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讲
 第五十九讲

『環環相扣的福音』

羅馬書1014-16

 

最近在一份雜誌上看到一個故事。有一個學習跳傘的人第一次跳傘非常緊張,當他從飛機上跳出去以後,把教練教他怎樣控制降落傘的話忘得一乾二淨,所以當他降落到一片樹林時,他掛在一棵很高的樹上,就這樣他一直吊在那邊等有人經過。終於,他看到一個人遠遠的走過來,他一直大喊大叫引起那個路人的注意,這個跳傘員想,應該要先確定他在什麼地方,好請那個人通知他的教練來救他。他問那個過路的人說:「請問,我在什麼地方?」過路的人抬頭看見他掛在樹上,就回答說:「你在樹上。」這個跳傘員說:「我猜你一定是一個牧師。」那個路人很驚訝的說:「沒有錯,你怎麼知道我是一個牧師?」掛在樹上的跳傘員說:「因為牧師講的話都是正確的,不過沒有什麼用處。」

 

這一個故事是一篇談論牧師講道的文章中的例證,也許「牧師講的話都是正確的,不過沒有什麼用處。」這樣的評語也許過分了一點,不過從會友的立場來說,也反映出相當的實情。但是從牧師的立場來講,就是我們今天所讀的聖經,保羅引用先知以賽亞的話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不管從會友的立場或傳道人的立場來看,雖然保羅在羅馬書第十章強調,只要人「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就能夠得救,但實際上福音的傳遞過程,並不像「信耶穌便得救」這麼簡單。

 

今天這段聖經,我們看見關於傳福音的事。

 

一、接受福音的關鍵

 

v14-15a:『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

 

這一連串的問題,是在質疑「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就能夠得救」的真實性,這些問題是不接受福音的人提出來的。他們不相信保羅在13節所說的:『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他們說:我還沒信,怎麼向你所說的耶穌求呢?我還沒聽明白有關耶穌的事,我怎麼能信祂呢?我還沒有遇到傳講耶穌的人,我怎麼能聽到呢?最後一個質疑是針對上帝的,意思是,上帝沒有派出傳講耶穌的人,我怎麼有機會遇到這種人呢?這一串的質疑,並不是出於善意,但我們可以從這些質疑,思考人是如何信耶穌的。

 

基督徒很喜歡用「靈命」這個詞,有些時候我們會聽到有人說:「某某弟兄,或某某姐妹的靈命很好。」這樣說,其實是在恭維人的信仰表現,根據的是外表的行為,所以能夠被說是一個靈命好的基督徒,通常是指聚會穩定、遵守十一奉獻、熱心服事、等等這些可以量化的表現來衡量。用其他宗教的術語來表達「靈命」,我想應該可以用「修行」來代替。

 

事實上,聖經中沒有「靈命」的說法,只有描述一個人跟主的關係時,用「屬靈的」來表示,「屬靈」是指人跟主的關係的狀態。聖經只告訴我們,有屬靈的基督徒,沒有說有什麼靈命高超的基督徒。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屬靈的基督徒呢?只要是相信耶穌的人,願意跟隨耶穌的人,就是一個屬靈的基督徒了。我們不需要靠某些課程才會變得屬靈,基督徒受造就,學習聖經,學習各種神學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服事,如果上了一大堆的課程卻沒有實際去服事,只代表這個人喜歡學習,他所學的對別人來說,沒有什麼作用。

 

剛開始決定信耶穌的人,我們會安排上所謂的「慕道課程」或「基要真理」的課程,目的是要幫助人做清楚的決定,上這些課程不會讓人的「靈命」向上提升,這些課只是要幫助人清楚信耶穌是怎麼一回事,希望決定信耶穌的人不是出於感情的衝動,或者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人家的積極邀請。接受福音的關鍵是,人自己的決定,保羅在羅馬書第二章就講得很清楚,人的是非之心足夠做出正確的決定,將來上帝審判人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推諉。

 

二、傳福音要付代價

 

v15:『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蹤何等佳美。』

 

這句話出自以賽亞書527節。以賽亞這句話是給那些被俘虜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他安慰那些國破家亡的百姓,將來上帝要帶領他們回到耶路撒冷,以賽亞用一幅圖像來描述那個時候的情形:一個信差長途跋涉的到他們面前宣告,他們不用繼續被異邦人管轄,他們可以回家了。這幅圖畫中有一個強烈的對比,一邊是歡欣鼓舞的群眾,慶祝他們終於聽到期待已久的好消息,但是另外一邊,那個傳遞信息的人,累得癱在地上。

 

我們知道在跑步比賽中有一個叫馬拉松的競賽。在主前四九○年波斯帝國攻打希臘的雅典,波斯軍隊的兵力是雅典好幾倍,面對這樣的威脅雅典有的人主張和談,有的人主張起來反抗,後來決定派兵出去打這場很沒有勝算的仗。那些主張打仗的人都出去了,所以雅典城內有一股打算叛變的勢力,預備打敗仗時跟波斯帝國和談。雅典軍隊在一個叫馬拉松的平原跟波斯軍隊遭遇,經過幾天的對峙,兵力薄弱的雅典軍隊運用戰術把波斯軍隊打敗了。雅典軍隊為了雅典城的安定,派了一個很會跑步的戰士回去報告打勝仗的消息,免得雅典城裡主張和談的人起來叛變。當這個戰士從馬拉松平原跑回到雅典城時,他只喊了一句:「我們打勝仗了。」就倒在地上死掉了。後來為了紀念這一個戰士,就有了所謂的馬拉松賽跑。

 

保羅引用以賽亞書說:『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蹤何等佳美。』他不是在說把福音傳給人的工作是值得羨慕的,從前面那一串的質疑,保羅要表達的是,把好消息傳給人,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幫助人決定接受耶穌基督做主的過程中,會遇到人用各種質疑拒絕信耶穌,我們的責任是不斷的在各種質疑中幫助人決定委身於基督。

 

上個禮拜我接到神學院的通知說,因為新學期的神學生中需要讀幼稚園的孩子很少,所以他們決定停掉幼稚園。但是他們有幫忙找一個外面的幼稚園,讓林懇能夠繼續讀下去。他們安排了一個時間,對所有的家長介紹那個幼稚園。那個幼稚園的老師強調,他們教育小孩子的目標是建立良好的品格及喜歡讀書的習慣。他們介紹他們怎麼幫助小孩子建立好品格,方法就是不斷的提醒加上鼓勵,我聽他們詳細解說怎麼做的時候,我開始覺得幼稚園的老師很偉大,我們家雖然只有一個小孩,為了告訴他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常常搞得兩個大人發脾氣。這些幼稚園的老師,一個人要帶十幾個懵懵懂懂的小孩,必須一次又一次的對每一個小朋友做重複的事,我想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精神分裂。

 

小孩子的成長需要大人為他們付出許多代價。同樣的,幫助一個人信耶穌,也是需要付出很多代價。

 

三、接受福音要全然的委身

 

v16:『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保羅引用以賽亞書531節,感嘆人對福音的反應,他說:「人沒有都聽從福音。」這是什麼意思?沒有人願意聽福音嗎?還是沒有人接受福音呢?如果保羅說:「人沒有聽從福音。」意思就很清楚是不願意聽或聽了不接受,不過他是說:『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多了一個「都」字,我們要留意保羅的意思是什麼。『人沒有都聽從福音』表示,人是聽到了福音,也對福音有所接受,不過人所接受的福音是經過選擇的。很會選擇合自己胃口的部份,不合自己喜好的,就不會接受。

 

例如很多基督徒喜歡將來在天上的賞賜,但是不願意在地上的付出,有人喜歡做被看見被稱讚的服事,卻不喜歡默默的做一些只有主看見的工作;也有人是相反的,為教會做事情喜歡自己一個人躲起來做。每一個人的個性不一樣,也都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接受耶穌。有些人學習的耶穌是,醫病趕鬼時大有能力的耶穌,有些人喜歡學習被群眾熱烈歡迎時的耶穌。對於耶穌的教導也每個人各有所好,有的人喜歡耶穌談的慈愛、有人喜歡耶穌教導的公義。保羅說『人沒有都聽從福音。』這是一個很深沉的感慨,就他的看法,按照自己的偏好來信耶穌,其實是沒有信耶穌。所以他會引用以賽亞書531節感嘆說:『主阿、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我們從保羅的這個感嘆,要做兩方面的反省。一方面是我們怎麼信,另一方面是我們怎麼傳。我們會不會只聽合自己胃口的話,那些叫我們扎心的話,卻故意把它們給忽略或遺忘掉?當我們傳福音的時候,會不會為了快一點讓人決定信耶穌,而只告訴他耶穌的恩典,卻不提要對付罪、要悔改認罪?

 

最近有一位在國外的宣教士跟我分享,他遇到一個當地的傳道人跟他分享他的試探,這個試探就是把教會帶往靈恩路線的試探。那個本地的傳道人說,他看見那些靈恩路線的教會不斷的增長,許多人因為那邊宣稱可以醫病、那裡的聚會很活潑而被吸引過去,而他這種只傳講聖經的教會,卻很難吸引到什麼人過來。他很想放棄他的堅持,跟那些靈恩教會的方式去做,至少人會多一些,自己也比較會有成就感。

 

我聽那位宣教士講這個傳道人的試探,雖然沒有辦法完全了解他的情形,但可以體會這種「成就感」的試探。其實我們每天都活在「成就感」的試探中,屬於世界的成就定義是根據數字。錢賺得多的人是有成就的;房子買得多的人是有成就的;學位多的人是有成就的;連教會的人數也是世界衡量傳道人成就的指標。不知不覺中,我們很容易從以基督為中心的信仰,回到以世界為中心的生活了。

 

神要基督徒的是做出全然委身的決定,雖然我們已經盡力把福音傳給別人,卻還沒有看見什麼很明顯的果效,我們不知道他們什時候會決定信耶穌,但還是願意持續的付出,神就喜悅我們了。求神幫助我們,做一個全然委身的基督徒,幫助我們不要為了成就感服事。願我們能夠單純的接受福音,也單純的把福音傳給人。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