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课 |
与软弱者的关系(一)
谁是这一段经文所说的"坚固的人"和"不坚固的人"(15:1),或"信心软弱的人"和"信心不软弱的人"(14:1)?司徒德牧师提出四个可能性:
1. 哥林多前书8章9节的"软弱人":
他们绝对不吃祭偶像之物。这与14至15章的情况相似,但本段没有提到祭偶像之物。
2. 苦行者,对中国信徒而言,是"刻苦追求"的信徒(14:21):
无论在外邦宗教或犹太教(爱色尼派)都有这种以极端俭樸的生活来追求信仰满足的信徒,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上一般的衣食住行方式相隔一段距离。
3. 律法主义者:
有人指出"信心软弱"可能是指本书所讲的不能理解"因信称义",而被称为"信心软弱"的人。他们还会以不要吃什么、不可穿什么、不可拿什么等规条来作为得救的要求。
我们不排除上述三种推测的可能性,但最合理的应该是以下所提出的:
4. 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的文化背景所带来的思想差异:
犹太人的生活受了律法规条薰陶,注重洁净之礼和食物的习俗(14:14、20)。这也是耶路撒冷会议所讨论的议题(徒15:19-21、28-29)。但并不是说犹太信徒就等于"信心软弱的人",外邦信徒就是"坚固的人"。
问题的严重性:
本段经文不是讲教义而是讲生活,在生活中实践真理时,常常产生更多的摩擦。其实生活行为的难度在于:(1)它是原则性的,没有指出细节,因此要灵活运用。(2)它是相对性的,随时间和地区的不同及转变而改变,但原则应该不变。(3)凡是指出行为准则的细节,都容易产生极端,除非它的规条常常修正。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很多因为信徒思想不够成熟,而在生活方面产生矛盾的情况:(1)告上法庭(林前6:1-8);(2)相咬相吞(加5:15);(3)提醒合一的重要(弗4:1-3;西2:1-2);(4)两个女信徒不和(腓4:1-3)。这也是罗马教会的问题(保罗没去过罗马,但可能听说过),更是中国教会的问题。
1. 要作的(14:1上)
2. 不要作的(14:1下-23):
1) 不要论断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事(14:13,新译本)
a. 接纳他,因神已经接纳他了(14:2-3)
b. 接纳他,因基督已经为他死而复活(14:4-9)
c. 接纳他,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14:10-13上)
2) 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14:13下-23)
a. 接纳他,因他是你的弟兄,而基督也替他死了(14:14-16)
b. 接纳他,因神的国不在乎吃喝(1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