅的」我們還能做什麼事叫神喜悅?如果是用律法來討神的喜悅,只有惹更多的咒詛。我不是已經講過?神喜悅祂自己所做的。所以如果我們是憑著信心來獻上,那就是神喜悅的。神喜悅祂自己做的,祂自己做的就是耶穌、聖靈做的。當我們被聖靈和耶穌的工作感動而把自己獻上,神就喜悅,不是說你有什麼豐功偉蹟而神喜悅,那就大大的想錯了。

「你們如此事奉」,事奉這字就是敬拜。希臘文很奇妙,這兩個字可以互相換著,在英文也是。主日敬拜,Sunday WorshipSunday Service。通常講「敬拜」是對神,講「事奉」是對人,但平常用法裡我們講敬拜神、事奉人,不太敢講敬拜人。是都歸於神,但這兩個是一致的,你在服事人的時候,的確是好像在服事神;在對神敬拜、恭敬、讚美的時候,豈不是因著所有受造物(包括人),神在其中奇妙的表現而敬拜?

所以這裡可以變成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你看到上帝所造的山川大河而跪下來,這就是異教徒的錯誤,就是把神的啟示做了扭曲的錯誤。我看過一個電影,就是有一個人到了印度,看到喜馬拉雅山就跪下來說:「山哪,你真偉大」。各位,這是邪惡的,是我們拒絕的。這也是羅馬書第1章講的,「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把神變成受造物,把受造物變成神。但這種罪惡也真的反應出一件事,就是真的有個偉大的神。我們只是因為是罪人,就把這偉大歸於山。也歸於人,那就是人文主義;也歸於理性,那就是理性主義。這些都是偉大的錯誤,真的,沒有神,連錯誤都沒有,太虛空了。

而我們看到神的偉大就敬拜祂。如果真的是正確的話,我們就會對人(甚至對物)有一種尊敬,對環保有一種真實的身體力行。但如果沒有神的話,這些東西就都是邪惡的,都會錯誤,不管有多少正確。

「乃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這樣敬拜神、事奉神,是理所當然的,是一個合理的事奉。「理所當然」這字不太好翻譯,是合理的。我們當然不大喜歡講是合理的,通常在講事奉時都是「感情」的成分比較重,不大喜歡講Reasonable WorshipReasonable Service,都喜歡講Warmful,很溫暖、熱烈、激情的敬拜。但再想想,情和理能夠分開嗎?你對理的認識,傳統基督徒,特別是加爾文宗、路德宗的,還特別強調那「理」字,因為這特別跟神有關係,「理」這字就是Logos,而「情」還不太好跟這連起來。當然也可以馬上想到,「情」如果是「愛」的話就可以連起來,Agape那是上帝,Logos那也是上帝,其實講得完整一點,情和理都是神,神都在這裡面彰顯出祂一切的偉大。被這位完全的神所救贖的人,當然也應該有這種合情合理的事奉。

這事奉,負面的說法就是第2節:

心意更新變化

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不要跟隨、不要學習這世界。這也不知道怎麼講下去。我總覺得我非常不合時宜,我覺得教會一直有的困難(不只是現在而已)就是在效法、跟隨世界。你要說我們不在某種程度上跟隨和效法世界也不對,看看教會裡的每一個東西,不是都在效法世界?錄影機、電腦,都是跟得上世界潮流的。那這是罪惡嗎?不是罪惡。那麼什麼叫做跟隨、不要跟隨?

我想我們還是從神來講起,如果我們是敬畏神的,把神當作一切,這需要有個「捨」才能表現出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沒有電腦、冷氣、這個教會建築物、這個肉身,我們可以死,甚至我們可以沒有聖經,我們要有神。當然這位神是從聖經告訴我們的,我只是說聖經可以被燒掉,人可以禁止我們讀聖經,我們還是可以信神。如果這是你的前提:我可以捨掉這一切,那我覺得這一切都可以給你。

我總要強調我始終跟現代很多神學家有衝突的就是,這一點他們的肯定不夠,嘴上會肯定一下,但在選擇時常常就說要兼得,基督徒一樣要看聖經但也要看報紙。當然,我同意,但你要正確看報紙的態度就是:報紙沒有可以,聖經沒有不可以,那就對了。基督徒也要理性,對,理性甚至是非常應該的,但我必須說,如果理性跟聖經的話衝突的時候,(姑且這樣講,但這樣講會有流弊)我可以不要理性。當然再次說,理性跟信仰應該是一致的。我們要有科學,但當你說「科學不同意童女懷孕」,我就說那是科學的錯誤。我相信復活,科學不相信有復活,我說那是科學的錯誤。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兒女、國家、自由、人權、環保通通是這樣,我要先肯定神。我認為肯定神以後這些才有意義,不肯定神,這些都沒有意義。而且這不可以是個口頭禪、擋箭牌,敷衍一下,這些你需要瞭解裡面的真實。

說到「世界」,太多經文了,世界到底好還是不好?就這是上帝造的、上帝管的、上帝愛的,好極了,我們也要在其中,我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就這個世界要獨立、不要上帝而言,這世界是可咒詛的。

這在約翰福音也表現得非常強烈,這個世界是恨上帝的,就是Cosmos那字,也就是我們的肉體也是一樣。我們對人、世界、自我怎麼樣?是肯定的,如果你想這是上帝造、上帝管、上帝救的、是屬上帝的,那可以肯定。如果說我獨立自主、不考慮上帝,那這一切都可咒可詛。我要捨己,deny myself,我要否定這一切,那當然是我們肯定上帝。

所以「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講得簡單一點就是不要把世界當神。這話太簡單,我要用剛才的話說明一下。這世界的潮流、思想很容易被效法的,以人為本、以世界為本就可咒可詛。「以人為本」是胡錦濤先生、孔子、人本主義講的話,就某個意義來講都有它的道理。「以人為本」的意思如果是說不要以錢為本(我想胡錦濤先生的意思是這個),不要一天到晚追求經濟的成長,要以人為本。這樣來講是對的,但「以人為本」如果不「以神為本」,不管是經濟或人放在前面,通通是錯的,都是受造物。以理性為本,以動物為本,以環保為本都不可以,只能以神為本。這個世界我們住在其中,我們也感恩,也使用,但我們不以它為神,我們的心意要「更新而變化」。

「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也要小心的理解,「更新變化」不是說我們基督徒就追求最新的東西,但是,相對的來講,基督徒也不是追求最舊的東西。雖然我常常說我是個保守主義者,但也說我是個自由主義者;我常說我是個傳統主義者,也常說我是個更新主義者(就好的意義來講我是,就壞的意義來講,我一個都不是)。

你說保守就是對的嗎?「姊妹們,現在世界裙子穿得這麼短,你們不要跟隨」而我就要問你,五十年前也許裙子很長,長到還露出一點腳跟也是罪惡,你要跟隨五十年前的罪惡,還是跟隨五十年後的罪惡?都是罪惡。五百年前還纏小腳,我們要回到小腳時代嗎?各位,基督徒不是說舊的都是好,不要這樣想,也不要天天說「想當年,你們現在這些年輕人」,這都是老朽才會說的話。年輕人、年老人都有好的,也都有壞的,都有對的,也都有錯的,我們跟隨的是主。

比方說,你鼻子、舌頭上打一個洞,對不對?當然不對,那耳朵上打一個洞呢?這個。以世界為本通通錯。我當然不能說你舌頭上打個洞是對的,但同理,為什麼耳朵上打洞就是對的?講這話意思就是你要反對一個風俗習慣或作法,不要說是因為我看不順眼,因為這是新東西;不要這樣想。因為你的「我」是一個罪人,新的東西神可能使用,也可能是世界的。

我這樣講是因為也到過印尼那些很原始的部落去,他們耳垂可以垂到很長,因為都掛金子那些東西。也有舌頭上打洞的部落,就跟我們中國幾十年前纏小腳一樣,你知道這是一個罪惡,但要怎麼樣來解決這罪惡,要小心,有哪些時候要跟那罪惡共容?就譬如剛才說的印尼的離島部落,他們耳垂垂得很長的時候,我去第一件事絕對不是叫他把那拿掉,這會引起很大的衝突。就如同宣教士到中國傳教,第一件事不是要解放那小腳、不抽鴉片。這些都非常重要,甚至可能是很多宣教士花主要力氣要做的事,但他們還是有顆心:最重要的是要人認識耶穌,人的心要歸向上帝才好。

我知道在非洲有過這樣的爭執,我看倪柝聲、王明道也碰到過這問題,就是一個人如果有妾,信了耶穌以後要怎麼辦。我先告訴你正確的答案,是你要保留那妾。這不但有聖經的根據,也有事實。我聽過有人說:「如果有妾,你要保留,但不可以跟他同房了。」但聖經上不是這樣講的,聖經上有說「若另娶一個,那女子的吃食、衣服,並好合的事,仍不可減少。」(出2110)。你說這是男人寫的,真是下流極了,不是,我說明一下:

西方宣教士在一百年前剛到中國時,有些有錢人信了耶穌,西方人馬上有個觀念就是,要受洗,先把妾都休掉,只可以一夫一妻。這是很正當、應當的,但在現實社會不可以這樣做,因為在當時若把妾休掉,她只能有兩個結果,一個是作妓女,一個是她死,環境裡她們沒有生活的空間。再根據聖經舊約也有多妻的情形,就是正確的是要留下來,正確的是對所有人講以後不可娶妾了,但對已經有的這現有罪惡,不能說是妥協,而必須說在罪惡世界這些我們都會碰到,包括耶穌、保羅、摩西。

另外一個有名的例子就是奴隸制度。保羅從來沒有說要廢掉奴隸,因為在當時若廢掉奴隸,奴隸會死的,沒有地方去。就跟那些妾一樣,無法生活。她們纏小腳、沒有讀書、很漂亮,只會奉承男人,你不養她,她怎麼辦?我們不可以繼續有這風俗是對的,但已經有的,你只好有些背十字架:「你怎麼還這麼好色,還留一個妾」?「不,我是愛她才如此的」,而且剛才說了,好合的事不可少。當然,繼續留下來在家裡有很多問題,這都是你要背的十字架。

今天情形也許有點不同,你悔改了以後要怎麼做?這些都不是一句話可以講完的,保羅沒有多講這些,保羅說,「心意更新而變化」。有要改變的,但不是跟著世界變,是跟著主的心意變。現在有電腦、網路了,我們要怎麼傳福音?要不要有網路教會?這些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有時候太頑固、保守,很多時候又太跟著這世界。我不是說跟著「新」,「新」這字有好的意思,也有壞的意思,一般都覺得是好的意思,但「新」有壞的意思,就是不熟練。「新手駕駛」那不是好的意思,表示我開車開得不好。在聖經裡也有兩個意思,這裡的「新」是好的意思,不是表示不熟練,而是被神更新了像神。我們希望我們越變越像神。

神學也是這樣,正統的神學家都會說,連教義都不是不可以改變的。這話很容易被新派利用,不是這意思。所謂「教義不是不可以改變」是神、聖經永遠是一樣,絕不變,但我們對祂的理解可以更深入、更豐富。我還是說要非常小心講,譬如說「三位一體」這四個字在聖經裡沒有,但這觀念有。神就讓正統的神學家在主後多少年才有「三位一體」這字。「基督是神人二性,一個位格」這也是聖經裡沒有的字,但也同樣因著異端的爭執,神對祂兒女的保守,非有這種教義出來不可。「聖經無誤」也是比較後才出來的,也常常是針對異端,就把這原來在聖經中有的觀念,但沒有清楚述說的產生出來。像「預定論」這些,可能都是慢慢出來的。聖經沒有變,神也沒有變,但我們的認識可以更新變化更深入。

但我還是要說小心,也許你好的沒有學會,新派的一大堆學會了,那就慘了。所以就某個意義來講,保守還是對的,因為聖經裡也有說要「保守所交託給我們的真道」。所以就我們持守真道來講是保守。但聖經的確也叫我們更新變化,要認識主,認識得更豐富。希望你是越變越像神,而不是越變越遠離神。

「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談到「神的旨意」時,在整個聖經的重點(通常我們會很吃驚)基本上不是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而是我們不遵行的東西。因為神的旨意基本要我們信靠祂、愛祂、知道祂的美好、遠離罪惡,這是我們知道的。至於在細節上怎麼應用,我們不一定知道,而且我們因信稱義,也不一定需要知道,所以「神的旨意」最重要的是我們求神讓我們去遵行、去信靠,而不是要探索這細節是如何。

但在這裡說「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好像就是我們不知道要去看一看。比方現在有個新東西傳到台灣來,像網咖,教會要不要設立網咖?姑且舉例子,好像保羅說的是這時候我們就要看一看是不是需要這個。我們需不需要有網路教會?所謂「網路教會」就是星期天不聚會了,你在家裡上電腦。這我們直覺上當然都反對,但是不是一定就不可以?現在有網路教學,教會可不可以這樣?

各位,這都不能馬上就說可以或不可以。因為教會在某一個日子聚在一個會堂裡,的確在聖經裡不是一直都有的,在羅馬有一段時候在墳墓裡聚會。那儀式、程序,我是覺得通通可以改變,但一定要知道「一主、一信、一洗、一神」,以弗所書、哥林多前書都有講到「一和多」,這是神學上、哲學上很大的問題。我們既要堅持「一」,就是「一主、一信、一洗、一神、一個靈、一個救恩、一個福音」不可以改變,也要強調「多」,在眾人之中,在眾人之上,也在眾人之間,聖靈賜給個別的個人也是有。

我們要察驗、要思想,倒不是說網路教會可不可以,或要不要有基督教的網咖,這些我想不是最重要,這裡說「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重點還是要你在每件事上明白神是愛人的,神是要人信靠祂的,這是神的旨意,你從這個大出發點去想每一件其他的事情,我想這是他要我們去學習的。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