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罗马书的中心思想和背景介绍
◆ 内容:
今天在节目中所要跟你分享的主题是:罗马书的中心思想和背景介绍。
中心思想
马丁路德说∶「罗马书这封书信实在是新约的主要部分与最纯粹的福音,它不仅值得每一个基督徒研读烂熟,而且值得他天天去全心揣摩,以它为日用的属灵粮食。这封书信不怕阅读得太多,揣摩得过分,人们愈加研习它,它也就愈显得宝贵,愈显得有味。」另外加尔文也说∶「凡明了罗马书的,他就明了全部圣经。」
从罗马书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使徒保罗的中心思想:人是因为信耶稣基督才跟上帝有合宜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得救,不必是先成为犹太人。因此,是否有受割礼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新造的人(加拉太书六:15)。我们应该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使徒保罗在强调「因信而得以跟上帝有合宜关系」的时候,是说人从心里确实深信,使人的生命彻底改变,绝对不是口头说说而已。其次罗马书所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那种彼此和好与和谐的关系。
罗马书在教会历史上的影响
真实的信心是经过挣扎过後的信心,挣扎以後的顺服就是「信心」,在信仰上没有经过挣扎过的生命,往往是不太成熟的生命,也很难体会那些正活在许多痛苦挣扎中的人,神学家奥古斯丁、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英国大复兴的关键人物约翰卫斯理,这些人都跟我们一样,曾经历过许多信仰的冲突与挣扎,最後他们读罗马书从神的话语里被光照,走出生命的困境。
.奥古斯丁信仰的转捩点
教会历史上有名的神学家奥古斯丁(A.D.354-430)说:有一天来到一个花园他的内心很痛苦,他觉得做人活在这个世上有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他说我为什麽不能是一个神圣完美的一个人呢?为什麽我都做不到?奥古斯丁就在那里很难过痛哭起来,结果在那个时候,他说:他好像听到小孩子唱歌的声音不知道男生还是女生他不知道,因为小孩子的声音我们比较听不出来,听到小孩子唱歌的声音,他说:奇怪这里又没有小孩子在唱歌唱什麽呢?歌词说:「拿起来念吧!拿起来念吧!」他听那个小孩唱歌的声音一听的时候就有一个感动要将他的圣经翻开来读,一翻开就是罗马书十叁11-14:「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他说突然间他好像一个作梦的人睡醒,好像一个本来在睡觉的人猛然地醒过来头脑就清醒了,他说:突然间感受到原来上帝就在那里,原来上帝就在这里跟他说话,从那时候他才开始真真实实地踏入了这个信仰。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
主後1516年,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教授罗马书和加拉太书信的时候,研究思想“神的义”这句话。路德对这个「义」字,以为是神对付罪人公义的审判,使他困扰。因为他仍然对善功主义的观念相信不疑。所谓善功主义∶在当时罗马天主教的有些神学家,认为恩典是必须赚取甚至要用金钱购买的一种商品。功德变成天主教救恩论的关键字眼。他们认为一个人在神面前,透过信心和爱心的行为,得到足够的功德,才能真正得救。马丁路德心中对公义的神非常惧怕,有时甚至私下怀恨,他说:「虽然我过的是修士的生活,是无可指责的,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在神面前自感良心不安;我也不相信我能够用使我自己满意的行为来取悦於他。我不爱(事实上,我恨)那位刑罚罪人的公义之神,我不是用沈默的亵渎,就是喃喃地抱怨。我向神生气,对他说:「悲惨的罪人因为原罪会受到永恒的咒诅,因为旧约律法而承受各种的灾祸,这还不够吗?神竟藉着福音让人愁上加愁,还要他们忍受他的震怒和公义。」我如此逼到自己几乎疯狂,良心大受干扰,不断地思想保罗这段经文,渴望知道他的意思到底如何。」
他日夜祷告,默想,反复思考经文的涵义,最後终於得到了上帝的光照:称义不是神公义的审判,不是人的义行,而是神给人的恩赐(礼物)。不是人去作,而是人去接受。「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一:17)现在,这经文对路德竟然变成了全新的体验。他说:「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经过敞开的门,进入了天堂里面!」
保罗写罗马书的因由
保罗为何要写罗马书?对於一些基督徒来说,可能从未想过这会是一个问题,也可能看不出这个问题有甚麽意义。究竟保罗写罗马书之目的是甚麽呢?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罗马书的特色:
1.保罗写罗马书的时候,他还未到过罗马(一8~13,十五22~24)。
2.保罗在信首部分,表明他非常希望能探访罗马(一8~13),但在书信的末後却指出他只是想经过罗马,他真正的目的地是西班牙(十五22~24、28)。保罗预备在写信之後要先去耶路撒冷拿着众教会的捐款救济那些在耶路撒冷中圣徒的穷人,然後才经罗马到西班牙去做宣教的工作(十五25~32)。
3.比较起保罗的其他书信,罗马书是较为神学性地讨论一些问题。如∶称义、归算、成圣,但保罗书信的特色就是前面虽讲神学性、理论性的东西(一到十一章);後面就会提到实践性和运用性的指引(十二到十五章)。
4.在书中保罗明显地有时以犹太人为他说话的对象(二17~29,四1,七1),然而有时却又与外邦人对话(十一13,十五10~11)。
5.保罗在书中引用了很多旧约经文,数量之多,不但超过了任何一卷保罗的书信,而且更是超过了所有保罗书信的总和。
因着上述这些特色,使我们不能同意一些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保罗对罗马的情形所知不多,所以他写信的内容和目的,与罗马基督徒的处境和需要关系不大。保罗写罗马书只是为了反省他自己过往的经验,或者只是向罗马基督徒介绍自己对福音的看法而已。其实,从罗马书这些特色来看,我们可以稍为了解保罗当日写罗马书的处境及目的,是与罗马基督徒所面对的问题与处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如以下列叙述:
首先,保罗虽然在写罗马书时仍未去过罗马,但从罗马书十六章所提的二十六人中许多人就是保罗所认识的,很可能是保罗在各地传道时所认识的弟兄姊妹,其中包括了百基拉和亚居拉,他们正是使徒行传十八章1至3节中所提到的那对夫妇,当时因罗马皇帝革老丢驱逐犹太人离开罗马而受影响的一对夫妇。保罗与他们在哥林多同住作工,称他们是「在基督耶稣 与我同工,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十六3~4)的,可见保罗与他们的关系何等亲密,保罗写罗马书时,这对夫妇已经身在罗马,故此,保罗从他们处得以了解罗马城中的犹太人,以及基督徒群体的具体情形,而保罗其他的书信,皆是为了针对受信者的具体处境而写。
第二,虽然罗马书比起其他保罗书信来说,讨论的问题较为理论性,但在罗马书十二至十五章,保罗明显地是针对罗马信徒具体情况而作出教导,而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一些有犹太背景的信徒(被称为「信心软弱的人」,十四1),与一些有外邦背景的信徒(被称为「坚固的人」,十五1),他们并没有组成一个教会,而是分别属於罗马的家庭教会。当他们有机会一同吃饭时,其中却因食物的问题引起争执(十四14~21),後果非常严重,因为早期教会的崇拜与一同分享食物(主餐)是难以分开的,不能一同吃饭也意味着不能一同崇拜。罗马的基督徒群体很可能就是面对着犹太背景信徒与外邦信徒彼此相争、分裂的情况,这与保罗所强调基督的身体是合而为一的教训(林前十二;罗十二3~5)有极大的矛盾;因此,倘若罗马的信徒群体真的陷入此分裂的危机中,保罗为此而书写罗马书是极有可能的。
第叁,保罗在罗马书中,犹太人与希腊人(外邦人)的关系明显是他所关注的,尤其是有一种「先」、「後」之次序关系,更特别的是这种关系是有所转变的。在罗马书一章16章中提及福音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後」是希腊人;在二章9至11节中则提及患难、困苦与荣耀、尊贵、平安亦是「先」加给犹太人,「後」是希腊人,然而「神不偏待人」,因为在第叁章中皆强调犹太人与外邦人在罪恶下,对神来说都没有分别(叁9、22~23、29~30),甚至在第四章谈及亚伯拉罕的时候,亚伯拉罕「先」是未受割礼的(外邦人),然「後」才受割礼(犹太人),故此,他是一切「未受割礼」和「受割礼」的人共同属灵父亲(四11~12)。可是到了九至十一章,次序开始倒转过来,「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九30~31)十一章中更强调救恩临到外邦人是要激动犹太人发愤图强(十一11),而先要「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才到「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十一25~26);因此,「犹太人」与「外邦人」在救恩历史中先後次序之转变,成为罗马书的主题之一。若与罗马书十四至十五章13节的内容配合来看,似乎保罗是要使犹太背景的信徒与外邦背景的信徒明白彼此尊重、彼此接纳的道理。
所以保罗引用那麽多旧约的经文,极可能是用以说服那些犹太背景的信徒去接纳他的教导。而他在信末提及自己正冒着生命危险到耶路撒冷去(十五25~31),目的是为了使犹太信徒愿意去接纳外邦信徒的捐款,这捐款代表了外邦人在属灵的好处上分享了犹太人的好处後,所应该奉上给犹太人的欠债。保罗提及这项行动,很可能是要使在罗马的外邦信徒明白到犹太信徒的接纳是何等重要。
第四,保罗在信末中,突然提及罗马并非他向西行的目地,经罗马往西班牙传福音才是他真正的目的。保罗为何在信首不早作说明呢?他这样做难免给人一个是他非常渴想到罗马探望当地信徒的错觉。若果我们配合整卷罗马书,特别是十四至十五章13节来看,保罗可能希望透过书写罗马书,能使分别属於罗马各家庭教会的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彼此接纳,合而为一,如此他们才会同心合力地支持他往西班牙传道。
故此,保罗虽然在罗马书前面八章论及「因信称义」的道理,然而讲解此道理可能并非保罗写罗马书的目的;保罗的目的是要以「因信称义」的道理去劝说罗马的信徒群体─犹太背景信徒与外邦背景基督徒,不要再分「先」「後」,不要再论断和彼此轻看,反要彼此体谅、尊重、迁就和接纳,以致可以彼此和好,可以一同崇拜、一同分享主餐,最後可以同心为保罗即将在耶路撒冷所遇到的危险祈祷,并能一同支持保罗往西班牙传道。保罗若果能在到达罗马之前,先用此书信达到这些目的,那麽,当他来到罗马的时候,便不用再费唇舌,就可立刻起行往西班牙传福音去了。
下次我们将在节目中分享罗马书第一章的内容,期盼你在收听这个节目的同时,能够准备一些纸和笔,将所听到的内容记下来,相信可以帮助你生命和生活更蒙福、更有能力。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