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注释

{\Section:TopicID=779}壹·介绍(一19

{\Section:TopicID=780}一·祝福(一13

  1 保罗在往大马色的路上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这呼召并不是来自人或透过人来传达,而是直接来自主耶稣。使徒一词直译就是“奉差遣者”。第一代的使徒是亲眼看见复活的基督的见证人。他们能行神迹,证明他们所传的信息是来自神的。特尔斯脱根的诗句诚然道出保罗的身分:

  蒙神的儿子基督差遣,我往那天际般的遥远地;这权能的职授,是出于衪的钉痕手。

  保罗写这封信的时候,有一位叫所提尼兄弟与他一起,因此保罗问安时提起他。我们不能肯定他是否就是使徒行传十八章17节提到的所提尼。这住所提尼是管理会堂的,曾被希腊人公开殴打。大概这位领袖因保罗传道而得救,现正在福音事工上帮助他。

  2 首先,这封信是写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的。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太过败坏,是神的教会不能在那里建立起来的。这是个很大的鼓舞。此外,保罗将哥林多的教会描述为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成圣的意思是指从世界分别出来归神,所表达的是所有在基督里的人的身分。至于他们的实际情况,他们应天天致力过圣洁的生活。

  有人辩称,成圣是神施恩而带来的明确作为,使人可以完全根除自己的罪性。这种见解却与本节的教训相连。哥林多基督徒的实际生活,距离应达到的圣洁水平还远,但事实始终不变,他们因神的缘故在身分上已是成圣的了。

  他们既是圣徒,就是一个伟大相交群体的成员;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虽然这书信的教训主要是针对哥林多圣徒的,但也适用于全世界承认基督是主的相交群体。

  3 可以说哥林多前书这封书信,是透过独特的手法讨论耶稣主权的。在讨论有关教会和个人生活的众多问题时,保罗一贯地提醒他的读者耶稣基督是主,而我们的一切言行都应以这伟大的真理为依归。

  本节是保罗常用的问安语。恩惠、平安涵盖他所传的福音。恩惠是各种福气的根源,而接受神恩惠的人,在他生命中会生出平安的效果。这些宝贵的福气都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而来。保罗在提到神我们的父时,毫不犹豫地以同等语调提到主耶稣。在新约圣经中,这种表达方式司空见惯,宣示主耶稣和父神是同等的。

{\Section:TopicID=781}二·感谢(一49

  4 保罗问安完毕,便为哥林多信徒并神在他们生命中的奇妙作为而感谢(49节)。保罗生命的一点高尚特质,就是常在其它信徒生命中寻找值得感谢神的地方。如果他们的实际生活并没有甚么值得赞许之处,那么他至少也会因着为他们所成就的一切而献上感谢。这里的情况正是如此。哥林多信徒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那种属灵的基督徒。然而,保罗最少也可以因神在基督耶稣里所赐给他们的恩惠而感谢神。

  5 神向哥林多信徒施恩的明显证据,是他们得到圣灵丰富的恩赐。保罗特别提到的恩赐是口才、知识都全备,相信意思是指哥林多信徒拥有的恩赐,包括说方言、翻方言和有异于寻常的知识。口才是外在的表达,而知识则是内在的领受。

  6 他们既有这些恩赐,足以证明神在他们的生命中动了工。这正是保罗所指。他说:正如我为基督作的见证,在你们心里得以坚固。他们听了保罗为基督作的见证,便用信心接受了。神赐给他们这些超然的能力,目的是证实他们的确已经得救。

  7 就拥有恩赐而论,哥林多教会决不比其它教会差。但单拥有恩赐,并不是真正属灵的记号。保罗感谢主,并不是因为哥林多信徒凭自己做了些甚么。恩赐是主升天后赐下来的,并不在乎得恩赐的人本身的优点。人得到恩赐,都不应骄傲,却要谦卑地为主运用恩赐。

  至于圣灵所结的果子却完全是另一回事。这是关系到信徒是否愿意降服在圣灵的管理下。在生命中结出圣灵果子上,保罗不能称赞哥林多信徒。他只能感谢主赐下恩赐,但这并不是由他们作主的。

  使徒保罗其后甚至在书信中责备这里的圣徒滥用恩赐。但这时候,他感谢主奇妙地赐下这么丰富的恩赐给他们。

  哥林多信徒在等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到底这是指基督回来接衪的圣徒(帖前四1318),还是指主与衪的圣徒一起回来(帖后一610),抑或是二者,圣经学者意见不一致。前者指基督单单向信徒显现,后者是衪向全世界显现。信徒都殷切(圣经新译本)地盼望被提和基督荣耀的显现。

  8 保罗表示,他相信主必坚固圣徒到底,叫他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再一次叫人诧异的,是保罗为了神将要成就的事感谢,不是因哥林多信徒成就了甚么而感谢。他们既已相信基督,而神又赐他们属灵的恩赐以作证明,因此保罗有信心神会为自己而保守他们,直至基督回来接走属衪的人。

  9 保罗对哥林多信徒如此乐观,是因为那位呼召他们与他儿子……一同得分的神是信实的。他知道神既愿意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使他们可以分享我们的主的生命,衪就决不会让他们从自己的手上流失。

贰·教会里的紊乱情况(一10~六20

{\Section:TopicID=783}一·信徒间的纷争(一10~四21

  10 保罗开始处理教会里的分党问题(一10~四21)。他语带爱心地劝勉信徒要合一。不过,他没有运用使徒的权柄来命令他们,而是以弟兄身分作出温柔的吁请。这合一的请求是根据主耶稣基督的名;名字既代表位格,这请求就是根据主耶稣的位格和衪一切的作为了。哥林多信徒高举人的名字,于是引致纷争。保罗所高举的,是主耶稣的名,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属神的人带来合一。说一样的话,就是要一心一意,异口同声。在忠诚和效忠上,他们要合而为一。当基督徒有基督的意念时,就会产生这种合一。在下面的经文,保罗告诉他们如何实际地效法基督的意念。

  11 保罗是从革来氏家里的人,得知哥林多教会纷争的消息。保罗说明消息的来源,为基督徒操守立下重要的原则。除非我们愿意让人知道我们是消息的来源,否则就不应将有关弟兄姊妹的消息传出去。如果今天大家愿意效法这榜样,教会就不会遭闲言闲语所困扰了。

  12 地方教会内部分党分派,各自标榜自己的领袖。有认为自己是属保罗的,有说是属亚波罗的,也有标榜属矶法(彼得)的。有人甚至表示自己是属基督的,大概是指只有他们是属衪的,其它则不然!

  13 保罗由本节至17节,愤慨地责备党派之争。在教会内分党分派,就是否定基督身体的合一。追随属人的领袖,就是轻看为人类钉十字架的主。标榜人的名字,就是忘记在受洗时曾向主耶稣表示效忠。

  14 哥林多教会内有党派之争,但保罗庆幸他只是给教会寥寥可数的人施洗。在让保罗施洗的人中,他提到基利司布和该犹

  1516 他决不希望有人说,他们是的名受洗的。换句话说,他不打算有归属自己的信徒,也不争取知名度。他的唯一目标,是要引领男男女女归向主耶稣基督。

  保罗再三思索后,记起也曾给司提反家施过洗,但他却记不清还有没有别人。

  17 他解释基督差遣他,主要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这并不表示保罗不相信需要施洗。他说明,他确曾为一些人施洗。他的意思是,他的主要工作不是施洗。他大概是将这工作交给其它人处理,或许是交由地方教会中的一些人负责。然而,本节却足以证明,在得救的问题上,受洗不是决不可少的一步。否则,保罗就会在这里表示,他庆幸除了基利司布和该犹之外,他并没有引领任何人得救了!这样的观念站不住脚。

  保罗在本节下半,畅顺地交接下文。他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他知道,如果别人是因他的雄辩或言辞而受吸引;那么,他致力要令人认识基督的十字架真义的目标,会因自己的缘故而落空了。

  我们记着哥林多信徒是希腊人,极崇尚人的智慧,这可帮助明白下面的经文。他们视哲学家为民族英雄。这种思想明显地已溜进了哥林多教会。有人意图使福音看来较容易为知识分子接受。他们认为福音在学术界毫无地位,所以便意图将福音的信息知识化。这种对知识理性的崇拜,明显是导致按领袖分党派的原因之一。任何要使福音较易被人接受的意图,都完全走了错方向。神的智慧与人的智慧,有天壤之别,没有人能使二者调和。

  保罗又陈明高举人是错的,并强调这样做有违福音的真义(一18~三4)。他首先指出,十字架的信息正与人心目中的真智慧相反(一1825)。

  18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伯恩斯很恰当地指出:

  在十字架上的死,叫人联想起羞辱和可耻。只说一个被钉十字架者的受苦和受死所带来的救恩,只引来他们内心产生纯粹的轻蔑和鄙视1

  希腊人是智慧的爱好者(这正是“哲学家”的直译意思)。然而,福音的信息却丝毫不能使标榜知识的人动容。

  那些得救的人来说,福音却为神的大能。他们听见了这信息,凭信心接受了,重生更新的神迹就在他们的生命中出现。本节说明一件严肃的事实,就是人只有两类,一为灭亡的人,另一是得救的人。并没有二者之间的一类。尽管人们爱戴人类的智慧,但只有福音能带来救恩。

  19 以赛亚(赛二九14)早已预言,人凭自己的智慧,会认为福音是难以接受的:

  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

  庄燊在《威克理夫圣经注释》中指出,按照上下文,这些“说话是神谴责犹大中的智慧人,他们在面对西拿基立的威胁时采取与埃及结盟的政策。2”诚然,神喜欢用一些在人眼中看为愚蠢的方法,以成就衪的旨意。衪常用的手法,往往为这世上的智慧人所嘲笑,却能准确而又有效地达到衪所要的效果。例如,人的智慧叫自己确信可以透过努力或功劳来换取救恩。福音却指出人尽一切努力也不能救自己,并陈明基督是唯一到神那里的道路。

  20 跟着,保罗作出一连串挑战,“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当神制定救恩计划时,可有征询他们的意见?单凭他们的智慧,能设计出这样奇妙的救赎计划吗?他们能够起来推翻神的说话定旨吗?答案是坚定的“不能!”神……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

  21 人凭自己的智慧不能认识神。多个世纪以来,神给人类这个机会,结果人失败了。于是,神就乐意透过传讲十字架这在人看来是愚拙的道理,来拯救那些信的人。传讲所谓愚拙的道理,就是指十字架。当然,我们知道十字架的道理并不愚拙;但在人类尚未蒙启迪的思想中,这看来确似愚拙。高德说,本节包含了整全的历史哲学,是所有史籍加起来的总要。我们不应轻轻略过本节,却要深入细想其中深邃的真理。

  22 犹太人的特点,是要神迹。如果他们看见神迹的话,就会相信。另一方面,希利尼人则求智慧。他们着眼于人的理性、推论、逻辑。

  23 但保罗并没有迎合他们的要求。他说:“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正如有人说:“他不是个爱看神迹的犹太人,也不是个爱谈智慧的希利尼人,却是个爱救主的基督徒。”

  在犹太人,钉十字架的基督是绊脚石。他们期待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出现,拯救他们脱离罗马的欺压。然而,福音却为他们预备一位钉在十字架上受羞辱的救主。在外邦人,钉十架的基督是愚拙。他们不能明白,一个看来在软弱和失败中死去的人,怎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

  24 但令人惊讶的是,犹太人和外邦人所追求的,竟奇妙地在主耶稣身上找到。凡听见衪呼召并相信衪的,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就成了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25 事实上,神岂有愚拙和软弱。但使徒保罗在本节表示,在人眼中看来似是神的愚拙,事实上比人所能及的更具智慧。同样,在人眼中看来似是神的软弱,到头来还是比人所能做到的更为强壮。

  26 保罗讨论过福音后,转过来谈到蒙神藉福音呼召的人(2629节)。他提醒哥林多信徒,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常有人指出,本节说的意思是不多,而不是绝无仅有。有一位英国贵族妇女曾作见证说,正因这微小的分别,她才有得救的机会。

  哥林多信徒本身,也不是属于上流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所接触到的,并不是一些听起来很了不起的哲学思想,而是简单的福音信息。既是如此,他们又为何要过分地重视人的智慧,并对那些致力使信息能迎合世俗智慧的传道者推崇备至?

  如果人要建立教会,就必致力吸收社会上最显赫的人为会友。但本节教导我们,为人所重视所称道的人,在神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衪所呼召的人,多都不是世人眼中的重要人物。

  27 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正如苏艾雷说:

  艺术家所用的材料愈简朴,而仍然能保持同等的艺术水平,就愈受推崇欣赏。征服者动用愈少兵力,而仍然赢得重大胜利,就愈显出雄才伟略3

  神用号角的声音,使耶利哥的城墙倒塌。衪将基甸的军队从三万二千人减至三百人,然后用他们来将米甸的大军驱逐。衪用珊迦手中的赶牛棍打败非利士人。衪又使参孙能够用一块驴腮骨来击溃整支军队。我们的主只用了几个饼和几条鱼来喂饱五千人。

  28 保罗还加上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组成人称为“属神的上将级愚兵”。神用这些人看不中的材料,来废掉那有的。换句话说,衪喜欢拣选一些在世人眼中毫无地位价值的人,用他们来荣耀衪。如果基督徒奉迎大人物或知名人士,却蔑视卑微的圣徒,就应当接受这些经节的责备。

  29 神拣选世人眼中毫无地位的人,是要使一切荣耀都归与衪自己而不是人。由于救恩完全出于衪,因此只有衪配受赞美。

  30 本节进一步强调,我们如今所成为的并所得着的,都是本于衪,而不是因为任何哲学思想;因此,人完全没有可夸耀的余地。首先,基督成为我们的智慧。衪是神的智慧(24节),是神凭自己的智慧选择,使衪成为引往救恩之路。当我们得着救主的时候,就得着在地位上的智慧,有全然得救的确据。第二,衪是我们的公义。我们因相信衪,就得蒙圣洁的神算为义。第三,衪是我们的圣洁。我们凭自己,没有圣洁可言;但在衪里面我们有成圣的地位,藉着衪的能力我们可以愈来愈圣洁。最后,衪是我们的救赎。这肯定是指最后阶段的救赎,那时主回来接我们回家,与衪在一起,我们的灵、魂,与身体都要得蒙救赎。

  卓岳尔精辟地将这真理阐释出来:

  基督以外的智慧,其实是使人身陷地狱的愚拙;基督以外的义,其实是过失和定罪;基督以外的圣洁,其实只是污秽和罪恶;基督以外的救赎,也只是捆绑和奴役4

  裴雅森将本节的内容,与我们的主的生平和工作连系起来:

  衪的行为、说话和工作,显示衪是神的智能;然后是衪的死亡、埋葬和复活。这一切都与我们的称义攸关。其后衪四十天与人一起,再后升天,赐下圣灵的恩赐,并在神的右边坐下。这一切与我们的成圣攸关。最后是衪的再来,这关乎我们的救赎5

  31 这是神刻意的安排,使一切的福气在里临到我们。因此,保罗推论说:“为何要因人而夸口?他们不能为你带来任何福气。”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