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 |
經文:羅馬書14:13-15:33
羅14:13,「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
「所以,我們不可再彼此論斷」,這是在說其實看輕人家也是一種論斷,不要論斷、看輕,這都在主的手裡。我們不是和稀泥,但不必要引起這麼多糾紛的事,讓我們就能彼此包容。
「寧可定意誰也不給弟兄放下絆腳跌人之物」,所謂「絆腳跌人」就是讓人跌倒、讓人失敗、讓人犯錯。為了吃喝這些事情起爭執,都是會讓人跌倒的。
譬如我今天在一個很容易在政治問題上起爭執的教會團體裡,我想就不要故意放一份「自由時報」之類的在那邊,引起一些爭執。我們就避免這些事情。這恐怕在很多事上需要有些智慧,在這裡就是避免討論吃東西這類問題,如果會引起這麼多衝突、糾紛,就不要有這樣的討論。
當然「絆腳跌人之物」有很多,這裡講的就是引起不必要失和的事,我們都避免。
羅14:14,「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
保羅這裡講很重的話,「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他確知,也深信,而且是憑著主耶穌的,所以他雖然不是在談重要的教義,但這原則很重要。雖然吃喝的事情是小事,但這是在生活中的事,保羅花很多篇幅講,就是在澄清這些事後面的道理,其中一個道理就是:「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沒有什麼是不潔淨的,理由就是都是神所造的。但對軟弱的人來講,不潔淨的理由就是這被祭過,所以不潔淨。但保羅不談祭過不祭過,在哥林多前書8、10章就講了,祭過的也沒有關係;我不敢說沒有關係,對那些絕對有關係的人是很有關係,對相信神的創造和管理來講,那就是潔淨的,沒有不潔淨。
但你如果以為不潔淨,那就不潔淨了,「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意思就是說你心裡想到這不對、那不對而害怕,對主的認識不夠,這就不是個好現象,那你就避開吧。如果今天有祭偶像的物,你吃了心裡發毛,那你最好不要吃;是沒有問題,但你害怕就不要吃。
這「以為不潔淨,就不潔淨」有個小小的笑話,說到在英
這倒也不是說我們可以為所欲為,基督徒的自由實在有很多學問。這路德寫得好,他有一本小書就是「論基督徒的自由」,基督徒因信稱義,不受律法的約束,是自由的,但基督徒為了愛,在每件事上都作人的奴隸。這就是他的一個結論。
這裡也是一樣,你覺得可以吃,是可以吃,但有些人就是有這樣、那樣的忌諱。你說:「那是他的錯」,也沒有錯,但他現在不能改,起碼在主再來前他還是這樣,那你要怎麼樣?在這罪惡世界,主雖然已經施行了拯救,但還有不義的官、軟弱的基督徒,而你自己又好到哪裡去?這裡不是和稀泥,這是教會裡的生活,也是常常會碰到的。就算教會裡沒有問題,你的家裡、工作地方也都有。
不談別的,就說你跟這樣的基督徒怎麼生活?他實在覺得不乾淨,而你知道那是乾淨的,因著愛心,你就多容忍一點。
羅14:15,「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經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
「你若因食物叫弟兄憂愁」你叫他憂愁,他一天到晚為你的吃在那裡擔心;為你禁食禱告;為你難過。當然你會說:「這是他自找的,他神經病,他根本不應該為我這擔心,他幹什麼要跑到閣樓用望遠鏡看?」而那「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我們要有愛人的心,要體恤軟弱的人。你說:「為什麼我的自由要建立在他眼睛的舒服度上」?你這樣就不是按著愛人的道理行。要想到耶穌跟那麼多門徒相處,各個都是不大好管的。求主憐憫。這不是我們隨便、和稀泥,而是這些事實在可以輕鬆愉快一點來處理。
也可以很嚴肅的,因著神的恩典,這是愛的大道理:「基督已經替他死」。他應該是喜樂的。對,他的認識不清楚、良心信心軟弱,那你幹什麼要在這些事上要特別觸著他?為什麼在這些事上就讓他特別不舒服?這例子我不敢舉,因為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這些軟弱點或盲點,但我們希望記得這原則,就是前面講基督是主,你不要太管閒事,後面講基督為他死,你要叫基督的死無效嗎?那就很嚴重了。
「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敗壞」,這「叫他敗壞」是什麼意思?可能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他天天就在那裡論斷弟兄,論斷到某著程度就幾乎是敗壞教會,一天到晚在教會裡製造糾紛,因為他覺得你不該吃這東西,那你不是就叫他敗壞了?另一個可能的意思就是他實在覺得這不能吃,但他又很想吃,看到別人吃,他就因為饞嘴而吃,那也是敗壞,因為他不是憑著信心吃,是貪婪而吃。
羅14:16,「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毀謗;」
這裡「你的善」是指你正確的知道你可以吃,但你這正確的知道可以吃,卻造成其他軟弱弟兄對你的毀謗;你自由是件好事,卻叫人家來論斷你,這就不好了。
羅14:17,「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當然對很多人來講,神的國就是在乎吃喝。像馬克斯、康德等,到最後他們講的也就是這些。神的國、或天堂、或人間天堂就是有吃有喝,物質的分配很公平、人的壽命很長就好,他們只能想到這些。
所以吃喝這事其實也不是不重要,我們說了,吃喝、物質的一切、大大小小、一根頭髮都很重要,因為那是上帝造、上帝愛、上帝保守的,任何事連到上帝就非常重要,單獨的來看就真的不重要,也更不能自主。吃喝是很重要,上帝給我們的身體我們要看重,但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上帝重要,你做任何事是不是叫人更認識、親近、相信上帝,還是遠離?你的善良、吃喝,叫人家一天到晚遠離上帝、在那裡論斷你、生氣,他心中就缺少神,你不要這樣做。
神的國不是在吃喝,是「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公義」一方面可以想到因信稱義,一方面想到因信稱義而帶來神和人、人和人之間的和睦相處,這「公義」當然也包括做事的公平、正確,教會裡要有這些。公義和和平,公義和愛,都是不應該衝突,但常常會衝突。好像講求公義就沒有和平,因為公義就是要擇善固執到底。愛好像就常常和稀泥一點,這些我們都避免。
有公義、和平,還要有靈裡的喜樂。難道我們在吃喝時就沒有靈裡的喜樂?也不要搞錯,你在吃喝時完全可以有靈裡的喜樂,完全可以在神的國裡面,如果你是以神為主。你在禁食禱告、不吃、監獄裡的時候,也可以充滿了公義、和平和聖靈中的喜樂,你是信靠神、倚靠神的,你知道神在善待你,你知道其他弟兄姊妹也在善待你。記得神的國裡一定是在肢體的生活裡。
你們現在為了吃喝,起那麼多爭執和糾紛,那就不當了。
羅14:18,「在這幾樣上服事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
我們講過「服事基督」,基督實質上不需要服事,但我們在服事兄姊妹就是在服事基督。就好像12:1,「如此事奉,是理所當然的」你在吃喝的事上能對你的弟兄不論斷或不輕看,甚至盡量的成全他。
當然這「成全」我們也希望是在真理裡面。加爾文在解這經文時也講得很好,他說我們為了不要冒犯軟弱的弟兄就盡量低調一點,但如果軟弱的弟兄變成得寸進尺,處處都要來管人的時候,加爾文說你也要冒犯他一下,這也是對他好,要提醒他一下,他不能總是那麼跋扈、總覺得別人這不對、那不對。
所以我再次說,這些在應用時,我們不一定每次都把握得非常準確,但我們在服事基督,如果為了吃喝的事能有合理的愛人的態度的話,是神很喜悅的,人也會稱讚你,包括教會其他弟兄姊妹。雖然有時候真相只有神知道,我們自己都很委屈,但長期的來講,一個教會裡,神也會讓人看到這人做得真是對的。
羅14:19,「所以,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我們中國人喜歡講「德行」,其實他講的就是「建立」,不一定是建立德行,包括身體的建立也是。現在不是很流行講「全人」?這是對的。其實他在講的是吃喝,而吃喝的後面就是你信仰、愛人的態度。
「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我們應該要和睦,但不是假的和睦,假和睦不能建立,只能讓整個屬靈的身體腐朽、有病態、或僵化。和睦要建立,是要用金銀寶石、真理和愛、聖靈來建立。
這裡講「建立」,我們也想到耶利米書一開始講到的「拆毀」。有時候真的需要嚴厲一點來對付,好像撕破臉,有的時候又需要非常和氣,但這些技術上的對或錯可能是次要(不是完全不重要),我們心裡信靠上帝來建立,那總是最好的。
羅14:20,「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
「不可因食物毀壞神的工程」,「神的工程」在這裡講就是人。食物也是要建立人的,包括讓他身體健康,現在你們為了食物毀壞了、製造了糾紛,論斷、輕看了弟兄。「毀壞神的工程」就是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你的善被人毀謗。一個好的事,包括你感恩在吃東西,但這件事情如果妨礙到別人,你就犧牲或暗暗的吃,不要讓他看見吧。這不是做虧心事,是不要讓他跌倒。你讓他跌倒就是讓他論斷、毀謗你,他是不對,但你也是叫他犯罪了。
羅14:21,「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是什麼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
吃肉、喝酒、看電視、服飾方式、游泳…,叫人跌倒,那我就不做。不是說我們都是奴才命,我們是主人命、自由,在生死的真理上我們是不改變,這種吃喝我們可以讓步。但即使是吃喝,若對方好像一直不講理,你的包容變成縱容時,以許有時候也需要提醒他一下。這怎麼拿捏,我們求主幫助。
羅14:22,「你有信心,就當在神面前守著。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
這跟前面說的「個人心裡的意見要堅定」一樣,你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做,不是意氣用事,因為這是神給你的認識和託付。神讓你覺得說這是神造的,所以你可以吃;神讓你覺得這祭過偶像,我為了敬畏神而不吃,要守住這因著神給你的託付,若要被說服,也是有更清楚知道神的旨意,才被說服,不是為了其他的原因。你有信心,是建立在神的良善、全能上,那你就持守。
「人在自己以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責,就有福了。」這真是我們中國人非常缺少的一個福氣,我覺得中國人因為對神不認識,就這樣認為:「在別人以為可行的事上被稱讚,就有福了。」就是大家說好、沒有人責備我就好。我們很看重面子,不太講究什麼是真正的對錯,只是別人覺得好就好了。保羅在這裡是一種健全的個人主義,就是你在自己知道可行的事上不被責備。當然這些都要跟前面說的一起平衡一下,你不自責,又坦然而行的如果會妨礙別人,叫人跌倒,那你就還是不要去行,最起碼不要在他面前行,不要把你這行為變成使他跌倒的因素。
這是一個有福的人,他不自責。我覺得我是常常自責。但那自責若是被聖靈責備就好了,若只純粹是別人的意見,那就不是很好;因著別人的意見自責,那是不好的,因著主,我們就應該自責或覺得安慰。
羅14:23,「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吃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
這信心不是大膽。信心,我還是說到最原始的定義,是對神的權能、慈愛、良善有一種認識。這正確的信心就會讓我們生活得自由又有愛心,也願意犧牲。但沒有這信心的話,常常就是在律法主義當中,天天就覺得這有問題、那有問題。
保羅從羅馬教會因為吃的問題所引起的兩個爭執,花了很多篇幅在勸他們。保羅也很清楚把自己站在堅固人的那一邊:
羅15:1,「我們堅固的人應該擔代不堅固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
你覺得你的信心堅固嗎?你覺得你的信仰認識是對的嗎?那你就多擔待一點別人的軟弱。你自己若覺得這樣是信心堅固,凡物都可吃,其實保羅的結論是,那你就不要再吃,最起碼不要在他面前吃。不是怕事,是不要讓他們跌倒。
羅15:2,「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建立德行。」
「不求自己的喜悅」、「務要叫鄰舍喜悅」,這些都要小心的看。若不小心看,就都是一種苦行僧的心態:「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我不過是一個不重要的螺絲釘,就犧牲了吧,全體的利益最重要。」各位,這種,在很多國家都非常多,包括我們中國,像愚公移山、廿四孝等等,就是我們自己犧牲,讓眾人得到好處。這在中國歷史上最多,而也常常就造成一個相反的:「一天到晚要我們犧牲,到最後我就是拼命貪,因為虛偽太多、犧牲太多。」一旦作到了官,常常會有這樣情形。各位要小心。
羅15:3,「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
當保羅說我們「不求自己的喜悅」,然後說「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先不講基督,講基督以外所有的人,包括保羅。保羅說我不求自己的喜悅,哥林多前書10:33,「我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然後說這都是效法基督。還有10:24,「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看這個好像不需要多講,我們聽了很多這樣的事。但我要提醒的是:如果你以為基督徒生活最重要的愛就是我們犧牲自己,讓別人得到好處,各位,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這有個最大方向的不正確,就是聖經裡清楚告訴我們,我們要得到任何好處,不是任何人(也不是我們自己)犧牲換來的,是神白白的恩典。你一定要說犧牲的話,那是基督,不是我們。你說:「這裡有說要效法基督」也沒有錯,但效法基督可不是我們用功德來換什麼東西。我們效法基督就是一切順服上帝,而且即使在效法基督裡,我們也不可能是自己死、讓人家得到什麼生命。
比方如果失火,有人犧牲,讓別人先逃,我們覺得很偉大,但那犧牲只是我們一般用法的犧牲,嚴格來講,不是犧牲,他到主那裡好得無比的,有更大的賞賜。在人間就沒有這事,人間這人死了就死了,我們很悲哀的。我們在主裡面所有的犧牲都不是自己永遠的損失,是有更大的收穫。
所以我們在講愛的時候,哥林多前書13章就很有意思。我們都認為愛一定是犧牲,但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3章講到的愛,犧牲一點都不是愛:「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於我無益」。你犧牲一切不等於是愛,可能是個悲情、絕望、悲觀、看破紅塵。我們基督徒沒有絲毫的悲情,而且我們很注重自己的好處,你看保羅說,「仍然於我無益」,他要的是「與我有益」。他前面不是說不要求自己的益處?那只是說不把自己的益處當作終極的目標,我的益處是要人榮耀上帝、同得福音的好處;甚至就是因為「我的益處是要叫人得到福音」,所以不是那種很可憐兮兮、一點地位都沒有的在那裡犧牲,我們是很歡喜的建立每一個人。我們之所以不求自己的益處,因為上帝把最好的益處都白白給了我們,而且是永遠不會失去。但我們做這些事都不是和稀泥,也不是叫人吃吃喝喝就完了,我們是要建立他、叫他得救、叫他認識主、叫他更認識主的。
「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這是詩篇69:9的話。這篇詩篇談到很多彌賽亞的事情,就是為主受苦。「辱罵你」是指辱罵上帝,或辱罵上帝的選民,結果都落在我的身上。
我想這裡還是在講基督為我們所做的代贖。就嚴格的意義,我們不能效法,不能做這工作,因為耶穌一次就獨力做成,永遠的成就了。但就我們在蒙恩的狀況中,我們應該做這樣的事,「不求自己的好處」。再次說,這不能說是犧牲,因為我們沒有任何損失,即便我們的性命失去也沒有損失,我們得到更美好的。我死是對我有益的,我就得到了。
不過我們在教會裡不是和稀泥,也不是悲情、絕望,而是非常感恩的知道神給我們恩典,就不是妥協真理,而是對這些軟弱的弟兄姊妹有更多忍耐、建立他們的這些步驟。
羅15:4,「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
聖經裡的話都叫我們在教會生活裡要有忍耐、安慰、盼望,我們忍耐不是咬牙切齒,雖然也忍耐得很辛苦,但忍耐中也得到上帝給我們的安慰,最重要的是有盼望,事情會有更好的轉變,雖然不一定肉眼看得到就是。
羅15:5-6,「5但願賜忍耐安慰的神叫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6一心一口榮耀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會賜給我們力量,叫我們彼此同心,我們不要論斷,也不要輕看,不要因為食物叫人跌倒,效法基督,相信上帝的帶領是美好的。
「一心一口榮耀神─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我們是同心合意的榮耀我們的神。前面就講過榮耀神,是把神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把神當作慈愛全能的上帝而且信靠祂。把神當作神是榮耀神,也很恰當的把弟兄姊妹當作神的僕人、神的兒女、屬神的。「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基督尚且這樣順服父,我們也是這樣順服。
羅15:7,「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
「接納」也是現在常講的,不過大家常講的就是:「你是流浪漢,我們接納你;你是同性戀,我們接納你;你是罪人、浪子,我們接納你。」這都對,但常常忽略了另外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被接納的人。基督接納我們、父親接納浪子,是浪子回頭,他並沒有接納那醉生夢死的浪子。浪子不悔改,那父親是沒有接納的。所以你今天回到父家,父親接受你,而且給你那麼好的待遇、完全的赦免、給你戒指、袍子、鞋子、宰牛吃、有音樂,是因為你悔改了。你回來只是要白吃白喝,一點沒有認罪,沒有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那這個接納就是縱容罪惡。
當然我們今天接納任何人到這邊,也不是要他一開始就那樣悔改,但他需要有這樣的心。我們今天就常常在這最重要的事上沒有做,只是接納,但不指望他悔改。那是什麼接納?不錯,神是照著我們的本相接納,但神沒有繼續讓我們照著我們的本相下去,神要我們悔改,有基督耶穌的樣式。
所以,「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是非常偉大,也是很困難的事情,我們也要看到今天教會並沒有做得很好。
羅15:8,「我說,基督是為神真理作了受割禮人的執事,要證實所應許列祖的話,」
還是在講羅馬教會的這兩個黨派。「受割禮人」當然就是猶太人,事實上這又跟從9到11章(甚至更前面)連在一起,猶太人、外邦人都是神所愛,都要信靠神。祂都愛,都預備了救恩。
「基督是為神真理作了受割禮人的執事」,這「神真理」包括神全備的真理、神的福音。耶穌作「執事」,我們從來沒有想到耶穌是執事,這執事就是服事的工作,在這裡就是救猶太人的工作。這「神真理」可以等於福音,或神的應許,但他用「真理」就是說福音、應許、耶穌所做的這些事,根本一點都沒有違背真理。就跟我們沒有因著信廢掉律法一樣。真理是要讓你看到吃東西、守日的真正意思,猶太人並不知道耶穌已經為他們成全了這一切的事。歌羅西書講的這些日子、節期等都是影兒,耶穌是那實體,耶穌成全了這些,所以那些潔淨的禮儀你不必再守,耶穌已經替你守了。
「要證實所應許列祖的話」,要讓萬民都蒙福。這「所應許列祖的話」裡是以色列蒙福,萬民也要蒙福。
那麼外邦人、猶太人應該和好,你們現在為了吃的事情這樣,實在不應該。接下來他又引了很多聖經上的話:
羅15:9,「並叫外邦人因他的憐憫榮耀神。如經上所記: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讚你,歌頌你的名;」
外邦人也蒙恩,也榮耀神,其實就像你們羅馬教會現在一樣,有猶太基督徒,有外邦基督徒。
「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稱讚你,歌頌你的名」,這經文在詩篇18:49,本來在舊約時,「外邦人蒙恩得救、外邦人跟猶太人一同喜悅」是不大多。詩篇18篇照標題講是大衛寫的,49節說,「我要在外邦中稱謝你,歌頌你的名」其實那背景並不是很好,就是大衛被趕到外邦人(主要是非利士人)中,好像喪家之犬,但他也讚美神。大衛在那種時候讚美神,保羅今天就把他用在你們今天在羅馬環境中讚美神,比大衛那時候好多了,大衛那時候非利士人根本不是神的兒女,你們現在猶太人和羅馬人都是神的兒女,你們不能在羅馬這個地方讚美主嗎?
羅15:10,「又說: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樂;」
外邦人應該跟主的百姓一起快樂。不是在外邦讚美而已,而是外邦人跟主的百姓一同歡樂。這是申命記32:43的話。在外邦中讚美,可以說是在流浪、逃亡的時候的讚美,然後在你流浪逃亡時,也看到別人也因為你歸向了主,大家就一起讚美主。雖然在舊約這種情形非常少,但現在在羅馬教會是這樣,我們應當一起讚美、一起歡呼。
羅15:11,「又說:外邦啊,你們當讚美主!萬民哪,你們都當頌讚他!」
保羅這樣講,我們好像覺得有點重複、囉唆,又沒有很重要的神學,但保羅講的是上帝在拯救人最後的目的是我們應當頌揚,但現在你們羅馬教會已經有這樣的爭執,就需要提醒。
他引好多經文講到外邦人跟猶太人應該和好。對熟悉舊約的猶太人,他們應該看得進去。對這些經文這麼清楚的講到外邦人蒙恩,還有保羅前面講外邦人是接在這肥根上,外邦人也應該懂。
羅15:12,「又有以賽亞說: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
這是以賽亞書11章講的,耶西的根就是上帝。今天我們實在不是在講猶太人比較重要還是外邦人比較重要,我們都仰望這位耶穌。
羅15:13,「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神給我們盼望,將來的盼望,以現在來講,就是教會合一的盼望。「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這裡其實一直在強調是盼望,盼望這字出現兩次。也就是現在的狀況不是那麼理想,但我們還是有盼望。
羅15:14,「弟兄們,我自己也深信你們是滿有良善,充足了諸般的知識,也能彼此勸戒。」
你們是很良善、有知識、也能彼此之間勸戒。
羅15:15-16,「15但我稍微放膽寫信給你們,是要提醒你們的記性,特因神所給我的恩典,16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
這裡保羅當然都是在對羅馬教會講。這時應該已經離開了他們的爭執,但因為羅馬教會可能有相當多的外邦人,也就還是再提一下。提什麼事?上面講的就是你們跟猶太人要和好,下面講的其實在講他自己的心願:請你們為我禱告,請你們記得我是你們的使徒,所以我對你們的勸告請你們要聽,我大膽一點講。
這「稍微放膽」講,當然也是有理由,第一個我們不知道保羅跟羅馬教會有些什麼樣的關係,從第16章看到那麼多問安的話裡,保羅很認識他們,很可能就是跟今天一樣,鄉村慢慢萎縮,人口多半會往大城市集中,所以保羅在他過去傳福音的過程中,可能認識了很多人,後來到了羅馬。雖然這教會不是他建立的,但他還是羅馬教會的一個使徒。所以保羅寫這信說一些比較重的話,表示他們關係應該很深。
就像我今天寫信給一個從來沒去過的教會,責備他們這、那,好像有點多管閒事。但如果那教會裡有些人我認識,也許我就稍稍大膽一點講。這沒有很重要的教義,但顯出保羅跟他們的親切。
「使我為外邦人作基督耶穌的僕役」。我是耶穌的僕人,當然也是在管理你們,「作神福音的祭司」其實就是說要把你們獻上,你們就應當(像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講的一樣)是更加完全的。
我要把你們外邦人獻上,都是靠著聖靈,不是靠著肉體。靠著肉體你們外邦人沒有可誇的。「叫所獻上的外邦人,因著聖靈成為聖潔,可蒙悅納。」
羅15:17-18,「17所以論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穌裡有可誇的。18除了基督藉我做的那些事,我什麼都不敢提,只提他藉我言語作為,用神蹟奇事的能力,並聖靈的能力,使外邦人順服;」
保羅在講他自己的見證,也在講他的權柄,也在提醒羅馬教會需要聽他的話。這些事情我們也看到,讓人家的順服裡是用言語、作為、神蹟奇事、聖靈的能力。言語當然是講道、禱告,這總是最重要的,但我們也不輕看有神蹟奇事,甚至我們應該祈求。因為保羅尚且這樣使用,我們怎麼可以不這樣用?
羅15:19,「甚至我從耶路撒冷,直轉到以利哩古,到處傳了基督的福音。」
保羅講這些事,也是在講到他的行程,因為他很想去,第1章就講了,現在他又是有點回到前面。第1章就講我早就想到你們那裡去,有很多攔阻,有很多因素讓我沒有辦法去羅馬跟你們分享。這些時候我都不在做閒事,我在到處傳揚基督的福音。這有點像曹操寫的「明志」,把我自己的志願表達出來。
羅15:20-21,「20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免得建造在別人的根基上。21就如經上所記:未曾聞知他信息的,將要看見;未曾聽過的,將要明白。」
保羅這裡不是小氣,不是說別人傳過了,我就不要去,好像有門戶之見。我想保羅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人認識福音,所以已經有福音的地方就不要去,他要開拓也在建造。既有了,我就不去了,要叫更多人認識神;要叫那些沒有聽聞的都認識、看見。這也是以賽亞書52:15的話。
羅15:22-23,「22我因多次被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裡去。23但如今,在這裡再沒有可傳的地方,而且這好幾年,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的時候,可以到你們那裡,」
「士班雅」就是西班牙。保羅後來有沒有去,有人說他在羅馬被關,放了以後就去了西班牙,他有個第四次的傳道旅程。這旅程的過程可以在提摩太前後書裡多少看到一些,是使徒行傳沒有記載的。不過這個部分聖經實在沒有講很多,所以我們不知道。
各位,這句話實在太簡單,但簡單裡看到保羅的不簡單。他說,我希望去西班牙的時候可以到你們那裡,用今天的話講就是,「我現在很榮幸被選為中國的太空人,明年在內蒙古著陸時也許我去看望一下你們的教會」。各位,這是何等重要的大事,因為那時候要去西班牙何等困難。這時候保羅當然還不在羅馬,他還在哥林多或堅革哩。這麼大的事,保羅說,我去西班牙時也要去看你們。他從來沒有想旅程的艱難這些事,就是說我要把福音帶給你們。這千山萬水對他來講,好像一點都不是問題。這個人的思維跟我們真是不一樣。
羅15:24,「盼望從你們那裡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心裡稍微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
他說我希望從你們那裡經過,得見你們,與你們彼此交通,希望心裡稍得滿足,然後他也說了,希望你們送行。他這裡要表達的其實是什麼?他寫了這麼長、這麼重要(最重要)的一封信,對羅馬是多麼的關心,然後也很想去看他們,但他還是在講,好像我是路過你們,我是要去西班牙。不是更看重西班牙,我是要把福音傳給那些人。保羅這傳福音的心志真是非常偉大。
羅15:25,「但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給聖徒。」
而現在我是要往耶路撒冷去,是要供給聖徒,有一筆捐項是要捐給耶路撒冷聖徒的。其實保羅前面也曾經送過,因為耶路撒冷教會比較貧窮。耶路撒冷教會比較貧窮要去扶助,這理由有人說是因為耶路撒冷教會施行共產主義,到最後大家就窮起來。
這不是不可能,但恐怕不是這個理由。耶路撒冷的貧窮,若用現在的經濟來講很容易理解,因為耶路撒冷不是一個商業中心,不容易富有。耶路撒冷也沒有什麼農產品、畜牧業,是個山城。是一個宗教中心沒錯,但收入、金錢的來源沒有什麼。他們要去找打工的機會也很少,因為那裡沒有商業、工業,所以耶路撒冷的信徒是比較貧窮,常常都是需要被接濟。就跟你今天在一個學校附近的教會,若成員主要是學生,也不太容易富裕,因為學生不大有錢,雖說現在的學生有錢,比起在工作的人員還是差一點。
耶路撒冷貧窮可能也包括有饑荒,所以保羅一再是捐錢去。而這捐錢的麻煩可真多,看哥林多書信時看到,因為保羅收了很多錢,很多哥林多人就責備他。哥林多後書第8章特別有講。保羅收錢為耶路撒冷,哥林多教會有說他是A錢。保羅說,那好,我就不向你們拿錢,我向馬其頓教會拿,他們又說保羅看不起他們。就是很麻煩。這一筆保羅做的慈善事情,讓他蒙了很多污名,受了很多侮辱,最後在耶路撒冷差一點命都沒有。那真是一個叫人很難以理解的十字架。不過我們現在應該都能理解:我們的主都這麼愛我們,這又算什麼呢?
羅15:26-27,「26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27這固然是他們樂意的,其實也算是所欠的債;因外邦人既然在他們屬靈的好處上有分,就當把養身之物供給他們。」
保羅這講得也是。我不知道羅馬教會在這件事上有多少共襄盛舉,但保羅在這裡講,其實也在提醒羅馬教會:你們要把錢奉獻給那些需要的。包括更前面看到我們這些外邦人不是野橄欖?那麼對原來的那橄欖樹有一些關心(不管是福音上或物質上的關心)不也是應該?雖然耶路撒冷教會對羅馬教會有什麼好處,我們實在不知道。但有人估計,在五旬節聖靈降臨時,有從羅馬來的人就在那裡信主了。這都是神的恩典、聖靈的工作,但我們不因此忽略了聖靈,和神,和基督藉著教會所做的工作。因此我們是感謝神,但我們不並不是在感謝神的時候,沒有表達對人的謝意,包括金錢,那不是骯髒的。
羅15:28-29,「28等我辦完了這事,把這善果向他們交付明白,我就要路過你們那裡,往士班雅去。29我也曉得去的時候,必帶著基督豐盛的恩典而去。」
感謝主!了不起,他知道他會把恩典帶到每個地方。各位,你要有這樣的信念。我們是罪人,什麼都沒有,但我們信了主,我們有主的聖靈、主的話,我們是把豐富的恩典帶到每個地方,我希望你我都有這樣的心志,而且有這樣的努力。不斷的讀經、不斷的禱告、不斷的在結出聖靈的果子、求聖靈充滿,這些都讓我們在各地成為各人的祝福。當然我們也藉著別人給我們的得到祝福。
羅15:30-32,「30弟兄們,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又藉著聖靈的愛,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為我祈求神,31叫我脫離在猶太不順從的人,也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32並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的到你們那裡,與你們同得安息。」
這裡又講到神的旨意,我已經講過,神的旨意不要把它想成比較實用或比較細節的部分:「神的旨意是叫我去或不去?」這是的,保羅也是這樣講,但神的旨意更重要的是,讓我更相信、更認識神是慈愛、良善的。我是藉著全能、慈愛、良善的神,要去耶路撒冷,再路過你們這裡,到西班牙。我請你們禱告,讓我能夠歡歡喜喜的去,然後到你們那裡,與你們同得安息。因為保羅實在也是很累。
羅15:33,「願賜平安的神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
今天最後幾分鐘要講的是這一段:保羅在請羅馬教會的人為他禱告,他特別請他們與他一同竭力祈求神。
我們從使徒行傳(包括20章前後)看到保羅知道耶路撒冷之行不平安。我們也討論過,到底他去是對還是不對。因為推羅的信徒也是被聖靈感動說他不應該去,保羅說我要去。有人說保羅不應該去,但我已經講過,我們覺得推羅的信徒也是對的,明明是被聖靈感動。保羅也被聖靈感動要去,也是對的,雖然看起來行動跟好相反。因為推羅的信徒是希望保羅不要受到傷害,保羅是希望去傳福音,都不是自私,都是信靠神的,所以都是對的。
現在保羅知道耶路撒冷之行不妙,他背的十字架真是多,為了這筆錢,哥林多教會對他有多少侮辱,多少人說他。甚至使徒行傳講到他們去的時候,還特別把跟保羅一起去的人的名字說出來(徒20:4),那是什麼意思?就是保羅在告訴人說:「我沒有A錢,這些人都看到了」。他這麼愛耶路撒冷的人。然後請大家禱告,希望到耶路撒冷這件事能夠很順利,結果不順利,發生大動亂,保羅差一點死。當然耶路撒冷信徒是很高興,但我們也不能不說,保羅被關時,我們沒有看到耶路撒冷教會有一個人出來幫他;當然我們不能說一定沒有,但耶路撒冷教會的態度好像不是很好。理由當然也很簡單,就是這個教會是越來越猶太教的色彩重,對保羅這外邦的使徒,傳外邦人不必受割禮,甚至不必守律法可以得救,甚至猶太人也不是因為律法和割禮得救的,他們越來越多不滿。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保羅付上這麼多代價愛他們,他們卻好像沒有怎麼幫忙。當然這禱告「叫我為耶路撒冷所辦的捐項可蒙聖徒悅納」是有聽,但他非常的不順利。
然後保羅另外一個禱告,「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的到你們那裡」,保羅估計大概三個月就可以去。我在這地方寫完了信,託非比把它帶回去,然後我自己到耶路撒冷,把錢一交就到羅馬,大概是幾個月。結果是三年,差一點死,在該撒利亞被關了大概兩年半時間。
我為什麼要提這段話?是大家一起的禱告,好像完全沒有成就。我們也不知道他在那裡被關了兩、三年有什麼意思,領了多少人歸主、受了多少委屈,我們通通不知道。各位,我們很多事不明白,但我們只有感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