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1 弟兄們,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
這句話看起來簡單,也非常不簡單。等一下他就稱哥林多教會為亞該亞了,因為哥林多是亞該亞的首府。
哥林多教會(或亞該亞教會)的特點就是他們有各樣多豐富的恩典、恩賜;他們在各樣的恩賜上沒有一樣不及人的,要方言有方言,要靈恩有靈恩,要知識有知識,要金錢有金錢,他們有非常多恩賜。
因此當保羅說:「我要跟你們講,神給了馬其頓教會有多大的恩」的時候,大家眼睛都會亮起來。因為哥林多已經有這麼多恩賜,馬其頓的恩賜還值得保羅特別提,那一定是非常了不起,所以大家都在看,還有什麼恩賜是他們沒有的;是神給了馬其頓教會,以致於哥林多教會需要知道。
下面一看,就很失望,或覺得奇怪,這算什麼恩賜?各位,神要給馬其頓教會多大的恩賜,才值得保羅在這裡提一下?什麼恩賜?就是第2節:
八2 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
看到這裡,哥林多教會的眼睛就垂下來了。這算什麼恩賜?還以為給了馬其頓教會一座金山、銀山,還是他們能說天使的話語、能叫死人復活、能叫大海平靜。
神給馬其頓教會的恩賜,哥林多教會、我們來看,根本不是恩賜,是倒楣、禍患,但這實在就是恩賜,而且是非常符合聖經(特別是耶穌在登山寶訓的教訓)的恩賜。
什麼恩賜?「患難中受大試煉」。我們看來,有患難已經不是恩賜、已經很不高興了,然後又受很大的試煉、很多的艱難,我們更不覺得這是什麼恩賜。但各位,人在患難中,記得嗎?雅各說:「你們落在百般的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1:2)。這些經文我們都太熟悉,以致於根本沒有去想一想。
人總喜歡問:「好人為什麼受苦?主為什麼讓這些人死?主為什麼叫我丈夫失業、我得癌症?」然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在牧會中常常看到,我自己也會:「主為什麼叫我今天飛機誤點?主為什麼叫我…」。我們人的個性真的不是聖經講的,我們落在百般的試煉中,都以為大煩惱、大生氣,都要氣神。
因此,下一次如果有人得了癌症,我應該說:「你們應該大大的喜樂,這是很大的試煉」,這是一個真的信靠主的人該有的態度。我們今天真是好多地方沒有信心,碰到各種的試煉、百般的艱難,都要以為大喜樂。求主幫助,我實在覺得我沒有資格講,因為講這些,自己做不到,怎麼能夠講?
大試煉、患難,哥林多後書第1章就有講到說:患難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讓你得到安慰。誰要這種安慰?最好不要有患難,就不要有這種安慰。然而,患難讓你能得到安慰,而且讓你能去安慰別的人,所以你要因為患難而感謝。
哥林多教會不懂這些,我們也不懂,都很屬肉體。而馬其頓教會呢?他們把患難、試煉當作一個很大的恩賜,而且產生的結果就是他們「仍有滿足的快樂」。
這些經文似乎不像「三位一體」、「預定論」之類比較深的教導,但是很難懂,要花很多工夫去說明;也不是難懂,是很難實行。當然可能也不是那麼難懂,我們懂了以後就可以實行,就是:這十字架的路是美好的。但「患難、受試煉,要有滿足的快樂」真的不難懂,卻好難辦到。快樂,而且是滿足的。
還是一樣,我們需要對主有信心。耶穌在很歡樂的時候,竟是他很失敗的時候。路加福音第10章講到:很多人不信主。祂的門徒工作是做得很好,但在推羅、西頓這些地方,別人都不信,祂作得不好。然後耶穌就很歡樂,祂說:「你的旨意本是如此」,你要讓我成功或失敗,都是你;只要是出於你,我就很歡樂、滿足。
因此,我們能在患難、試煉中有滿足的快樂,是有信心,像哥林多後書第5章講的:「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甚至每個打擊都是。
當然我不能說我們自己沒有錯,都是別人不好,每個打擊都是上帝要磨練,讓我們更好,可是我們相信不管是誰錯,只要是悔改、回到上帝面前,那都對我們是祝福,都讓我們能夠結出平安、美好的果子。
不過這還不是保羅要講的重點。保羅的重點是:馬其頓教會不僅有患難、試煉、滿足的快樂,而且特別要講的就是:他們「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各位,似乎極窮的時候,就應該格外顯出他們迫切的需要。這個教會真的很特別,真的像登山寶訓一樣,跟人間的言語都不一樣。人間就是不斷的要得到,但他們願意給;人間真是在受苦的時候就抱怨,他們在受苦的時候很喜樂。天國就是他們的。
極窮的時候怎會樂捐?極窮的時候,不是就應該不斷的要得到?這個教會就是不斷的有神的恩典,所以即使那麼困難,他們還樂意去捐;他們得到一個很大的恩典,不是他們得到錢(或任何東西),而是他們願意把錢(或美好的東西)給出去。
八3 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
他們是奉獻到一個地步,不僅「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保羅看了都有一點難過。當然他們願意憑著信心,我們也說那是沒有止境的,但他們是過了力量。
今天我們所有的奉獻、事奉,都是遠遠不及上帝給我們的恩典,上帝給我們一百分,我們給出七、八十分都已經很了不起了。馬其頓教會是過了力量,還是「甘心樂意的捐助」。
「甘心樂意」也是很重要,我們很多時候都是不甘心、不樂意,服事的時候是不得已。這些美德、聖靈結出來的果子,都需要在艱難中願意操練。感謝主,我是不願意操練的人,但神還是逼著要操練。
八4-5 4再三的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5並且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
馬其頓教會,保羅不准他們給,他們「再三的求我們」。今天我們看到奉獻的情形,都是需要的人再三的求:「請你紀念某某的需要、種種事工」,再三的求別人給我們。我們有沒有曾經對奉獻的人說:「你們不要再給了,給得已經太多了」,沒有吧?我們是多多益善。今天在世界上就是:收錢的人希望多多益善,給錢的人希望少少益善;給的都是很不願意給,然後人家要寄了那麼多次信來,才「好吧好吧,看你那麼可憐,給你一點錢」。我們拼命要,給的人給得很不甘心不樂意,甚至就開始要求,控制你這、那。這都不是聖經的教導。
聖經的教導剛好相反:給的人不是很勉強。是拼命要給,倒是收錢的人,保羅說:「不要、不要」。保羅為什麼不要他們給?就是保羅知道他們已經是過了力量、付出得太多。只有在十字架上我們的上帝是這樣,或在腓立比書講的:耶穌的卑微、順服、愛、奉獻到你不可思議的地步。
自己那麼窮還拼命的給,給到收錢的人再三的說不要了,他們還一定要。這種人就是最有福氣的。當然我不是說我們要愚蠢、不知節制,他們就是有一個恩典,看到神很豐富、對他們很好,就樂意給出去。
「供給聖徒的恩情」是保羅傳道時常有的一個負擔,要把錢送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教會很窮,保羅就要送錢過去。
保羅這表現很了不起,因為耶路撒冷教會可以說對保羅沒有恩,甚至很多地方看起來好像還處處扯他後腿,但他就不斷的把福音帶過去,也要把金錢帶過去。吃力不討好,但他這也是有基督的心。
保羅是外邦人的使徒,在外邦人的教會,常常就是收他們的捐款,要送回耶路撒冷教會,因為耶路撒冷教會很窮。可能跟以前的飢荒有關係,有人說也可能跟他們「凡物公用」有關係,大家最後都窮了。因此也有人就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政策,本來是好的,但後來沒有聖靈的工作,再這樣做,就變成勉強和好吃懶做。這我們不曉得,但是耶路撒冷教會就是沒有錢了,保羅就到很多的教會不斷的收集捐款,為要捐給聖徒。
其實在舊約的時候也是這樣,奉獻時也不是收奉獻的人在那裡拼命求。奉獻來的牛、羊,還要檢查檢查,不潔淨、有瑕疵的還要退回去。我們今天是照單全收,只要有錢就歡迎。那時不是,骯髒錢、態度不對,拿回去!上帝不要你這個錢,不要把不好的給上帝。
想想今天教會、福音機構很多時候都不是這樣。我們希望很謙卑,但也不是謙卑到羞辱主的名。
然後他們做的,也是今天教會需要學習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今天教會的人如果我們只是要他們奉獻錢,而沒有把自己獻給主的話,實在這個錢就會變成金權政治。我看到現在很多人因為他錢捐得多、因為他是董事,就聲音大、事事都要控制,甚至轄制、要求,這都很不好。
奉獻,我覺得從聖經來看,奉獻之前要睜大眼,奉獻之後要閉起嘴。「奉獻之前要睜大眼」就是你不要奉獻錯了,因為很多機構是斂財或不好的,你不要奉獻錢去助長罪惡;「奉獻之後要閉起嘴」就是就算他用得不對,你也不要講,我認為是這樣。因為你一去糾正,變成金權政治。你既奉獻,就要知道是奉獻給主,人家用錯了是你當初奉獻錯了,不要說:「你們這樣用錢,我以後不給你們錢了」。這什麼話?是你給人家錢?這是神的。奉獻千萬要記得:那是給神的,你給神,哪裡敢再要求要這樣、那樣?感恩就是了。
我是覺得今天太多人奉獻的態度不對。奉獻的態度保羅這裡有講,不過我們看另外一處:申命記26章,當你進到一個地方要去奉獻時,第一個,要把最好的、初熟的獻給上帝;在奉獻之前還要先講一段話:「你要在耶和華─你神面前說:我祖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下到埃及寄居。他人口稀少,在那裡卻成了又大又強、人數很多的國民。埃及人惡待我們,苦害我們,將苦工加在我們身上。於是我們哀求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耶和華聽見我們的聲音,看見我們所受的困苦、勞碌、欺壓,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蹟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將我們領進這地方,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耶和華阿,現在我把你所賜給我地上初熟的土產奉了來。」(申26:5-10)
這裡在講的是:你要奉獻時,要先認識你本來是多麼可憐、無助的人,上帝白白的恩典恩待你。這是叫我們奉獻的態度不要趾氣高昂,奉獻是上帝可憐你的結果,你本來就應該奉獻,你要想到你是多爛、多差勁,而上帝憐憫你。不要有那種「嗟來食」、高高在上的樣子,那樣真是把你的臭錢拿回去吧。就像彼得說的:「你和你的銀子一起滅亡吧!」你要先講我是多可憐的人,有一個極大謙卑和感恩的態度。當然如果你照樣念這段話,但念得很驕傲,也沒有用,念這段話是叫你知道你多可憐,神現在讓你富裕。
所奉獻的錢,是給利未人(就是傳道人)和孤兒寡婦、寄居的,然後大家一起(包括他自己)歡喜快樂的吃喝。所以奉獻是跟大家一起分享、快樂的,而且承認這是上帝給你的很大恩典、是出自神的。這可以說是舊約裡的「把自己獻給主」。
在新約裡的「把自己獻給主」就是在羅馬書12:1,當你認識上帝恩典的時候,「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真的要奉獻,不是先獻錢,要先獻人;你這人整個身體是屬主的。
「獻上」的意思當然也不是給上帝吃,也不是殺掉,甚至也不是今天一般瞭解的給這個、那個機構一些錢添購材料等等。奉獻,總要記得是一個蒙恩、感恩後的結果。
保羅在前面講了那麼多上帝的救恩、那麼偉大的計畫,使人瞭解到原來自己是這樣得拯救的;認識了上帝的愛,就把自己獻給上帝。
講一個很恰當的比喻:當結婚時,我把身體給了你,以後就是你的人了,幫你做一切事。把自己獻給你,因為太愛你,之所以愛你,是因為被你的愛感動,就沒有怨言、沒有後悔,非常歡喜快樂的愛你。所以,奉獻是愛。
但今天的奉獻是轄制,對拿的那方面常常是羞辱,給的那方面常常是驕傲,這都不算是奉獻。奉獻是認識上帝的愛,很謙卑、也很喜悅的。
奉獻,還有一個是順服。好比說:你獻了牛,還要說:「要記得,我這牛是要作成牛肉麵,不要把它做成牛排」?牛都獻了還管人家怎麼作?所以我對一般所謂的「指定奉獻」不大贊成,你要給,就讓他完全自主的去使用。我們是奉獻的人,主人要把我們吃了、燒了、烤了、炸了,都是他的事,我們還能講什麼?
對,保羅說我們是「活祭」,這祭物是會講話,但意思是說一方面我們不是被殺掉,我們只是像一個死去的東西(祭物)一樣,完全沒有自己的意思;一方面活祭就是我們可以繼續不斷的在服事。
又像男女的例子,我把自己獻給你,不是說我要死給你看,而是我就像一個死人一樣服事你,沒有自己的意見,但我會像個活人一樣,永遠繼續不斷的服事下去。
這個叫做把自己獻給主,就是有一種愛的反應、主動的順服。順服、愛、謙卑,這些都是我們在今天的奉獻裡不大看得到的,特別是金錢的奉獻。但我想我們這些所謂把自己獻給主的人,這方面的錯誤也很多,包括我自己,總是要照自己的意思作、總是不像一個真正奉獻的人。
下面也是同樣重要的: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我們把自己獻給主,那很好,但當我們把自己獻給主的時候,我是不是也順服人?就是我們不是只說我順服神。是順服神,但在順服神的同時,我們也順服神所設立的制度。我們奉獻給人的時候,不但不是成為指揮他的人,而是成為順服他的人。求神幫助,讓我們真是一個順服的人。
八6 因此我勸提多,既然在你們中間開辦這慈惠的事,就當辦成了。
提多好困難,他去那邊,不但要解決哥林多教會一些不合的事情(而且是很丟臉的),還要把那捐獻的事情辦好。
保羅真是苦口婆心,也看到哥林多教會真的很丟臉。保羅要先用一個其他教會的奉獻態度,來告訴哥林多教會應該有怎麼樣的奉獻態度:應該是按著力量,甚至過了力量,同時是甘心的。然後,是祈求讓他奉獻,而不是收奉獻的單位祈求人奉獻。
今天有哪一個單位是人家來拜託要給你錢,而你說不要的?都是「拜託給我」,而人說「不要」的;我們都顛倒過來了。
哥林多教會就是世俗的作法,馬其頓教會就是基督的作法,而且是順服上帝,甚至順服奉獻的對象。
現在就講到你們哥林多教會,請提多把這件事辦好。提多怎麼去辦完這件事?除非哥林多教會真的把錢拿出來。所以他在說他勸提多,其實就是間接的在勸哥林多教會。
八7 你們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待我們的愛心上,都格外顯出滿足來,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
我覺得這教會真的很丟臉,需要人家一再的提醒:「神給你這麼多恩典,你怎麼不拿出來一點;神給你這麼豐富的恩典,你怎麼這麼小氣?」。「你們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待我們的愛心上,都格外顯出滿足來」,很豐富,那「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你說到的要能做到。
八8 我說這話,不是吩咐你們,乃是藉著別人的熱心試驗你們愛心的實在。
「我說這話,不是吩咐你們」我沒有辦法命令你們。其實基督對我們的命令(包括愛的命令),不是人能夠命令的,甚至連上帝都沒有命令。因為命令出來,做到了,那就不是真的,我們應該是心被恩感的來做。
如果我命令我太太:「你要愛我,不作我的老媽子就打你…」,那不是愛,愛不能命令的。愛是一個命令,但愛又不能用命令的,要從心中發出來,不是威迫利誘下的。
所以我不能吩咐你們,但我提醒你們一下別人的情況。當然別人羞羞愧愧的來作或為了爭面子作,也不對,但最少希望你們能夠學習著說話算話,因為這是你們自己講要奉獻的。
看到這裡我想到一個例子:假如你在教會收奉獻,奉獻袋傳到一個人面前,他掏了半天還沒掏出來,那收的人還站在那裡等嗎?如果說某大財主答應要捐給你們多少,你們寫信給他:「你說要在今年捐,現在已經
像保羅,可以說他也丟臉,哥林多教會也丟臉。就是9:3、4:如果看你們沒有預備,那真是羞愧。
但保羅為什麼還要這樣講?是講出他們的缺點,要哥林多教會學會功課,而且真的要像哄小孩那樣,要講好多。先說你看馬其頓教會,然後又說你們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愛心都這麼好,要把這件事做好(事實上,如果他們這只是一時情緒作的,也就並不好)。又再講出耶穌來刺激、勉勵他們。這些都是真實的話,但要這樣一再提醒,就表示哥林多教會忘性太大。
八9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這好像是很感情的話,但有很重的神學意味,跟腓立比書講的「耶穌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類似;跟加拉太書講「祂為我們受了咒詛,好叫我們得到祝福」也是類似,就是在講「十字架上的交換(或整個道成肉身的交換)」:為了讓我們得到救恩,必須有人承受很大的痛苦。
為什麼?因為我們是罪人,該受刑罰,上帝就叫耶穌替我們承受刑罰、咒詛,「神使那無罪(無罪:原文是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5)。
耶穌給我們的恩典就是祂本來富足,(這每個人都會承認,因為祂本來是神,豐豐富富的滿有權柄),為了愛我們人,祂成了貧窮,成為人的樣式、奴僕的樣式,為了我們受刑罰、羞辱,甚至死在十字架上;耶穌什麼都沒有了,什麼能力、榮耀、尊貴都沒有了。
而這結果是我們這些信祂的人,因為祂所做的這一切(祂的貧窮、受刑罰、死在十字架上、無佳形美容、生在馬槽裡),我們可以成為富足,成為豐富上帝的兒女。
我們因為基督的貧窮,成為富足。原來沒有富足,現在富足了,可見得這富足不是只有屬靈上,還包括在現實生活當中神會帶領我們,是會有富足的時候。有些人特別富足,那就應該給。
八10-12 10我在這事上把我的意見告訴你們,是與你們有益;因為你們下手辦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經有一年了,11如今就當辦成這事。既有願做的心,也當照你們所有的去辦成。12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
「我在這事上把我的意見告訴你們」,就是我跟你們講,真是很丟臉,但對你們有好處,我就還是要講,要讓你們學會。
「因為你們下手辦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經有一年了」。哥林多教會說我要奉獻,但掏了一年還沒掏出來。
「如今就當辦成這事」,你們可不可以拿出來?一年還掏不到?「既有願做的心,也當照你們所有的去辦成。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所以雅各講:「信心若沒有行為是死的」(雅2:17),保羅在這裡也講:「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那麼我們華人教會就很需要反省。
我覺得華人教會很多地方跟哥林多教會很像,知識、財力、各樣的恩賜都非常豐富,都不會比別人差,但在愛心的事上、在願意付出的事上,卻比人差。在讀書讀得好的地方很好,但在願意把我們的知識奉獻出去給人,那就很少了。
這是個很可憐的現象,當然我想每一個不信主的民族都是這樣,只是中華民族是不是太多苦難了,以致於我們像雅各一樣,就是不斷的抓,不肯給,因為沒有安全感。
現在就照你們所有的去做吧!
八13 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
「別人輕省」就是指耶路撒冷教會,或其他要奉獻的教會。我不是叫你們哥林多教會奉獻特別多,而叫別的教會可以輕省一點,也不是要叫耶路撒冷教會輕省,你們受累。不是你們要拿出,耶路撒冷教會只是承受而已,保羅說他希望是「均平」。
八14 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
你們現在物質上很富裕,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他們現在不夠,「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保羅的意思,最簡單的就是說:誰說他們現在窮,就永遠窮?誰說你們富,就永遠富?他們窮,有一天神會讓他們富,而你們富,有一天窮,他們也可以幫助你們。
另外,保羅的意思也可以是:你們現在富,他們窮,你們物質上的富幫助他們物質上的窮,但他們在靈裡的富,可以補足你們靈裡的貧窮。就像雅各書2:5講的:「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也許這些貧窮的人就是可以多為你們禱告,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時間做別的事,多讀經禱告,然後可以把這些屬靈的恩賜多分給你們。
所以「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不僅是指貧富常常是會變動的,現在人家需要你,也許有一天你需要別人,也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指貧窮的耶路撒冷或其他教會,可以在屬靈的事上幫助你們,這叫「均平」的原則。
照保羅這樣講的話,這個世界應該可以均平,每個人都可以提出幫助別人的地方,每個人也都有領受別人好處的時候。
這又像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章講的肢體生活:眼睛可以提供很好的視覺服務,但一個身體上不是都是眼睛;腳可以提供很好的走路服務,但也不都是腳;心臟、肺等等可以提供它的服務,但每一個都需要別的來服事。我們需要各個器官的配合,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身體,整個教會就是一個身體,需要有這樣互相的補足。
八15 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保羅這裡引了出埃及記16:18的話:「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那是指在嗎哪賜下的時候,不要多揀,揀得再多都爛掉,因為明天還有新鮮的。如果你好像比較沒有力氣多揀,神就給你夠用的。我想不一定是你揀的嗎哪就變多了,比方一個老太太去揀,或許走不遠,也許神就叫她碰到比較多的嗎哪。也就是沒有一個人會多,每個人都是剛剛好今天的分量,再多就爛掉、沒用了。
保羅就拿這來說「均平」原則。在這罪惡世界,很多很費解、不公平的事上,神顯出很大的智慧,就是神沒有給每個人一模一樣。或許有人不服氣,但我想也沒有什麼不服氣的,的確神給有些人在很多事上好像比較多,譬如說醫生,神給他醫學的知識,但因此(從這段經文來講),神的要求也比較多,你的富足就要給出來。也許有些人比較會賺錢、讀書,不管麼樣,那些都不可以過多留在你自己身上。
就算嗎哪,你收了一千萬,但你能吃的還就是那幾個,其他的都臭、爛了。所以如果多收的有餘(也就是沒有給出去)的話,理論上應該是被責備的。
那麼,什麼叫「多收」?你的薪水怎麼樣都太多嗎?我們當然不能這樣說,我們都覺得薪水總是不夠,但我講來大家參考一下:雅各書5:2、3:「你們的財物壞了,衣服也被蟲子咬了。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這樣看來,什麼叫做太多?沒有用到的東西就是太多。
如果你的衣服都沒有穿就被蟲咬了,那是太多;今天的衣服比較不會被蟲咬,因為不是羊毛之類的質料,所以那些沒有穿的衣服,就是太多。我知道中年以後這種情形特別多,身材變了。又像我喜歡讀書、買書,那些沒有看的,也是太多。
我想我們太貪婪、太沒有安全感。我實在覺得儉樸生活不僅是應當,而且是一個享受,我們哪需要那麼多東西?所以保羅對提摩太講的應該也可以参考,不過大概都不是現代社會喜歡聽的:「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6:8)。
我不否認也許有些人的身分地位,非要有一些豪華的東西,像所羅門,他是君王,所以有很豪華的吃喝等等,神好像也沒有禁止。但我想就算是所羅門,更不要說我們絕大多數的人,能夠更儉樸一點是好的。
其實儉樸是快樂,免得東西太多很煩惱。看看搬家就知道,每次搬家就會發現:很多東西這幾年都沒動過,根本沒用過,那都是太多了。再想想嗎哪,多了沒有用,就是太多。希望我們不要貪婪。其實大家要賺那麼多,都是一種不安全感,那不安全感就跟我們的身體一樣:脂肪一多,就存在那個地方,有那些東西存在那裡,就表示太多了,衣服等等都是一樣。
所以這一段話就是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就是你不應該為自己積存太多東西。雅各書的話,長鏽、被蟲咬、沒有用、沒有穿,就是太多。把這個跟保羅跟提摩太講的:「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和耶穌講的「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連在一起的話,我們現在生活的態度和方式都要大大的改變。
我們之所以會存那麼多東西,就是我們憂愁、害怕。耶穌說你不要憂愁,但我們會憂愁。耶穌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太6:26)也因此有些保守的人就說我們存錢都是錯的。
我不敢這樣講,但起碼耶穌好像是說你不要存,不必存,上帝天天會供應你。你看,從來沒有一隻獅子一口氣殺死一千隻羚羊,然後存了九百九十九隻在冷凍庫,只吃一隻,因為可能明天沒有了。但我們人,不只要存一千隻,存一萬隻都不夠。耶穌說:你看那天上的飛鳥,但我們辦不到。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是鳥,我們會憂慮;我們會看到太多變化,會憂慮。鳥不會憂慮,所以它不憂慮。但我們人是屬靈的,又不認識上帝,不會去倚靠上帝,所以會憂慮,就會存更多的東西,其實這都是沒有信心。
我再說,我不敢說存錢之類的事是不對的,但如果是對上帝沒有信心,記得嗎?如果不是出於信心作這些事,「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會讓我們存了越多的東西就存了越多的憂愁。
其實你有錢的時候,就反而要更多擔心。我有個好例子:以前剛到美國時,那時留學生沒有錢,人家送一部好破的車子,我從來沒有為那車子憂慮過,停在外面也不怕人家破壞。買了新車以後,有一條刮痕,心痛哪。所以其實東西越多越憂慮,開舊車時不憂慮,開新車反而憂慮,沒有汽車時,不是更不用憂慮?
當然我不是說不要有東西,但如果對神沒有信心,你積存越多,就積存越多憂慮、擔心、害怕;也可能積存了更多的殘忍,因為你就不想給別人了。
所以這一段經文第一個講你生活裡不需要要多,第二個講:你要多給。一個是來源,你不應該拼命的要,一個是去處,你應該拼命的給。
而我們當然作得剛好相反,但為什麼相反?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安全感,而我們又不肯在上帝那裡找到安全感,而要在東西裡找,就拼命要、拼命不肯給。
這「均平」的原則,當我說我們不要拼命存的時候,並不是說我們不要積極的工作,聖經上總是要我們積極工作,不做工就不可以吃飯。但我想即便工作也是一樣,現在一般人工作都太累,休息、睡眠都不夠。我常常講,我們的神不是法老,神要我們安息。如果你工作太累的話,我絕對覺得不應該這樣。
你說:「有那麼多人沒有信主,我們要傳福音,還要這樣、那樣…」,我還是說:神給我們的不是要我們累死,如果你很累,需要反省,需要歸回安息。可能太多時候是要做給人看才會很累;很多人是這樣,要表現。你做給人看,就會很累,因為隨時要做。你做給神看,靠著神做,就真的不累。我們是因信稱義的,從來不是這些成就感給我們安全感,求主幫助我們。
這裡面講到的包括我們真是對主有信心,每天吃最新鮮的不是很好,一定要存一千隻羚羊嗎?我想不是照字面上的我們就不存錢了,但今天很多的制度(像保險等等)都是因懼怕產生,而不是信心產生的,就都有它的一些遺憾。
另外就是:我們能不能更豐富的給出去?也希望給的人不要驕傲,收的人也不要巴結諂媚,「富而有禮,貧而無諂」;更希望像雅各書講的:我們貧窮,但在靈裡是富足的,可以為人禱告。
保羅在這裡講了這「均平」原則,有些人想要把它用在經濟上:是不是要共產主義等等,那都是錯的。我想這都不是在講制度上的事,這裡只是在講,第一個,我們對主有信心,不把自己累死,一再累積東西,又塞住憐憫的心,以致於積存更多的憂慮;第二個,我們很樂意的給。從神那裡得到一切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跟人分享(像五餅二魚)。
八16 多謝神,感動提多的心,叫他待你們殷勤,像我一樣。
保羅在這些事上都看起來有一點誇口:「他對你們很好,就像我對你們很好一樣。」不是誇口,是很誠實的話,也希望哥林多教會學會功課。
八17 他固然是聽了我的勸,但自己更是熱心,情願往你們那裡去。
我們服事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態度,一切都是靠著主,主感動我們,要我們做,但也希望自己也真是看到這事。傳福音也是一樣,我們勸別人要信耶穌,你講得苦口婆心,別人就聽了,這不大夠,他自己也需要經歷到。他第一次要怎麼經歷到?就是我們講出來的話有聖靈的能力,讓他還沒有經歷就信靠這樣的話。
提多去哥林多這裡,完成保羅託付他的工作,而提多自己也是情願去的。希望我們的心就是主的心。你今天去任何一個地方服事,是主感動你去的,但也希望自己也是非常喜悅的。這不是說我們要體貼自己的肉體、照自己喜歡的去做,而是說希望我們的心就是神的心。
八18-24 18我們還打發一位兄弟和他同去,這人在福音上得了眾教會的稱讚。19不但這樣,他也被眾教會挑選,和我們同行,把所託與我們的這捐貲送到了,可以榮耀主,又表明我們樂意的心。20這就免得有人因我們收的捐銀很多,就挑我們的不是。21我們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這樣。22我們又打發一位兄弟同去;這人的熱心,我們在許多事上屢次試驗過。現在他因為深信你們,就更加熱心了。23論到提多,他是我的同伴,一同為你們勞碌的。論到那兩位兄弟,他們是眾教會的使者,是基督的榮耀。24所以,你們務要在眾教會面前顯明你們愛心的憑據,並我所誇獎你們的憑據。
這段經文可能不大看得懂,沒有很困難,但保羅在講什麼?保羅說:我勸提多去你們那裡服事,提多當然是受我之託,但你們不要輕看他,他自己也很喜歡到你們那裡去,不是只是看在我的面子上。
假如今天,你被醫院差派到任何一個地方去,而你順服。那地方人如果知道你是醫院派來的,你不能不來,那麼他們對你的接納度就不高。如果不僅是醫院派來,你也顯出自己也很喜歡來,那他們對你的接納度就高了。
保羅就說要好好接待提多,是我叫他做的,但也是他自己喜歡做。然後還有兩位兄弟也去,總共有三個兄弟去。保羅的重點就在20節:這些捐款不是到了我的荷包裡(因為哥林多教會有些人在那裡挑他的不是:「收這麼多奉獻,說是為耶路撒冷,但誰知道?」)。
這種事情我想很多慈善機構都會有,捐這麼多,又沒什麼明細,誰知道到底跑到災民的肚子裡,還是跑到你的口袋裡?
保羅就說:我們不是這樣,我們去做這些收募捐款的事,有三個人作見證。這三個人都很誠實、很可靠,是被眾教會託付的,而且他們也是熱心傳揚福音,在教會的服事也都非常好。我們最後都會把這捐資送到耶路撒冷,這是榮耀主,因為這顯示弟兄彼此相愛;也真是表示我們是好高興能幫助你們。保羅在講這些就是說:我沒有貪污,有三個人一起去。
你說哥林多教會麻煩不麻煩?請他們奉獻,掏了一年還掏不出來,還要說你是不是想貪拿錢?他們自己開辦,而且一再說願意做這事,等到真的要拿出來時,又是雷聲大,而一滴雨點都不下。保羅還要一直講:這人是被試驗過的、如何如何可靠,所以你們一定要顯出你們的愛心,拿出奉獻,好叫我誇獎你們沒有白誇。
第九章也繼續講這事。