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讲 |
『是少數還是餘數』
羅馬書11:1-5
我家三樓的鄰居最近他們的兒子全家從國外移民回台灣住,這個兒子是他們從小送到美國當小留學生,後來讀到醫學院畢業,有了公民身分、當了幾年醫生,也成家生了小孩。這幾年他們常常回來探望家人,去年做了決定,要回台灣定居,一方面是為了多陪陪父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要繼續在國外當少數民族了。
雖然我沒有在異文化環境中長時間住過,不過從在國外長時間住過的人聽到,不管是美洲、日本或歐洲,甚至在同種族同文化的中國,只要是膚色、五官、語言、甚至連講話的腔調不一樣,都會被當成少數,然後以不公平的方式對待。這種現象也發生在台灣,那些離鄉背景來這裡工作的外國人,也因為他們是少數,而被不公平的對待。
這種被當成少數的經驗,對保羅來說是很豐富的。保羅生來就是一個外僑,他生在大數,那裡不是屬於原本猶太人的勢力範圍,保羅在一個生來就是「少數」的地方成長。當保羅認識福音,接受耶穌基督做主以後,他在猶太人的傳統信仰中變成另一種「少數」,在保羅的時代,信耶穌的比例在猶太人當中非常低。而保羅三次的宣教旅程,他在羅馬帝國中跑過一個又一個的地方,不管他在什麼地方,包括種族、信仰、甚至同樣在基督徒當中,保羅對真理的堅持,跟彼得、雅各、約翰等其他使徒比起來,他一直是「少數」。不過保羅看自己是「少數」嗎?在我們今天看的聖經中,有一個聖經裡面不常用的說法,這個說法叫做「餘數」。出現在第五節:『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所留的餘數。』
在第五節之前,保羅舉出兩個例子說明什麼是餘數。一個是用他自己作例子,另一個是用舊約先知以利亞。
新約聖經中包括使徒行傳和保羅書信,保羅有好幾次提到他的背景,他之所以要把自己的背景搬出來,有為自己的身分做說明的(徒22:3),有在亞基帕王面前受審判為自己辯護時講的(徒26:4),也有為了把自己跟某些假使徒做區隔而強調出自己的背景(林後11:22),還有是為自己生命的改變作見證時說的(腓3:5)。在羅馬書11章這裡保羅既不為自己做見證,也不是在為自己做辯護。他以自己為例子,說明上帝並沒有放棄以色列人。
羅馬書十一章之前兩章,保羅談論的重點是以色列人雖然是上帝的選民,但是他們不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最後的下場是被上帝棄絕。有人認為保羅這樣的論點,是上帝已經放棄以色列人了,保羅的回答是,絕對沒有,上帝不會因為某某人的血統是猶太人,就不讓他有得救的機會。保羅說:『因為我也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屬便雅憫支派的。』當保羅這樣說的時候,他同時表達出兩個信念來。
一、保羅肯定自己是得救的人;二、保羅不認為自己是少數人。這兩點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有的信念。
很多基督徒都不肯定自己已經得救了,一方面是把得救的道理想得太複雜了,把世俗的某些觀念套在基督教的信仰當中,在因信稱義之外加上很多行為的條件。如果我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行為有沒有達到上帝的標準時,我們就會用行為代替信心。另一個不肯定自己得救的原因就是自認為「少數」。在大部分的情況中,所謂的「少數」常常代表反傳統、不合群的,因此就產生所謂的同儕壓力。
前天跟美環的妹妹在網路上通話,她談到上個禮拜陪他兒子去學校新生報到前,他兒子不斷的警告她,在學校不要講話,因為他兒子覺得她講英文時,中國人的口音太厲害了,會讓他在學校被別的同學取笑。這種情況在美國是很普遍的,亞洲人在那裡的第二代,為了融入同儕中,儘量不要變成「少數」。美環這次去美國,有機會分別在西雅圖跟紐澤西的華人教會做禮拜,她看到的共同現象就是,很多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國人,已經不會講中文了。這種現象真的很可惜,人為了不成為「少數」,會把一些很寶貴的東西丟棄。
當一個基督徒害怕成為「少數」時,會丟棄什麼呢?會丟棄在真理上的堅持,很多人都說:「反正大家都是這麼做的,我也這樣做應該不會有事。」一但我們在最小的事情上讓步,就會逐漸的在更多的事情上讓步。為什麼要以為自己是「少數人」呢?雖然實際的情況,按照數字來看,我們會變成「少數」,但基督徒不要怕自己變成數字上的「少數」。在世界上也許我們常常是「少數」人,但在上帝面前,我們可以放心,還有很多在真理上堅持的人跟我們站在一起,我們要看的是,當我們能夠站在上帝面前時,我們跟其他得勝的基督徒在一起,我們不會是「少數」的。保羅用的另一個例子,幫助我們更清楚的看見,我們不要把自己當成「少數」人。這個例子是舊約先知以利亞。在羅馬書11:2-4節的故事,記載在列王記上18、19章。
以利亞是以色列國的先知,以色列國是所羅門王去世以後,分裂出去跟猶大國分庭抗禮的國家,事實上以色列國跟猶大國原本是合在一起的國家。以色列國分裂後是拜偶像的國家,以利亞在這種環境中服事非常痛苦。在以利亞的時代,以色列國王后追殺所有原本服事上帝的人,包括祭司和先知,所以大部分的人不是被殺就是躲起來,以利亞是躲起來的那一種。以利亞躲了三年多以後,有一天,上帝要以利亞去面對以色列的國王及王后,而且要他去挑戰那些拜偶像的假先知跟祭司。以利亞沒有想太多就去了,事情發展的很順利,以利亞成功的在百姓面前大大的勝過偶像的勢力,讓很多百姓回到上帝面前。不過就在這種全面性的勝利之後,王后下了一道格殺令,要取以利亞的性命。於是以利亞就開始逃亡了,當以利亞暫時停下來以後,他開始向上帝發脾氣,上帝沒有立刻回應他,反而是讓他吃飽、睡飽。
當以利亞吃飽、睡飽後,上帝帶領他走了四十晝夜來到西奈山。在山上,上帝向以利亞顯現問他:「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保羅說,以利亞在那裡控告所有的以色列人,他說:『主阿、他們殺了你的先知、拆了你的祭壇、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上帝問了以利亞兩次:「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以利亞都做了同樣的回答。他已經陷在一種只看見自己的情緒裡面,他認為自己是少數中的少數,甚至以為自己是唯一仍然跟隨上帝的人。
以利亞的問題是什麼?他的問題就是認為自己是「少數」,而且是孤單的少數。當他以為自己是「少數」的時候,他就沒有辦法繼續服事上帝了,他自哀自憐,覺得自己再也沒有什麼用處了。以利亞給我們一個很大的警惕,他不知道上帝在他之外,還保全了七千個人,這些人是可以跟他同心同工的,但是他自以為是「少數」的時候,就放棄繼續往前走。
保羅引用以利亞的例子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在服事神的時候,把自己看為「少數」的時候,就沒辦法繼續服事下去了。他說,事實上以利亞要看的不是「少數」,他應該看的是「餘數」。第五節說:『如今也是這樣、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所留的餘數。』
在聖經中只有三個地方提到「餘數」,除了羅馬書外,使徒行傳15:16-18引用阿摩斯書9:11-12說『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裡的「餘數」是指「所有信耶穌的非猶太人」;另外一個談到「餘數」的地方在羅馬書9:27,這裡也是引用舊約來的,是以賽亞談到關於以色列人得救的事:『以色列人雖多如海沙、得救的不過是剩下的餘數.』我們可以說,這是指「所有信耶穌的猶太人」。
所以「餘數」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所有信耶穌的人。「餘數」這個字在原文中的意思不是剩下來的,這個字的意思是「留下來」。上帝要我們看自己是「留下」來的人,這個留下來不是留在世界,而是留在上帝的旨意裡面。
我們要問一下自己,在基督徒的身分上,我們看自己是「少數」,還是「餘數」。如果你看自己是「少數」的時候,就會很容易被世界影響,因為你害怕變成孤單的人,但是當你看自己是上帝揀選恩典中的「餘數」時,你會知道你為什麼要堅持你所信的,你願意在道德的抉擇中,當別人都退讓走開了你還是可以留下來,你所看見的事上帝揀選你的目的,不會去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
求神幫助我們正確的看自己,免得害怕成為少數而放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